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体外寄是羊群中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病,潜伏期较长,极易被羊饲养户忽视。文章以羊体外寄的危害为切入点,对羊体外寄的药浴治疗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为羊体外寄的防治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体外寄生虫病 危害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寄生已经成为威胁养羊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寄生多种多样,羊在感染后会以生长发育不良、日渐消瘦为主要疾病特征。如病情严重,还可严重威胁羊的生命安全,造成养殖人员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做好寄生的防控很是关键。文章综合分析寄生的流行特点,并从改善羊群饲养管理、合理使用驱虫药物、做好圈舍清洁等多方面提出防控措施,希望能为降低羊寄生发生率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 标签: 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 防控策略
  • 简介:摘 要:高原牦牛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患上寄生,这就会导致高原牦牛健康状态下降,高原牦牛养殖效果和健康生长水平也会受到极大影响。基于此,就应根据高原牦牛寄生表现情况和危害确定针对合理的防治方法。本文将针对高原牦牛养殖以及寄生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符合高原牦牛养殖要求的寄生防治方法,保证高原牦牛寄生防治与治疗之间结合力度,从而提高高原牦牛寄生防治力度。

  • 标签: 高原牦牛 寄生虫病 危害 防治
  • 简介:摘要: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畜牧行业也在繁荣发展,养殖规模以及养殖数量均有增加,羊养殖规模的增长速度最快且养殖范围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寄生疾病的出现给羊养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寄生疾病较其他传染性疾病相比传染率相对较低,死亡率也有控制,但是寄生疾病的发生会导致虫体在羊身体内的长期寄生,对其身体机能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会导致羊只出现瘦弱、消化功能下降等各类并发症,加大羊养殖的成本投入且会对羊养殖收益产生影响,因此羊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寄生疾病的预防重视,尽早开展诊断以及治疗。

  • 标签: 寄生虫病 养殖
  • 简介:摘要:养羊是一种常见的养殖项目,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本地养羊规模越来越大,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但养殖过程中,羊寄生时有发生,羊寄生是养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种类多,传播范围广,隐蔽性强。本文对养羊过程中寄生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羊养殖效率。

  • 标签: 羊养殖 寄生虫病 危害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寄生作为牦牛养殖中的多发疾病,普遍性和危害性都很高,不但影响奶、肉质量,也容易影响人体健康,抓好诊断和治疗事宜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就具体的诊断和治疗要点加以浅析。

  • 标签: 寄生虫病 牦牛养殖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现如今,畜牧养殖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尤其是牛羊养殖业发展更为迅速。牛羊养殖是各农村地区农户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受到寄生疾病的影响,寄生传播途径较为复杂,一旦对牛羊产生危害,就会对养殖业造成尤为深远的影响,同时还会对牛羊安全养殖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文章综合分析牛羊寄生的发生类别和传播方式,并提出综合性防治措施,希望为推进牛羊养殖业稳健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 标签: 寄生虫病 牛羊养殖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牛的养殖中发生寄生的概率大大增加,不仅严重威胁到牛的健康,降低了牛肉副产品的质量,也给养殖户的效益造成了损失,对于我国养牛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牛群中常见的寄生,并给出了针对寄生的防治手段,以期为养殖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保障牛群的健康。

  • 标签: 寄生虫病 机理 危害 防治
  • 简介:摘 要:近些年牦牛肉在市场上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对于牦牛肉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牦牛肉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牦牛肉的质量进行把控。通过牦牛养殖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牦牛肉。在牦牛的饲养过程中,寄生对牦牛的危害是重大的,对牦牛养殖过程中寄生的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牦牛养殖过程中牦牛生存率,从而提升牦牛肉品质。本文通过对牦牛养殖中寄生的相关论述,希望有利于牦牛养殖业发展。

  • 标签: 寄生虫病 牦牛养殖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当前,在我国国民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带动了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然而,人们对于肉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林下放养鸡群不仅增加了鸡只活动范围、锻炼了肌腱韧性,鸡还可以寻找虫子和草籽作为食物,这样的鸡肉品味道鲜美、营养更加丰富,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无公害肉品的需要,促使林下养鸡逐渐得到发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多变,鸡群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疾病难以防控,大大降低林下养鸡的经济效益。在此,将林下放养鸡常见寄生以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希望给广大养鸡朋友有所帮助。

  • 标签: 林下放养鸡 常见寄生虫病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为了促进农牧产品自身生产水平以及生产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农牧地区强化了农牧养殖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养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保证畜牧养殖的基础饲料水平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牛羊养殖中各类疾病的预防重视,牛羊养殖中疾病的发生会对其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牛羊患病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牛羊养殖自身的特点比较明显,其周期性比较长,在整个生长期过程内均有可能出现疾病发生。因此,牛羊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各类疾病的诊断以及防治。消化道寄生类疾病是牛羊养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本文主要从该类疾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防治措施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牛羊养殖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参考。

