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狭窄成型是克罗恩病手术中一种重要式。本中心完成10例吻合狭窄成型,结果显示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无出血及肠瘘发生,随访期间未发现成型部位疾病复发及再发梗阻情况,证明吻合狭窄成型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圆形吻合在全腔镜胃癌根治中的应用存在两个难点:腔内钉砧头放置和吻合置入腹腔的良好通道。腔内荷包缝合及钉砧头放置技术不断被优化,但目前仍缺少理想的吻合置入通道。本文报道一种圆形吻合置入吻合新技术,于标本取出切口放置切口保护牵开,自其密封盖中央小孔置入钉砧头及圆形吻合,实现了理想气腹压力维持下,简单灵巧的吻合置入及腔内吻合。本文报道的3例在吻合过程中均无漏气,气腹维持良好,无中转开腹或使用其他吻合技术,术后恢复顺利。该圆形吻合置入吻合新技术,可作为全腹腔镜胃癌根治腔内吻合一个新选择。

  • 标签: 胃肿瘤 完全腹腔镜手术 消化道重建 圆形吻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腹壁吻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外科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腹壁吻合辅助的8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5例,女182例;年龄为(4.1±2.6)岁。所有患儿中,腹股沟斜疝362例[43.77%(362/827)],年龄为(1.9±1.7)岁;鞘膜积液206例[24.91%(206/827)],年龄为(2.8±1.5)岁;隐睾症68例[8.22%(68/827)],年龄为(1.3±0.9)岁;急性阑尾炎119例[14.39%(119/827)],年龄为(4.9±2.2)岁;卵巢占位性病变28例[3.39%(28/827)],年龄为(6.9±2.6)岁;精索静脉曲张44例[5.32%(44/827)],年龄为(9.2±1.3)岁。结果所有患儿均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中以具有穿刺、抓取等功能的腹壁吻合辅助操作,其中1例隐睾症患儿在中因电凝钩损伤髂外动脉而中转开放手术,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在中发生精索动脉出血,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在中因穿刺致区腹膜外血肿,其余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单侧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患儿的手术时间均为(5.9±1.3)min,单侧隐睾症患儿的手术时间为(36.4±8.2)min,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时间为(34.2±6.1)min,卵巢占位性病变患儿的手术时间为(51.8±12.1)min,单侧精索静脉曲张患儿的手术时间为(21.8±3.9)min。所有患儿术后随访的时间范围为6个月至3年,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在下腹穿刺点发生线结反应,无其他腹壁吻合相关并发症。结论腹壁吻合相关的并发症轻微、可控,术后切口隐匿、美观,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腹壁吻合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浸润麻醉用注射针头规格大小对包皮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门诊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行一次性包皮缝合包皮患者220例,随机分成0.70 mm注射针头组(对照组)和0.45 mm注射针头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中疼痛评分、术后伤口外观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药物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4),中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7),术后3 d伤口满意度外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0),局部麻醉针眼周围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结论使用小规格注射针头行包皮的局部浸润麻醉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中疼痛评分,减少针眼周围皮下淤血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术后外观满意度。

  • 标签: 包皮环切术,男性 针头 麻醉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内镜直肠黏膜套扎(super-hemorrhoidal banding,SHB)治疗内痔并脱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9年6月—2020年6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Ⅱ~Ⅲ度内痔患者进行SHB治疗。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前瞻性观察SHB治疗内痔并脱出的疗效,中、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共112例内痔患者接受SHB治疗,其中Ⅱ度74例(66.1%),Ⅲ度38例(33.9%)。患者手术均成功,中无肛门疼痛、出血等症状。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肛门坠胀感,持续2~24 h后症状消除。5例Ⅲ度内痔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局部热敷刺激膀胱后得到改善;1例Ⅲ度内痔患者术后第14天便血,在出血溃疡处再次套扎治疗出血停止。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均无出血、疼痛、感染、狭窄等并发症。18例Ⅲ度内痔患者术后仍有部分脱出,但无出血等其他症状,其中6例患者再次行SHB治疗后无脱出。全部患者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调查患者满意度为100.0%。结论SHB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内镜下治疗内痔合并脱出的方法。

