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城市更新已成为新时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城市基因作为一个城市固有的精神气质,需要在城市更新实践中予以重视。活化呈现城市基因是传承城市历史记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重庆嘉陵技校片的更新实践,紧扣地域文化和红色文化基因,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活化呈现,为“城市更新”工作的探索提供了可参考的实施路径和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PIM1基因与黏膜相关边缘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对1例PIM1基因阳性的黏膜相关边缘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理学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使用R-CHOP 方案治疗,效果较好。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一种惰性淋巴瘤。PIM1在调节正常造血细胞和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PIM1基因 淋巴瘤 B细胞 边缘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HBsAg和Anti-HBs双阳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S基因测序情况。方法收集HBsAg阳性患者乙肝五项及定量结果、肝功能和HBV DNA载量,记录其基本临床信息。根据Anti-HBs的阴阳性分组,并对两组结果的临床和病毒学特点进行分析。同时,17 320例HBsAg阳性HBV感染患者中有994例进行了基因测序检测,对该994例患者的S氨基酸突变、位点变异检出率和基因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和Anti-HBs双阳性率为4.36%(756/17 320)。HBsAg+/Anti-HBs+组HBV相关性肝硬化(19.71%)显著高于HBsAg+/Anti-HBs-组(15.94%),而慢性乙型肝炎(62.04%)显著低于HBsAg+/Anti-HBs-组(67.06%)。同时,HBsAg+/Anti-HBs+组HBsAg-QN以及ALT均显著低于HBsAg+/Anti-HBs-组,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Anti-HBs-组,HBV DNA则高于HBsAg+/Anti-HB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4例HBV感染者进行了基因测序检测,两组的C基因型(81.79%)最多,B基因型(17.40%)次之,D基因型(0.80%)最少。HBV感染患者C基因型的sP120Q/T/A/S位点检出率HBsAg+/Anti-HBs+组显著高于HBsAg+/Anti-HBs-组;无论B或C基因型或整体比较,HBV感染患者的sG145A/E/K/R位点检出率HBsAg+/Anti-HBs+组均显著高于HBsAg+/Anti-HB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和Anti-HBs双阳性HBV感染患者更易发展为肝硬化,且进行基因测序的乙肝患者以C2型为主。HBV感染患者的SsP120Q/T/A/S和sG145A/E/K/R位点耐药变异是导致HBsAg和Anti-HBs双阳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双阳性 病毒学特征 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8—2019年北京市朝阳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c,SH)编码基因序列变异特点,掌握朝阳MuV型别构成及其变化规律,为朝阳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2018—2019年朝阳临床诊断为流腮患者的腮腺管口拭子样本进行MuV核酸检测及病毒分离培养,并对MuV进行SH段基因扩增、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结果362份流腮患者的腮腺管口拭子样本中检出30份MuV核酸阳性标本,并从中分离出16株MuV毒株,将其SH基因序列与各基因型参考株和疫苗株序列进行比对,其中15株MuV毒株为F基因型,其核苷酸一致性为95.98%~10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1.23%~100.00%,F基因型MuV毒株(19009株)的第28~30位置上的氨基酸三联体为IIL;1株MuV毒株为G基因型,其与辽宁流行的G基因型毒株核苷酸一致性为98.85%,氨基酸同源性为98.25%。本研究中F基因型与G基因型MuV毒株的核苷酸差异为12.07%。16株MuV北京分离株与Jeryl-Lynn疫苗株的核苷酸差异为13.22%~18.39%。结论2018—2019年北京市朝阳流腮病例中检出的MuV存在F和G两种基因型,并以F基因型流行为主,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流腮的病原学监控。

  • 标签: 腮腺炎病毒 SH基因序列 基因型别
  • 简介:摘要:红色精神是青少年一本生动的“教科书”,紧扣“红旗不倒”精神,一起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激励红色担当,感受了先辈们积极人格魅力!

