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2—9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采用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以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为因变量,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风险分层和预测效果检验。结果重症患者329例,发生压力性损伤48例;对11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血乳酸、体温、ICU住院日数、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升压药物治疗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可疑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75~3.694,χ2值为6.800、30.510、6.344,P<0.05或0.01);可疑影响因素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ICU 24 h内体温、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及ICU住院时间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建立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构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且拟合度好,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2.2%;根据模型进行风险分层,高危组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371,P<0.01);临床验证预测效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是重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客观指标科学组合有统计学意义;有预测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对重症患者风险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预测模型 结构化评估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2—9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采用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以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为因变量,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风险分层和预测效果检验。结果重症患者329例,发生压力性损伤48例;对11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血乳酸、体温、ICU住院日数、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升压药物治疗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可疑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75~3.694,χ2值为6.800、30.510、6.344,P<0.05或0.01);可疑影响因素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ICU 24 h内体温、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及ICU住院时间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建立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构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且拟合度好,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2.2%;根据模型进行风险分层,高危组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371,P<0.01);临床验证预测效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是重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客观指标科学组合有统计学意义;有预测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对重症患者风险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预测模型 结构化评估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其主要患病人群为5岁以下的儿童。手足口病预测模型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手足口病发病率进行预测,为相关部门合理的安排医疗卫生资源进行防控提供参考。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手足口病预测的主要模型,包括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灰色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指出这些模型的优缺点,为研究者们对手足口病发病率进行预测时选择模型提供参考。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测 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伴随国内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网管理的现代化,电力消费和负荷预测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科学预测用电量和电力负荷是电力企业制定短期年度计划和安排季度、月度生产任务的基本依据。制定电力企业的长远规划是电力企业不可缺少的工作;其也是电网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 标签: 回归分析模型 预测 用户电量 精准
  • 简介:摘要:直接转矩控制存在输出定子磁链和转矩脉动大以及开关频率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延迟补偿的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本文在三相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异步电机离散时间预测模型,以转矩和定子磁链差值作为目标函数,通过在线评估开关矢量对电机的作用效果,选择最优目标函数,优化系统结构。并通过仿真模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标签: 异步电机 模型预测 延迟补偿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新型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开始兴起,我国的教育质量相较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初高中数学在整个教育教学阶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具有较大难度的知识学习也使得学生产生诸多不良的学习意识,使得教师难以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而单元整体教学的出现其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夯实了基础,也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眼界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本文就以此为例,展开分析和论述。

  • 标签: 有效整合 初高中函数模型 单元整体教学
  • 简介:摘要: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多项式数学函数模型,以南溪街站2015年实测流量资料为实例,进行模型检验,通过二阶、三阶、四阶计算得到南溪街站的多项式数学函数模型,多阶函数模型与人工定线作误差分析,得出结果:四阶多项式函数模型曲线的各项指标与人工定线最接近,误差最小,精度最高,同时提出数学函数模型曲线公式不适合水位流量关系线的高水延长。

  • 标签: 最小二乘法原理,数学函数,模型检验,误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不等权组合模型预测我国2020年至2035年医师需求数量,为卫生人力资源的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趋势外推法、人力/人口比值法、卫生服务需求法对我国2020年至2035年医师需求进行初步预测,进而采用德尔菲法对这3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不等权组合,计算得出2020年至2035年我国医师需求。结果通过不等权组合模型预测,2020年至2035年我国医师需求逐步增长,从2.64人/千人口增至3.67人/千人口,但增长幅度逐步放缓。结论运用不等权组合预测模型,综合服务需求和历史现状,测算方法科学可行。建议参照医师需求的同时,综合考虑影响医师供需平衡的因素进行医学教育及医师分科相关的政策制定。

  • 标签: 卫生人力 医师需求 需求测算 组合预测模型法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201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C题“电池剩余放电时间预测”,通过研究铅酸电池放电电压与时间、电流的关系,建立指数函数模型预测电池以不同的电流强度放电时的剩余放电时间。

  • 标签: 指数函数 放电曲线 拟合
  • 简介:摘要:初中函数部分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函数部分的传统教学只是停留在纯粹的知识与技能的双基教学上,由于没有讲清函数模型的来龙去脉,学生很难掌握函数模型的精髓,也无法将函数模型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本文为了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落到实处,聚焦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核心素养,在初中函数部分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从现实世界的背景中提炼数学概念,原理,建立函数模型,再解释模型代表的客观世界本质规律性的东西,用案例突出模型的应用和拓展,教会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和善于把模型应用到现实世界中去,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

  • 标签: 核心素养 初中函数 建模能力
  • 简介:摘要:导数是联系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是微积分中的核心概念之一。随着学生在学习中发展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越发显现,一些能体现导数核心应用的好试题不断呈现,成为这几年高考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实例,就函数对称性和其导函数的关系,从试题应用的角度做一点归纳研究。

