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细胞保存液(MAP)保存的洗涤红细胞35天内质量是否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方法将2U去白悬浮红细胞40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袋,A组洗涤后加生理盐水保存,B组洗涤后添加MAP保存。比较生理盐水和MAP混悬洗涤红细胞指标差异;将B组储存于4℃冰箱,观察35天内的指标变化。结果MAP和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制备当天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35天内检测指标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化,但检测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结论MAP混悬洗涤红细胞35d内的各项指标均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保存液 生理盐水 保存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6h和22h进行挽救性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8年11月在本院进行的共31个完全受精失败的IVF周期为研究对象。其中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共计15个完全受精失败的IVF周期,对所有成熟二级卵母细胞(MⅡ卵子)在受精22h后进行挽救性ICSI(纳入22h组);2007年8月至2008年11月共计16个完全受精失败的IVF周期,对所有MⅡ卵子在受精6h后进行挽救性ICSI(纳入6h组)。对两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移植(ET)数和临床妊娠率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征得该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6h组的受精率(77.8%,70/90)显著高于22h组(47.5%,58/1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O.01);6h组的卵裂率(98.6%,69/70)显著高于22h组(79.3%,46/68),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6h组的临床妊娠率(43.8%,7/16)显著高于22h组(0,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IVF失败6h后进行挽救性ICSI可获得更好的受精率、卵裂率和临床妊娠率。

  • 标签: 体外受精 受精失败 挽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第二极体
  • 简介:目的探讨HaemoneticsM115细胞洗涤机洗涤解冻红细胞时,洗涤液用量与解冻红细胞的关系。方法取15袋红细胞悬液,按常规方法冰冻保存及解冻洗涤。留取洗涤前及0.9%NaCl洗涤液用量分别为500、750、1000、1250、1500、1750和2000ml时的血液标本,分别对红细胞回收率、游离Hb含量、体外溶血试验、甘油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当0.9%NaCl洗涤液用量达到1500ml时,解冻红细胞的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M115细胞洗涤机洗涤解冻红细胞时,0.9%NaCl洗涤液用量至少达到1500ml,才能保证解冻红细胞质量

  • 标签: 解冻红细胞 洗涤 洗液量 质量
  • 简介:细胞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细胞基质中含有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还有很多种酶。细胞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活细胞中的细胞是不断流动着的。细胞的流动,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能够为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及合适的内部环境。随着细胞基质的运动,悬浮在细胞基质中的叶绿体等会运动。

  • 标签: 细胞质流动 新陈代谢 叶绿体 高中 生物实验 实验材料
  • 简介:目的探讨非垂体降调节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卵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4例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agonist,GnRH-a)长方案,研究组应用非垂体降调节促排卵方案。对比两组获卵数、第2次分裂中期(MetaphaseⅡ,MⅡ)卵数、2PN受精卵数、卵细胞、卵子成熟率、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率、冷冻胚胎周期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研究组2PN受精卵数、2PN受精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和MⅡ卵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卵子成熟率、优质胚胎率及可利用胚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IVF-ET中,非垂体降调节促排卵方案可使卵细胞、优质胚胎率和可利用胚胎率明显提高,且对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没有明显影响,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垂体降调节促排卵方案 卵巢储备功能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细胞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储存期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去白悬红)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中钾离子浓度(K+)、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以及溶血率的检测,了解去白悬红的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储存期1周(1w组)、2周(2w组)、3周(3w组)、4-5周(4-5w组)的去白悬红各10袋,手工制备成洗涤红细胞,分别于制备后立即(0h)和(4±2)℃保存24h取样测定其K+、FHb,并计算溶血率。结果:洗涤后0h,4组K+含量分别为(0.38±0.04)、(0.44±0.08)、(0.53±0.23)、(0.65±0.20)mmol/L,3w组和4-5w组明显高于1w组、2w组(P〈0.05);洗涤后保存24h,各组K+分别为(1.89±0.32)、(1.89±0.60)、(2.02±0.45)、(2.62±0.31)mmol/L,4-5w组明显高于前3组(P〈0.05),但均低于人体正常K+上限。无论是洗涤后0h,还是保存24h,FHb、溶血率4-5w组明显高于前3组(P〈0.05),。而且4-5w组洗涤红细胞保存24h,FHb为(0.90±0.32)g/L,明显高于国标水平。结论:建议尽量避免使用保存期4-5w的去白悬红制备洗涤红细胞,而且制备好的洗涤红细胞应尽快输注,减少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的悬浮时间。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储存时间 洗涤红细胞 钾离子浓度 游离血红蛋白 溶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结合单精子卵细胞内显微注射技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效果。方法采用PESA结合ICSI技术治疗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夫妇。结果31个周期内共采卵503个,MⅡ期卵母细胞437个,正常受精率为58.4%,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中有287个发生卵裂,共移植55个胚胎,结果16例有妊娠反应,临床妊娠率为51.6%。结论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结合单精子卵细胞内显微注射技术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 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显微注射技术 梗阻性无精子症 临床效果
  • 简介:细胞遗传的主要特点:一是母系遗传:二是后代的性状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因此,很多师生在遇到有关细胞遗传的问题时,都会不加思索地认为:细胞遗传一定是母系遗传。然而据有关资料表明,细胞遗传并非都是母系遗传。

