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同期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手术及肾结石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行常规输尿管结石手术和肾结石手术,研究组基于常规手术,增加同期输尿管镜,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前置管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清石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同期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手术及肾结石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可起到明显疗效,实现清石率提升的同时,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同期输尿管镜 双侧上尿路结石 手术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同时内镜手术(SBE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SBES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58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为(128.56±24.65)min、(70.73±20.42)min。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偏高,(p<0.05)。结论:针对上尿路结石患者,采取同时内镜手术的效果更优,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进一步提高结石患者的取石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双侧同时内镜手术 双侧上尿路结石 内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患输尿管支架置入在严重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 月到2023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严重的输尿管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手术方式不同及纳入排除标准进行分组,A组为试验组30例:患双根输尿管支架置入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30例:患单根输尿管支架置入治疗组。结果:试验组患者在采用患双根输尿管支架置入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相关生化指标改善、以及呼吸频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输尿管支架置入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严重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生化指标,并缩短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患侧双输尿管支架 严重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患输尿管支架置入在严重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 月到2023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严重的输尿管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手术方式不同及纳入排除标准进行分组,A组为试验组30例:患双根输尿管支架置入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30例:患单根输尿管支架置入治疗组。结果:试验组患者在采用患双根输尿管支架置入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相关生化指标改善、以及呼吸频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输尿管支架置入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严重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生化指标,并缩短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患侧双输尿管支架 严重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J管置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经输尿管J管置入术治疗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后的心绪状态和疼痛程度评分更低,差异(P<0.05),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33%,差异(P<0.05)。结论 对进行经输尿管J管置入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舒解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降低恢复过程中的风险,使患者更快恢复。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经输尿管镜双J管双J置入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单通道内镜(uniportal endoscopy,UE)下单椎板切开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通过UBE或UE进行ULBD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资料,男36例、女46例;年龄(63.3±7.5)岁(范围47~81岁)。UBE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3.2±7.6)岁(范围47~81岁);UE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3.5±7.5)岁(范围48~80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第1天、7天、1个月和6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计算手术前后的硬膜囊面积、入路关节突关节切除角度、盘黄间隙减压率和骨性隐窝减压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BE组手术时间为(63.1±7.0)min、住院时间(3.9±0.9)d;UE组分别为(61.2±6.2)min、(3.7±0.9)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1,P=0.195;t=1.24,P=0.217)。UBE组的腰腿VAS由术前(7.19±0.97)分降至术后第1天(3.43±0.63)分、第7天(1.71±0.60)分、1个月(1.33±0.48)分和6个月(1.36±0.48)分(F=352.29,P<0.001);UE组的腰腿痛VAS评分由术前(6.85±0.89)分降至术后第1天(2.45±0.75)分、第7天(1.75±0.59)分、1个月(1.33±0.47)分和6个月(1.28±0.45)分(F=291.44,P<0.001)。术后第1天UBE组的腰腿痛VAS高于UE组(t=6.41,P<0.001),术后第7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786)。UBE组的ODI由术前66.62%±4.98%降至术后1个月21.81%±2.61%和6个月11.62%±2.31%(F=1991.35,P<0.001);UE组由术前64.35%±5.16%,降至术后1个月22.85%±3.26%和6个月11.15%±2.86%(F=1931.18,P<0.001)。术后UBE组的硬膜囊面积为(135.1±10.0)mm2大于UE组的(120.9±10.4)mm2(t=6.30,P<0.001)。术后UBE组的入路关节突关节切除角度为69.3°±4.9°小于UE组的94.3°±4.1°(t=-25.00,P<0.001)。两组同的盘黄间隙减压率分别为39.0%±3.0%和38.7%±3.3%(t=1.52,P=0.134),对分别为41.6%±3.3%和22.8%±3.2%(t=26.32,P<0.001)。两组同的骨性隐窝减压率分别为70.0%±4.8%和59.3%±3.9%(t=15.64,P<0.001),对分别为73.0%±3.4%和48.4%±4.3%(t=28.86,P<0.001)。UBE组同盘黄间隙减压率及骨性隐窝减压率与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P=0.174;t=-1.72,P=0.096),而UE组同的盘黄间隙减压率及骨性隐窝减压率均大于对(t=28.51,P<0.001;t=13.95,P<0.001)。结论通过UE和UBE行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能取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UB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优于UBE;而UBE能够更好地保留关节突关节,在影像学上减压效果更佳。

