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性教育缺席的教育是不够全面的教育。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培养健全的人格。发展正常儿童需要性教育,特殊教育中的发展障碍儿童同样需要性教育。提高对发展障碍儿童性教育的认识,建构发展障碍儿童性教育体系,推动发展障碍儿童性教育开展,对于造福发展障碍儿童是有益的。

  • 标签: 发展性障碍儿童 性教育 学科建构 教育策略
  • 简介:摘要关于睡眠障碍已有大量相关文献报道,但在儿科尤其是对0~5岁儿童睡眠障碍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为提高儿科医生对0~5岁儿童睡眠障碍的认识,查阅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0~5岁婴幼儿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发病率高,儿科医生对此方面认识较差。睡眠障碍对0~5岁患儿认知行为发育有深远影响。

  • 标签: 0~5岁儿童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关于睡眠障碍已有大量相关文献报道,但在儿科尤其是对0~5岁儿童睡眠障碍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为提高儿科医生对0~5岁儿童睡眠障碍的认识,查阅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0~5岁婴幼儿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发病率高,儿科医生对此方面认识较差。睡眠障碍对0~5岁患儿认知行为发育有深远影响。

  • 标签: 0~5岁儿童 睡眠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以观察、访谈、实物收集方式掌握新手教师开展发展障碍儿童性教育的关键资料,记录其践行性教育采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及儿童的反应,及时整理并分析资料。提出建议智障儿童和自闭症儿童需要性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系统的性教育课程,性教育内容作为特殊教育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特殊教育新手教师要加强自我提升、合作、反思。

  • 标签: 新手型教师 智障儿童 自闭症儿童 性教育 叙事研究
  • 简介:【摘要】智力障碍儿童对于语文的学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这类特殊的儿童老师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逐步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就将从智力障碍儿童语文教学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DCD)的患病率及其在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中的分布,为其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6—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7个地理区域的8个城市的20所幼儿园及10所小学3~10岁的儿童共1 887名,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儿童的父母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儿童运动能力成套评估量表第2版对儿童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按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家庭结构分组,采用χ²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比较不同组间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结果共纳入1 887名儿童,学龄前儿童(3~6岁)1 110名(58.8%),学龄儿童(7~10岁)777名(41.2%);男982名(52.0%),女905名(48.0%)。确诊DCD者占5.5%(104例),疑似DCD患儿占10.4%(197例),运动发育正常儿童占84.1%(1 586名)。不同地区儿童的DCD确诊率、疑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17.342、4.877,P=0.137、0.560),总运动协调能力得分(F=2.759,P<0.05)和各维度能力(手部灵活性、定位与抓取、平衡性,F=9.276、5.277、3.706,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学龄前期儿童DCD确诊率明显高于学龄儿童(χ²=11.891,P<0.01)。女童的运动协调能力总分、手部灵活性和平衡性均显著优于男童(均P<0.01),男童的定位与抓取能力显著优于女童(P<0.01)。男童的DCD确诊率高于女童[7.1%(70/982)比3.8%(34/905),χ²=28.508,P<0.01]。超重(体质指数>18 kg/m²)儿童总运动协调能力、手灵巧度、平衡能力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体质指数≤18 kg/m²)儿童(均P<0.01),DCD疑似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儿童(χ²=4.369,P<0.05)。不同家庭结构的总运动协调能力和DCD确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非独生子女的总运动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均优于独生子女(均P<0.05)。结论中国儿童运动协调能力发展较好,存在地域、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和家庭结构间的差异。

  • 标签: 儿童 运动协调能力 现况分析
  • 简介:摘 要:该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全面描述了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阐述重大疫情对听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大疫情期间听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有效支持策略。

  • 标签: 重大疫情 听力障碍儿童 身心发展
  • 简介:摘要:绘画能够作为儿童内心语言的表达工具,将其应用于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推动他们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基于此,教师既要对绘画疗法有一个深入的探索、理解和掌握,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疗法,以满足不同自闭症儿童发展需求。因此,本文从引导自主创造、识别肖像表情以及组织团体绘画三方面对如何借绘画疗法促进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展开了实践探索。

