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工业机器的发展和进步对机械制造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发展在对机器不断的探索中,将机器逐步的替代人工作成为了可能,同时随着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机器整体的结构和实现功能也有了更多的需求[1]。七关节机械臂相对于传统的六关节机械臂要多出一个轴,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中,七关节机器可以更加灵活的绕过障碍到达制定坐标。本次采用NX建立的七关节机械臂模型,将其导入经adams中,通过对其末端执行机构施加一定的载荷分析其结构的合理性并加以优化结构。通过D-H法建立七关节机器的运动学方程,在不同状态下各个关节坐标的实时位置。最后使用ABAQUS对进行CAE分析,进一步通过在模拟运动受力仿真,中到各个关节最大的受力处,并通过优化功能解算最优结构的可行

  • 标签: 有限元分析 七关节机器人 运动学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当下管道机器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未来机器可实施的设想与构思。

  • 标签: 管道建筑 机器人 模块集成
  • 简介:摘要:从工作实践角度出发针对电力机器技术在电力系统各项环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电力机器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 标签: 电力机器人 电力系统 应用分析 发展展望
  • 简介:摘要:工业机器因其高效灵敏、精准坚固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机器视觉技术的进步让机器控制引导技术也变得更加强大。工业机器智能化程度高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视觉引导技术在机器实用技术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进程和多个领域利用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工业机器人 视觉技术系统 机器视觉 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大批建筑务工人员老龄化,年轻务工人员投入建筑行业少之又少,导致此行业出现劳动力不足和断层的状况。近些年来,一些施工项目针对此类情况,率先投入了各类智能机器来缓解压力,在与人工配合下试行良好,效果显著,很好的减少了传统人力务工的负担。

  • 标签: 建筑机器人 智能化 人工互补
  • 简介:摘要:在新形势下,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为了进一步控制新冠疫情,提高防疫工作的质量,科研人员加强了资金和人才的投入,研发了智能防疫机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解决了目前机器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疫情传播途径,优化了智能防疫机器的性能,让智能防疫机器能够拥有良好的避障功能,从而更好的投放于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更好的隔断了病毒传播的途径,达到了防控疫情的工作目标。

  • 标签: 智能防疫 机器人设计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在新形势下,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为了进一步控制新冠疫情,提高防疫工作的质量,科研人员加强了资金和人才的投入,研发了智能防疫机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解决了目前机器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疫情传播途径,优化了智能防疫机器的性能,让智能防疫机器能够拥有良好的避障功能,从而更好的投放于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更好的隔断了病毒传播的途径,达到了防控疫情的工作目标。

  • 标签: 智能防疫 机器人设计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购物人群密集,购买多种物品时,消费者难以寻找最有效率的路线,购物途中可能存在商品过重只能放弃进一步加购计划的情况。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单片机和机器视觉技术的购物机器,基于AlexNet网络结构进行信息模拟。可以完成智能搬运等功能,能够极大的减少人们购物所花时间,提升购物体验。

  • 标签: 单片机,机器视觉,超市购物,机器人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4.0”概念在德国的提出,以“智能工厂、智慧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来临,“中国制造2025” 提出了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发展战略。《机器离线编程系统》课程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全力聚焦教学改革,总结出四大教学痛点。围绕教学痛点,重构教学内容,贯通“四篇章”思政教育,灵活运用“生生互动”等教学形式,创设“3+1”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课内课外全环节,线上线下全领域形成沉浸式教学新业态。课程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和示范性。

  • 标签: 教学改革 思政育人 TRIZ创新理论 学生助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声图像和二维X线荧光图像配准,评估超声引导机器辅助关节关节穿刺术动物实验的准确性。方法取成年绵羊腰椎新鲜标本6个,浸泡于明胶溶液,分为左右侧关节关节各24个,共计48个关节关节,依据穿刺方式分为机器组和徒手组(n=24),机器组和徒手组均穿刺左右侧关节关节各12个,机器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穿刺关节,徒手组穿刺对侧关节机器组左侧关节关节左侧L1 3个,L2 3个,L3 3个,L4 3个,右侧关节关节L1 2个,L2 3个,L3 5个,L4 2个;机器组和徒手组均在同一标本上进行,采用自身对照实验,记录和比较两组定位误差、方向误差、扫描时间、路径规划、总穿刺时间、总操作时间。结果机器辅助穿刺的定位误差[(2.21±1.12)mm]、方向误差(1.51°±0.47°)显著小于徒手组[(3.26±1.44)mm、2.24°±0.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组所有模型均在首次成功实现关节关节穿刺,徒手组则需要多次校正;机器组总操作时间[(463.84±34.93)s]显著长于徒手组[(298.40±27.48) s],但总穿刺时间[(37.97±6.87)s]显著短于徒手组[(261.61±33.1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辅助下的关节突穿刺术可以在较少的针头调整次数下实现精准穿刺。