  • 标签: 脱垂 内窥镜检查 痔上黏膜套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圈套式胰管对黏膜吻合在直径小于3 mm的细小胰管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采用圈套式胰管对黏膜吻合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围手术期出血等以及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共纳入98例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24~73岁,平均62.3岁。胰肠吻合时间(10.2±3.1)min,术后A级胰瘘(生化瘘)10例(10.2%),无B、C级胰瘘发生,无出血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3.4±4.6)d。结论圈套式胰管对黏膜吻合借助于"以圈代缝"的理念,应用于细小胰管患者的胰肠吻合,操作简便快捷且安全有效。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 胰瘘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97例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国产品牌逸思吻合(国产品牌组)100例,进口品牌吻合(进口品牌组)97例,分析两组围手术期的安全性。采用Treeage Pro2020软件构建术后3个月决策树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与进口品牌组相比,国产品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吻合口狭窄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为多获得1例吻合安全效果,使用进口品牌腔镜直线切割吻合需多支付394 592元。国产品牌逸思医疗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具有良好安全性,并且具有明确的成本效果优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与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相比,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联合袖状胃切除(SADI-S)操作相对简单,且两种式对肥胖及其代谢病的疗效相当。本中心报道国内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SADI-S治疗重度肥胖症。患者为27岁男性,身高180 cm,体质量140 kg,腰围125 cm,体质指数43.2 kg/m2。入院诊断:脂肪肝、重度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SADI-S手术,通过阑尾确定回盲部,从回盲部逆行测量共同通道,距回盲部300 cm处进行标记并悬挂远端。在34 Fr支撑管的引导下行胃袖状切除。切断十二指肠球部后将十二指肠近端与回肠标记处行端-侧吻合,将胃切缘与大网膜加固缝合,经口注入亚甲蓝后未见漏出,于吻合口和十二指肠残端处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为244 min,中出血量为50 ml。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 d且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多余体质量减少率(EWL%)为80.21%。术后体质量、体质指数、腰围等指标均明显下降,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均完全缓解。提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SADI-S治疗重度肥胖症安全可行。

  • 标签: 机器人手术,辅助 十二指肠回肠旁路联合袖状胃切除术,单吻合口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游离皮瓣修复中应用微血管吻合(MAD)与手工缝合(H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CBM和维普等数据库,收集1950年1月至2019年10月国内外正式刊物公开发表的有关在游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中采用MAD与HS对比的研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Man 5.3软件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包含5 539例患者。资料分析显示,与HS组相比,MAD组静脉吻合时间明显较短(SMD=-5.46, 95% CI: -7.50, -3.41, P<0.001),动脉吻合时间较短(SMD=-5.16, 95% CI: -9.61, -0.71, P=0.02),血管危象出现率较低(RR=0.49, 95% CI: 0.34, 0.70, P<0.001),皮瓣坏死率较低(RR=0.52, 95% CI: 0.32, 0.86, P=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游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应用MAD与HS相比,在动脉和静脉吻合时间、血管危象以及皮瓣坏死率方面可能有优势。

  • 标签: 微血管吻合器 手工缝合 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所有接受胃ESD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病史资料、胃内病变特点、操作过程及患者预后。结果共纳入422例患者的437处病变,其中胃上皮性肿瘤406例。ESD中出血率为32.3%(141/437),其中急性大出血2例。ESD中出血可增加肌层损伤和中穿孔的发生概率,延长操作时间,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ESD中出血的发生主要与中解剖粘连、病变位于中2/3胃、标本面积≥15 cm2、男性、非ESD绝对适应证相关。结论中出血是胃ESD操作的限速因素,应注意把握操作适应证,对于男性患者、病变位于中2/3胃、切除标本较大或中存在解剖粘连时,应注意预防中出血的发生。

