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肠腺瘤及其癌变微卫星不稳性与细胞增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大肠腺瘤患者30例,大肠腺瘤癌变患者20例,采用MSI检测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对这30例肠腺瘤患者及20例大肠腺瘤癌变患者的微卫星不稳性与细胞增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对大肠腺瘤患者30例,大肠腺瘤癌变患者20例,共50例患者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共检测出MSI11例,MSI的发生率为22.00%,有3例发生微卫星位点,微卫星位点的发生率为6.00%,这三例发生微卫星位点的患者中有两例癌变,有1例腺瘤?级不典型增生。其中有13例都是2个或2个以上位点发生MSI,发生率为26.00%;大肠腺瘤及其癌变组织共检测出7例MSI,这7例MSI阳性大肠腺瘤患者的PCNALI指数均值以及Ki-67LI指数均值明显低于MSI阴性大肠腺瘤患者的PCNALI指数均值以及Ki-67LI指数均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分子改变就是微卫星不稳性的表现,MSI阳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活性较低。

  • 标签: 大肠腺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性(MSI)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SI及HGF表达情况。所有资料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MSI及HGF表达阳性率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MSI与HGF表达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SI阳性患者32例,占39.0%;HGF表达阳性58例,占70.7%。MSI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淋巴转移无关(P〉0.05)。HGF表达与上述指标均无关(P〉0.05)。MSI与HGF表达之间具有明显负相关性(r=-0.6531,P=0.032)。年龄、淋巴转移、MSI和HGF表达阳性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GF在结直肠癌中表达较MSI更明显,MSI和HGF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相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肝细胞生长因子 预后
  • 简介:[目的]苹果绵蚜是我国重要的入侵害虫,对苹果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近年来,苹果绵蚜扩散面积增大,危害加重。了解苹果绵蚜入侵过程中的分子生态变化,可为该虫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择6个微卫星位点对山东省6个地区(烟台、威海、青岛、潍坊、聊城、泰安)2012-2015年苹果绵蚜种群遗传结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5年,山东省6个地区的苹果绵蚜遗传多样性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其中,2012年的遗传多样性极显著高于2013-2015年;2013-2015年之间虽然差异不显著,但随时间推移,等位基因观测值(Na)和期望杂合度(He)等遗传多样性指数有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无限等位基因模型、双相突变模型和逐步突变模型分析发现,6个地区的苹果绵蚜均经历了瓶颈效应,是遗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对6个微卫星位点分析发现,Erio20、Erio75和Erio78扩增到的苹果绵蚜等位基因数量以及这3个位点的多样性指数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结论]Erio20、Erio75和Erio78是引起苹果绵蚜遗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多态位点。苹果绵蚜可能进化出了“超级克隆”基因型,因此,其可在我国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并增大扩散范围。

  • 标签: 苹果绵蚜 入侵害虫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动态
  • 简介:摘要以云南省宜良县某地区一处潜在不稳斜坡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斜坡的特征、成因及稳定性,得到该潜在不稳斜坡在自重+暴雨情况(工况Ⅰ)下,稳定系数为1.02~1.08,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在自重+暴雨+地震情况(工况Ⅱ)下,稳定系数为0.96~0.99,处于不稳状态。

  • 标签: 潜在不稳定斜坡 特征 成因 稳定性分析
  • 简介:结合某不稳斜坡治理的具体工程实例,通过野外地质测绘、勘探及室内试验等,查明不稳斜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该不稳斜坡变形特征、稳定影响因素及演化发展过程分析,确定其变形地质力学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其稳定性作出定性评价、定量分析。并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不稳斜坡的治理方案,此方案为相关部门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 标签: 不稳定斜坡 变形 地质力学模式 稳定性评价
  • 简介:摘要以云南省宜良县某地区一处潜在不稳斜坡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斜坡的特征、成因及稳定性,得到该潜在不稳斜坡在自重+暴雨情况(工况Ⅰ)下,稳定系数为1.02~1.08,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在自重+暴雨+地震情况(工况Ⅱ)下,稳定系数为0.96~0.99,处于不稳状态。

