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胸腔镜的手术切口十分重要,正确的切口是手术顺利的关键。

  • 标签: 胸腔镜食管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食管癌手术方式,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并发症更小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管状胃代食管50例,并与传统全胃代食管作临床比较,并随访。结果管状胃代食管术后无明显地反流性食管炎,且术后吻合口瘘明显减小。结论管状胃代食管食管癌病灶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必然会是手术发展的趋势。

  • 标签: 食管癌 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状胃成形代食管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对36例食管癌病人用管状胃成形术,管状胃与食管机械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本组36例病人中,无胸胃瘘、返流性食管炎及胸胃综合症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管状胃成形在食管癌治疗中,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症、返流性食管炎、胸胃瘘、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病人肺功能影响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管状胃 并发症 食管癌切除术
  • 简介:腹腔镜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具有微创、功能保全和术后生命质量好的优势,同时能达到常规根治性手术的肿瘤学效果。2009年9月至2013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对12例早期食管黏膜内鳞癌患者施行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其中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和颈部吻合口瘘各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2个月吻合口狭窄1例,经扩张治疗3次后治愈;其余患者均能正常经口进食,无胸闷、腹胀、腹泻、吞咽困难等症状,无肿瘤复发、转移征象。因此,腹腔镜保留迷走神经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是治疗早期食管黏膜内癌和食管良性疾病的较好选择。

  • 标签: 食管肿瘤 腹腔镜检查 食管切除术 保留迷走神经
  • 简介:摘要总结了10例食管憩室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对麻醉及手术的适应能力,增强了手术的安全性,有利于手术后病情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食管憩室 食管胃吻合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这是一个神奇的公司,2012年的广告投入只有0.4%,靠口碑宣传打江山。这个公司粉丝众多,有些人在选择居住地点时,甚至会以是否有一家全食超市在附近为决策标准。如果不对比,你永远不知道它货架的背后有那么多的奇迹,我们先用对比来对这家食品超市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 标签: 盈利 导向 利润 食品超市 广告投入 居住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食管癌姑息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探究其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70,纳入我们的研究当中。根据心理干预选择与否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实验组给予心理干预处理,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个组别的心理状态情况及一般生活情况。结果两个组别的患者在心理状态上,对照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变化,如抑郁、易怒、配合治疗差等,在生活质量情况上,实验组患者则表现了积极的一面更能积极的去面对,饮食、睡眠质量较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晚期食管癌行姑息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此类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此类患者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心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管状胃在食管、贲门癌切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贲门癌、食管癌患者,全部患者都是胃镜病理诊断,将其按照手术采用胸腔胃或者管状胃分为传统胸腔胃组和管状胃组。每组各50例患者。选择GEN300强生超声刀作为超声刀设备。手术的过程中大多会采取根治需要来行腹部、颈部、右胸部来进行根治手术;或者采用传统胸腔胃或者管状胃来吻合重建消化道。结果管状胃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578±898)d,术中术后输血量为(48000±24864)ml,手术时间为(20800±1524)min,术中清除淋巴结为(750±529)枚,术中出血为(4633±38659)ml;而胸腔胃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696±1095)d,术中术后输血量为(76000±30262)ml,手术时间为(19000±633)min,术中清除淋巴结为(848±757)枚,术中出血为(8466±43402)ml。由此可见,与胸腔胃组相比,管状胃组的术后输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要少的多(P<005)。结论“管状胃”能够将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进行有效地改善,也可以对发生的临床症状进行减轻或者减少。

