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基底(基)和鳞状细胞(鳞癌)切除后缺损的修复方法,分析影响术后美容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行手术扩大切除并一期美容修复的90例面部基底和鳞状细胞患者,男46例,女44例,年龄19~97(64.5±15.3)岁。探讨肿瘤部位、手术切除范围、修复方式等。由其他医师和患者分别对出院时的美容效果(包括对称性、器官牵拉变形、局部平整度、色泽、质地)进行评分。结果局部皮瓣是基底修复常用方法,其次为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是鳞状细胞修复常用方法,其次是局部皮瓣,直接缝合、游离皮瓣。70%患者(基患者40例、鳞癌患者23例)修复后美容效果评价为优,20%(基患者15例,鳞癌患者3例)为良,10%(基患者4例,鳞癌患者5例)为差,两组肿瘤的美容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缝合的美容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几种修复方式。结论面部基底和鳞状细胞通过扩大切除和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均可达到较好的肿瘤学和美容效果。

  • 标签: 癌,基底细胞 癌,鳞状细胞 修复外科手术 美容技术 皮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外耳胆脂瘤患者实施局麻耳内镜下外耳胆脂瘤取出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宫颈腺样基底和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诊治的9例宫颈腺样基底和3例腺样囊性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详细复习临床资料,复阅全部病理切片,观察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电话随诊其预后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二者均以绝经后妇女多见(发病年龄43~74岁)。腺样基底患者临床常无症状,多以体检时宫颈涂片异常就诊,阴道镜检查时常无肿块。而腺样囊性癌患者多以阴道异常出血就诊,阴道镜检查时常有肿块。组织学上两种病变的共同特点为肿瘤呈巢状生长,由基底样肿瘤细胞构成,细胞巢周围常有栅栏状结构。两种病变可以共存,也可与鳞状细胞或鳞状上皮内病变混合存在。不同点为腺样基底多位于宫颈鳞柱交界区及上皮下,巢团中央伴鳞状分化,或呈双层腺样排列,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偶见,间质反应不明显;而腺样囊性癌细胞巢内肿瘤细胞多呈筛状排列,筛孔内见均质红染及蓝染分泌物,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有显著的间质反应,其中1例巢周围为肉瘤区域。二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多呈阳性,9例腺样基底中3例行HPV检测,5例行p16检测,均呈阳性表达;3例腺样囊性癌中2例行HPV检测,3例行p16检测,均呈阳性表达。电话随访截至2019年6月,随访时间2~37个月,9例腺样基底中7例未出现复发转移,1例出现肺部毛玻璃样结节,1例术后32个月出现阴道残端复发。腺样囊性癌1例术后8个月出现肺部转移,并于术后2年死亡;另1例随诊6个月无复发、转移;1例失访。结论宫颈腺样囊性癌和腺样基底均是来源于宫颈储备细胞的肿瘤,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因二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和预后不同,应对二者进行仔细的组织学评估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作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 标签: 宫颈肿瘤 癌,基底细胞 癌,腺样囊性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p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和皮肤镜在基底(BCC)术前精确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组织病理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33例BCC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36处BCC皮损的高频超声及皮肤镜检查结果。根据病理类型将病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两组间超声和皮肤镜特征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超声和皮肤镜下特征的对应关系通过简单匹配系数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型BCC皮损4处,低危型皮损32处。二组间的超声表现重叠大,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点状强回声和后方回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24处(75%)低危BCC病灶局限于真皮层内,4处高危病灶均累及皮下组织,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5例BCC皮损,除了临床易于发现的皮损外,超声可发现临床易被忽略的微小病灶或深度不可见的病灶。高危组和低危组BCC的皮肤镜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4处高危型BCC均未见轮幅样区域、乳红色无结构区、粟粒样囊肿、粉刺样开口或彩虹模式。超声下皮损内点状强回声与皮肤镜下粟粒样囊肿的简单匹配系数为36.1%,表皮层强回声不连续与皮肤镜下溃疡或糜烂的简单匹配系数为75.0%。结论皮肤高频超声和皮肤镜可以为术前判定BCC病灶的风险性提供重要信息。皮肤高频超声可显示临床易被忽略的潜在病灶。

