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接受外科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工作中,手术品管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间收治的20例外科介入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分析,将入组对象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10)及研究组(n=10),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对象则接受手术品管圈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外科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其手术期内开展品管圈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性较强。

  • 标签: 外科介入手术 品管圈 并发症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加安全、有效、规范的卡梅现象患儿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卡梅现象患儿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诊断为卡梅现象,以位于躯干或肢体的巨大血管瘤、重度血小板减少和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2)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该中心接受手术治疗;(3)年龄≤1岁。术前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 mg/kg,敏感患者应用至术前,不敏感患者于术前1 d单次大剂量血小板输注,纠正凝血功能;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式,配合深静脉置管,动脉穿刺置管并持续有创血压监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行瘤体根治性切除术,必要时配合皮瓣成形术或原位植皮术;术后常规带管入ICU,呼吸循环恢复后酌情拔除气管插管,ICU留观过夜,评估稳定后转出;术后监测血小板动态变化,加强营养支持,病变位于四肢的患者(原位植皮者除外),于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被动康复训练;随访6~36个月,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必要时行MRI检查。肢体病变患儿,复诊时检查邻近关节活动度、肌力情况。结果共纳入55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1 h末梢血检测显示54例血小板>100×109/L,1例>80×109/L,血红蛋白均纠正至10 g/L以上;手术时间48~135 min,平均87 min;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术后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历时4~36 h,平均8.4 h;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住院时间9~30 d,平均16.7 d;手术切口延迟愈合3例,瘢痕挛缩致活动障碍1例,瘢痕增生3例;随访周期内无死亡病例,血小板均稳定在正常范围。结论手术治疗合并卡梅现象的血管肿瘤,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疗程短、费用低。积极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凝血功能纠正措施、完善的麻醉及监护方式、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保障、精细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早期进行的康复锻炼,这一系列的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

  • 标签: 血管肿瘤 卡梅现象 围手术期 外科治疗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 丛状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119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实施手术护理管理,统计对比所选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据统计,所选患者术后无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过度灌注综合征、脑血管痉挛、脑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仅有2例皮下血肿患者,占比1.68%,且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重视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手术护理,全面满足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积极采取对应措施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是保障患者手术疗效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烟雾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工作中使用护理内容,并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烟雾病患者中抽选出38名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依据抽签形式将其划分组成X组(实验组)与Y组(对照组),每19名患者被划分组成一组。本次研究38名患者均接受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工作内容,两组患者配以不同护理内容。将X组与Y组患者满意表现、配合表现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整理X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内容,得出其满意表现内容的评分结果为(95.42±2.24)分;治疗期间该组患者配合表现内容的评分结果为(93.26±2.16)分;均优于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围术期护理内容 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 满意表现 烟雾病患者
  • 简介:摘要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操作本身的侵入性以及其他多种因素,临床中常有咳嗽、喘息等问题发生。支气管镜操作手术规范、正确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有助于提高对操作的耐受性,降低气道并发症风险。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基于现有研究资料和专家意见,共同制定本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师在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开展规范的雾化吸入治疗,优化支气管镜操作手术气道管理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是提高胃癌整体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可切除胃癌手术治疗的主要模式为D1/D2手术+手术化疗、D0/D1手术+辅助放化疗和D2手术+辅助化疗。多年来,业内围绕如何进一步优化胃癌手术治疗模式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包括术后放化疗模式的优化、手术化疗模式的优化;并探索了术前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进展期胃癌手术期中的治疗。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与探索,进展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模式目前已经日趋成熟,但仍遗留了一些核心问题急需解决,包括进展期胃癌手术治疗获益人群的选择尚未完全明确,疗效评价体系存在局限性,新辅助治疗前的腹腔镜探查尚不够重视,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诊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尚显不足等。我们应该在临床实践中充分结合目前临床研究数据,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在对患者特征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基础上,遵循规范化诊治的原则,拟定最合理的治疗策略,最终使患者获益。