  • 标签: 脊柱 腰椎管狭窄 减压 椎板切除术
  • 简介:摘要肾细胞癌(RCC)约占所有RCC患者的5%,包括同时性RCC(与原肿瘤同时诊断或在原肿瘤发现后3个月内诊断)和异时性RCC(在原肿瘤发现后3个月诊断),由于RCC发病率较低,相对罕见,到目前为止,文献中关于肾手术患者的报道也较为缺乏,仅有少数文献研究肿瘤特征、手术方式选择和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近年有研究报道了同时性肾肿瘤患者接受不同肾脏手术后的肾功能结果。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N)相比,侧部分肾切除术(PN)与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改善相关。与分期PN相比,接受同期PN的非转移性同时性肿瘤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平均eGFR较低。但目前的指南仍然缺乏对最佳手术顺序的建议,也鲜有研究比较接受不同手术治疗顺序的患者的长期功能预后。因此,为了评估RCC患者接受不同顺序PN和RN后的长期肾功能预后,进一步优化肾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对来自韩国首尔大学医院(SNUH)、首尔的盆唐首尔大学医院(SNUBH)的267例RCC患者的人口学信息、肿瘤学资料和预后结局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行PN(n=48)、PN后RN(n=8)和RN后PN(n=25)患者的术后eGFR分别为79.4、41.4和61.2 ml/(min·1.73 m2)(P=0.003)。各组间eGFR较基线下降的程度和慢性肾脏病(CKD≥Ⅲ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RN后行PN患者功能结局最差。此外,RCC中PN组的术后CKD发病率明显高于单RCC组(13.8%比6.9%,P=0.016)。多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P=0.010)和手术顺序(PN后RN,P<0.001)是术后新发CKD的显著预测因素。因此,对肾肿瘤患者,最理想的手术方式是PN,但当RN与PN相结合不可避免时,应谨慎决定手术顺序,RN后PN对患者肾功能保护不利。

  • 标签:
  • 简介:摘要同时性肾脏肿瘤是肾脏肿瘤中少见而复杂的一种情况,发病率为1.8%~11.0%。对于肾脏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位置、大小和解剖复杂性、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目前所患基础疾病、围手术期风险、外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因素。经评估后可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首选保留肾单位的手术(NSS),以尽可能保护肾功能,并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然而,目前国际指南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未提出正式的建议,学界对于同期肾脏肿瘤的理想治疗方法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共识,特别是术前是否行肾活检、是行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先治疗哪一的肿瘤等问题仍存在许多争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争议的问题,优化肾肿瘤患者的管理和手术治疗策略,该研究收集并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部分肾切除术(PN)或根治性肾切除术(RN)治疗肾肿瘤的41例患者的资料,对患者人口学和肿瘤学相关特征、手术方式(同期或分期,开放手术或机器人手术)等进行分析。在41例患者中,37例(90.2%)行PN,3例(7.3%)行PN+RN,1例(2.5%)行RN。最常见的肿瘤组织学类型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62.1%),肿瘤组织学一致率为81.5%。分别有17例患者(41.4%)和24例患者(58.6%)接受了同期和分期手术治疗。分期手术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310比240 min,P=0.01)、热缺血时间(18比10 min,P=0.01)和住院时间(10比6 d,P=0.01)显著长于同期手术患者。而同期与分期手术患者的基线、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位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表明两组之间的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比95.8%,P=0.14)。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同时性肾脏肿瘤患者,同期和分期手术治疗都是可行和安全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医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之间接收的OVCF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在实验期间采用的治疗方案均为PKP手术疗法,其中35例采用PKP疗法,称之为A组,另外35例采用单PKP疗法,称之为B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表现情况。结果:从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方面展开对比,均显示A组的数值水平高于B组(P<0.05)。手术结束后,针对两组患者展开为期一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伤椎椎体高度﹑伤椎后Cobb角、VAS评分方面的表现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且A组的伤椎椎体高度数值水平高于B组,另外两种指标的数值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经过比较,可以发现,在治疗OVCF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都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在恢复伤椎前缘高度、优化椎体后凸Cobb角以及VAS评分等方面,A组的表现显然要比B组更为出色。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穿刺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61岁男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系罕见散发病例。病理确诊讨论后,给予免疫化疗联合放疗及中枢神经系统预防综合治疗,目前在定期化疗中。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瘤 原发 双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同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合并对孤立性肺结节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3年4月收治的56例肺癌合并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按照其手术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分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期电视胸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同时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上,观察组患者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合并对孤立性肺结节,术中时间短,出血量和创口较小,患者预后障碍轻易于康复的同时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医学进行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内镜下单入路椎管减压术(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早期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4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及观察组(ULBD)各42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腰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腰椎功能(JOA)]、CT影像学[突出物侵占比、椎管面积]。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突出物侵占比、椎管面积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SS患者采用ULBD治疗,可减轻患者腰、腿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功能,优化CT影像学指标。

  • 标签: 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功能
  • 作者: 王娟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兖矿新里程总医院2735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J”管出院患者实行整体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2例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J”管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评分,观察组较佳,(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较佳,(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J"管出院患者实行整体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电力传输系统中,双回路铁塔的稳定运营对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但在多种情况下,如维修、极端气候条件或线路改造期间,可能需要铁塔进行单挂线运营。尽管这种操作在短期内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长期单挂线运营可能对铁塔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基础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长时间单挂线运营模式对双回路铁塔强度及其基础的影响,旨在提供一种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和理解这些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防范和补救策略,以保障电网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 标签: 双侧双回路铁塔 单侧挂线运营铁塔强度铁塔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