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大动开放性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诊治的20例四肢大动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对本组20例患者的手术方式,预后情况及临床治疗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2~8个月的随访,所有20例患有四肢大动开放性损伤的患者除以上情况和1例伤处发生血管栓塞外,损伤大动血管经彩色多普勒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均完全恢复。结论总结本次研究的四肢大动开放性损伤的诊治情况,笔者共总结出四点体会,具体是此类患者的急诊病因具有相似性、发生此类损伤时对损伤大动进行有效处理的必要性、大动损伤后进行血管修复过程中的细致性和由此类损伤导致患者死亡或截肢发生的条件性。

  • 标签: 四肢大动脉 开放性损伤 诊治体会
  • 简介:目的评价伴随不同种类解剖畸形的完全性大动转位通过不同术式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大动调转术、双向腔肺吻合术、Rastelli矫治术、Fontan术、Senning术等治疗伴随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下腔静脉中断、永存左上腔静脉、冠状动脉畸形、主动脉弓缩窄等畸形的完全性大动转位,并评价术后生存率.结果全组275例,早期死亡14例(5.09%):大动调转术后死亡10例(10/243,4.12%),其余术式术后死亡4例(4/32,12.50%);生存261例,其中双向Glenn术、改良Fontan和全腔肺动脉吻合术后患儿发绀明显缓解,大动调转术和改良Senning术后患儿发绀消失,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完全性大动转位可通过多种术式治疗,新生儿通过大动调转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调转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畸形 肺动脉瓣狭窄
  • 简介:大动炎,又称无脉症或Takayasu'sdisease,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年龄小于40岁的儿童和女性,受累的血管可出现全层动脉炎.本文报道1例因大动炎引起腹主动脉、双肾动脉严重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并导致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发作,并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最后在控制动脉炎病情活动和药物降压、抗结核的同时,行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最终获得有效治疗,并在使用5种降压药物的一年后停用了降压药物治疗.

  • 标签: 动脉狭窄 高血压 肺结核
  • 简介:颅内巨大动瘤(直径〉2.5cm)因其瘤体较大、瘤颈宽,并常合并钙化、血栓等治疗复杂,开颅夹闭及血管重建术为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死亡率及致残率居高不下,据报道未破裂巨大动瘤显微外科治疗死亡率达20%~45%。特别是颅内虹吸段巨大动瘤,无论对手术治疗还是栓塞治疗都是一个挑战,手术治疗需要去除骨性障碍,同时对颈内动脉进行重新塑形,难度较大,风险高;采用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又因该部位动脉瘤几乎都是绝对的宽颈,瘤体大,需要使用数目较多的弹簧圈及支架辅助,费用很高,患者及家属难以承受,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疗颅内虹吸段巨大动瘤,又能为患者减少费用,成为神经外科医务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我科应用可脱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此部位巨大动瘤3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围绕治疗的全过程,我们从护理角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内巨大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模拟野战条件下,在新型野战伤病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应用支架治疗颈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犬的可行性.方法构建颈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犬模型(n=4),在新型野战伤病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应用支架对其进行血管重建,术后30min、1周复查脑动脉造影,观察颈动脉通畅情况、神经系统功能状况.结果实验犬均存活,术后30min脑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术后1周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无再通,供血动脉无闭塞,无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结论在野战条件下,使用新型野战伤病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应用支架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

  • 标签: 微创介入方舱 动脉瘤 假性 颈动脉损伤 覆膜支架
  • 简介:2100多年前,汉朝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开辟了丝绸之路。此后,这条经贸走廊成为了中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临亚太经济圈,西临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大走廊"。从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港的渝新欧国际铁路线被认为是横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大动"。

  • 标签: 丝绸之路 经济带 动脉 亚太经济圈 欧洲经济圈 中西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42岁。因“外伤后6年,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乏力1个月”于2014年5月2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6年前因车祸致使颈部外伤,出现颈部不适,于当地医院经颈部x线检查提示颈椎后凸畸形,未给予特殊处置,颈部不适症状逐渐缓解。近1个月患者出现头晕,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伴右侧颈部不适。2014年4月25日于当地医院查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提示右侧颈部椎动脉动静脉瘘并右侧椎动脉瘤样扩张(图1)。

