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地坛,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明清两代帝王,满脸威严,脚著王靴,拾级而上。祭天祭地祭神祭鬼,祈求占有更多的土地,统治更多的生灵。那时的地坛当然不能称"神圣"。然而,帝王作梦也想不到的是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地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象征,一个永久不朽的灵魂,一个谁也践踏不了的精神。

  • 标签: 地坛 史铁生 帝王
  • 简介:史铁生(1951--2010)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儿时,史铁生的文学天分就充分展现了出来。一次,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因为故事太长,就断断续续地分好几次讲。由于时间间隔太长,其他小朋友几乎已经忘记了故事情节,都在各自玩耍,史铁生却托着腮,认真地听老师讲故事。

  • 标签: 史铁生 著名作家 中国 知识分子家庭 讲故事 时间间隔
  • 简介:今天,太阳别出心裁地从南边出来。哦。我总是在最严峻的时刻睡过头据说死亡是一件无需等待的事情但再不去死,恐怕就来不及了今天是最后一天,这食人的繁华就要接受烈火的审判一切第二人称也要受到黑夜的讯问你从来不说你。只说我——“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你以第一人称死去必将以第三人称复活复活,是死者送给生者的唯一礼物,作为时代的病人。

  • 标签: 死亡 史铁生 悼念 容错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 简介:一、两种写作路向近读谢有顺的《此时的事物》一书,看到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回想整个20世纪以来的文学,由于过度崇尚想象与虚构,以致现在的作家,几乎都热衷于成为纸上的虚构者,而不再使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写作,也忘记了自己身上还有鼻子和舌头。于是,作家的想象越来越怪异、荒诞,但作家的感官对世界的接触和感知却被全面窒息。写作者普遍戴着文化的面具,关心的多是宏阔、伟大、远方的事物,而身边那些具体、细小、卑微、密实的事物呢,不仅进入不了作家的视野,甚至没人再对它们感兴趣。

  • 标签: 史铁生 生存论 我与地坛 谢有顺 知识论 小说写作
  • 简介: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诞生之日起,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期间理论范式日臻丰富,研究内容不断拓展。跨文化交际学的深入研究为我们解释不同文化群体及其交际行为提供了诸多框架。但其应用领域远非局限于此.对于文学作品分析来说,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的恰当引入.不但可以丰富我们对于文学作品本身的认识,也为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 标签: 文学分析 《我与地坛》 文化移情 跨文化交际学 史铁生 5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