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电视胸腔镜(VATS)与传统开胸术治疗创伤血气的效果对比。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创伤血气患者中选取86例,以治疗不同手段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接受传统开胸术,观察组(43例)选择VATS,分析组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疼痛持续、手术的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T2时,观察组sP(P物质)、NPY(神经肽Y)、Cor(血清皮质醇)水平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传统开胸术 电视胸腔镜 并发症 创伤性血气胸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创伤血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血气患者共60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术后指标、并发症率。结果 两组术后指标对比有差异,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率对比有差异,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可改善患者术后指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创伤性血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血气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的方式,观察其救治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创伤血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段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0月,并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精细化护理的护理模式,乙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者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开展分析。结果:(1)甲组治疗有效率8%优于乙组3%;(2)甲组和乙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甲组发生率为2%,乙组发生率为7%,结果有差异。结论:对创伤血气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服务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创伤性血气胸 救治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护理做进一步体会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例创伤气胸患者选取治疗方式均为胸腔闭式引流并全部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统计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治愈出院9例,症状明显缓解3例,治愈率达100.00%,满意度100.00%。结论:创伤气胸患者在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中经临床护理的有效干预后,能及时排出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尽早复张,恢复呼吸和循环功能,更早、更快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优质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创伤气胸患者开展急诊科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临床效能获取状态。方法:2019年4月-2021年2月,将我院急诊科72例创伤气胸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肺功能指标,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NE指标、Cor指标、SOD指标和AT-Ⅱ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TLC指标、FVC指标、PEFR指标、MMEF指标,以及FEV1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NE指标、Cor指标、SOD指标,以及AT-Ⅱ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E指标、Cor指标、SOD指标,以及AT-Ⅱ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创伤气胸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创伤性气胸患者 常规护理干预 整体性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年自发性进行血气出血来源,探索最佳治疗和预防对侧血气的策略。方法对119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观察出血来源。CT发现对侧有肺大疱,则建议预防切除。对行预防手术组和未行预防手术组随访,分析该侧血气发生率。结果出血均是胸膜顶异常血管断裂引起。64例预防对侧肺大疱切除术和52例未行预防手术患者,该侧血气发生率分别是0和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自发性进行血气出血原因是胸膜顶异常血管断裂。胸腔镜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预防切除对侧肺大疱可预防对侧血气发生。

  • 标签: 自发性血气胸 青年 肺大疱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创伤脑损伤(TBI)病情进展迅速、预后险恶,给临床救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已成为现代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突出难题。除了特殊情况下必要的手术干预外,有关TBI的临床处置措施、无创和有创监测模式等近年来有了新的认识。本文重点阐述了TBI的监测和治疗现状,通过对TBI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了解,在发病不同环节采取针对和精准化策略干预,同时持续监测各项指标动态变化,最终防止组织及器官的继发性损伤,达到降低急危重症患者伤残率和病死率之目的。

  • 标签: 脑损伤 治疗应用 创伤性脑损伤 调控机制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伤神经瘤是周围神经损伤或截肢(指)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顽固疼痛及术后高复发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神经瘤致痛与外周及中枢致敏、神经生长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神经瘤纤维结构改变等有关。非手术治疗包括脱敏、阿霉素、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等,手术治疗包括单纯神经瘤切除、神经残端封闭、神经残端疏导、重建神经连续、定向肌肉神经移植、再生周围神经移植治疗等。本文就创伤神经瘤形成、相关致痛理论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 标签: 神经瘤 综述 疼痛机制 防治
  • 简介:摘要创伤胰腺炎(TP)是继发于胰腺损伤的一种急性非感染炎症。TP在胰腺损伤后可因镇痛剂或其他器官损伤掩盖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或误诊,后期易继发感染胰腺坏死(IPN)。目前,TP治疗提倡阶梯式治疗策略,以微创外科为指导,兼顾多发伤救治、炎症控制、感染坏死清除等原则,贯穿胰腺损伤及IPN处理这两个重要环节。