  • 标签: 动静脉瘘 椎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动脉瘤样扩张 血管内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Fluency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主干癌栓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导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其中9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急性出血,另2例为顽固性腹腔积液。TIPS术中采用Fluency支架建立肝内门腔分流道。测量支架置入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术后随访1~18个月,分析疗效。结果11例TIPS术均获成功,共置入21枚支架,直径8mm支架20枚,7mm支架1枚,支架长度4~8cm。平均门静脉压力由术前(32.00±4.12)mmHg降至(11.82±3.09)mmHg(t=10.76,P〈0.001)。6例在术后1周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经口服乳果糖等内科处理后症状消失。9例急性出血患者术后出血停止,另2例顽固性腹腔积液患者术后腹腔积液明显减少。随访期间,超声提示支架血流通畅,无复发。9例因多器官衰竭于术后2~14个月死亡[平均(5.67±4.00)个月];另2例分别随访16及18个月仍存活。结论对门静脉主干癌栓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支架行TIPS术是可行的,可有效控制近期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

  • 标签: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支架 高血压 门静脉 肝细胞
  • 简介:EST是ERCP检查中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操作,EST术后乳头切缘出血发生率为2%~9%[1-2].内镜下止血是其首选治疗方案.如内镜下治疗不能控制出血,则需行动脉栓塞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创伤和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镜下控制EST术后出血的方法是金属夹夹闭出血灶和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3-4].但这两种治疗方法均难以控制EST术后活动性出血,因此,临床上需要更简便有效的内镜下止血措施.近年来,笔者应用全自膨式金属支架(fullcoveredself-expandablemetalstents,FCSEMS)控制EST术后出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成都军区总医院应用FCSEMS治疗4例EST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ST术后出血治疗的新方法.

  • 标签: 胆管疾病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出血 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
  • 简介:目的分析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支架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行支架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ICU停留时间进行分组,分析性别、年龄、心率、生活习惯、血压、疼痛程度、并发症、焦虑程度与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相关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舒张压、心率、焦虑、疼痛评分≥7分、低氧血症是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支架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内确定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

  • 标签: B型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围手术期 ICU
  • 简介:目的大动炎(Takayasuarteritis)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血管炎性疾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是体内重要的细胞因子,本研究通过分析其在血浆中的水平探讨其与大动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入选大动炎患者45例,对照组为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0例健康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TNF-α水平。结果活动期大动炎患者血浆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非活动期大动炎患者显著升高。中重型、难治性大动炎患者血浆TNF-α也明显升高。结论血浆TNF-α水平可作为判断大动炎活动性、监测病情的血清学标志。

  • 标签: 大动脉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活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价值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为食管癌性狭窄并食管-支气管瘘伴双下肺感染,19例患者为食管癌术后复发吻合口狭窄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102例患者由于食管过于狭窄先行食管扩张,再进行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35例患者直接内镜下置入食管支架。结果163例患者先后放置174个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成功率为100%。1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痛不适,有32例支架再狭窄,其中19例单纯行支架内球囊扩张,11例于原支架上端内部分重叠再放置一支架,有26例行氩气刀再通治疗。7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有2例支架进入食管瘘管内于次日在内镜下取出支架重新放置。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食管破裂、食管血肿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进食能力提高,食管气管瘘闭合。结论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是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简单、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胃镜 食管癌 覆膜食管支架 食管狭窄 食管气管瘘 并发症
  • 简介:一.全球大气污染现状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阻碍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 标签: 工业粉尘 覆膜滤料 全球大气 应用 过滤 污染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两种路径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的临床资料,探讨经桡动脉路径的护理特点。方法将227例患者分成两组,经桡动脉途径147例,股动脉8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患者不适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桡动脉途径局部疼痛明显高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具有创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无体位限制,患者更容易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PCI。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PCI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