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前臂折手法复位联合维药内服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2 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前臂折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试验组给予手法复位+维药内服(益智蜜膏)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率为90.62%,常规组显效率为81.2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吾尔医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前臂折,通过以活血化瘀、消炎消肿、促痂生成,增强自然力,促进代谢、痂生长和新形成,从而促进骨折早日愈合。

  • 标签: []前臂骨折 维药内服 手法复位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目的  距体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科疾病,常伴随着严重的关节损伤。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传统的治疗方式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内踝截作为一种治疗距骨折的方法,逐渐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10例采用内踝截治疗的距骨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了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优缺点。 2、方法 在这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内踝截治疗。手术过程包括对骨折部位的清理、截和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定时期的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3、结果   经过内踝截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愈合,且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疼痛得到了缓解。同时,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治疗效果有所差异。对于部分严重的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内踝截治疗的效果可能有限。 4、结论  内踝截治疗距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对这10例患者的治疗,我们体会到了该方法在处理某些复杂距骨折中的优越性。然而,由于骨折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探讨内踝截治疗距体骨折的最佳适应症和手术技巧,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 标签: 距骨体骨折 内踝截骨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麻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距软骨损伤的手术护理。方法:选取该院100例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对其开展治疗,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对照和实验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析其手术治疗中不同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焦虑,疼痛,踝、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焦虑,疼痛,踝、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局麻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距软骨损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缓解疼痛,且预后踝、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局麻 关节镜 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TRA)后前臂血肿发生率的护理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03月-2024年03月到本院TRA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分析干预价值。结果:研究组前臂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可明显降低TRA术后前臂血肿发生率,预后良好。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 前臂血肿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囊肿治疗中选择CBCT辅助开窗减压术对临床疗效及术后成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象,以等量随机法完成分组,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选择CBCT辅助开窗减压手术方案,对比疗效和术后成效果。结果: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不同时段新生骨质体积分数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囊肿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CBCT辅助开窗减压手术,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强成活性,缩短新的骨骼生长周期。

  • 标签: 颌骨囊肿 CBCT辅助开窗减压术 临床疗效 成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肿瘤骨转移患者在诊断的过程中开展SPECT/CT融合显像与常规扫描诊断对于准确率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可疑性的肿瘤骨转移患者共240例(2022年12月~2023年12月), 所有患者均进行SPECT/CT融合显像与常规扫描,比不同方式诊断准确率。结果: 入选实验的人员240例中,合计发现病灶448个,性转移性232个,良性病灶208个,有8个属于假阳性病灶;性转移性232个中,80个属于脊柱病灶,64个属于盆骨病灶,24个岁颅骨病灶;20个属于股骨病灶,18个属于肱骨病灶,14个属于肩胛骨病灶,12个属于肋骨病灶。当进行病理性检查时,有226确诊为性转移病灶,214个属于良性病灶。当进行SPECT/CT融合显像与常规扫描时发现,SPECT/CT融合显像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更高,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肿瘤骨转移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开展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便于后续的临床救治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治疗。

  • 标签: SPECT/CT融合骨显像 常规骨扫描 肿瘤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球囊导管扩张(PTA)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血透前臂AVF者68例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各34例,对照组内瘘重建术,观察组PTA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峰值流速、狭窄处内径、肱动脉血流量干预后,高于对照组(P<0.05);内瘘血管狭窄改善个数比对照组多,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透AVF时,PTA治疗,能调整血流参数,改善狭窄,且并发症少。

  • 标签: 血液透析 前臂动静脉内瘘狭窄 球囊导管扩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科作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临床诊疗技术和手术操作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骨骼疾病患者的健康和福祉,还对整个医学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外科是一个专门研究和治疗骨骼相关疾病的医学领域,其中包括骨折、关节疾病、脊柱疾病、肿瘤等。本文将介绍外科临床诊疗技术的应用意义,以及外科临床手术操作的类型和常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外科 临床诊疗技术 手术操作
  • 简介:摘要: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学是一门结合医学影像技术,对与关节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的学科。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如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识别、评估和治疗与关节疾病。本文旨在探讨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的重要性和应用策略。

  • 标签: 骨与关节疾病 影像诊断 X线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超声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手术创伤的低容忍度,外科微创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探讨外科微创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通过分析微创技术在骨折治疗、关节置换及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微创技术在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微创技术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外科医生提供了临床决策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骨外科 微创技术 临床应用 手术安全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软骨瘤的ICD-10编码进行浅析,以提供相关医学工作者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医学资料,对软骨瘤的ICD-10编码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其编码的分类和特点。结果:根据ICD-10编码系统,软骨瘤的编码为M42.9,属于和关节疾病的一种分类。该编码具体指代“非特指的软骨瘤”,在医学诊断和统计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对软骨瘤的ICD-10编码有着明确的分类和编码规范,有助于医务人员进行准确、快速的诊断和统计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应当遵循ICD-10编码规范,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骨软骨瘤 ICD-10编码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痛患者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中进行碱性磷酸酶测定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痛患者30例(实验组)以及同期30例(对照组)健康者进行碱性磷酸酶水平测定,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分析碱性磷酸酶含量高低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论:碱性磷酸酶是观察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痛患者治疗预后的一项有效指标,有助于进行疗效评估,可推广。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骨碱性磷酸酶 骨痛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