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化疗相关呕吐(CINV),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患者感受最痛苦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的恶心呕吐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极大危害,降低化疗的依从性,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对患者CINV症状进行系统管理,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肿瘤患者化疗相关呕吐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症状 护理
  • 简介:恶心呕吐化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不仅导致患者食欲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电解质紊乱,使患者体质变差,依从性降低,最终影响原发病的治疗。针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和激素。本文针对各类止吐药的作用机制及近年来出现的新进展,将止吐药分类加以概述,以期为化疗止吐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化疗 不良反应 止吐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在中药汤剂治疗的基础上加针灸治疗;对照组29例,未用针灸治疗,服用过中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89.6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75.86%。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患者化疗恶心呕吐症。

  • 标签: 肿瘤患者化疗后 恶心呕吐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护理干预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恶性肿瘤化疗计划相同的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干预组实施特别干预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证明干预组经过对患者实施特别干预护理后,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的情况明显减轻,且发生的概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够让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有效减轻。

  • 标签: 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顺铂高致吐风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接受3日顺铂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静推,d1、d3;地塞米松10mg静滴,d1~d4。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每晚加服奥氮平5mg,d1~d4;高剂量组每晚加服奥氮平10mg,d1~d4。比较两组急性期CINV和延迟性CINV的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评估不同剂量水平的奥氮平治疗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低剂量组急性期CINV和延迟性CINV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2%(33/47)和63.8%(30/47),均低于高剂量组的83.8%(36/43)和74.4%(32/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期CINV和延迟性CINV控制的有效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头晕、嗜睡的发生率分别为8.5%和4.3%,低于高剂量组的27.9%和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对于防治高致吐化疗方案致恶心呕吐的控制率较好,需要解救性抗呕吐治疗的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 奥氮平 化学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20mgqd,40mgqd,80mgqd)联合昂丹司琼对于预防化疗引起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疗效比较。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法,将40例恶性肿瘤接受全身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第1周期使用低剂量甲泼尼龙(20mg/qd),第2周期使用中剂量甲泼尼龙(40mg/qd),第3周期使用高剂量甲泼尼龙(80mg/qd)。B组第1周期使用高剂量甲泼尼龙(80mg/qd),第2周期使用中剂量甲泼尼龙(40mg/qd),第3周期使用低剂量甲泼尼龙(20mg/qd),均联合昂丹司琼(8mgbid)。结果中剂量甲泼尼龙(40mg/qd)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要低于低剂量甲泼尼龙(20mg/q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甲泼尼龙(40mg/qd)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稍高于高剂量甲泼尼龙(80mg/qd)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昂丹司琼用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治疗时,应选用中剂量方案。

  • 标签: 甲泼尼龙 昂丹司琼 化疗 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选取了在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恶心呕吐患者48例,开展回顾分析,统计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研究造成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具体原因。结果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以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肠炎、胆系结石最为多见,均多于其他疾病引发的恶心呕吐。结论实践中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常见的是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肠炎和胆系结石。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心呕吐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避免漏误诊发生。方法我院2017年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60例出现恶心和(或)呕吐症状,对其病因统计分析。结果恶心呕吐常见病为食管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胆囊炎、颅内病变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它尚有咽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急性肝炎、急性肠梗阻。急性支气管炎、心肌梗塞、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胃轻瘫、早孕等可有恶心呕吐表现。结论恶心呕吐常见,病因有时难以确定,尤其是慢性起病者。病因的诊断应详询病史、仔细诊查、结合诊断学有关知识及有关检查,不应圉于消化系疾病。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恶心呕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纳入的时间段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回顾性分析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导致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结果导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主要有内科疾病、胃肠道疾病、药物以及精神类疾病等因素,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发病类型来展开,给予对症下药。本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较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5.0%,患者对于诊治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为100.0%。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具体发病原因较多,在进行诊治时根据患者的发病类型来进行治疗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并且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也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临床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85例做回顾分析,统计患者疾病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恶心呕吐症状出现的原因分析。结果85例患者以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肠炎疾病类型居多,各自占32.94%(28/85)、24.71%(21/85),与其他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较多,以急性胃肠炎、反流性食管炎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最为明显,应注意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原因
  • 简介:摘要:消化系统内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可累及所有的消化系统器官如消化道、胃、肝、脾等,恶心呕吐是其临床主要症状之一,可单独发生也可并发,若处理不及时可致使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恶心呕吐剧烈其物理牵动还可能使病情恶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针对恶心呕吐的消化内科护理是常规的护理内容,常在保障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正常,病情得以遏制的基础上行纠正水电质平衡、酸碱平衡措施。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 呕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和负性情绪以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的本院白血病化疗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2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整体护理,相比恶心呕吐程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社会支持力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恶心呕吐程度和焦虑、抑郁分值较对照组低,且总社会支持分值为(61.28±6.63)分,观察组优势大(P<0.05)。结论开展整体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和负性情绪以及社会支持的影响非常显著。

  • 标签: 整体护理 白血病 恶心呕吐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选我院肿瘤科46例出现恶心呕吐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46例患者经治疗及针对性护理,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或缓解,患者舒适感增强,护理满意度达93.5%(43/46)。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或缓解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身体的舒适感及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恶心 呕吐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措施的应用对于改善其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   2015 年 6 月 ~20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 呕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病因。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共124例,对恶心呕吐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4例消化内科患者中出现恶心症状患者共48例,分别为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胃癌及食管贲门癌;124例患者中出现呕吐症状患者共89例,疾病病因为反流性食管炎、胆结石、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肠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肝功损害、颈椎病、急性胰腺炎、颅内病变、肠梗阻、幽门梗阻及食管贲门癌。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症状多因多种因素产生,其中以胃肠道疾病为主,故临床需针对不同病发因素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缓解疾病症状,促进机体康复。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临床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70例患有恶心呕吐的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消化内科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模式,有效改善了所有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5.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恶心呕吐患者来说,实施护理措施不但能够大幅度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恶心呕吐 消化内科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