  • 标签: 红色教育 追寻足迹 传承精神 勇于担当
  • 作者: 崔古贞 周青帅 程钦全 饶凤琴 程玉梅 田艳 张婷 陈峥宏 廖健 官志忠 齐晓岚 吴棋 洪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病原生物学特色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4,贵州医科大学,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1,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7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贵阳 550001,贵州省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清镇 551400,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贵阳 55000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病原生物学特色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4 贵州医科大学,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艰难拟梭菌630(Cd630)菌株和致病决定基因座(PaLoc)敲除突变株(ΔPaLoc)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获得Cd630野生型菌株和ΔPaLoc基因的差异性表达谱,并测定野生型Cd630菌株和ΔPaLoc突变株的细胞毒力,为构建艰难拟梭菌全菌减毒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对Cd630菌株和ΔPaLoc敲除突变株进行转录组测序,接着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随后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中进行Cd630野生型菌株和ΔPaLoc敲除突变菌株的细胞毒性验证实验。结果转录组数据表明ΔPaLoc突变株毒素基因tcdA、tcdB未转录。CD630_36010、 CD630_020910、 CD630_02080和cel等基因分别上调17.92、11.40、8.93和7.55倍;编码高丝氨酸脱氢酶的hom2基因、孢子形成蛋白基因CD630_15810、锌结合脱氢酶基因CD630_23230、1-磷酸半乳糖醇 5-脱氢酶基因CD630_23240分别下调为野生型的0.06、0.075、0.133和0.183倍。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ΔPaLoc突变株差异转录基因主要富集于密度感应系统、ABC运输系统、双组分系统、磷酸转移酶(PTS)系统、糖代谢通路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相关的通路等。细胞毒力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Cd630菌株对Vero细胞和Caco-2细胞具有毒力,ΔPaLoc突变株丧失对Vero细胞和Caco-2细胞的毒力。结论通过对Cd630和ΔPaLoc突变株进行转录测序,表明毒素基因未转录,其他差异性基因可为进一步研究ΔPaLoc突变株生理生化特征提供指引。细胞毒力实验表明,ΔPaLoc突变株丧失了对Vero细胞和Caco-2细胞的毒力,ΔPaLoc突变株为艰难拟梭菌全菌减毒疫苗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基因敲除技术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 细菌毒素 艰难拟梭菌 减毒突变体
  • 简介:[摘要] 目的:在基因建档中检出DYS449基因座多带型。方法:提取送检样本DNA,经两种扩增试剂盒检测及DNA测序分析。结果:送检样本在DYS449基因座检测出双等位、三等位基因分型,阴阳性对照分型结果准确。结论:多拷贝RM Y-STR基因座异常分型发生率较高,在法医学的实际应用中应予以注意。