  • 标签: 潜在不稳定斜坡 特征 成因 稳定性分析
  • 简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下岗职工、失地、失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形成了大量的城市新贫困群体。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相对滞后,容易引起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心理失衡和不满情绪,从而危害城市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 标签: 城市新贫困群体 不稳定因素 心理学
  • 简介:摘要柴油机是重要的农机具之一,若是运转不稳(即游车)将会导致转速忽高忽低,机体振动,不仅排烟会出现异常、油耗会显著增加,还会导致功率下降,最终使使用寿命显著缩短。本文试对引发柴油机转速不稳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 标签: 柴油机 转速不稳定故障 原因 调速器 系统
  • 简介:摘要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归纳和总结了急倾斜不稳煤层的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急倾斜不稳煤层的实用开采技术,试图从中找到解决开采急倾斜薄煤层的技术问题。

  • 标签: 急倾斜 不稳定 煤层开采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不稳型骨盆骨折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不稳型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占45.78%(38/83),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4.22%(45/83),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中体位护理、术后疼痛护理、康复护理、并发症观察和护理;以弃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对两组弃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提高对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手术治疗相辅相成,促进髋关节功能更好、更快地恢复,且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不稳盆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4例不稳盆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骨折分型进行分组,其中骨折分型为C型的35例患者为甲组,骨折分型为B型的39例患者为乙组。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针对性的治疗,分析治疗并发症,通过为期8~1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等结果。结果甲组和乙组患者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小,结果不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患者下地行走的时间在3~6个月之间,甲组稍长于乙组患者,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患者随访期间的盆骨功能恢复结果较乙组患者更差,二者差异结果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下肢畸形等后遗症。结论盆骨骨折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临床分型采取具体的治疗措施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且分型为B型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C型。

  • 标签: 不稳定盆骨骨折 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收治 45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药、钙通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他汀类药物,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 45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 30例、有效 12例、无效 3例,有效率为 93.3%;用药过程中出现头痛 2例,恶心、腹胀各 1例,经对症用药均好转。结论:不稳型心绞痛是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能降低发作与猝死,降低危险的发生,。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进一步保障儿童药物稳定供应。方法从儿童药物生产研发,药物分销企业供应以及儿童药物临床使用等多角度分析导致药物供应不稳因素并提出对策。结果与结论加大儿童药物研发,完善药品供应企业监管,统筹医院药房各部门药品协调使用等多环节保障临床儿童药物稳定供应。

  • 标签: 儿童药物 药品供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电测仪表应用于各行各业,主要为技术人员提供相关电力数据,从而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也得到了不断完善。电测仪表作为检测电力系统工作情况的主要工具,具有及时发现问题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电测仪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就此,本文探究了影响电测仪表测量不稳的原因,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 标签: 电测仪表 检测电力系统 不稳定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手术治疗不稳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16例不稳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急诊立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随后手术治疗。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75%。结论不稳型桡骨远端骨折急诊手法复位纠正畸形,能够促进术前软组织肿胀的消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时复位难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腕关节 功能锻炼
  • 简介:在压力2.5-4MPa,质量流量0.7-1.7g/s,入口温度20-250℃的实验条件下,对煤油在内径1mm,长度300mm竖直上升圆管中的流动及传热不稳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热流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传热不稳开始发生.不稳发生的起始热流密度随压力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入口油温的升高而减小,且当入口油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无不稳现象发生.不稳发生的初始时刻,出口油温迅速增加,管道壁温明显下降,传热系数增大;实验段局部流速增大,进而在管道内部形成压力脉动并产生声音.不稳结束后,出口油温几乎保持不变,壁温会缓慢增加,直至下一次不稳发生.

  • 标签: 超临界压力传热 传热不稳定 压力脉动 传热强化
  • 简介:摘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得以显著上升,用电需求越来越大,使得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成为了电力工作的主要职责与内容。本文将对导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所引发的原因进行论述与分析,继而探讨出如何处理继电保护事故的策略与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不稳定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应用于不稳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 2014年 12月 -2016年 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型心绞痛患者 102例,并 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对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病情认知程度等 SAQ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 t=8.241,7.123,6.027,7.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不稳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综合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不稳型心绞痛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不稳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对其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护理效果。 结果: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给予心绞痛患者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其发病率。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地洛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型心绞痛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维地洛组和地尔硫卓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维地洛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地尔硫卓组为95.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但地尔硫卓组治疗后血压和心率较维地洛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与维地洛比较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卡维地洛 地尔硫卓 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