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氧气雾化吸入的雾小的原因,从而改善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方法对我科2010年8月份住院病人中15个需要氧气雾化吸入的病人,采用观察及与病人和家属交谈的方式,了解并查找其原因。结果15个病人氧气雾化的雾小,没有达到雾化吸入的效果。结论及时准确的纠正雾小的原因,能使雾化吸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氧气雾化雾小的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上呼吸道感染不仅可造成孕妇自身呼吸困难,还会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同时由于咳嗽时增腹压增高,有发生胎膜早破,诱发早产的危险,所以在治疗孕妇上呼吸道感染时,减轻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症状是至为重要的。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的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以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作为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充。雾化吸入疗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少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且疗效显著,我科将之应用于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雾化吸入 呼吸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记录分析超声雾化吸入159例和氧气雾化吸入186例,观察两种不同雾化方法病人的耐受情况。结果超声雾化吸入159例中有3例出现心衰,25例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紧不适,186例氧气雾化吸入中仅有8例出现头晕不适现象。结论雾化吸入可使呼吸道感染较早地得到控制,操作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起效快,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而且还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氧气雾化优于超声雾化。

  • 标签: 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吸入 氧气雾化吸入 COPD
  • 简介:摘要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该雾化吸入器具有给药量少、雾气小的优点,使用专门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成细小的雾粒或微粒,从而降低了副作用,适合儿童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中心氧气面罩雾化吸入发生雾小的原因,从而改善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方法对我科2012年住院病人中30个需要中心氧气雾化吸入的病人,采用观察及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的方式,了解并查找原因。结果30个病人中心氧气面罩雾化时雾小,没有达到雾化吸入的效果。结论及时准确地纠正雾小的原因,能使中心氧气面罩雾化吸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心氧气 面罩雾化 雾小的原因分析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对肺结核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以改善患者雾化吸入中的血氧浓度,避免不适。方法对2007年3月-2008年12月住我科确诊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肺结核效果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结论氧气雾化吸入较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有明显优点,避免了雾化吸入治疗中患者由于血氧饱和度的下降而引起的不适。

  • 标签: 肺结核 雾化吸入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空气压力泵雾化吸入法治疗的儿科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呼吸科接收并行空气压力泵雾化吸入法治疗的100例确诊为儿科支气管肺炎的患儿展开分组,即甲组与乙组,每组50例。甲组配合临床常规护理,乙组配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临床有效率是80.0%,低于乙组的9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支气管肺炎患儿空气压力泵雾化吸入法治疗的过程中积极配合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运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空气压力泵雾化吸入法 儿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氧气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在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呼吸科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予以抗炎、雾化等综合措施,观察两种不同雾化方法病人的耐受情况。结果超声雾化吸入100例中有3例出现心衰,25例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紧不适,100例氧气雾化吸入中仅有3例出现头晕不适现象。结论雾化吸入可使呼吸道感染较早地得到控制,操作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起效快,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氧气雾化优于超声雾化。

  • 标签: 压缩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吸入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氧气驱动雾化疗法治疗84例患儿,治疗期间进行全程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2.8%和78.%,前者效果明显高于后者。结论氧气驱动雾化辅助吸入疗法方法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氧气驱动 雾化吸入 小儿喘憋性肺炎
  • 简介:摘要积极科学地应用改进鼻饲可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气管切开并鼻饲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费用,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鼻饲 吸入性肺炎 吸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12月我院9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将入选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疗法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法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潮气量吸入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与商丘市中心医院行择期腹股沟疝修复术100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全部患儿术中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经七氟醚肺活量吸入全身麻醉诱导,研究组经七氟醚潮气量吸入全身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牵拉疝囊时(T1)、牵拉疝囊后5 min(T2)呼吸循环情况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伤害性刺激反应包括外周灌注指数(PI)所受影响,并比较两组麻醉指标(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围术期各时点,两组呼吸循环相关指标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点,对照组PI水平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全身麻醉经七氟醚潮气量吸入麻醉诱导,不会对患儿呼吸循环产生明显影响,利于减轻围术期伤害性刺激,患儿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缩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全身麻醉 小儿 七氟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临床常用的利多卡因含漱、雾化吸入、镜下滴注的麻醉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呼吸内镜室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首次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2%利多卡因含漱(NEB)、雾化吸入(SPR)、镜下滴注(BI)。记录咳嗽、憋喘次数用以客观评估局麻效果。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结果雾化吸入(NEB)患者咳嗽数明显少,出现支气管痉挛呼吸暂停次数NEB组较其他组少。操作过程中需经气管镜吸引通道追加利多卡因量NEB组明显少。结论NEB(雾化吸入)是患者与操作者首选的麻醉方式。

  • 标签: 支气管镜 雾化吸入法 利多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药联合雾化吸入对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两组鼻窦炎患者治疗结果对比。结果实验组鼻窦炎患者经中西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几率均较对照组鼻窦炎患者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患者接受中西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利于患者不良症状的缓解,且安全性较高,可较好改善鼻窦炎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鼻窦炎患者 中西药联合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选取我院ICU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持续雾化吸入,对照组采取持续滴注加湿法,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患者的湿化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血氧情况。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和黏膜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持续雾化吸入可以有效减少痰痂形成和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更好,并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湿化效果 并发症 血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