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不同的消毒方案应用于血透机表面消毒中对效果造成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中选择时间段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间对32台血透机进行两种方案消毒,通过随机分组将32台血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中录入16台透析机。对照组血透机选择常规消毒剂清洁毛巾消毒方案。而实验组则选择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进行消毒。对比两组血透机在该时间段内的菌落计数平均值。评价两种消毒方案的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各个时间段内,实验组血透机的菌落计数数值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透机表面进行消毒时,选择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对血透机表面进行擦拭方式消毒,能够有效降低血透机表面的菌落计数数值,对于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消毒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透机 消毒方案 擦拭消毒 感染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之中PDCA循环应用的效用以及价值进行研究探析。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实施常规管理的时段设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实施PDCA循环的时段设为试验组,并对两组的工作质量以及满意度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试验组在工作质量以及满意度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循环,能够有效促进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提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PDCA循环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之中 PDCA循环应用的效用以及价值进行研究探析。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室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间实施常规管理的时段设为对照组,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间实施 PDCA循环的时段设为试验组,并对两组的工作质量以及满意度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试验组在工作质量以及满意度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循环,能够有效促进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提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PDCA循环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DCA循环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以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使用PDCA循环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随机抽取3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而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使用PDCA循环的医护人员随机抽选30名作为对照组,通过数据统计,对两组器械的哦工作效率、人员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抽检的器械无论在清洁度、包装质量、日处理量、科室满意度、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观察组的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使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获得更高的科室满意度,也有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具有广泛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院消毒供应管理 应用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试纸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进行尿常规检测的患者120例,均使用干化学法以及尿沉渣镜检。结果选取的患者中经过检测有92例患者检测中红细胞的两种检测结果相同。有100例患者经过检验白细胞的两种检测结果相同。干化学法检测与尿沉渣检测中,对于红细胞的符合率为76.67%,对于白细胞的符合率为83.3%。在红细胞的检测中,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假阴性,有24例患者出现假阳性。在白细胞的检测中,有3例患者出现假阴性,有15例患者出现假阳性。结论在检测中需要干化学法检测更加方便,但是具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因此需要配合尿沉渣镜检进行。

  • 标签: 干化学试纸法 尿沉渣镜检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COD是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近几年实施的跨界断面补偿即生态补偿的重要考核指标。COD的测定,可用重铬酸钾,也可用高锰酸钾。我国实施的标准为重铬酸钾。这一方易受条件限制,不利能源的节约。虽然目前市场上也有各种COD速测仪,但是测定低浓度水样误差较大。本实验在保持方法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利用一种COD恒温加热器代替回流装置,采用这两种方法对五个不同断面的地表水同时进行平行双样测试,对两个COD环境标准样品同时进行比对实验,得到了较有说服力的结果。

  • 标签: 化学需氧量 优化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PDCA循环,控制无菌物品管理质量。通过对比分析PDCA循环开展前(2017年)后无菌物品发放不准确率、灭菌监测不合格率、无菌包包装不合格率、无菌包标识不正确率、湿包发生数、无菌包已过失效期发生数,评价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结果PDCA循环应用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无菌物品发放不准确率、无菌包装不合格率、无菌包标识不正确率、湿包发生率和无菌包已过失效期发生率开展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能够有助于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不良应用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供应质量,对改善医疗质量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循环 无菌物品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艺术?笔者认为一是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二是设计好化学教学方案;三是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本文主要阐述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对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 标签: 初中化学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同干燥对其保存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3月本科室重复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清洗、消毒后根据不同干燥分为3组自然晾干组、乙醇干燥组和烘干组,在保存第0/7/14/21/28d分别进行螺纹管内表面细菌学检测,共检测540次,比较各组检测合格率。结果消毒后3组螺纹管检测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存第14/21/28d烘干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消毒后0-28d内烘干组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可采用自然晾干法,使用烘干箱烘干法合格率最高、保存时间最长。

  • 标签: 干燥法 呼吸机螺纹管 消毒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同干燥对其保存时间的影响效果。 方法 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本科室重复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清洗、消毒后根据不同干燥分为 3 组:自然晾干组、乙醇干燥组和烘干组,在保存第 0/7/14/21/28d 分别进行螺纹管内表面细菌学检测,共检测 540 次,比较各组检测合格率。 结果 消毒后 3 组螺纹管检测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保存第 14/21/28d 烘干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 0.05 ),消毒后 0-28d 内烘干组合格率均达到 100% 。 结论 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可采用自然晾干法,使用烘干箱烘干法合格率最高、保存时间最长。

  • 标签: 干燥法 呼吸机螺纹管 消毒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同干燥对其保存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3月本科室重复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清洗、消毒后根据不同干燥分为3组自然晾干组、乙醇干燥组和烘干组,在保存第0/7/14/21/28d分别进行螺纹管内表面细菌学检测,共检测540次,比较各组检测合格率。结果消毒后3组螺纹管检测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存第14/21/28d烘干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消毒后0-28d内烘干组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呼吸机螺纹管消毒后不可采用自然晾干法,使用烘干箱烘干法合格率最高、保存时间最长。

  • 标签: 干燥法 呼吸机螺纹管 消毒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检测血清 AFP时使用化学发光免疫与酶联免疫检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80例患者的血清样本,数字进行随机抽取,各抽 40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用化学发光免疫的为研究组,用酶联免疫的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检测回收率和批内批间的灵敏度 CV值。结果:研究组回收率比对照组好( P< 0.05),灵敏度 CV值比对照组优( P< 0.05)。结论:检测血清 AFP时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回收率较高,灵敏度高,准确性更好,相对于酶联免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因此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血清 AFP 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 回收率 灵敏度 CV值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与变化。特别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看的越来越重。而对于学生的成绩则以一种“积极引导”的方式来提升。通过该方法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与化学综合素养。其中,守恒是高中化学中较为常见的解题方法,它是以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总质量守恒或某一元素质量守恒作为基础,从而能够准确计算所求各物质的量。熟练的运用守恒能够高效的简化解题步骤,达到快速准确地解题的目标。本文针对守恒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守恒在高中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案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某铬污染场地中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还原修复,进而讨论研究Cr污染土壤修复中化学还原的应用。实验研究了8种不同还原剂在不同条件下对铬的还原效果,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Cr污染 土壤修复 化学还原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 160例,于治疗前均采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予以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 经化学发光检测,其 HBeAb、 HBeAg、 HBcAb、 HBsAb、 HBsAg检出率均高于经酶联免疫检测的检出率, p< 0.05。结论 化学发光用于检验乙肝病毒血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疾病的早期诊治意义重大。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和酶联免疫(ELISA)对艾滋病抗体情况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价值。方法2017—2018年在我院进行HIV抗原抗体筛查的人员,包括有创性诊疗操作前、输血前、孕产妇、门诊、体检等自愿筛查的288名艾滋病高危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查。结果CLIA检测阳性率为95.83%,ELISA检测阳性率为89.93%,两组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CLIA检测阳性率高于ELISA,但两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临床中可以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检测。

  • 标签: 化学分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酶联免疫以及化学发光的效果对比。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乙肝患者共计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进行血清检验,观察组应用化学发光进行血清的检验,观察两组方法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的检验准确率、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 检验
  • 简介:摘要: 离子色谱( IC )属于新型化学检测,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水质、大气等污染物质检测分析中。本文介绍了电厂污染物质概述,分析了离子色谱检测原理,同时选择应用电导检测器,分别测定了水质、氯化物、三氧化硫,均得到了十分准确的结果,研究表示 IC 具有推广应用在电厂化学与环保中的价值。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电厂化学 环保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