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患者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国内外新药品种(包括生化药品)不断增加,新剂型不断推出,复方制剂大量上市,使临床用药日见复杂,加上药品营销队伍不断壮大,大量的药品信息进入医院,为医生正确选择药品提供了依据,但同时抗生素的滥用、多种药物的合并使用也成为常见现象,不合理用药较为普遍,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增加。我国不合理用药占临床用药的12%~32%,

  • 标签: 合理用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区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人群疾病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用较低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社区医疗服务的目标。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工作的需要,药学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脚踏实地的开展药学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障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医疗质量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药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200例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研究组100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正常治疗的基本上再进行用药干预,对患者住院天数、用药总费用以及用药总类做出合理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总费用上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使用时间上明显缩短,且在药物的使用种类上研究组的平均水平比对照组少,经对比实验数据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并且可以减轻普通薪资家庭的经济负担,减少用药时间,增加患者用药的满意度,在临床用药上要进行推广。

  • 标签: 合理用药 用药干预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儿科合理用药监控系统的应用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儿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讨论儿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趋势、不同类型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比例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联。结果 不合理现象对于儿童的用药安全和疗效都存在一定的影响,需要提高科研和临床实践中对于儿童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的重视程度。结论 合理用药监控系统还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从而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

  • 标签: 儿科用药,不合理用药,用药原则,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老年病人用药特点,提出老年病人用药原则。方法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变化的分析,探讨老年病人合理用药的原则。结果老年病人要做到合理用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防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病人所患疾病多为慢性疾病,种类多,病因复杂,合理用药可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高老年病人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病人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妇用药风险及合理用药特点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利用药物治疗孕妇带来一些帮助。方法:本次实验开始于2019年1月,结束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儿科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5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采取合理用药措施。同时,在相同的时间段选取选取113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医院常规儿科用药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皮疹、其他不良反应等)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合理用药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 合理用药 分析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抗生素(Antibiotic,AC)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4月—2016年9月来我院药房开出AC处方药物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依附于AC药品说明,对患者的年龄、病史以及性别对患者用药剂量、副作用、配伍、类型、名称、用药时间以及规格等相关数据予以临床研究。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分析100例患者AC处方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上述100例患者应用AC处方药不合理用药为总比例的63%。不合理用药为无指征用药、多次重复用药、药理拮抗、用药时间不合理、副作用、溶媒不当、选药不合理用药剂量偏差。结论AC应用不合理会为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要深化对临床医师的培训构建完善的AC使用体系,进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AC 不合理用药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小儿的生理特点合理用药。方法参阅有关文献资料、临床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合理用药的危害。结果医师和药师都应该掌握较强的药学知识,这样才能合理用药。结论为了保障小儿健康成长,根据小儿生理特点和明确诊断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小儿生理特点 合理用药 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禁用药物 基本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孕期如何合理用药。方法总结文献资料与临床经验。结论根据不同的情况,孕妇可以适当用药进行治疗或保健,但需要注意忌用的药物。

  • 标签: 孕期 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儿科开具的6000份处方为分析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合理用药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结果6000份儿科用药处方中1015份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其发生率为16.92%,其中药物剂量不当发生率为31.72%,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发生率为31.33%,明显高于其他用药合理情况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科临床用药要根据患儿年龄特点、体重等合理选择剂量、剂型,督促合理用药

  • 标签: 儿科临床 合理用药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门诊药房门诊药房处方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09年全1250例头孢类抗菌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匹罗;不合理用药处方250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0.0%。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和教育。

  • 标签: 头孢类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药房 处方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入手,提出了规范不合理用药的对策,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和借鉴

  • 标签: 临床 不合理用药 预防对策
  • 简介:药物在防治疾病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如果用药合理,非但达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反而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为此.我们随机抽查了本院600份病历,发现存在不合理用药病历127份(有的出现多处不合理用药问题).占21.17%。现将不合理用药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临床用药 不合理用药 联合用药 重复给药 用药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对血脂异常患者采用基层治疗方法,对照组对血脂异常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后TG(mmol/L)、TC(mmol/L)、LDL-C(mmol/L)、HDL-C(mmol/L)等血脂水平分别为1.23±0.14、4.22±0.50、2.73±0.44、1.82±0.35,对照组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后TG(mmol/L)、TC(mmol/L)、LDL-C(mmol/L)、HDL-C(mmol/L)等血脂水平分别为1.65±0.28、4.89±0.74、3.02±0.59、1.43±0.33,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脂异常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等情况[n(%)]分别为35(72.92)、12(25.00)、1(2.08)、47(97.92),对照组血脂异常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等情况[n(%)]分别为28(58.33)、9(18.75)、11(22.92)、37(77.08),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脂异常患者胃反流、便秘、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及总有效率情况[n(%)]分别为1(2.08)、1(2.08)、0(0.00)、2(4.17),对照组血脂异常患者胃反流、便秘、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及总有效率情况[n(%)]分别为3(6.25)、2(4.17)、4(8.33)、9(18.75),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层治疗方法在血脂异常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方法,基层治疗方法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因此基层治疗方法在血脂异常患者治疗中可以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 标签: 血脂异常 合理用药 血脂水平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