  • 标签: 腰椎 椎关节突关节 超声处理 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机器辅助双Endobutton内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9例,其中19例应用国产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天玑系统辅助双Endobutton悬吊内固定,Rockwood分型Ⅲ型11例、Ⅳ型8例;20例采用常规切开双Endobutton内固定术,Rockwood分型Ⅲ型13例、Ⅳ型7例。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术后第2天和术后1年肩锁关节CT影像学参数(锁骨远端下皮质与肩峰下皮质的距离、上下两枚Endobutton的距离、锁骨远端前缘与肩峰前缘的水平间距、喙突骨隧道直径及锁骨骨隧道直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结果术后机器组随访时间(10.8±2.4)个月,常规组(11.5±3.1)个月。机器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5.3±2.1)分降低至(0.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P=0.014);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55.6±6.4)分提高至(92.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P=0.012);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由术前42.2°±5.4°增加至172.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4,P<0.001)。机器组手术时间为(74.4±6.6) min,较常规切开组的(61.7±7.2) 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P=0.037)。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的VAS、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外展活动度、CT影像测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机器组2例出现锁骨上表面皮质骨溶解;常规切开组1例出现复位丢失、1例锁骨上皮质骨溶解、4例喙突骨隧道一侧皮质缺损。结论骨科机器辅助和常规切开双Endobutton钛板内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均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机器辅助下精准建立锁骨及喙突骨隧道,可克服常规切开手术骨隧道偏移的缺点,防止复位再丢失。机器辅助和常规切开Endobutton内固定均存在骨隧道扩大的问题。

  • 标签: 肩锁关节 关节脱位 机器人手术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器辅助关节镜下重建与单纯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37例ACL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16~45岁[(30.7±9.8)岁]。17例在机器辅助关节镜下行ACL重建(机器组),20例在单纯关节镜下行ACL重建(单纯关节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导针钻孔次数、骨道位点的准确性(骨道中心点距理想解剖点的距离)、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Lachman试验、KT-2000测量数值评估膝关节稳定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关节屈伸活动度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3.1±4.1)个月]。机器组手术时间为(83.8±11.3)min,明显长于单纯关节镜组的(50.4±9.1)min(P<0.01)。机器组导针钻孔次数为(2.2±0.5)次,较关节镜组的(2.5±0.4)次少(P<0.05)。机器组骨道中心点距理想解剖点的距离为(1.3±0.3)mm,关节镜组为(1.4±0.3)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围术期并发症。术前、术后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Lachman试验、KT-2000测量数值、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关节屈伸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内术后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以上相关指标较术前显著改善(P均<0.01),术后4个月与末次随访时以上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机器辅助关节镜下重建ACL较单纯关节镜下重建ACL手术时间稍长,但可一次性制备具有良好位点及方向的骨道,获得与单纯关节镜下重建ACL相似的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机器人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腔镜外科是21世纪外科领域的革命性进步。由此而派生的微创外科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目前商品化机器辅助腔镜器械操作系统,俗称“手术机器”尚不具备真正机器的属性,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我们与声称的“外科机器时代”仍相距甚远。具有更完善人工智能模拟功能的新一代手术机器值得期待。“微创入路”并不一定等同于“微创外科”,患者真正获益是评价微创技术最重要的指标。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非技术时尚。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中国外科学界应保持理性与进取。

  • 标签: 手术机器人 微创入路 微创外科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机械电子工程向智能化、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显著,这也使智能机器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智能机器技术应用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为生产效率以及生产关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案,使生产生活更具灵活性和智能化,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 标签: 电子工程 智能机器人技术 核心
  • 简介:摘要:随着高新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开始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为自己实现利益的更大化,餐饮行业就包括其中。本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关于餐厅内的餐食碗筷配送----自助上菜机器。传统的人工配送具有浪费时间、研究的配送麻烦、服务员的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的缺点。而自助上菜机器能够解决以上问题,提高上菜的效率和便捷,还能够减少人力成本。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楼梯攀爬机器工作过程楼梯攀爬、精确避障及负载情况下快速、准确调节机器重心为研究重点,设计了变形轮与履带交替使用的复合结构。采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来测量机器与楼梯阶层的距离,判断机器是否到达楼体顶部或底部,判断障碍物的类型以及方位,实现了机器在遇障时能够准确、快速的躲避。另外,为了更好的实现其救援方面的勘察功能,添加了云台摄像头和图像运输模块,在车身方面添加了吸盘式机械手,陀螺仪加速度计获取机器姿态以调整重心。

  • 标签: 楼梯攀爬机器人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控制算法
  • 简介:摘要:为有效扩大机器应用场景,充分满足多元化使用需求,技术团队投入大量资源,对现有系统模块进行转型升级,旨在通过控制路径的改进创新,持续增强机器的智能化水平。文综从多个维度出发,系统探讨机器控制路径优化方式,旨在通过必要手段,实现机器运行状态的总体可控。

  • 标签: 机器人 控制系统 技术路径 实现方式
  • 简介:摘要:今年年初,住建部发布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阐明了“十四五”期间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加快智能建造与建筑产业化、工业化协同发展是《“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的首要任务,提出到2025年研发并生产一批建筑机器代表性的产品,实现在一批政府性投资项目、民营投资性项目上的应用。智能建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机器的应用,那么作为工程管理者针对机器进入施工工地需要什么条件?在工地上如何进行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如何控制机器的施工质量?这就需要对机器建造体系进行工程管理。

  • 标签: 建筑机器人 工程管理 人机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