  • 标签: 消化道寄生虫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微信公众号在寄生健康科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关于寄生的群众问卷调查94份进行研究,将问卷调查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47份)采用常规健康科普,B组(47份)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微信公众号推广。然后对比两组普通群众对寄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B组普通群众对寄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A组,P<0.05;结论:采用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寄生健康科普,普通群众对寄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寄生虫病 微信公众号 健康科普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寄生儿童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的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寄生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寄生感染后外周血EOS的变化特点。结果1.共确诊儿童寄生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0个月~12岁7个月,中位年龄5岁3个月。2.在37例患儿中外周血EOS绝对计数增多32例(86.49%),范围为(0.55~43.80)×109/L,其中轻度增多6例(18.75%)、中度增多8例(25.00%)、重度增多18例(56.25%)。3.不同种外周血EOS增多情况:肺吸虫感染16例(50.00%),肝吸虫感染4例(12.50%),混合感染3例(9.38%),血吸虫、裂头蚴、包、囊虫感染各2例(均占6.25%),蛔虫感染1例(3.13%)。不同种类寄生感染外周血EOS增高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值为17.97,P=0.01)。4.不同系统受累外周血EOS增多情况:呼吸系统18例(48.65%)、消化系统13例(35.14%)、皮肤7例(18.92%)、中枢神经系统5例(13.51%)、循环系统3例(8.11%)、其他2例(5.41%)。5.无EOS增多5例寄生感染分别为人芽囊原虫2例,裂头蚴和囊虫混合感染、囊虫、旋毛虫感染各1例。不同系统受累后外周血EOS增多情况虽然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值为7.37,P=0.06)。结论外周血EOS增多是儿童寄生的常见现象,增高的严重程度与感染寄生种类相关,与系统受累的部位无相关性。

  • 标签: 寄生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寄生防控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为强化寄生防控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0月12、13日,山东省17个地市各组织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2017年山东省寄生防治工作岗位技能竞赛",包括理论知识考试(笔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操作)两部分。笔试包括疟原虫及其他常见寄生生活史、病原、诊断、流行和防治等基本知识;操作包括血片制作、加藤片制作、疟原虫镜检和蠕虫卵镜检4项。对选手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及格率、答对率和镜检正确率。根据2010-2017年疟疾病例报告情况,将山东省17个地市分为疟疾一类报告区(≥100例)和疟疾二类报告区(< 100例),比较两类地区竞赛成绩。结果全省共有85名选手参加本次竞赛,其中,男性19人(22.35%),女性66人(77.65%);年龄为(34.67±6.04)岁,最小的25岁,最大的51岁。笔试和操作成绩分别为(67.06±12.73)和(59.31±14.23)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9,P < 0.01)。笔试及格率为74.12%(63/85);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知识答对率分别为71.76%(366/510)、71.61%(913/1 275)、67.94%(462/680)、71.18%(847/1 190)、66.91%(455/680)和65.76%(1 062/1 615),不同知识点答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5,P < 0.01)。操作及格率为55.29%(47/85);其中,血片制作、加藤片制作、疟原虫镜检和蠕虫卵镜检及格率分别为98.82%(84/85)、98.82%(84/85)、70.59%(60/85)和31.76%(27/85)。共考查了4种疟原虫,总体镜检正确率为61.41%(261/425),不同疟原虫镜检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91,P > 0.05)。共考查了9种常见蠕虫卵,总体镜检正确率为47.29%(402/850),不同蠕虫卵镜检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64,P < 0.01)。疟疾一类报告区疟原虫镜检和蠕虫卵镜检得分[(28.27±3.74)、(23.20±3.39)分,n=30]均高于疟疾二类报告区[(22.40±5.81)、(18.25±3.41)分,n=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7、2.860,P均< 0.05)。结论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对寄生防控理论知识的掌握优于技能操作,应加强能力薄弱地区寄生防控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 标签: 寄生虫病 防控 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散养鸡因饲养环境和饲养模式独特,具有疾病少,饲料投入少,肉品和蛋品好等优点,散养鸡在很多地区都获得了很好的推广,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在散养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寄生防治工作,本文作者介绍常见鸡寄生,总结对寄生防治的措施和手段,供参考。

  • 标签: 散养鸡 寄生虫 防治 技术 措施
  • 简介:摘要:为了解丽江玉龙县本地黄牛、山羊寄生感染情况,提供防制措施及对高寒山区动物寄生进行有效的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给人们提供安全卫生的动物肉类食品。对该县养殖户任意抽取圈养的黄牛共20头和放养的山羊18只进行直肠采集新鲜粪样进行寄生学实验室检查,主要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测线虫卵和沉淀法检测吸虫卵、并对虫卵进行鉴定。进行检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结果:圈养的本地黄牛线虫检出率为20.0%,吸虫检出率为10.0%;放养的本地山羊线虫检出率为66.6%,吸虫检出率为50.0%。结论:圈养的黄牛中线虫和吸虫均有感染的情况,但是感染率不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圈养卫生条件和接触传染源少而导致的;放羊山羊的线虫和吸虫检出率较高,最有可能是由于放养接触的传染源多,相互混合感染导致的。建议高度重视寄生的监测和诊断等各种综合防制措施。

  • 标签: 黄牛 山羊 虫卵检测 线虫 吸虫
  • 简介:摘要:探讨思维导图在寄生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而为寄生学检验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改变传统老三样教学模式,引入新五样的教学方法,网络、电脑、多媒体、白板、思维导图、新五样教学模式。通过思维导图构建框架、录入重难点、细化语言、处理杂项、重难点内容归档等内容,发现思维导图在《寄生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可激发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培养学生逻辑条理性进而辅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搭建自身的知识宝塔。

  • 标签: 〔〕寄生虫学检验 思维导图 教学应用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肠道寄生疾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2019年固有居民数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样本容量以及实验对象,对这些居民进行肠道寄生的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后居民对于肠道寄生的知晓率、感染率以及就医率与2018年的数据记录进行一个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最终我们发现居民健康教育后对于该病认知度有了很大提升,其中有将近20%的人对该病的认知率已经处于及格和以上水平,甚至有的居民队医该病的了解的非常透彻;而且居民在健康教育后该病的感染率得到很好的控制,最主要的感染类型蛔虫已经很少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居民有了感染的症状会主动就医,寻求感染类型,对症下药的人数也大幅提升,健康教育前后各项数据分析结果均有P

  • 标签: 健康教育 肠道寄生虫病 预防治疗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