  • 标签: 癌,基底细胞 超声检查 皮肤镜检查 肿瘤复发,局部 术前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GD56-T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 联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耳浴法 治疗真菌性外耳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 2017 年 1月 - 2019 年 2 月间 70 例诊断为真菌性 外耳炎的 患者,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 GD56-T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联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耳浴法 治疗,对照组单独予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耳浴法 治疗,治疗 2周后统计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共有治愈 27 例、好转 6 例,无效共 2例,总有效率为 94.28 %,对照组患者共有治愈 18例、好转 9 例,无效共 8例,总有效率为 77.14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观察组的 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对照组 ,具有 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GD56-T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联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耳浴法临床疗效 优于单独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耳浴法 治疗, 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GD56-T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真菌性外耳道炎 氟康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49靶向P-糖蛋白(P-gp)对皮肤基底阿霉素耐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8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74例皮肤基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程度,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两组肿瘤组织中miR-149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法转染miR-149模拟物和对照miRNA至皮肤基底株癌细胞株A431,分别作为miR-149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分析顺铂对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9的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肿瘤组织中靶基因的表达和miR-149对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耐药组患者肿瘤组织miR-149表达水平(0.48±0.18)较敏感组miR-149表达水平(1.21±0.23)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6,P<0.05)。CCK-8和EdU染色结果显示,经顺铂处理后,miR-149组细胞增殖能力(0.59±0.17)较对照组细胞(1.27±0.21)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0,P<0.05)。miR-149组细胞EdU染色阳性率[(35.56±6.90)%]较对照组细胞[(79.32±8.01)%]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9,P<0.05)。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P-gp是miR-149靶基因。耐药组肿瘤组织中P-gp蛋白表达水平(1.24±0.19)明显高于敏感组肿瘤组织(0.6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1,P<0.05)。miR-149组细胞P-gp蛋白表达水平(0.57±0.18)较对照组细胞(1.97±0.32)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1,P<0.05)。结论miR-149通过调节P-gp蛋白的表达,介导了皮肤基底顺铂化疗耐药。

  • 标签: 微小RNA-149 P-糖蛋白 皮肤基底细胞癌 顺铂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小儿(≤6岁)外耳冲洗配合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将160例拟行外耳冲洗的患儿,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家属和患儿面对面环抱式坐姿进行外耳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坐姿,患儿侧抱式坐于家属腿上进行外耳冲洗,2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外耳冲洗一次性达标率为81.25%(65/80),对照组为48.75%(39/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218,P<0.01),观察组外耳冲洗治疗的总达标率为97.5%(78/80),较对照组83.75%(67/80)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901,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8.75%(79/80),较对照组满意率90.00%(72/8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769,P<0.05)。结论采用环抱式坐姿进行婴幼儿外耳冲洗具有患儿配合度高,安全性好的优势,提高了冲洗治疗的效率。

  • 标签: 小儿 抱姿 外耳道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内镜下中耳与外耳胆脂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耳胆脂瘤手术患者8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显微镜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耳内镜下中耳与外耳胆脂瘤切除术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听气导听阈值、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听气导听阈值[(38.81±5.17)dB]高于治疗组[(38.53±5.14)dB],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听气导听阈值[(23.62±2.92)dB]低于对照组[(27.81±2.95)dB,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4/40)低于对照组(22.50%,9/40),P<0.05。治疗组患者复发率(7.50%,3/40)低于对照组(17.50%,7/40),P<0.05。结论耳内镜下行中耳与外耳胆脂瘤手术能明显提升疗效,减少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耳内镜 手术 中耳道 外耳道 胆脂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外耳冲洗中实施心理护理,对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纳入时间为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选取 58例来我院进行外耳冲洗的患儿,依照抽签法分组,各 29例。采取一般护理的患儿作为参照组,采取心理护理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比较 2组依从性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外耳冲洗患儿的依从性为 96.55%( 28/29)明显高于参照组外耳冲洗患儿的依从性为 68.97%( 20/29),组间差异性明显( p< 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为( 97.21±1.45)分,参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 84.21±2.02)分,组间差异性显著( p< 0.05)。结论:在小儿外耳冲洗中实施心理护理,将不良心理情绪予以缓解,提高遵医行为。

  • 标签: 小儿 外耳道冲洗 依从性 心理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氟康唑注射液耳 浴治疗 真菌性外耳炎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68 例真菌性外耳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4 ),一组采用水杨酸乙醇对外耳进行清洗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 氟康唑注射液耳浴 治疗(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起效时间以及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氟康唑注射液耳浴 在真菌性外耳炎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其疗效显著,药物起效时间快,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氟康唑注射液 真菌性外耳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真菌性外耳炎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硼酸酒精耳浴联合内镜治疗,观察两种联合治疗方法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真菌性外耳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使用联合治疗方法和单独使用内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有效率分析,研究组为98.41%,参照组为85.71%,(P

