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测定了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菌丝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剂处理浓度在1.0μg/mL时能显著抑制其菌核产量。旁路氧化酶专化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的抗菌活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协同增效系数达到3.27~14.13倍。药剂处理后48h内,抑制菌丝生长的剂量曲线与抑制菌丝呼吸的耗氧速率曲线趋势相似;48h以后,单位质量菌丝耗氧速率上升,且高于空白对照,而菌丝的生长量并没有增加,表明菌丝体正常呼吸作用受抑制48h后会发生耗氧增强的生理应急反应。水杨肟酸在处理后1h内对菌丝呼吸没有抑制作用,但在处理1h后对菌丝呼吸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油菜菌核病菌菌丝在以细胞色素为载体的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到阻断后,可以诱导耗氧更高的旁路氧化途径。

  • 标签: 嘧菌酯 油菜菌核病菌 呼吸作用 旁路氧化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MVR蒸发技术在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并重点探讨了高效MVR蒸发处理技术的设计与优化。通过选择适宜的蒸发器类型、提升热量回收效率、模拟优化系统流程,以及研究关键工艺参数对蒸发效果的影响,有效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文章还评估了该技术对COD、BOD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出水水质及能耗成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效MVR蒸发技术在生产废水处理中具有显著优势,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标签:
  • 简介:以18.7%丙环悬浮剂防治葡萄白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白腐病发病的初期喷18.7%丙环悬浮剂2mL兑水1500mL,隔10d喷1次,连喷3次,可取得较好防效。

  • 标签: 18.7%丙环嘧菌醋悬浮剂 葡萄白腐病 药效
  • 简介:建立了测定茶叶中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乙酸乙提取,正己烷液液分配,GC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方法的定量限为0.01mg/kg,线性范围为0.01-0.50mg/kg,加标回收率为105.8%-111.5%,相对标准偏差为3.4%.

  • 标签: 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 嘧菌酯 茶叶 残留量
  • 简介:摘要:以乙酚和二甲胺基磺酰氯为原料反应合成乙酚磺酸。分别以NaOH与Na2CO3,做缚酸剂。甲苯做溶剂。发现NaOH作为缚酸剂时产物杂质较高,含量为90%,收率偏低为80%。Na2CO3做缚酸剂产物收率91%,含量95.5%。通过工艺的优化大大节约了成本。使反应条件易于控制,便于工业化。

  • 标签: 乙嘧酚磺酸酯乙嘧酚 杀菌剂 合成
  • 简介:以多灵和福美双为对照药剂,测定了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的抑制活性,并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对该病原引起的扁豆纹枯病的物理作用方式及其生物动力学特性。、多灵和福美双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0724、1.1344和1.2026μg/mL。施药后立即接种,250μg/mL、500μg/mL多灵和1000μg/mL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5.61%、99.88%和81.45%;施药3d后再接种,、多茵灵和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2.27%、100%和46.96%;接种36h后再施药,3种药剂对扁豆纹枯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0.40%、95.75%和61.94%。表明对扁豆纹枯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持效性和治疗作用。在叶片基部施药后在顶部接种,、多灵和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81%、42.09%和7.24%;在叶片背面施药后在正面接种,3种药剂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87.30%、37.00%和16.15%。表明在扁豆叶片中具有很好的木质部输导和跨层转移活性。

  • 标签: 嘧菌酯 物理作用方式 生物动力学特性 立枯丝核菌 扁豆纹枯病
  • 简介:摘要:深入研究橄榄果实黑星病发生原因及有效防控措施,试验组采取增施有机肥、钙镁硅肥、喷施高效杀菌剂等技术措施设置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喷施糖醇硅、海藻低聚糖钙镁、苯甲1000倍液,分5次喷雾,二个橄榄品种平均优质果比重26.75%。普通果占比大,劣质果比重大。清榄2号优质果只有35%左右,明显偏低。虽然试验区橄榄黑星病比对照区明显减少,糖醇硅和苯甲等对降低橄榄黑星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但优质果比重低,更多的是普通果,甚至还有不少劣质果,商品价值不高。

  • 标签: 糖醇硅 苯甲嘧菌酯 橄榄果实黑星病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试验筛选出30%吡唑醚·腈唑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吡唑醚10%,腈唑20%,Ethylan NS 500LQ 5%,Ultrazine NA 2%,硅酸镁铝1%,黄原胶0.14%,乙二醇6%,XIAMETER ACP-1000 0.3%,苯甲酸钠0.2%,水补足至100%。

