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2009—2013年家族企业为样本,分析家族企业权分离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对于家族企业权分离度和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权分离度越大,家族企业盈余质量越低,盈余管理水平越高;政治关联对于家族企业权分离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存在政治关联的家族企业,权分离度对盈余管理的作用越弱,企业盈余质量越高。

  • 标签: 两权分离度 盈余管理 政治关联 家族企业 财务管理 市场化程度
  • 简介:针对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投资激励问题,分别建立了存在终止和不存在终止种情况下的阶段研发投资决策模型,并利用逆向归纳法讨论了委托方的偿付合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当第一阶段的研发结果为高质量时,代理人在第二阶段的投资积极性更高,代理人在第一阶段的投资水平和委托方支付的最优偿付都随着低质量时研发成功的比例系数而单调递减;研发活动的终止威胁导致代理人的投资积极性降低;在一定范围内,或有终止偿付合同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时的投资不足问题、提高双方的研发合作效率。

  • 标签: 产品研发 信息不对称 合同设计 投资激励 终止权
  • 简介:人们通常将著作人格和作者的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任何对著作人格的限制往往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在互联网时代,著作人格和著作财产权“二分离”现象日益增多,在“二分离”情况下,作者行使著作人格权时,须遵循诚信原则,服从服务于著作财产权的实现。同时,还需要考虑公益目的,遵守合同的约定,而不能恣意妄为。

  • 标签: 著作人格权 二权分离 著作财产权 诚信原则
  • 简介:农村资产这片沉睡的富矿,能否真正被唤醒,关键在于能否吸引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的难点是如何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与成本,痛点在于如何实现“”的有效流转.

  • 标签: 抵押贷款 金融机构 资产
  • 简介:文章利用CFD软件FLUENT中的自定义函数接口,将等离子体对中性气体的激励作用模型化为体积力引入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的平板射流,以及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激励对NACA0015翼型大迎角分离流的控制作用.计算分析表明,多对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可以有效控制NACA0015翼型大迎角分离流动.

  • 标签: 等离子体 流动控制 体积力
  • 简介:关于审判与执行分离模式选取的意见观点不一,阻滞了改革的深化推进。经对S省A市五个县区法院的实证考察发现,现行审执配置模式下,“重审轻执”观念盛行,审执工作质效欠佳,各界对执行工作的司法满意度偏低。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关于审执权力配置的改革实践,均未能有效破除执行难和执行乱难题。借鉴域外审执配置经验,提出审判与执行权实质分离的改革模式,并从权力属性差异、审执质效提升、人力资源优化、司法公信树立、司法廉洁保障等多个角度作应然性论证。

  • 标签: 审判权 执行权 实质分离 路径选择 司法改革
  • 简介:中国大陆于2007年3月16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通过《物权法》,并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在《物权法》起草之初即有部分学者着眼于现代社会现象,参照世界各国对于物的界定及种类,对传统物权法所规定的物项目或原则有着不同的主张,例如“物权法定主义”的存废。台湾地区于2010年2月3日公布增订“民法物篇”有关区分地上的第841之1至之6条文,承认土地上下一定空间范围内设定地上之必要,明显受到中国大陆《物权法》中第136条空间立法之影响。

  • 标签: 空间权 地上权 物权法定主义 空间地上权 大众捷运法 人民防空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通常被视为企业发展的阻碍,而股权激励制度则是重要的弥补措施。文章采用DID模型,对2006—2010年首次公布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的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探求股权激励公司业绩间的关系,评估影响股权激励效果的各要素。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没有显著改善公司业绩,只有激励期限能显著影响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该研究将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角度为上市公司及政策制定方提供参考。

  • 标签: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企业经营
  • 简介:民事执行的配置必须以科学认识民事执行的基本属性为基础,以实现民事执行制度的基本功能为出发点与归宿,以实现民事执行制度的效益优先价值为价值目标,解决执行难问题应当是民事执行权重新配置的目的之一。审执分离体制改革应当是我国民事执行配置的基本方向。推动民事审执分离体制改革,必须首先厘清'审'和'执'的内涵与外延,将民事执行完整地配置给人民法院,在审执分离的同时强调审执配合和审执协调,按照'分而不离'的原则配置实施性执行权能和判断性执行权能。我国应当通过实行审判和执行分离的体制改革,重新构建民事执行机制,彻底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

