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用药安全性合理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由于儿童在大多数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方面,不仅与成人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不同年龄组的儿童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确定儿童合理用药需综合考虑其生理特点及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途径、剂型、剂量,增加用药依从性等,并且需关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 标签: 儿童 药物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促进规范并合理用药,确保临床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事件及不良反应。方法日常调剂工作和月处方点评及随机抽查临床患者出院病历,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病历医嘱,采用文献与药品说明书循证,药学专业人员讨论一致认定,并由中选出较典型的几例逐一分析。结果不断提高并规范合理用药水平。结论合理、规范用药任重道远,需要医、药、护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并提高合理用药认识,强化处方、医嘱责任,全面了解每一药物的详细信息,尤其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其适应证、禁忌、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并结合临床、患者个体情况,慎重、精准选用药物。

  • 标签: 处方医嘱用药不合理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以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四平市结核病医院2006-01-2007-08的住院病历,对不合理用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共抽查住院病历800份,76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药物利用 病人出院 表格和记录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西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展开分析并探讨在临床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因出现西药不良反应进行诊治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并对其治疗后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呕吐恶心、头晕头痛、身体忽冷忽热、水肿、水肿等为西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临床中使用西药时需要更加谨慎、合理,使得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西药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临床用药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临床用药安全性得到增强。方法在我院的心内科在2016年3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进行筛选,选择里面的120例,所有患者都达到了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标准。结果在本组的120例患者里面,出现17例临床用药出现问题的情况,所占的比重达到了14.17%。其中8例出现了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占总体的6.67%;4例出现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情况,所占的比例差不多是3.33%;2例出现配伍不合理的情况,其他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出现了3例,所占比重分别达到了1.67%和2.5%。结论心内科临床用药还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对临床用药管理进行加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心内科 临床 合理用药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咨询服务与合理用药相关性,评价“药房咨询服务质量改进”活动价值。方法2016年7月~12月,医院门诊药房共处理处方127590份,2017年7月~12月,药房处理处方131054份。2017年7月,进行“药房咨询服务质量改进”活动。对比部分门诊服务质量指标。结果改进后,退药率、患者及其家属咨询率、患者的门诊服务投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咨询服务质量改进活动,明显提高了门诊服务的质量,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门诊药房 咨询服务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8月期间出院病历共1407份,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1407份出院病历中共包含中药注射剂442例次,运用率达到31.41%,而不合理用药共计159例次,相应不合理率为35.97%,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溶媒不当、超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没有适应证、混合配伍、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疗程过长等几个方面。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用药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对于保证用药安全性至关重要。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调剂师在合理用药中的实践体会和角色定位。方法总结、回顾近些年我院调剂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角色体验。结果我院药师进行了用药教育、处方点评、用药交待、审方和其他服务方面的工作。结论我院调剂药师开始冲破传统药师思维束缚,积极参与到各种药物治疗中,体验各种角色,了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逐渐得到医院工作人员的尊重和配合。