  • 标签: 悬浮剂 腈菌唑 吡唑醚菌酯 配方
  • 简介:为评估·噻呋酰胺4%展膜油剂在我国稻田水溢出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本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2882.2—2016《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指南第2部分:水生生态系统》,采用TOP-RICE暴露模型分别单独评估了和噻呋酰胺2种有效成分稻田滴撒方式应用时水溢出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其中,TOP-RICE初级暴露模型中有我国连平和南昌2个水稻-地下水暴露场景,每个场景都对分蘖期和拔节期进行分别评估。分析结果显示,·噻呋酰胺4%展膜油剂中的按照申请的良好农业规范(GAP)使用,生物富集风险可接受,初级风险评估对无脊椎动物(急性)和无脊椎动物(慢性)风险不可接受,但经中宇宙研究后,在连平和南昌2个场景点,均为拔节期用药对无脊椎动物的风险可接受,但分蘖期用药对无脊椎动物的风险不可接受;·噻呋酰胺4%展膜油剂中的噻呋酰胺按照申请的GAP使用,生物富集带来的风险可以接受,经初级风险评估风险均可接受。在忽略2种有效成分相互间作用时,初步认为·噻呋酰胺4%展膜油剂在我国稻田拔节期按照GAP要求施用时水溢出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可接受,但应避免在分蘖期用药,以免其中的有效成分对水生无脊椎动物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嘧菌酯 噻呋酰胺 展膜油剂 水生生态系统 TOP-RICE模型 风险评估
  • 简介:为明确在草莓采果期使用百清、腈唑和吡唑醚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了残留试验及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和风险评估。在保护地条件下用75%百清WP400倍液[有效成分含量(下同)1250g/hm^2)]、40%腈唑SC4000倍液(66.7g/hm^2)和25%吡唑醚EC1000倍液(166.7g/hm^2)处理草莓,果实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9.2、3.4和3.8mg/kg;半衰期分别为3.76、3.39和4.06d。采用风险商方法进行评估,喷施百清后7d内的草莓对2—4岁儿童以及1d内对18~30岁女性的风险都是不可接受的(风险商为1.2~4.6);而喷施腈唑和吡唑醚后0~7d内的草莓对2~4岁、18~30岁和60~70岁人群的风险都很低(风险商分别为0.003~0.07和0.02~0.36)。因此,建议草莓中腈唑和吡唑醚的最高残留限量值设定为2mg/kg,安全间隔期均定为3d;而百清则不宜在草莓采果期使用。

  • 标签: 草莓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百菌清 腈菌唑 吡唑醚菌酯
  • 简介:目的将100g/L顺式氯氰菊悬浮剂和8.5%甲·高氯氟卫生杀虫泡腾片按不同比例混配后研究对家蝇的防治效果,为提高单剂对家蝇杀灭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药纸接触法测定比较顺式氯氰菊与甲·高氯氟及其不同比例混配剂对家蝇的毒力;采用共毒系数法确定混配剂的联合作用;采用药纸接触法测定家蝇抗性倍数;按照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测定比较混配剂不同比例对家蝇的表面触杀和空间喷雾杀灭效果。结果混配剂对家蝇的击倒效果较单剂有明显提高。混配剂中顺式氯氰菊和甲·高氯氟浓度比为1∶10和1∶15时,共毒系数分别为317.92和297.70。混配剂对抗性家蝇进行表面触杀时宜使用的有效成分浓度为顺式氯氰菊0.33g/L、甲·高氯氟5.0g/L,空间喷雾时宜使用的有效成分浓度为顺式氯氰菊1.0g/L、甲·高氯氟15.0g/L。结论顺式氯氰菊和甲·高氯氟不同比例混配剂对家蝇有明显增效作用。混配剂对抗性家蝇有良好的击倒和致死作用,能够提高防治效果。

  • 标签: 顺式氯氰菊酯 甲基嘧啶磷 高效氯氟氰菊酯 混配 家蝇 共毒系数
  • 简介:报道了新型QoI类杀菌剂苯噻(试验代号Y5247)的生物学特性。在含50μg/mL水杨肟酸(SHAM)旁路氧化专化性抑制剂的AEA培养基上,该杀菌剂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4、0.009、0.016和0.023μg/mL;其抑制辣椒炭疽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448和0.019μg/mL。苯噻对防治小麦白粉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0.991和1.823μg/mL。其在小麦叶片上内吸输导性差,但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良好的粘着性、耐雨水冲刷和较长的持效期。用有效成分为25μg/mL的苯噻药液喷雾处理的麦苗,14d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72.48%。

  • 标签: 苯噻菌酯 小麦白粉病菌 内吸输导性 持效期
  • 简介:利用溴甲酚紫染色透明圈法和发酵测酶活的方法,从黄皮果、芒果自然发酵过程中筛选出5株酶产生,其中HP-4菌株活性最高,经生理生化及16SrDNA鉴定,初步断定该茵为芽孢杆菌属,丰富了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同时为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参考。

  • 标签: 酯酶 透明圈 系统发育分析 芽孢杆菌属
  • 简介:达莫(习用名潘生丁)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抗血小板凝集作用,自6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但在后来的应用中发现,该药在使正常的冠脉血流增加的同时,可使狭窄的缺血区冠脉血流减少而致“窃流现象”。大量的临床医学实践表明,对于某些非适应症患者或大剂量使用双达莫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出现了治疗矛盾,丁国华综合国内文献,对此已有报道,近年来,实验证实双达莫可抑制病毒核糖核酸与去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增殖过程,发挥了抗病毒作用,除此之外,双达莫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治疗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现综合介绍如下。

  • 标签: 双嘧达莫 用途
  • 简介: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利尔”)吡唑醚近日获得了欧盟等同认定,预示着海利尔的吡唑醚原药产品已经敲开了欧盟市场的大门,可以在欧盟各国进行销售。

  • 标签: 吡唑醚菌酯 欧盟市场 大门 原药
  • 简介: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丁(BA)的共聚物为壁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温度响应型吡唑醚微囊。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该微囊的形貌、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透析袋法探讨其释放性能,并以斑马鱼为试材测定其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吡唑醚微囊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4μm,包封率为78.30%,载药量为15.66%。吡唑醚微囊具有明显的温度响应性特征,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28.2℃,当环境温度高于28.2℃时能够快速释放活性成分,而低于该温度时其释放行为受到抑制。吡唑醚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LC50(96h)值为有效成分4.48mg/L,较吡唑醚原药的提高了90倍以上,因此能够显著提高吡唑醚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 标签: 温度响应型微囊 吡唑醚菌酯 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丁酯 乳液聚合法 透析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