  • 标签: 绘画疗法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 社会化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DBS)对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0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肌张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DNA,完善患儿DBS术前及术后肌张力障碍评分量表运动评分,完善全外显子测序检测。结果共收集32例运用DBS治疗的肌张力障碍患儿。其中男16例,女16例;12例采用苍白球内侧核靶点治疗,20例患儿采用丘脑底核靶点治疗。发现20例(62.5%)致病基因突变,包括PANK2 9例,KMT2B 3例,GNAO1 2例,GCDH 2例,PINK1、NDUFAF6、DYT27及ADCY5各1例。术后随访1个月~3年8个月,仅1例因家庭护理不当出现局部感染,术后缓解率波动在5.66%~95.92%。结论运用DBS治疗后肌张力障碍患儿均有一定程度缓解,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DBS是儿童肌张力障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深部电刺激 儿童肌张力障碍 致病基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1世纪我国经济正在呈现迅猛发展趋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儿童睡眠呼吸障碍问题。对于儿童而言,睡眠是至关重要的,儿童若想茁壮、健康成长,与其睡眠质量密不可分。然而儿童的睡眠质量会受到呼吸障碍的直接影响,甚至会对儿童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遇到此问题的儿童数量日益增长,受到了业界人士的重点关注。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儿童睡眠呼吸障碍问题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了口腔医学治疗方法,结果证实在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中应用口腔医学治疗专业技术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促进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治疗效果的稳步提升。

  • 标签: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 口腔医学治疗
  • 简介:摘要结肠运动障碍性疾病是儿童中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胀和便秘。结肠测压可以实时测量结肠腔内压力及结肠肌肉压力波,从而对结肠运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是目前评估结肠运动最直接的手段。近年来,高分辨率结肠测压技术迅速发展,使临床医师能够更好地了解结肠运动障碍患者结肠收缩活动的病理生理机制。现就其技术发展及其在儿童结肠运动障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结肠测压 结肠运动障碍 高振幅传播收缩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视觉障碍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徐州复兴眼科医院确诊为功能性视觉障碍儿童患者24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睫状肌麻痹后验光度数和视力、视野、色觉以及调节灵活度检查等资料,分析引起功能性视觉障碍的社会心理诱因、治疗以及预后情况。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24例功能性视觉障碍患者中男4例,女20例,年龄(9.8±2.0)岁。发病时间在1个月以内9例(37%),2~6个月10例(42%),大于6个月的5例(21%)。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均见不同程度下降,右眼0.39±0.22,左眼0.40±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5,P=0.949)。20例(83%)以视力模糊为主诉。视野有异常的患者21例(87%),其中表现为周边不规则缺损8例(33%),向心性缩小8例(33%),中心和周边视野均累及5例(21%);仅3例(13%)未见明显视野异常。调节灵活度异常24例(100%)。引起功能性视觉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学业压力大所占比例最高有8例(33%),其次是在人际(同学)关系矛盾方面5例(21%),家庭婚姻因素4例(17%),存在想戴眼镜心理3例(13%),另有其他原因4例(16%)。治疗上给予屈光矫正、心理安抚和暗示治疗,最终预后良好,58%患者在1个月内恢复,91%患者于1年内恢复。结论:儿童功能性视觉障碍以视力问题为最常见主诉,视野检查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色觉和调节功能多有异常,以学业压力大和人际(同学)关系矛盾为常见的社会心理因素,治疗以心理安抚和暗示为主,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功能性视觉障碍 情绪 转换障碍 儿童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在哮喘患者中非常普遍,尤其是严重哮喘患者。睡眠障碍与哮喘控制和生活质量较差有关。哮喘患者的睡眠障碍可能与气道生理及炎症反应的昼夜变化有关,但也可能与特定的睡眠障碍有关,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胃食道反流、肥胖、心理问题等。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又称为重叠综合征,发病率较高。OSA是哮喘控制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哮喘会加重OSA,二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治疗哮喘的同时,治疗合并症尤为重要。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OSA可改善哮喘患者的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哮喘 睡眠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持续气道正压
  • 简介:摘要:有效的时间管理不仅让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智力障碍的特殊儿童更需要合理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来提升其生活质量。然而现实中,智障儿童的时间管理能力并没有受到重视和发展,使得他们的生活品质受限。

  • 标签: 智力障碍儿童 时间管理
  • 简介:摘要:儿童运动功能障碍最终会影响到儿童在日后社会人际方面的交流、生活自理能力等。本文从一般状况评定、运动发育的评定、肌张力的评定、肌力的评定、原始反射的评定、协调功能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和综合活动能力评定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在国内运动功能障碍儿童常用的一些康复评定方法,以利于更多的专业人员正确掌握儿童的运动功能状况。

  • 标签: 儿童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评定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但人们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多,特殊儿童群体中,聋哑人逐渐减少,智力障碍儿童和多重障碍儿童则越来越多。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讲,学会基础常识及学会如何独立生活十分重要,因而在信息化社会中,对智力障碍儿童开展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是必然的趋势。特殊教育学校地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灌输信息技术的知识,让智力障碍儿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 标签: 智力障碍 信息技术能力 培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