  • 标签: 民事执行权 配置 审执分离 体制改革
  • 简介:南非诺瑟母铂业公司同意以7200万美元(10亿兰特)价格收购全球最大铂生产商英美铂业公司旗下的采矿,这将确保诺瑟母铂业公司将旗下Zondereinde矿的寿命延长30年时间。

  • 标签: 采矿权 收购 寿命延长 生产商
  • 简介:上市公司控制强化机制有助于稳固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但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实践中常见的是终极控制人利用"双层股权"及"金字塔结构"操控公司行为。各国或地区采纳的规制路径可归纳为四个种类:一是规制"双层股权",消解金字塔结构;二是消除"双层股权",但允许"金字塔结构"的存在;三是有限地采用"双层股权"与"金字塔结构";四是禁止采用"双层股权"及"金字塔结构"。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计对控制股东的规制路径,联系我国公司运作的实际,可以保留股权控制的"金字塔结构",但应强化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并根据该结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可先行在诸如创新型公司及国有控股文化传媒企业中,将"超级表决股"限制在IPO之前,要求上市公司公开采纳该结构的相关信息及对公众投资者利益安全性的保障措施。建议在维持既有股票市场板块格局的同时,对证券市场进行差异化安排及制度创新,建构"隔绝控制强化机制"以严格执行公司治理标准,通过设定"不受等比现金流支持的表决"上限规则,以配套实施证券监管中的仲裁机制。

  • 标签: 控制权强化机制 金字塔结构 双层股权结构 规范设计 控制股东
  • 作者: 田纯邰淑杰王西芝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及理论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基层建设》 2016年第34期
  • 机构:现有阶段,企业管理中充分挖掘出每一名员工的内在潜能,对一个企业而言是长久发展及本企业能够稳固占领市场中优势地位、使企业走向辉煌的内生动力和重要基础。激励理论是一项已经得到广泛验证可行的科学管理理论,这项理论在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走科学化道路,走现代化道路,走创新化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随着国民经济体系中各条战线的飞跃式进行,电力管理中激励理论被当做一个全新的管理策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9月21-23日由北方通用动力集团组织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和9月23-25日在北理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越野车及改装车大会及军事轮式车辆装备平台发展论坛会上,华柴公司多种发动机的亮相加盟受到多方关注。

  • 标签: 发动机 专业展会 公司 轮式车辆装备 论坛会 改装车
  • 简介:教师惩戒是基于教师职业身份而获得的一种强制性管理学生的权利,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教师权力之一。教师惩戒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在我国,教师惩戒目前在概念界定、可操作性、立法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严重影响了教师正当权利的规范化使用,阻碍了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惩戒的行使。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惩戒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以及对中美国中小学教师惩戒的比较研究,得出中国中小学教师惩戒改革发展的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环境。

  • 标签: 中美 教师惩戒权 中小学教师
  • 简介:本文选用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行业公平性角度分析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激励作用。结果表明,提高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但是这种激励作用呈现倒U型状态:即当高管薪酬开始增加时会对高管起很强的正向激励作用,但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薪酬的继续增加对高管的激励作用将会变弱。同时,当高管薪酬明显高于同行业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时,薪酬对公司业绩激励的持续性将增强,倒U型的拐点明显延后。而且薪酬的行业公平性对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作用的强弱程度,会因公司所在地区和股权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 标签: 行业公平性 高管薪酬 激励
  • 简介:本文研究股权激励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市场反应特征。研究发现:公司业绩预告行为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随着业绩预告形式上精确性和实质上准确性的提高,信息质量提高,市场反应增强;业绩预告及时性增强,市场反应减弱;股权激励条件下,业绩预告行为的市场反应具有双向性(增强或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预告的未预期盈余与股票价格之间是正相关关系,未预期盈余越大,股票价格越高。

  • 标签: 股权激励 业绩预告行为 市场反应 精确性 准确性
  • 简介:采用2010--2014年沪深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激励程度越高,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好;内部控制有效性、高管薪酬激励公司业绩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有效性是高管激励程度对公司业绩影响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局部中介效应,以控股权不同进行分组检验也证明了这一效应的存在。因此,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激励计划时应当考虑内部控制对薪酬激励效果的影响,为达到激励高管进而提升公司业绩的目的,需要建立与高管薪酬激励相配套的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 标签: 高管薪酬激励 内部控制有效性 公司业绩 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 管理层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