  • 标签: 细胞质遗传 母系遗传 性状 中学 生物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手工法和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抽检结果差异。方法对传统手工法(2016年9月—2017年9月制备)和自动法(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制备)两种方法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质量抽检,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计算合格率,对两种方法在容量、血比容、血红蛋白含量、储存期末溶血率等项目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工法和自动法制备的去白细胞县浮红细胞容量合格率分别为92.3%、92.3%,血红蛋白含量合格率分别为100%、100%,血比容合格率分别为75%、94%,储存期末溶血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100%.血比容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检测合格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动成分分离机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比传统手工法高,应推广使用全自动血液分离机。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离机 手工法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质量分析
  • 简介: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一种细胞器,根据所含色索的不同可分为: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学院联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植物学)[上册]》第24页讲到:“白色体在光下可发育成叶绿体。”笔者在教学中也是这样给学生讲饵的。但是,笔者在进行高三年级生物选修教材《细胞遗传》一节教学时,有学生提问:“老师,您曾经讲过白色体在光下可转化成叶绿体,那么为什么花斑紫茉莉白色枝条叶肉细胞中的白色体,在阳光下不能转化成叶绿体,从而使叶片出现白色或花斑色呢?”事后笔者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未找到满意的答案。

  • 标签: 细胞质遗传 遗传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高等师范院校 师范学院
  • 简介:据CareyBW[CellStemCell,2011,9(6):588-598]报道,美国麻省理工研究人员发现,调整用于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的转录因子水平,将极大地影响由此形成的iPSC的质量

  • 标签: 细胞质量 转录因子 诱导性 编程 配比 多能干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 简列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控制对检验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检验提供实质性建议。方法:研究取在2022年6月-12月间,将此期间来我院行血液细胞检验的120例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分组进行观察,将两组研究期间记录的各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包括不同稀释比例、不同放置时间标本的检验结果,且借助于统计学工具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借助文中表1数据可知,不同稀释比例下,观察组血液细胞稀释比例(1:10000)的检验水平具有一定优势性,且通过文中表2数据可发现即刻检验标本,其检验水平更为精准,而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其抗凝剂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检测水平越低,引用相关软件计算上述数据P值均达到<0.05的标准。结论: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应规范操作流程并符合检验要求,注意抗凝剂的稀释比例,加强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力度,采集标本后即刻检验,以减少不利因素影响,降低检验结果的偏差和失误,从而确保样本指标的准确性,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实质性参考数据。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质量控制 不同稀释比例 不同放置时间标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实验之一,但在实验过程中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里面有学生自身操作的原因,也与材料和实验方法有关。如何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实验室观察实验现象,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作了有效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 标签: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具体情况。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8-2019.10月内接受的62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进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1例,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不良反应以及采集细胞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采集细胞,临床效果较明显,因此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不良反应 细胞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估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不良反应与细胞,探讨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8例作为本项研究的对象,以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成2组,14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另外1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的疲乏、肢体麻木、低血糖及小便不解等不良反应,相比对照组患者而言显著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2组患者采集细胞水平,观察组患者的采集次数、单个核细胞数目及CD34+细胞数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采集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对采集细胞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 不良反应 采集细胞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离心方法对制备洗涤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无偿献血收集的悬浮红细胞36袋(ALT〉40U·L-1),随机分为中速、变速、高速3组,每组12袋。采用人工三联袋生理盐水洗涤法,分别以不同离心速度制备洗涤红细胞,制备完毕后检测其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清除率、血浆蛋白清除率及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结果3组洗涤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血浆蛋白清除率、上清蛋白质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速组洗涤红细胞的白细胞清除率、血红蛋白含量及溶血率指标明显优于变速组与高速组(P〈0.05)。结论在满足洗涤红细胞制备标准的情况下,采用中速离心方法制备的洗涤红细胞较高。

  • 标签: 离心方法 洗涤红细胞 白细胞清除率 效果对比
  • 简介:植物细胞遗传是指核外遗传,包括质体和线粒体遗传.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细胞遗传的检测方法由早期的遗传杂交试验到现代的电镜技术、DAPI荧光技术到RFLP等分子标记技术的综合应用,使细胞遗传机理的研究得以深入.探讨以上检测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 标签: 植物 细胞质遗传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