  • 标签: 胃肿瘤 出血 危险因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2020年日本胃肠内镜学会制定并发布了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内镜黏膜切除指南。该指南针对18个临床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涉及食管癌的术前诊断、适应证、内镜切除方案、可治愈性评估以及内镜切除监测5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2个部分。本文主要就食管腺癌部分的指南内容进行了解读。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腺癌 指南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E-DCR)中吻合口应用药物支架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以解放军第988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慢性泪囊炎行E-DCR 50例(60眼)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31眼),E-DCR的吻合口处放置药物支架;对照组,25例29眼,中不放置药物支架。术后随访1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8眼(90.32%),好转2眼,复发1眼;对照组治愈14眼(48.28%),好转8眼,复发7眼(χ2=4.000,P=0.047)。治疗组中出血(35±15)mL,少于对照组的(40±18)mL(t=2.152,P=0.035)。治疗组术后吻合口闭合者1眼,少于对照组的7眼。治疗组术后鼻部无需再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雾剂,无疼痛感;而对照组术后8眼出现疼痛感。结论吻合口药物支架在E-DCR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支架,吻合口,药物 泪囊炎,慢性 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镜下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发生Ⅳ级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漏的2例患者采取吻合口离断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作为Ⅳ级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漏的抢救治疗,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4年日本胃肠内镜学会与日本胃癌学会联合发布了基于循证医学原则的《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和内镜黏膜切除治疗指南》。然而由于当时该领域的许多证据级别较低,部分准则只能通过专家共识来建立。近年来,设计规范的临床研究数量激增。基于这些新的证据,日本胃肠内镜学会发布了上述治疗指南的修订第二版。本文将基于新版指南中更新和新增的内容进行介绍与解读。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结肠切除吻合大鼠动物模型。方法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将12只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随机取3只,仅做剖腹探查;实验组9只,从结肠无血管区离断肠管并进行缝合。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监测体重变化。于术后第7天进行肠道造影观察肠管吻合口愈合情况。于第8天行剖腹探查大鼠腹腔内部形态学变化,测量吻合口爆破压力,并通过采集吻合口及周围组织,进一步观察吻合口组织学的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该模型构建平均时间为22 min。大鼠的存活率为89%。造影显示肠管通畅,无梗阻。剖腹探查,肉眼可见吻合口存在轻微粘连,粘连部分可分离,吻合口周围有血管组织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吻合口有新生肉芽组织形成,并有小血管生成,未发现结肠上皮、大肠腺的存在。马松染色可见胶原纤维沉积。结论通过该方法可成功构建结肠切除吻合大鼠动物模型。

  • 标签: 结肠切除术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底吻合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食管胃底吻合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研究组)42例,单纯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有脾大或脾功能亢进,中常规切除脾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7±41) min比(143±27) min,t=2.81,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P<0.05)。研究组术后1、3、5年再出血率分别为2%、5%、10%,对照组术后1、3、5年再出血率分别为15%、2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9、4.27、4.31,均P<0.05)。结论食管胃底吻合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断流更彻底、再出血率低,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胃肠道出血 吻合术,外科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简介:摘要2020年日本胃肠内镜学会制定并发布了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内镜黏膜切除指南。该指南基于已发表的大量临床研究证据,针对18个临床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涉及食管癌的术前诊断、内镜切除适应证、内镜切除方案、可治愈性评估以及术后监测5个方面,旨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提高临床实践质量,主要内容包括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2个部分,本文主要就食管鳞癌部分的指南内容进行解读。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指南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血管外支架对动静脉内瘘(AVF)近吻合口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雄性成年家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家兔左侧颈总动脉、颈总静脉端端吻合建立AVF。SIS组家兔左侧颈总AVF建立后,应用SIS包敷近吻合口静脉外周表面建立血管外支架。术后第21天取AVF近吻合口静脉作如下检测:HE染色测量内膜厚度、内中膜厚度比值,免疫组化法检测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核因子-κB p65 (NF-κB p65)及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对照组AVF近吻合口静脉内膜厚度、内中膜厚度比值较SIS组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3.510和3.139,均P<0.01);对照组AVF近吻合口静脉内膜细胞PC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SIS组(t=3.619,P<0.01),对照组AVF近吻合口静脉NF-κB p65、HIF-1α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SIS组(t值分别为12.050和15.077,均P<0.01)。结论小肠黏膜下层血管外支架能够减轻家兔颈总动静脉内瘘近吻合口静脉内膜增生,可能与促进受损静脉修复以减轻静脉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缺氧等有关。