  • 标签: 贲门癌 食管癌 胸胃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右胸-切口入路食管切除重建术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采用经右胸-切口入路食管切除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食管癌患者21例,年龄均〉70岁,PaO2(70-L-9)mmHg(1mmHg=0.133kPa),最大通气量:51%±9%,第1秒肺活量:57%±11%;食管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患者14例,PaO2:(96±13)mmHg,最大通气量:83%±11%,第1秒肺活量:91%±14%;均采用右胸-切口入路,根据病灶位置选择具体术式。患者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4月。结果3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1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右胸内吻合术;14例食管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患者中,2例食管平滑肌瘤、3例食管间质瘤和1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7例食管平滑肌瘤和1例食管间质瘤患者行单纯肿瘤摘除术。患者手术时间为(3.4±1.8)h,术中出血量为(160±44)m1。21例食管癌患者清扫淋巴结(14±5)枚,其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1.1±0.7)枚;术后无胸内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住院时间为(10±4)d。食管癌患者术后PaO2为(664-10)mmHg,最大通气量为50%±11%,第1秒肺活量为51%±13%;食管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患者PaO2为(94±13)mmHg,最大通气量为80%±13%,第1秒肺活量为87%±16%。35例患者随访1~2年,患者术后进食良好,无明显进食梗阻,术后1年生存率为82.9%(29/35),术后2年生存率为77.1%(27/35);死亡患者均为食管癌患者,1例死于心血管意外,7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经右胸-切口入路可选择性用于治疗部分食管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患者和高龄、肺功能低的食管癌患者,其近期效果�

  • 标签: 食管肿瘤 手术入路 右胸-切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15例食管恶性肿瘤切除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315例施行食管恶性肿瘤切除术的病人进行追溯性护理回顾,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病例中,308例顺利康复,死亡7例。结论及时到位的围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食管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食管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对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胸外科1995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食管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1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胸腔胃穿孔2例,远期膈疝2例,吻合口主动脉瘘1例。结论食管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行胃肠减压、药物调理、营养支持等治疗,效果是确切的。胸腔胃穿孔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术有关,术后早期发生,应与吻合口瘘鉴别,宜及时二次开胸修补。术后并发膈疝较少见,与膈肌缝合不严密、术后胸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一经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吻合口主动脉瘘多继发于吻合口瘘的基础上发生,病情凶险,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可致患者死亡。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少见并发症 诊断治疗
  • 简介:近日,依托于物联网技术的国内首家可溯源安全食品电子商务平台——龙宝溯源商城正式上线。溯源商城依靠现已成型的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和技术,通过对农产品和食品全生命周期及全过程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建立起责任追溯机制。商城对全国各地食品企业及产品进行整合,让消费者进入商城后,先溯源、再购买,

