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世纪之交,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终于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凝聚了国内二百多位专家心血和汗水的《夏商周年表》也正式向外公布.这个工程项目的研究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多学科联合攻关、交叉研究的方式,通过有关专家的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最后确定夏、商、西周之年表.正如许多专家所云,此年表是迄今最有科学依据的古代历史年表,标志着三代年代学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夏商周断代工程不仅解决了一批我国历史纪年中长期未定的疑难问题,填补了我国古代纪年中的一段空白,而且为多学科联合从事科学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可以说,断代工程的研究方式代表了今后重大历史问题研究的方向,值得学术界仿效和认真推广.

  • 标签: 夏商周断代工程 纪年 年表 古代历史 西周 三代
  • 简介:《夏商周考古》评介许天申由南京大学教授张之恒、南京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周裕兴合著的《夏商周考古》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4万字。夏商周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夏商周考古取得了很大成就,大量新的考古资料有待在...

  • 标签: 商周考古 夏商周 考古资料 考古学文化 中国考古学 学术研究
  • 简介:春秋金文研究概况罗卫东大多数汉字史研究者以隶变作为古今文字的分界点,把汉字发展史分为古文字阶段、今文字阶段。人们一般又把古文字分为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战国文字。还有的学者把古文字按时间顺序进行细分,如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把古文字分为四系:殷商系文...

  • 标签: 春秋金文 研究概况 古文字资料 殷周青铜器 商周金文 《殷周金文集成》
  • 简介:要害问题是月相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仔细琢磨,要害问题是月相定点与不定点。试想:初吉为朔,定点的;既望为十六,定点的;“三日曰朏”,是定点的;焉有既死霸、既生霸为不定点乎?将《汉书·世经》有关文字粗略(还不必细细)校读,就可明白,刘歆表述得很清楚:

  • 标签: 夏商周断代 既生霸 既望 汉书 文字 月相
  • 简介:<正>商周时期有没有青铜农具;在出土的青铜器中哪些器类属农具;铜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多大比例,这些问题都是考古学界长期以来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一些地区铜农具的先后出土,更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近年来对上述问题作了点探索,

  • 标签: 商周时期 农具 东周时期 考古学 遗址 青铜铸造
  • 简介:巴金第一篇翻译小说是俄国迦尔洵的《信号》,巴金一生译过两部长焉小说。即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和《处女地》,另有波兰寥·亢夫作的自传小说《薇娜》。中篇小说计有3属。其中丽篇出自屠翁之手;短篇小说凡40篇,主要是高尔基(11篇)、迦尔洵(8)、王尔德《童话9篪》、屠翁(5)、史托姆

  • 标签: 巴金 文学翻译 小说 文学作品
  • 简介:一年多前,我从“断代工程”简报上就获悉李学勤先生关于“初吉”以及月相名词的解说,如:“吉的意义是朔。月吉(或吉月)就是朔日,因而是定点的。《诗》毛《传》暗示初吉是定点的。”(第41期);“经李学勤先生指示,我们相信《武成》《世俘》诸篇与金文中月相术语有不同的定义,而《武成》《世俘》诸篇的月相采李先生的定点解读”(第44期);“李学勤等从金文研究和文献学的角度都认为定点说难于成立”(第38期);

  • 标签: “初吉” 金文 中国 文物研究 蔡侯墓 青铜器
  • 简介:巴金被誉为20世纪的良知。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在那样一个诚信遭遇尴尬的年代,谈论巴老,纪念巴老,研究巴老成了许多人拂之不去的情结。

  • 标签: 文学传记 巴金 印象 中国知识分子 尴尬 情结
  • 简介:宋辽金文学学习的重点是宋代文学,这也是本学期与唐代文学并重的一部分内容。词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因此,就作品而言,宋词亦与唐诗并重。

