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91.5m驳船由张家港驶往唐山港,航行至连云港正东海域时,因大风导致驳船摇摆,3台转盘臂架大组件坠入海中。按照中国船级社《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的相关要求,利用MSC.Patran/MSC.Nastran对91.5m驳船甲板结强度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直接计算。结果表明:所取构件在承受甲板上转盘和门机载荷后满足规范要求。

  • 标签: 驳船 有限元法 甲板结构
  • 简介:底板是乒乓球拍的力量来源,从根本上决定出球的速度和旋转性能。为研究乒乓球底板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基于模态分析,对不同结构底板数值模拟,分析了木材、碳纤维和玻璃纤维3种不同材料叠合而成的底板前四阶固有频率;计算了同种木材,相同底板总厚度,6种层数下,相邻层纤维方向垂直和平行12种叠合方式的一阶频率;研究了芯材和面材不变,力材纤维角度以15°为步长从0°增加到180°叠合角度对底板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材料对底板固有频率影响很大碳纤维对提高底板弹性效果极佳,一阶固有频率增加40.5%;相同质量时,相比于林巴,碳纤维可提高底板固有频率,玻璃纤维可降低底板固有频率;相邻层纤维方向平行时,底板层数对固有频率无影响;相邻层垂直时,随着底板层数增加,固有频率提高;各层纤维方向均沿拍柄方向时,固有频率达到最大值;各层材料叠合角度也会影响底板性能。叠合角度趋向于90°时,固有频率降低;叠合角度趋向于0°或180°时,固有频率升高。研究结果为设计及分析乒乓球拍底板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现途径。

  • 标签: 乒乓球 底板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材料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越来越多地考虑经济性,本文着重研究了某项目地下室顶板结方案选型对比,进行了非人防区顶板结方案比较以及人防区顶板结方案比较,并且得出量化的结论。本文旨在总结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地下室结构方案选型,研究成果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 标签: 地下室 非人防区顶板顶板 人防区顶板 造价 结构方案选型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有很多中结构设计,大跨度楼板结就是其中的一种,应用这一结构通常都是为了让建筑房屋能充分发挥出使用功能,并不会对室内的美观性有所影响,而且还不会让客厅结构的中间梁影响到建筑室内的装修。我国在大跨度楼板设计上有较高的技术,而实际设计时还是会有不足的问题出现,尤其是楼板有裂缝的现象,这是特别要注意的。本文分析了大跨度楼板结在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 标签: 大跨度楼板 结构 建筑 设计
  • 简介:摘要地下室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筑工程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形式。在地下室工程施工中,顶板结是一项细致性工程,需要技术人员在顶板结的具体选型上有精确的数据和尺寸测算,保证顶板结的类型是和建筑整体功能相切合的。当前地下室施工中,顶板结的类型较多,在具体设计方案的选择上就要结合工程实际,同时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性的对比分析,参考对比结果来确定最终选型。

  • 标签:
  • 作者: 黄粤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低碳地产》 2016年第6期
  • 机构:【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对建筑的美观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成为了当前在工程施工中新的研究课题。在建筑施工中,也需要不断地提升模板支撑技术,以此来拓宽工程的施工领域,使得工程的外观更加独特,造型更加富有个性。
  • 简介:摘要通过工程实例,从模板支撑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施工与养护等方面介绍高层建筑厚板结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 标签: 高层建筑 厚板结构 转换层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现代工程实践中多采用膨胀混凝土加强带技术来消除在超长、大面积梁板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浇带技术带来的难题。超长、大面积梁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是采用UEA混凝土补偿收缩原理,利用膨胀加强带替换浇带,实现了快速、高效的控制较长结构混凝土裂缝,进一步加快了工程的进度,有效节约技术成本。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对超长、大面积梁板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望对今后相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 标签: 超大梁板结构 膨胀加强带 补偿收缩原理
  • 简介:摘要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4×300MW机组至首台投产以来,频繁发生煤仓断煤、打洞等问题,频繁造成机组降负荷及投油助燃,甚至造成锅炉熄火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本文分析了煤仓板结的原因,提出了综合解决措施。