  • 标签: 高中数学 导数应用 函数对称性 命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院内跌倒伤害预测因素,构建院内跌倒伤害预测模型并开发列线图。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住院期间发生院内跌倒的患者24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发生跌倒后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功能障碍等。采取Lasso回归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方法筛选预测因素,构建院内跌倒伤害预测模型并开发列线图。C指数、H-L拟合优度检验验证模型区分度、一致性。Bootstrap重采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结果70例患者发生院内跌倒伤害,跌倒伤害发生率为28.81%。年龄≥60岁、功能障碍、联合服用特殊药物、无陪护、低血钙是跌倒伤害的五大预测因素。模型C指数为0.823(95%CI 0.756~0.875),模型内部验证C指数为0.803。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42,P=0.4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院内跌倒伤害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一致性,临床医务人员能够准确、快速通过院内跌倒伤害预测列线图获得重回风险,识别院内跌倒伤害发生高风险患者,为针对性预防跌倒伤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跌倒 伤害 院内 预测模型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胃癌预后相关的微RNA(miRNA),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从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491例样本的人类基因组miRNA测序数据(胃癌组织样本446份,正常胃组织样本45份)和相应的临床病理信息。通过R 4.0.2软件edgeR包对miRNA表达谱进行差异分析,将所得差异表达谱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miRNA,进一步对筛选出的预后相关miRNA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动态变化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以|log2差异倍数|>1.5、P<0.01为标准,筛选出175个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miRNA。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成功构建5-miRNA风险评分模型:风险评分=0.183×hsa-miRNA-184+0.086×hsa-miRNA-675-0.231×hsa-miRNA-2115+0.548×hsa-miRNA-3943-1.455×hsa-miRNA-1246。在训练集、测试集、总体数据集中,高风险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90、9.50、26.70,P均<0.05),模型预测效能优于TNM分期,且分层分析显示模型能有效预测早期胃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模型风险评分、年龄和M分期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9(1.07~1.32)、1.20(1.06~1.40),1.50(1.01~2.23)、1.90(1.28~2.90),1.34(1.15~1.57)、2.10(1.05~4.40);P均<0.05]。结论基于5个miRNA构建的5-miRNA风险评分模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高,是独立的预后因子。

  • 标签: 胃肿瘤 微RNA TCGA数据库 预后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宫颈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现况,为实践工作选择最合适的模型提供证据,指导宫颈癌筛查。方法以宫颈癌和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两组中英文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筛选截至2019年11月21日发表构建或验证宫颈癌发病模型相关文献。根据CHARMS清单制定提取表,以PROBAST工具评估偏倚风险。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15个模型,其中5个模型在中国构建。预测结局包含从宫颈癌前病变到癌症发生的多个阶段宫颈涂片异常(1)、CIN的发生或复发(9)、宫颈癌发生(5)。使用较多的预测因素为HPV感染(12)、年龄(7)、吸烟(5)和文化程度(5)。有2个模型采用机器学习建模。模型表现上,区分度范围为0.53~0.87,而校准度只有2个模型正确评价。仅2个模型在中国台湾地区利用不同时间段的人群进行了外部验证。偏倚风险评价发现所有模型均为高风险,尤其分析领域,问题集中在缺失数据处理不当(13)、模型表现评价不完整(13)、内部验证使用不当(12)和样本量不足(11)。另外,预测因素和结局测量不一致(8)、结局测量盲法使用情况未报告(8)的问题较突出。相对而言,Rothberg等(2018)的模型质量较高。结论宫颈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有一定数量但质量较差,亟须提高预测因素与结局的测量以及缺失数据处理和模型表现评价等统计分析细节,对现有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以更好地指导筛查。

  • 标签: 宫颈癌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偏倚风险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院内跌倒伤害预测因素,构建院内跌倒伤害预测模型并开发列线图。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住院期间发生院内跌倒的患者24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发生跌倒后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功能障碍等。采取Lasso回归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方法筛选预测因素,构建院内跌倒伤害预测模型并开发列线图。C指数、H-L拟合优度检验验证模型区分度、一致性。Bootstrap重采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结果70例患者发生院内跌倒伤害,跌倒伤害发生率为28.81%。年龄≥60岁、功能障碍、联合服用特殊药物、无陪护、低血钙是跌倒伤害的五大预测因素。模型C指数为0.823(95%CI 0.756~0.875),模型内部验证C指数为0.803。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42,P=0.4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院内跌倒伤害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一致性,临床医务人员能够准确、快速通过院内跌倒伤害预测列线图获得重回风险,识别院内跌倒伤害发生高风险患者,为针对性预防跌倒伤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跌倒 伤害 院内 预测模型 列线图
  • 作者: 孔德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9-16
  • 出处:《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20期
  • 机构:安徽众人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 简介:摘要:文章以土壤影响预测为主要内容,围绕AERMOD模型展开了讨论。首先说明了沉降算法,其次归纳了参数选择要点,最后结合某企业实际情况,对该模型的应用方案及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AERMOD模型 企业影响 土壤环境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高危因素,建立ICU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查阅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相关病原学数据和原始病历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转入原因,入住ICU 24 h内血生化、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液净化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建立早期预测量表,并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2 453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445例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18%,其中肺炎(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35例(30%),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245例(5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5例(1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2岁(OR=2.15,95%CI:1.23~3.47,P=0.03)、新发脑卒中(OR=1.59,95%CI:1.22~3.31,P<0.01)、入住ICU 24 h内APACHE Ⅱ评分≥18(OR=3.64,95%CI:2.79~5.32,P=0.02)和SOFA评分≥8(OR=3.17,95% CI:1.93~5.66,P<0.01)是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量表,医院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肺炎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5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6分。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显示该量表预测效果良好。结论年龄≥72岁、新发脑卒中、入住ICU 24 h内APACHE Ⅱ评分≥18分和SOFA评分≥8分能够早期预测ICU医院感染风险,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市场的价格走势一直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考虑了煤炭价格的多种影响因素,采用套索(Lasso)模型作为煤炭价格模型的线性建模方法对煤炭价格进行预测,借助秦皇岛港5000千卡/千克动力煤平仓价数据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证明此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出煤炭价格的变化趋势。

  • 标签: 套索(Lasso)模型 动力煤 价格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