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不动产登记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据《经济参考报》2014年12月22日报道,国务院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不动产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被纳入登记范围。暂行条例包括6章35条,规定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均属于不动产范畴。不动产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

  • 标签: 不动产登记 定着物 登记程序 《经济参考报》 变更登记 快递行业
  • 简介:证券法在实施16年后再度大修据法制网5月30日报道,日前,证券法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作为对资本市场影响最大的法律,证券法在实施16年后再度大修。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的证券法修订草案共338条,涉及五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强投资者保护,推动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

  • 标签: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 修订草案 证券法 投资者保护
  • 简介:1984年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启动制定新闻出版法的准备工作;1987年党的十三大的报告(邓小平说它“一个字也不能改”),要求“抓紧制定”新闻出版法。分别过去了31年和28年,新闻法没有出台。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试提出粗浅的看法。

  • 标签: 新闻立法 新闻出版法 全国人大 委员会 邓小平 十三大
  • 简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阐述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科学立法的重要性,指出“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同;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习近平说:“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标签: 立法质量 习近平 依法治国 人民群众 整体利益 立法工作
  • 简介:今年“两会”有一项重要议程,那就是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随之,“立法法”这个陌生的名词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其实,这部法律早在2000年就颁布施行了,已伴随我们走过了15载春秋。颁布之时,不少人尚不清楚这部法律的意义,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法律的立、改、废,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权益。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修改 法律 两会 大众
  • 简介:人大在主导立法过程中,须突破藩篱,要直面矛盾。依法对抗“强势部门”,摆脱地方、部门利益的牵绊拉扯,以最广泛的代表性,发挥“利益调节器”的功用。

  • 标签: 立法实践 人大 保障 制度 路径 部门利益
  • 简介:清末以来的法制现代化趋势,使民商事法律成为政府立法清单上的重要任务。成立于1928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在胡汉民主持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民法典的立法;到1935年,商事立法亦告完竣。民商事立法既借鉴了西方的成功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中国的传统与现实,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本位倾向。但是,民商事法律形式上的先进性与其时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强烈的排斥反应,未能发挥理想中的实效,给近代立法留下了缺憾。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立法院 民商事立法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中间业务市场中的非利息收入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新增长点。但是,由于中间业务涉及范围广,种类复杂繁多,现行法律法规的制度缺失及由此产生的监管真空使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活动时出现诸多问题,亟需通过制度建设加以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主要法律问题的分析,试图总结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遭遇立法困境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四级立法的设想,以解决现存问题。

  • 标签: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立法困境 四级立法
  • 简介:日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立法法自2000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改。14年来,这部法律有效保障了中国立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它的进一步完善,也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更有力保障。

  • 标签: 立法法 法治体系 法治国家 修正案草案 人大立法 法律规范体系
  • 简介: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立法法将"税收法定"问题专设一项,并明确税率法定原则。"税率法定"之所以深陷舆论漩涡,还得从立法法修正案三审稿说起。三审稿将二审稿"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的表述改为了"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简言之,

  • 标签: 立法法 税收征收管理 征税对象 计税依据 停征 燃油消费税
  • 简介:立法程序对于确保立法质量,维护各方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仅通过对中美在立法程序异同的比较分析,寻求可兹借鉴之处,为从技术层面完善我国立法程序提出意见和建议。

  • 标签: 立法程序 比较分析 法制建设
  • 简介:我国实行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修正案草案对立法体制的规定作了如下修改:一、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实现立法和改啦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

  • 标签: 立法体制 经济社会发展 主动适应 法定程序 修正案 改革
  • 简介:制定、施行专门的反恐怖法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法律问题.当下,恐怖活动常态化、普遍化、趋势明显,危害加剧,对现有的散在性立法产生倒逼.为有效防控恐怖活动犯罪,需要对立法理念进行更新,对立法现状进行检视和反思,对专门立法进行系统谋划.

  • 标签: 恐怖活动 立法理念 立法现状 专门立法
  • 简介:立法法是规范和调整立法行为的基本法律,是为立法行为制定规则,谨防权力任性。“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修改后的立法法,为不断实现良法善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立法史上新的里程碑。地方立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法思路和行为、立法主体和程序、法规内容和范围,也应当与修改后的立法法合辙押韵、合拍同调。笔者通过学习修改后的立法法,感到在今后的地方立法中,重点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 标签: 立法法 修改 立法问题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立法行为 基本法律
  • 简介: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合理配置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之间在法规范层面缺乏权限配置规则,存在"权限同构"的现象,影响了立法功能的有效发挥与法律规范的实践成效。由此,以警察事务立法为例,就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配置的原则与标准进行探讨,并就完善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配置的模式和路径提出初步设想。

  • 标签: 立法权限 地方立法 地方性事务
  • 简介:晚清是近代慈善立法的初创时期。进入民国以后,北京政府继续推进慈善立法,初步建立了慈善法制雏形。不过,受制于军阀专权和分裂割据的影响,慈善立法的质和量都不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家的统一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使得慈善立法步伐加快,慈善行政组织法、慈善团体立法、慈善褒奖立法、慈善捐赠与税收优惠立法、慈善团体监督立法等纷纷出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规体系。慈善立法的完善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但是,由于受制于人治影响和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的虚置性降低了慈善立法的实践效果。

  • 标签: 慈善立法 北京政府 南京政府
  • 简介:美国老年教育立法经历了草创期、茁壮期、蓬勃发展期与稳定扩张期,其内容主要体现在教育立法、老年人立法和其他立法中。其特色主要有:以保障学习权为立法目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学习内容生活化与学习形式多样化、实施机构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和完备的师资培养制度。人口老龄化危机下,我国应借鉴美国老年教育立法经验推动老年教育发展,具体行动有:加快老年教育立法、完善老年教育立法体系、增强老年教育立法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健全老年教育的法律救济制度等。

  • 标签: 美国 老年教育 立法
  • 简介:2015年8月24日,随着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暴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社会呼唤多年的"反家暴立法"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据统计,我国2.7亿个家庭中,有8100万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受害人群主要是妇女、儿童、老年人。不断增长和蔓延的家庭暴力侵害弱者权益、破坏家庭和睦、威胁社会稳定,已成为我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

  • 标签: 反家庭暴力法 暴力侵害 暴法 群主 证据标准 离婚诉讼
  • 简介:在我国刑法中增设公益劳动作为附加刑,可以为司法机关依据犯罪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和个人情况适用刑罚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为非监禁刑逐渐替代监禁刑以及刑罚个别化的实现创造条件;也可以使非监禁刑之间的适用相辅相成、教育与补偿功能得到互补、正义与功利相得益彰;还可以为非监禁刑制度的构建和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从而优化非监禁刑的结构,提高非监禁刑的适用率以及适用效果,逐步实现国家、社会、被害人和犯罪分子之间利益之最大化。

  • 标签: 公益劳动 价值定位 问题对策 立法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