  • 标签: 安全食品 国内 全球定位系统 电子商务平台 联网技术 红外感应器
  • 简介:目的评价模块化胸腔镜食管切除在微创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4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模块化手术流程行胸腔镜食管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患者按食管癌术前准备,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切除术或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开腹游离胃手术。胸腔镜食管游离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按照模块化流程(针对患者情况进行灵活排列组合)进行:(1)下肺韧带游离及下段食管旁、下肺韧带(第8L、9组)淋巴结清扫。(2)奇静脉弓下食管的游离。(3)游离奇静脉弓上食管。(4)奇静脉弓的离断。(5)胸段食管的完全游离。(6)结扎胸导管。(7)清扫下气管旁、主肺动脉窗、隆凸下、双侧肺门以及左侧喉返神经旁(第4、5、7、10、2L组)淋巴结。采用电话或信件联系方式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术后1年内每3个月门诊复查胸腹部CT及纤维胃镜了解有无肿瘤复发及转移,超过1年后每半年检查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2月。结果45患者中,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切除术29例,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开腹游离胃手术16例。肿瘤长度为(4.2±2.5)am,AJCC分期T1、12、T4期患者分别为7、14、15、9例,N0、N1、N2、N3期患者分别为23、13、7、2例。45例患者胸腔内操作时间为(72±13)min,总手术时间为(249±39)min,术中出血量为(183±62)m1,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7±7)枚,术后住院时间为(18±7)d。2例患者中转开胸手术。45例患者均无术后死亡发生,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次(2例患者出现两种并发症),6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4例出现吻合口狭窄,3例出现声音嘶哑。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1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8个月。1例患者于术�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腔镜检查 食管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预防近端胃切除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探讨食管胃吻合重建食管胃连接部的最佳术式。方法在近端胃切除后,采用食管残胃对端或端侧粘膜对粘膜的同层对接吻合后,再行食管~胃胃套叠缝合,使食管胃吻合口隐藏在套入段的中下部,即是用折叠的胃壁作为贲门与食管下段的部分,如此在解剖学和组织学上似对贲门(食管胃连接部)的重建,在生理上起到贲门机制的活瓣作用。结果用本法施术395例,其中贲门癌和胃底癌335例,贲门下和胃底部巨大良性溃疡12例,贲门平滑肌瘤6例,贲门胃底息肉样腺瘤5例,贲门部平滑肌肉瘤3例,门脉高压症合并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再次手术者16例,重度贲门失驰症18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抗返流效果良好,也未发生吻合口漏,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全部病例随访1-20年未出现胃液返流和返流性食管炎。结论在选择好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近端胃切除食管~胃胃型套叠吻合,似对贲门的重建,起到贲门机制的活瓣作用,可预防胃液返流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并可减少或避免吻合口漏、溃疡和吻合口瘢痕狭窄的发生,因此是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食管胃吻合术 贲门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同期放化疗后经左胸颈切除器械吻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解放军第一O五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术前放化疗后接受左胸颈两切口左颈部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并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通过门诊复查或每次入院定期复查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1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82例患者手术顺利,肿瘤切除率达95.3%(82/86)。82例患者AJCC分期Ⅱa期20例、Ⅱb期37例、Ⅲ期25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淋巴结有转移者42例,分组标记证实颈、胸、腹3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7%(3/82)、53.7%(44/82)、22.0%(18/82)。86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4%(11/82),死亡1例。74例患者随访4个月至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7.6年。19例Ⅱa期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83%、57%,34例Ⅱb期患者分别为82%、68%、43%,21例Ⅲ期患者分别为56%、25%、16%。结论食管中下段癌放化疗后经左胸颈切除器械吻合具有病灶切除彻底,切缘癌细胞残留率低,严重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的优点。

  • 标签: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40例早期食管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患者行MBM治疗术中护士按染色、环形标记、装置多环黏膜切除器,套扎病变黏膜、电凝分片切除、创面处理6个步骤配合术者完成手术过程并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随访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39例患者经治疗和密切的护理配合,均经一次性操作切除,全部标本基底无癌残留,1例患者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发生出血23例,均以钛夹一枚止血成功,其余17例为创面少量渗血,自行止血或以氩气刀止血成功,术后未发现出血及皮下气肿。结论MBM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与心理支持,术中密切的观察与准确的配合,术后全方位护理与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顺利完成术中操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多环黏膜切除术 食管早期癌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多环黏膜切除术(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食管癌以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患者(13例早期癌、30例癌前病变)共51个病灶经术前内镜检查及黏膜活组织检查证实后行MBM治疗。术后1、3、6、12个月门诊行内镜检查并于原病灶处进行活组织检查,以后每6个月定期复查内镜。结果43例患者共行52次MBM,共切除标本180份;切除病灶大小为10mm×8mm~25mm×23mm;手术时间为(37±5)min。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2.2%(47/51)。4例未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中,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侵犯黏膜下层,切缘见癌细胞浸润而追加手术治疗;1例鳞状上皮癌患者术后2周追加放射治疗;其余2例患者追加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52次MBM术中出现4次创面出血,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食管穿孔。1例患者术后10d发生延迟性出血,行APC止血;1例发生食管轻度狭窄,无需扩张治疗,6个月后逐渐恢复。手术前后病理检查结果准确率为51.0%(26/51)。43例患者随访1年,3例复发,复发患者行MBM或APC治疗,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简便、安全、有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食管肿瘤 早期 癌前病变 多环黏膜切除术
  • 简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分析框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倾向调查”获取的抽样数据,分析消费者安全食品公共机构信任程度对安全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直接通过信念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对食品和农业企业的信任程度既直接通过信念又直接通过态度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对科学家和学术机构的信任程度大部分直接通过信念和态度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促进安全食品消费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公共机构 信任 安全食品 购买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