  • 标签: 调剂药剂师 合理用药 角色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合理用药中临床药师的促进作用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7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临床用药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仅采用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师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17.14%,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处方不合格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在合理用药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虽短其住院时间,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左氧氟沙星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近几年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为了加强左氧氟沙星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本文对近些年关于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合理用药分析进行综述。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炎患者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015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国家相关标准和用药指导原则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统计。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所使用药物和抗生素共达到12种,抗生素使用中还搭配有中药制剂,部分患者临床中存在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情况。136例老年肺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60例患者经痊愈,占到总人数的44.1%。结论在老年肺炎患者治疗中要按照病理学和药物学原理进行药物选择,减少不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炎 抗生素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治疗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调查患者的给药途径、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情况、受累系统与临床表现,并提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几点建议。结果64例患者中,男性22例,占比34.4%;女性42例,占比65.6%,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中,<20岁4例,占比6.3%;20~60岁50例,占比78.1%;>60岁10例,占比15.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0~60岁之间。静脉给药55例,占比85.9%;口服给药9例,占比1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用药剂量为200mg/次共9例,占比14.1%;用药剂量为400mg/次共41例,占比64.1%;用药剂量为800mg/次共14例,占比21.9%;用药剂量400mg/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单独用药17例,占比26.6%;联合用药47例,占比7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用药。受累系统包括皮肤(70.3%)、消化系统(12.5%)、神经系统(7.8%)、心血管系统(4.7%)、全身损害(1.6%)、泌尿系统(1.6%)、肝胆系统(1.6%)。结论左氧氟沙星临床治疗期间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严格遵循用药规则,加强药学干预,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 治疗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2016年1月份到5月份实施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的性别占有比例,不同的年龄占有比例,症状所分布的比例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天所使用的剂量,给药次数及是否联合用药进行观察。并根据相关情况给予合理用药的相应的措施。结果本次研究中不良反应中性别比较(X2=2.781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统计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X2=3.89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系统分布中消化系统占38.46%、心血管系统占28.21%、泌尿系统占21.79%、神经系统占11.54%,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系统,(X2=3.18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给药剂量,用药次数以及联合给药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患者的年龄,给药剂量,用药次数和联合给药均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息息相关,临床实际用药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究临床药师对不和临床用药的干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期间患者用药医嘱83例作文本次研究观察组,同期,选取2012年1月-2012年7月期间的用药医嘱记录83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用药记录的不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得出,观察组处方不合格率为7.23%(6例),抗菌药物使用占14.46%(12例);对照组处方不合格率为40.96%(34例),抗菌药物使用占75.90%(63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处方不合格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药师实施临床药学干预管理,不仅可以有效规范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而且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相应的用药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干预 不合理率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保证门诊的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6月的西药门诊处方19524张,对我院的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如西药处方中的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用药的重复,西药联合应用增加毒副作用,西药联合应用降低临床药效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门诊西药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合理。结论我院门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真正肩负起认真审查核对处方的职责,为促进合理用药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西药 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究心血管疾病的用药合理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容易出现用药合理的为硝酸异山梨酯与尼莫地平。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可有效改善因为不合理用药而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实施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指导,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合理用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药学干预在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到12月医院收治的行药学干预治疗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将其作为干预组;纳入2015年1月到12月医院接收的100例未行药学干预的门诊与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降低,抗生素合理使用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除了抗生素二联用药率之外,干预组患者的抗生素单一用药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抗生素三联及以上用药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的抗生素口服用药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抗生素注射剂用药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药学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显著提高抗生素应用合理率,在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生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7年2月随机选取500张门诊处方。由药师对处方调配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由带教教师进行点评分析,从而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判断。结果500张门诊处方,审核时发现有28张存在不合规的地方,点评发现有32张不合规情况,发生率为12.0%。对60张不合规的处方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结论通过门诊处方审核能够及时发现不合理的门诊处方,再经过点评分析,能够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不合理处方发现率,提高门诊处方审核、调配规范化水平,建立顺畅的沟通管理渠道,不断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全面提升。

  • 标签: 门诊处方 审核 点评分析 合理用药 规范化 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用药合理性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本文所选择200例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分析用药合理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常用药物主要为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全部200例患者中,38例患者采用单独用药,占比为19.0%;40例患者采用二联用药,占比为20.0%;76例患者采用三联用药,占比为38.0%;46例患者采用四联用药,占比为23.0%。全部200例中,3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0例患者是因为其自身主观因素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12例患者是因为经济因素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2例患者是因为药物相互作用等其他因素而导致不良反应。结论联合用药方案是现阶段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而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等自身主观因素则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保证临床疗效和患者安全,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 标签: 血压用药 合理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细胞色素P450酶系、乙醛脱氢酶和药物代谢转移酶基因多态性都与药物的临床合用应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药物在被机体吸收至发挥药效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表达蛋白DNA基因突变的情况,使得不同人群在应用相同药物之后可获得不同的临床药效,且在不良反应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近几年来,临床对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能够让不同的患者在应用同一种药物后出现代谢速度快慢不相同的情况,从而表现出了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指导意义。对此,本文将针对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与合理用药,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代谢酶 遗传多态性 合理用药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