  • 标签: 小肠黏膜下层 血管外支架 动静脉内瘘 近吻合口静脉 内膜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小剂量泵注在小儿包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至10月于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择期行包皮手术的80例患儿分为SD组和K组;SD组40例,年龄(6.04±1.04)岁,K组40例,年龄(6.05±1.06)岁。在麻醉准备间,SD组患儿使用便携式组合吸入装置吸入2 ml七氟醚,K组患儿予肌内注射氯胺酮4.00~5.00 mg/kg,两组患儿入睡后将其推入手术室,立即开放外周静脉,SD组予右美托咪定0.50 μg/kg,稀释至20 ml,K组予等量的盐水,两组均10 min泵注完成。中两组依据体动反应分别追加七氟醚1 ml/次、氯胺酮0.50 mg/kg。记录两组入睡、苏醒、离室时间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评估苏醒期躁动和改良面部表情评分(FLACC)情况;记录两组围期生命体征、围期不良反应。结果SD组入睡、苏醒和离室时间分别为(1.68±0.38)min、(13.08±1.61)min、(27.79±3.33)min,K组分别为(2.70±0.38)min、(25.61±3.12)min、(34.23±4.55)min,SD组入睡、苏醒和离室时间均明显降低(均P<0.05);SD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为(1.58±0.59)分,K组为(2.53±0.72)分,SD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入室时、苏醒时、离室时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皮时和毕时,SD组的HR、MAP、SpO2分别为(92.93±4.08)次/min、(69.98±3.07)mmHg(1 mmHg=0.133 kPa)、(99.25±0.78)%、(87.28±3.99)次/min、(66.98±2.77)mmHg、(99.18±0.75)%,K组分别为(95.28±3.40)次/min、(71.95±4.49)mmHg、(99.00±0.72)%、(92.48±3.76)次/min、(70.87±3.22)mmHg、(98.93±0.76)%;与K组相比,在皮时和毕时,SD组的HR、MAP出现一过性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2无明显下降(均P>0.05)。两组患儿无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SD组的躁动发生率、气道分泌物增加均为0,K组分别为10%(4/40)、15%(6/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组合式吸入装置吸入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小剂量泵注,起效迅速、苏醒快、不良反应少,能为小儿包皮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 包皮环切手术 七氟醚 右美托咪定 小儿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2014年8月—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5例直径≤12 mm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内镜切除方式分成内镜下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组(EMR-C组,35例)和内镜黏膜下剥离组(ESD组,20例),结果发现:2组手术成功率、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均为100.0%;与ESD组比较,EMR-C组中位手术时间更短(12.00 min比28.35 min,P<0.001),平均住院费用更少(21 165.19元比28 400.35元,P=0.004),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相近[2.86%(1/35)比0,P=1.000];截至2020年3月,EMR-C组和ESD组复发率分别为28.6%(10/35)和15.0%(3/20)(P=0.418)。提示,对于直径≤12 mm、未侵犯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G-NENs,内镜下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治疗均安全有效,但内镜下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花费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内镜下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