  • 标签: 胃肿瘤,进展期 围手术期 治疗模式
  • 简介:摘要:胃癌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这是由于胃癌会导致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热量的代谢紊乱,再加上手术创伤和术后进食问题,患者在胃癌根治术后常出现营养不良,且症状会随着时间而进行性加重,患者体内的分解代谢能力和合成代谢为负平衡,免疫力也显著下降。胃癌患者的营养不良非常不利于术后的治疗和预后,而且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所以手术的营养支持治疗非常重要。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采用肠内营养能很好地恢复肠黏膜的结构与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术后恢复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胃癌围手术 肠内营养支持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021年1月急诊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共48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4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VAS评分、SAS评分、术后可进行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VA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可进行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措施在急诊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中应用可缓解患者疼痛,缓解焦虑,加速康复。

  • 标签: 急诊ESWL 输尿管结石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针对患有肛肠病的患者,在其手术所采取的镇痛治疗进行研究。方法将共有326例的肛肠病手术患者,分成随机的2组, 治疗组167例, 在其手术全面选择综合镇痛方法,进行对应治疗;对照组159例, 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必要镇痛, 对全部病人在其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同时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前者所采取的方法较后者具有显著优势 (P

  • 标签: 肛肠病 围手术期 镇痛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睑缘炎是老年人高发的疾病,睑缘炎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睑缘炎会降低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影响患者术后满意度。现从白内障手术睑缘炎的评估、治疗以及术中的眼表保护等进行探讨和论述,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师认识治疗白内障手术睑缘炎的重要性。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睑缘炎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且对脑健康有潜在长期影响。近期,ASA邀请18名专家组成国际专家组,审阅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8部手术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最佳实践声明和指南后,发布《改善手术脑健康:手术管理团队关键行动的专家共识》,涵盖教育、认知评估、谵妄筛查、非药物干预、疼痛控制和避免抗精神病药共6条声明,形成一份可被广泛实施的简洁行动清单。该专家共识将有效促进手术管理团队的持续改进,达到降低手术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目的。麻醉科医师亟需在手术认知功能的评估、干预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以形成可遵循的临床路径和指南,为改善患者预后做出应有的努力。

  • 标签: 脑健康 谵妄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围手术期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在我国,每年新增的胃癌患者中,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占大宗。D2根治性手术及其术后辅助化疗已取得了普遍的共识,该治疗策略明显改善了LAGC患者的预后,但是术后复发率仍然较高(50%~80%),致使远期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特别是术前新辅助治疗(NAT)能否提高LAGC疗效,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NAT主要定义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旨在使肿瘤临床降,提高根治手术切除率;减灭微小转移灶,并检测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然而,对于LAGC患者能否从NAT中生存获益,仍存有争议并缺乏高度共识。本文回顾与分析了LAGC患者手术治疗的现状,特别列举了诸多高水平临床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初步探讨了手术化疗联合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成效。当我们继续实施NAT并期待更多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同时,必须再次强调R0根治性手术才是治愈LAGC患者最重要的手段。

  • 标签: 胃肿瘤,局部进展期 围手术期治疗 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护理对介入手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给予手术护理干预,比较组间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前,组间患者两项评分差异性较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护理干预应用于介入手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可有效提升其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促进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近年来在我院进行钬激光碎石治疗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更短(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针对接受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期期间采取整体护理模式,探究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为时间段,从我院病例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78例患者,将其纳入实验范围,对半划分,其中39例作为A组(观察组),另外39例作为B组(对照组)。对B组患者实行一般护理,对A组患者实行手术整体护理模式,后就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及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看法作为指标来进行对比。结果:从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来看,A组中绝大部分患者在经由护理后其病情均呈现出好转现象,总有效率为94.8%;从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看法来看,A组中多数患者均对护理模式持满意态度,总满意率高达97.4%,各方面两组间均存在显著对比(P<0.05)。结论:当患者在进行手术时护理工作尤其重要,整理护理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抑制患者病情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使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 标签: 围手术期 整体护理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难治性输尿管结石患者微创手术的过程中将手术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探究,所纳入患者为80例,为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所接诊患者,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40例,在术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40例则需要将手术护理干预展开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微创手术 难治性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难治性输尿管结石手术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500例,均为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难治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其中250例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余下250例采取护理干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卧床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得到较好的改善效果,且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手术 难治性输尿管结石 围术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手术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5月-2020年6月这一阶段为研究区间,随机选取9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研究,在遵循随机数表法的基础上,将这96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SAS、VAS、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评分的比较。结果:通过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VAS、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9.9±4.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1.3±4.1),数据呈现出了显著的差异(P

  • 标签: 微创手术 乳腺纤维瘤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