  • 标签: 煤仓板结,治理措施
  • 简介:通过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屈曲理论计算方法、工程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筛选出一种计算复合材料帽形加筋壁板屈曲载荷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针对复合材料帽形加筋壁板结构特点和破坏模式,提出一种估算复合材料帽形加筋壁板破坏载荷的方法,用该方法在几个项目上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误差较小,为结构设计人员在初始设计阶段对复合材料帽形加筋壁板强度评估提供了一种简洁的途径。

  • 标签: 复合材料 帽形加筋壁板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2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12例)与研究组(n=12例),对照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锁定钢板以及植骨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肱骨外科颈骨折 锁定钢板 植骨治疗
  • 简介:客户对线路板供应商PCB可靠性有着非常严苛的检验标准,在多达十几项的检验项目中,与结合力相关的检测项目普遍占1/3甚至更多。因此有必要研究铝基的表面处理方法,选取结合力更好的处理方法进行制作,从而提高线路板的可靠性,以满足电子产品高可靠性的要求。文章主要对铝基的不同表面处理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表面处理工艺的结合力,为PCB业者提供参考刚挠结合板AL表面处理工艺方法。

  • 标签: 结合力 粗糙度 表面处理 铝基刚挠结合板
  • 简介:目的探讨带襻钢板结合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采用带襻钢板结合肌腱移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12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1-49岁,平均32岁。12例均为直接暴力致伤。RockwoodIII型7例,IV型4例,V型1例。左侧7例,右侧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17个月,平均7个月。对上述12例进行回顾性随访研究,采用VAS疼痛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的疼痛及功能。肩关节在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的活动度亦被观察记录,并与健侧进行比较。结果12例均获随访,平均12(6-18)个月。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肩锁关节脱位均获得纠正,无一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再脱位。术后6个月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89.4±5.8)分,较术前(52.3±10.3)分,显著改善(P=0.003),VAS疼痛评分(0.4±0.2)分,较术前(2.4±0.6)分,显著降低(P〈0.001)。随访终末时,患侧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度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带襻钢板结合肌腱移植重建喙锁韧带,既提供了与原韧带相似的生物活性,又符合肩锁关节的生物力学,同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肩锁关节 关节脱位 韧带 喙锁韧带
  • 简介:在文化理论领域中,雷蒙德·威廉斯所提出的'感觉结构'概念有着显著而持久的影响性。它已经从其本源意义升华成为一种理论性的概念。重新评估这一概念的目的是根据它在当代批评领域用语中的最彻底的重新部署来重新审视威廉斯著作中这个术语的原初阐释。当代批评领域作为一个松散的思想组织,已经被贴上了'情感转向'的标签。这种所谓的转向标志着文化理论领域的重心明显转移,它远离了先前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共同努力朝思考抽象的、难以量化的、具现经验的情感领域发展。我的观点是这种转向可以回归到威廉斯,尤其是威廉斯的语言学思考,也许可以证明在今天重新思考文学研究领域与情感的关系是特别富有成效的。

  • 标签: 雷蒙德·威廉斯 感觉结构 情感结构
  • 简介:目的报告大粗隆爪钢板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2年,治疗失败的12例(12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爪钢板重建大粗隆骨不连的临床疗效。10例(10髋)随访24-81个月,平均42.7个月。关节置换术时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2.3(41-80)岁。临床疗效以Harris评分、X线片进行评价。结果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7.3(75-94)分,与术前平均17.4(6-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3例存在大粗隆部位疼痛,4例残留患肢跛行。9例大粗隆骨不连均获得骨性愈合,1例为纤维愈合。未见钢板移位和钢缆断裂。并发症包括脱位1例和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1例。12例均无需翻修。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初期治疗失败病例采用THA结合爪钢板重建大粗隆骨不连中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