  • 标签: 真菌性外耳道炎 硼酸酒精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miR) let-7a在基底样乳腺癌(BLBC)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miR let-7a在BLB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BLBC细胞株MDA-MB-468、MDA-MB-231及非BLBC细胞株MCF-7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 let-7a在以上细胞中的表达;使用Lipofectamin™ 2000脂质体转染miR let-7a至BLBC,Real-time PCR证实转染成功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对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ANOVA。结果miR let-7a在BLBC细胞株MDA-MB-468、MDA-MB-231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非BLBC细胞MCF-7(0.13±0.02比1.01±0.23,t=9.690, P<0.01;0.31±0.08比1.01±0.23,t=7.27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miR let-7a后,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生存率较前下降(80.80±5.60比96.80±3.54,t=4.200, P<0.01和76.42±5.62比96.00±2.83,t=5.76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miR let-7a后,与对照组相比,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的迁移(24.17±2.93比41.33±2.80,t=10.110,P<0.01和18.50±3.27比34.17±3.19,t=6.770, P<0.01)与侵袭能力(55.17±11.64比78.50±5.91,t=3.460,P<0.01和48.33±6.10比68.50±3.09,t=3.440,P<0.01)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miR let-7a后,MDA-MB-468与MDA-MB-231细胞中STAT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0.53±0.08比1.00±0.12,t=8.390,P<0.01和0.38±0.06比1.00±0.13,t=8.6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R let-7a在基底样乳腺癌中呈低表达;上调miR let-7a的表达,可以引起基底样乳腺癌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力下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分子相关通路实现的。

  • 标签: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微小RNA let-7a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水杨酸酒精滴耳液在真菌性外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真菌性外耳炎患者共12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克霉唑软膏治疗,观察组给予2%水杨酸酒精滴耳液。比较两组外耳症状消失时间、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外耳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水杨酸酒精滴耳液对于真菌性外耳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病情改善时间。

  • 标签: 2%水杨酸酒精滴耳液 真菌性外耳道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外耳真菌病患者实施耳内镜下清理效果分析。方法:本次试验选取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了更好的进行试验研究,将会把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外部干预,最后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最终治疗效果显示:经过一阶段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所获得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经过治病之后,所引起的并发性症状要低于对照组,(P<0.05),最终结论显示:当医务人员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技术来治疗外耳真菌感染时,所获得的效果要比采用常规性治疗效果要好,更为理想,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外耳道真菌病 耳内镜下清理 综合性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的碳酸氢钠溶液联合克霉唑耳浴治疗外耳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确诊为外耳真菌病的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使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联合克霉唑耳浴(4次/d,2周),对照组使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耳浴(4次/d,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对2组治疗有效的病例随访3个月,观察其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检验法比较组间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治疗2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57/60),对照组有效率为78.0%(46/59),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随访3个月,观察组1例1耳(1.8%,1/57)复发,对照组2例3耳(6.5%,3/46)复发,2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0)。整过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5%的碳酸氢钠溶液联合克霉唑耳浴治疗外耳真菌病操作方法简便,临床疗效可靠,避免全身用药,值得临床医师借鉴和使用。

  • 标签: 碳酸氢钠溶液 克霉唑 外耳道真菌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真菌外耳炎患者在进行耳内镜下喷涂氯康唑粉治疗的过程中展开优质护理干预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选入患者共计为 88例,在本院 2019年 2月至 1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 44例,治疗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余下 44例则将优质护理加以运用,则为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恢复用时、护理满意度以及病症知识掌握率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对于接受耳内镜下喷涂氯康唑粉治疗的真菌外耳炎患者及时展开优质护理干预,可以起到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作用,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耳内镜 氯康唑粉 真菌外耳道炎
  • 简介:摘要: Merkel细胞( Merkel cell carcinoma , MCC)是一种侵袭性强同时容易远处转移的皮肤神经内分泌,死亡率较高。 MCC好发于浅肤色、慢性紫外线暴露及免疫抑制的老年患者 [1]。 MCC的诊断依赖于电镜下肿瘤神经内分泌表型的形态学表现以及免疫组化检查。 70%MCC患者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Merkel cell polyomavirus, MCPyV)呈阳性是近年来 MCC重要的进展 。 MCPyV 可以通过特异性序列或特定蛋白的免疫组化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来检测。与此相反, MCPyV阴性的 MCC通过紫外光( UV)的逐渐积累来诱导的体细胞突变。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发病机制 预后因素 分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