  • 标签: 金文学 宋代文学 唐代文学 苏词 宋辽 宋诗
  • 简介:从字形分析入手,重新隶释出战国王命虎符铭文中的“虎”字以及九年戈铭文中的“战”字。

  • 标签: 王命虎符 九年戈
  • 简介:由于学习之便,本人对宋人著录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有一定的接触,并对这些青铜器铭文作过校勘和若干考证,成《宋代著录金文校释》一编,其中一些学习心得,记之于下,希望能够得到批评指正。一、关于宋人著录金文的总数宋人著录的有铭文先秦青铜器,近人做过不少工作,王国维先生在1914年就编制了《宋代金文著录表》,1928年容庚先生又在王表的基础上加以修订,重编了《宋代金文著录表》,近来张亚初先生又在前二表的基础上剔去秦汉铜器铭文,又编制了《宋代所见金文著录表》。该表收宋人著录有铭文器目共589,是在《集古录跋尾》、《考古图》、《金石录》、《博古图录》、《東观余论》、《广州书跋》、《啸堂集古录》、《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续

  • 标签: 青铜器铭文 张亚初 容庚先生 王国维先生 校释 集古录
  • 简介:本文从构形和辞例出发,对金文中的“ ”字和“ ”字进行了考释。作者认为.“ ”字即“ ”字的异构,其本义为“明”;“ ”字即“ ”字异构,其本义为“ ”。“ ”在金文中除本义外,还可用为“绍”和“劭”的假借字。

  • 标签: 古文字 金文 考释
  • 简介:商周青铜容器底部常见各种与铸造工艺有关的刻划.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对部分商周青铜容器的实地考察,作者总结出青铜容器底部刻划的基本特征,并就其功用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商周 青铜 资料 功用 初探 铸造工艺
  • 简介:1998年9期刊发的(以下简称)一文,对新出的柞伯簋作了较详细的解说.其中对铭文中出现的"小子"的论述较多,概括起来,似有以下认识:柞伯簋铭中小子是对未成年人的称谓,又称王多士,同时也是贵族大学的国子.另外,文中又认为"作为职官的小子是主管小子的官".同时又认为小子又有表自谦者;又因柞伯是康王的堂弟,所以康王称之为小子.笔者拜读之后,觉得其观点有可商之处,兹作此小文,向作者及学界时彦请教.不当之处,请指正.

  • 标签: 铭文考释 商周 贵族 新发现 文物 称谓
  • 简介:1976年冬,新干县太洋洲公社与清江县洋湖公社的社员群众在加固新干县中堎水库的坝基工程中,在坝基南端发掘出一批青铜器,计有大小铜鼎7件,铜(南瓦)1件,铜爵1件和陶器、釉陶器等,器物多被砸破。铜器及碎块后由清江县博物馆收集,现正待修复。从这批铜器看,该是出土自一座西周早期土坑墓。根据这一线索,今年一月至七月我馆先后派人前往实地进行了三次调查和钻探,发现牛头城是一处商周文化遗址。

  • 标签: 商周 西周早期 铜爵 清江县 云雷纹 圈点纹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采用碳14测年技术对三代年代进行研究,就有学者对三代的年代进行研究,就决定了在商后期和西周年代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不可能在夏代或商前期的年代学研究中使用

  • 标签: 夏工程 话说夏
  • 简介:<正>武汉市文物商店收藏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铜■,惜其形体残损过甚,仅存底部。可贵的是铸于内底上的铭文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值得重视”。铭文共四行二十四字,隶定如下。唯四月乙卯,公易(锡)臣(?)宗(?)(甚)贝三朋,在新(?)(京)。用乍(作)父辛宝尊(?)。文字大多可识,铭文大意是:在某年四月乙卯,某公在新东赏赐其臣(?)(人名)以宋甚这个地方的贝二朋,衞乃为其父辛作宝尊以作纪念。作器者为衞,此器可称之为衞尊。(?),字书未见,类似的形体见于陕西扶风

  • 标签: 西周时期 陕西 字书 文字 铜器铭文 国君
  • 简介:金文引得》是一部有关铭文检索的工具书,内容详细,方便使用,但白璧微瑕,亦偶有疏漏之处,本文仅指出商代部分,意在助成其美。

  • 标签: 《金文引得》 商代 铭文 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