  • 标签: 胰腺炎 创伤性胰腺炎 感染胰腺坏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3例不同原因引起的非创伤乳糜胸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非创伤乳糜胸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的认识。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3例非创伤乳糜胸,包括胸部淋巴管畸形相关2例、非结核性感染相关1例进行回顾,同时以"淋巴管瘤"加"乳糜胸""淋巴管畸形"加"乳糜胸""感染"加"乳糜胸"为关键词在CNKI和万方数据库上搜索,并以"lymphatic malformation"AND"chylothorax""lymphangiomatosis"AND"chylothorax""infection"AND"chylothorax"在PubMed进行搜索并筛选。结果在淋巴管畸形相关的案例中小于18岁6例,大于等于18岁5例,男6例,女5例,发热3例,不发热8例,首发症状中均有胸闷胸痛等胸腔积液表现。乳糜液性状中有记载的4例为血性,1例为乳白色。治疗方法中7例手术治疗,1例放疗,2例药物治疗,1例自动出院后失访。转归中6例存活,3例死亡,2例不详。在感染相关的乳糜胸案例中,男2例,女2例;3例乳糜胸乳糜液呈乳白色,均以药物治疗;4例均无乳糜胸致死的报告。结论非创伤乳糜胸相对不常见,非乳白色的胸水依然需要警惕乳糜胸的可能。非创伤乳糜胸病因复杂多样,预后与病因可能相关,胸部淋巴管畸形所致乳糜胸相比非结核感染乳糜胸预后差,且更多的需要手术干预。

  • 标签: 乳糜胸 淋巴管畸形 卡波西样淋巴管瘤病
  • 简介:摘要:创伤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在医学方面是全世界都较为关注的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创伤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却在不断的提升,一方面交通的发达使得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不断加重导致创伤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通过一些研究数据表明,病人在经过一些列的治疗之后,在进行康复治疗的一年中有一部分病人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就我国医学对于目前创伤颅脑损伤的治疗来看,缺乏大规模的创伤颅脑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大多数创伤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度创伤颅脑损伤需要长时间的综合康复治疗,家庭和社会在此过程中所要承担的压力较大。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康复 治疗
  • 简介:摘要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中最常见的损伤,既往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高达50%的患者,尤其是合并连枷胸者,会出现慢性疼痛或胸壁畸形,超过30%的人会遗留长期残疾,而且往往无法重返全职工作。虽然肋骨骨折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救治结局,但普遍存在治疗不规范、疗效差异大等问题。国内外专家共识着重于整体治疗决策和方案的指导,国外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缺少近几年肋骨骨折手术治疗进展。为此,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本着科学与实用,制订了《创伤肋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对创伤肋骨骨折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固定部位选择、内固定方式和材料选择及肋骨骨折常见合并损伤的处理等7个方面提出建议,为创伤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肋骨骨折 创伤与损伤 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创伤脑损伤(TBI)是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标体温管理(TTM)可减少TBI患者的不良预后,许多研究致力于建立TBI患者体温管理规范。包括治疗低温在内的TTM已被公认为神经保护治疗的候选方法之一。然而,低温治疗对严重TBI患者的疗效尚不清楚。本文将回顾对低温潜在影响的研究,讨论PICU中治疗低温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探讨TTM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目标体温管理 治疗性低温 儿童
  • 简介:摘要创伤脑损伤(TBI)是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标体温管理(TTM)可减少TBI患者的不良预后,许多研究致力于建立TBI患者体温管理规范。包括治疗低温在内的TTM已被公认为神经保护治疗的候选方法之一。然而,低温治疗对严重TBI患者的疗效尚不清楚。本文将回顾对低温潜在影响的研究,讨论PICU中治疗低温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探讨TTM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目标体温管理 治疗性低温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脊柱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创伤脊柱损伤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4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划成对照组,给予临床综合护理的患者划成试验组,两组护理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出现相关并发症患者数量明显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创伤性脊柱损伤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针对70名创伤脊柱损伤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5名病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9%)要低于对照组病人(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创伤性逆柱损伤 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