  • 标签: []法医遗传学 Y 染色体 Y-STR 多等位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盐田2016—2019监测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特征。方法选取35株盐田区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进行NA基因序列分析、进化分析、抗原决定簇位点、耐药位点和糖基化改变的变异分析。结果进化树分析表明,本研究所分析毒株分布在6B分支,2016年上半年毒株分布在6B.2簇;2016年下半年及2017年度毒株分布在6B.1簇;2018—2019年度毒株分布在6B.1A簇。2016年核苷酸同源性为97.87%~98.09%,氨基酸同源性为96.85%~96.89%,2016年毒株与同年度疫苗株位于不同分支,同源性较低。2017年核苷酸同源性为98.62%~99.35%,氨基酸同源性为99.57%~99.78%;2018年核苷酸同源性为99.35%~99.86%,氨基酸同源性为99.05%~99.12%;2019年核苷酸同源性为99.20%~99.86%,氨基酸同源性为99.19%~99.78%。2017—2019年毒株与当年度疫苗株位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与各年度疫苗株相比,盐田流感毒株NA蛋白存在29个氨基酸位点变异。抗原决定簇区域:与疫苗株A/California/7/2009相比,所有毒株都存在N200S、I365T和K432E变异,与A/Michigan/45/2015和A/Brisbane/02/2018相比,2018年和2019年有9株存在I365T变异。所有毒株没有发现催化部位及周围辅助部位、NA耐药相关基因位点发生变异。3株发生42NQS糖基化位点缺失,4株发生50NQS位点转变为50NKS。结论盐田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及其氨基酸持续变异,应加强流感病毒监测,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 标签: A(H1N1)pdm09流感 神经氨酸酶 NA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预后相关关键基因,并建立基因预后模型。方法(1)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26712,共有185份卵巢癌组织标本和10份正常卵巢组织标本的数据,采用limma软件包筛选出卵巢癌的差异表达基因,与WGCNA筛选出的卵巢癌预后相关模块基因绘制韦恩(Venn)图,取其交集,得到交集基因;再结合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交集基因相应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2)在交集基因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出与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相关的关键基因,据此构建基因预后模型,预后模型风险评分为各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乘以相应权重值后求和,以风险评分的中位数为界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共有379份卵巢癌组织标本)进行验证;并对TCGA数据库中的高风险组、低风险组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基因突变分析和免疫特征分析。结果(1)数据集GSE26712筛选出的1 024个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与WGCNA筛选出的523个卵巢癌预后相关模块基因绘制韦恩图,取其交集获得378个交集基因。(2)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共筛选出6个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关键基因,即BNC1、CERK、FOXO1、GALNT6、MRPL2、PRSS2基因,构建基因预后模型,风险评分=BNC1基因表达水平×0.06+CERK基因表达水平×0.24+FOXO1基因表达水平×0.14+GALNT6基因表达水平×(-0.22)+MRPL2基因表达水平×(-0.20)+PRSS2基因表达水平×(-0.07)。训练集(GSE26712数据集)和验证集(TCGA数据库)中低风险组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高风险组(P<0.001,P=0.003)。采用GSEA进行的KEGG信号通路富集发现,低风险组的基因在氧化磷酸化相关通路中富集,高风险组的基因在恶性肿瘤、钙离子等信号通路中富集;基因突变分析发现,TP53和TTN基因在高风险组(分别为82%、23%)和低风险组(分别为85%、24%)中的突变率均高于15%;免疫特征分析发现,低风险组浆细胞、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M1型巨噬细胞的浸润比例均显著高于高风险组(P均<0.05),而休眠记忆CD4 T淋巴细胞的浸润比例显著低于高风险组(P<0.05)。结论基于WGCNA筛选的卵巢癌关键基因建立的基因预后模型能有效预测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基因预后模型中的6个关键基因为研究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靶点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QSEC2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6例IQSEC2基因变异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基因型特点和癫痫发作表现、脑电图、头颅影像学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儿中男5例、女1例。6例IQSEC2基因变异均为新生变异,其中移码变异2例(c.3801_3808dup/p.Q1270Rfs*130、c.1459_1460delAT/p.M487Vfs*2),无义变异2例(c.3163C>T/p.R1055*、c.1417G>T/p.E473*),框内缺失变异1例(c.2295_2297del/p.N765del)、错义变异1例(c.2293A>G/p.N765D)。癫痫起病年龄为3月龄至2岁5月龄。癫痫发作类型多样,包括癫痫性痉挛、局灶性发作各5例,强直发作、肌阵挛发作各3例,不典型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各2例。6例患儿癫痫起病前均有全面发育迟缓,其他临床表现有孤独症样表现3例,小头畸形3例,肌张力减低2例,双眼内斜视1例。6例脑电图背景活动均减慢,发作间期均表现为高度失律。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异常5例,正常1例。5例诊断为婴儿痉挛症,其中4例为晚发型婴儿痉挛症;1例为不能分类的发育性癫痫性脑病。末次随访年龄3岁2月龄至7岁2月龄,6例均联合多种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仍有反复发作。结论IQSEC2基因变异相关癫痫多数在1岁后起病,发作类型主要为癫痫性痉挛和局灶性发作,癫痫起病前均有全面性发育迟缓,符合发育性癫痫性脑病,多数表型为晚发型婴儿痉挛症,均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 标签: 癫痫 婴儿 痉挛 基因,IQSEC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可能影响肾脏衰老的相关基因,并验证时钟基因Arntl在衰老肾脏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全转录组测序鉴定C57BL/6雄性24月龄小鼠(衰老组)和3月龄小鼠(年轻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所富集的生物学通路及关键蛋白。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Arntl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1)全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在C57BL/6衰老组小鼠及年轻组小鼠中共筛选出119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节律过程、昼夜节律、基因表达的昼夜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均P<0.001)。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Nfil3、Hspa8、Arntl、Hlf、Rorc、Per3、Npas2等是差异表达基因中的关键蛋白。时钟基因Arntl、Nfil3、Npas2、Per3在衰老组及年轻组小鼠之间的mRNA表达差异(均P<0.05)与测序结果一致。(2)相较于C57BL/6年轻组小鼠和SAMR1快速老化小鼠,Arntl蛋白表达量在衰老组小鼠和SAMP8快速老化小鼠肾脏组织中均有下降趋势。结论时钟基因及其参与的昼夜节律生物学通路可能在肾脏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rntl在衰老肾脏中表达量有下降趋势。

  • 标签: 衰老 时钟蛋白质类 Arntl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王尽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北方早期工人运动领袖。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中铁山桥的革命活动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们党进一步组织开展北方工人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铁山桥这家百年企业植入了一心向党的红色基因

  • 标签: 王尽美 工人运动 中铁山桥 国企党建
  • 简介:摘 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我们党在经历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形成的集体智慧和优秀品质,也是我们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和精神支撑。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邢台地区拥有较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深入学习邢台地域的红色知识,促进人们焕发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生机活力。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解释了红色基因的相关概念:红色基因是什么、红色基因的内涵、红色基因的主要内容。研究归纳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措施:1.广泛宣传习总书记的讲话,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2.把红色基因教育融入文化生活。3.筑牢红色基因教育主阵地,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4.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时效性。5.加强红色基因资源教学基地建设,增强红色基因教学的真实感和效果。6.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红色基因教学效率效益。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传承 红色基因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