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39例儿童双眼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主诉双眼患儿23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5例,女性94例;年龄3~18(10.2±3.68)岁。对其临床表现、复特征及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双眼患儿多伴有上睑下垂、视力下降及眼痛,常常遮挡一眼或采用代偿头位。以水平复(180/239)及持续性复(174/239)多见。多数合并明显或轻度斜视(207/239),部分患儿需反复交替遮盖或遮盖一眼后发现眼位偏斜(15/239)。病因主要以非麻痹性斜视为主(138/239),22例发现危及视力或生命的疾病(9.2%)。危及视力或生命的疾病所致复往往较非麻痹性斜视和颅神经麻痹性复更易合并神经系统症状(χ2=6.16,12.78; P=0.012,<0.001)。治疗以手术及配戴三棱镜为主。结论双眼多由非麻痹性斜视引起。部分患儿双眼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应考虑其为危及视力或生命的疾病。

  • 标签: 视觉,双眼 眼位 儿童 运动,眼球 麻痹,神经,颅脑
  • 简介:摘要:双眼视觉(binocular vision)是指双眼协调、准确、均衡地同时工作,使某一物体反射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形成两个有轻微差异的物象,通过视觉通路传送至大脑,在皮质高级中枢进行分析、整合、加工,形成一个有三维空间深度感完整印象的过程。而在临床中我们会常常遇见近视眼患者因双眼功能异常而出疲劳情况。我院眼科对一典型病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第1眼和第2眼手术前后早期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变化,为短期内第2眼手术的意义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白内障中心手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48例(96眼),患者眼轴长度≥27.0 mm,近视屈光度<-6.0 D。视力较差眼先手术,间隔2~4周行第2眼手术。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主观功能(VF)和生存质量(QOL)问卷调查量表评估手术前后VF和QOL变化;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比较术前和术后的客观散射指数值(OSI)以及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第1眼和第2眼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第1眼术后1周BCVA(LogMAR)为0.20±0.35,等效球镜度(SE)为(-2.42±0.84)D,第2眼BCVA(LogMAR)为0.57±0.29,SE为(-19.30±4.65)D;VF问卷调查显示第1眼术后1周患者主观视觉质量、周边视野、视觉适应及立体视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提高(t=-16.16、-18.65、-9.79、-9.94,均P<0.001);第2眼术后1周这4项功能均较第1眼术后1周进一步提高(t=-34.32、-14.87、-15.95、-21.36,均P<0.001);双眼术后3个月与第2眼术后1周仅周边视野和立体视功能进一步提高(t=-2.27,P=0.030;t=2.37,P=0.020)。QOL问卷显示第1眼术后1周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及心理状况量表分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t=-31.52、-21.79、-19.68、-14.16,均P<0.001);第2眼术后1周心理状况量表分值较第1眼术后明显提高(t=-12.50,P<0.001)。OQAS-II检查显示第1眼和第2眼术后1周和3个月OSI均较其术前明显降低(t=17.15、-19.54、9.61、10.18,均P<0.001),MTF cutoff均较术前提高(t=10.58、-11.65、-8.23、-9.15,均P<0.001)。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第1眼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第2眼手术可进一步改善功能并提升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高度近视 视功能 视功能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眼位成功矫正后早期的双眼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光医院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1个月眼位矫正成功的患者177例,年龄7~14(9.97±2.16)岁。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术后1个月的眼位和双眼功能参数,及其与术前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斜视角均符合正位标准,与术前斜视角有显著差异(远距:-2.80△±3.96△vs.-33.67△±9.17△,t=-41.83,P<0.001;近距:-4.05△±4.68△vs.-38.50△±9.09△,t=-44.27,P<0.001)。远距(2.59±0.38 vs.2.80±0.25,t=7.30, P<0.001)和近距(2.19±0.36 vs.2.36±0.44,t=5.68,P<0.001)立体视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分别有16.4%和22.0%患者获得远距和近距正常的立体视功能。术后远距知觉性融像功能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χ2=8.08,P=0.004),而近距结果与术前比较无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的远距和近距立体视功能与术前年龄、屈光参差度、远距和近距立体视功能呈显著正相关(远距:r=0.15,P=0.043;r=0.19,P=0.012;r=0.28,P<0.001;r=0.22,P=0.004;近距:r=0.23,P=0.002;r=0.34,P<0.001;r=0.15,P=0.043;r=0.49,P<0.001)。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眼位成功矫正后,术后早期立体视和知觉性融像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立体视功能状态与手术年龄、屈光参差量、术前立体视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术后早期 双眼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间歇性外斜视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徒术联合感知觉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围绕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分析,入院时间均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并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30,双眼外直肌后徒术治疗)及试验组(n=30,双眼外直肌后徒术联合感知觉训练治疗),针对眼位的稳定及功能重新建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试验组正位率(80.00%)高于对照组(36.67%),欠矫率及过矫率(13.33%、6.67%)均低于对照组(36.67%、36.67%),P<0.05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Q值调整联合单眼LASIK治疗近视伴老的效果。方法 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近视伴老患者中筛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两组主眼均接受全矫治疗,观察组(n=27)非主眼选择Q值调整联合单眼LASIK治疗,对照组(n=33)则合理调整屈光度不进行Q值调整,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远视力、中视力和对照组相比差异较低(P>0.05),近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手术后,观察组26患者双眼视力在LogMAR、0或更好,占比96.30%,对照组则为25例,占比75.7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近视伴老患者选择Q值调整联合单眼LASIK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可确保近视力良好恢复,同时也不会对远视力产生过大影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Q值调整 单眼视LASIK 近视 老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先天不对称双眼皮患者采取整形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不对称双眼皮的患者共计58例作为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重睑成形术,实验组患者采取小切口去脂整形修复术联合连续埋线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的指标,对比其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其术后并发症。结果:经过科学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疗效、手术时间,创口的愈合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概率,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先天性 不对称双眼皮 整形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多元化发展战略当作一个企业转型的契机。但是多元化发展战略本身存在许多风险。本文以乐网为背景,分析乐网在多元化发展战略下产生的财务风险,对其他企业起到警示作用。

  • 标签: 乐视网 多元化 财务风险 分析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诸多双眼皮不对称人士选择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希望通过此类整形手术获得较为满意的美容整形效果。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方法,归纳出该手术存在的术后并发症,总结出该术式的护理要点,希望能为临床提高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疗效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不对称双眼皮 修复术 并发症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的可塑性和弹性下降,睫状肌功能变弱,导致眼的调节幅度下降,进而使近距离工作和阅读发生困难的生理老化现象。目前临床治疗老的方法众多,各有优劣,但尚无真正意义改善调节功能的方法。本文汇总国内外老治疗的相关研究,就老治疗中的戴镜矫正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老视 接触镜 眼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视觉,单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对称双眼皮采用整形修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诊治的796例不对称双眼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8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398例采用整形修复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伤口痊愈时间治疗组(7.08±2.67d)短于对照组的(10.79±2.99d),差异显著(P

  • 标签: 不对称双眼皮 整形修复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视觉训练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所接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共6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30例)在常规基础上使用双眼视觉训练,了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斜视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斜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着治疗后双眼远立体视锐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比较,运用双眼视觉训练治疗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双眼视觉训练 间歇性外斜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