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遮盖联合心理辅导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121眼)弱视儿童采用戴镜、遮盖联合心理辅导等治疗方法,对弱视儿童视力进行矫正。结果矫正视力达5.0者108眼(89.26%),矫正视力4.8~4.9者10眼(8.26%),无效3眼(2.48%),总有效率为97.52%,定期复查,无一例反弹。结论用戴镜、遮盖联合心理辅导等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显著。

  • 标签: 遮盖法 心理治疗 弱视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通过连续遮盖法治疗的疗效。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筛选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64例纳入研究。患儿均接受连续遮盖法治疗。观察患儿弱视眼改善情况以及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后患儿矫正视力比治疗前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经连续遮盖法治疗半年后,视力提升≥1行占93.75%,视力提升≥2行占76.56%;视力平均提升3.81行。治疗1年后,视力提升≥1行占100%,视力提升≥2行占87.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在治疗弱视眼中采用连续遮盖能够明显提升视力,改善矫正视力。

  • 标签: 屈光参差性弱视 儿童 全遮盖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遮盖与药物抑制法治疗单眼弱视的疗效比较方法从2016年8月-2018年7月从我院选取100例单眼弱视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遮盖治疗,健眼完全遮盖,看不见任何东西。实验组患儿进行药物抑制治疗法,给予阿托品治疗,健眼每天使用1%阿托品滴眼液点眼。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中,6例无效,对照组患儿中,7例无效。可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有效率为86.0%。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基本痊愈需要的时间为(12.19±1.12)月,对照组患儿基本痊愈需要的时间为(12.29±1.21)月,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遮盖与药物抑制法治疗单眼弱视的疗效相近,需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

  • 标签: 遮盖法 药物抑制法 单眼弱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短时主动遮盖与间断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单眼弱视的小儿患者,共有88例小儿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间断遮盖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短时主动遮盖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本次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儿患者的初诊视力与观察组接近,本次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小儿患者的实力改善的情况低于观察组,本次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主动遮盖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效果比较明显,提高小儿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社会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短时主动遮盖 间断遮盖法 儿童单眼弱视。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治疗层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03/2011-04在邢台眼科医院行结膜瓣遮盖+虹膜嵌顿术的深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6例26眼,全部的病灶的范围均〈(5×5)mm2,角膜刮片检查真菌菌丝全部为阳性;前房积脓(+),病灶均较致密,术前不能确定病灶累及深度;在术中,当病灶剖切至接近后弹力层深度时,根据临床特点,对于病灶累及角膜层,但直径≤1mm的患者,人为在残余病灶的近周边处刺透角膜,造成角膜穿孔,自角膜穿孔或破溃处注吸前房积脓和抛光内皮斑后,将相邻近的虹膜嵌顿在角膜穿孔处,并用缝线固定1~2针,最后行结膜瓣遮盖术,尽量保持水密,术后继续给予抗真菌治疗并密切观察。结果:患者26例中有5例在病灶剖切中自行破溃,3例在病灶剖切中不慎切透,18例角膜基质床在剖切过程中完整;结膜上皮恢复时间为13.44±2.21d;24例感染得到控制,成功率为92%;2例因感染未控制而改为角膜移植术,最终控制感染。结论:结膜瓣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是治疗小范围的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控制感染,为以后的增视手术创造条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结膜瓣遮盖术 真菌性角膜溃疡 虹膜嵌顿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遮盖、阿托品散瞳治疗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患者20名为对照组(遮盖治疗),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20名患者为观察组(阿托品散瞳治疗),观察疗效、立体视重建效果。结果:阿托品散瞳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立体视重建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遮盖 阿托品 散瞳治疗 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 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部分时间遮盖与全天遮盖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并完成临床数据测定的病例108例108眼,随机分为部分时间遮盖组和全天遮盖组各54例,进行屈光矫正、双眼视觉等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部分时间遮盖组轻度弱视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5.46%,全天遮盖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时间遮盖组屈光参差量〉3D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7.62%,全天遮盖组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部分遮盖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效果显著,因部分遮盖能提高弱视治疗的依存性,减轻弱视儿童的心理压力,有望取代全天遮盖

  • 标签: 屈光参差性弱视 部分时间遮盖 全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鼻侧遮盖辅助治疗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的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7月期间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经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连续配戴远视矫眼镜6~9个月后仍有+20△以上内斜视的3~10岁非调节性内斜视或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21例。给予双鼻侧遮盖辅助治疗。每个月定期复查观察患儿视力及斜视度的矫正情况。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遮盖前斜视度为(+33±13)△;遮盖3个月后斜视度为(+21±15)△,其中矫正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7例;遮盖6个月后斜视度为(+18±12)△,其中矫正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3个时间点斜视度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16,P=0.001)。结论:双鼻侧遮盖可以有效地辅助治疗儿童共同性内斜视。

  • 标签: 双鼻侧遮盖 辅助治疗 共同性内斜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短时遮盖配合阿托品在小儿弱视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弱视患儿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采用短时遮盖治疗,观察组采用短时遮盖联合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有效率(93.34%)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品联合短时遮盖治疗小儿弱视疗效好,安全性高,临床使用价值高。

  • 标签: 短时遮盖法 阿托品 弱视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儿童单眼重度弱视使用遮盖和近距离压抑治疗来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g根据我院接收的单眼重度弱视儿童来进行研究分析,此次的患者均是7岁至15岁之间,全部患者共77例,将其中32例患者作为1组,使用近距离压抑联合弱视治疗,45例作为2组,使用单眼遮盖联合弱视治疗,对这些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这两组患儿在经过半年的治疗后,其视力恢复情况如下,1组患儿的实力提升3行以上的为71.88%,2组提升3行以上的为31.11%。结论临床中我们发现近距离压抑治疗的效果比单眼遮盖治疗的效果要好,因此临床中我们比较推介使用近距离压抑治疗的方式。

  • 标签: 近距离压抑 弱视 遮盖法 依从性
  • 简介:摘要本文就目前本实验室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常规检验和稀释做一方法学比较。其目的通过“两”比较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方法用POCH-8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同时用“两”抽取和采集117例住院病人标本。结果WBCP<0.01;RBCP>0.05;HbP>0.05;HCTP<0.01;PLTP>0.05,“两”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由于检测高效、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是理想和安全的方法。

  • 标签: &ldquo 常规检验&rdquo &ldquo 全血法&rdquo &ldquo 稀释法&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遮盖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6例作为资料,依据手术分组各5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遮盖、阿托品疗法,评价两组立体视重建效果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34%和立体视重建有效率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69.81%,66.04%,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与遮盖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效果比较,采用阿托品疗效可提高立体视重建效果和治疗效果,且不会引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遮盖法 阿托品疗法 屈光不正性弱视
  • 简介:<正>弱视为儿童常见病之一,治疗弱视的方法很多,其疗效与方法的选择关系密切。自Buffon1743年应用遮盖疗法治疗弱视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不仅获得可喜的结果,而且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近几年治疗弱视的方法越来越多,并且有较大

  • 标签: 弱视患儿 治疗方法 散瞳 单眼弱视 遮盖疗法 儿童常见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 8~ 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采用连续遮盖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6年 2月 -2016年 11月在我院就诊的 92例单纯为屈光参差为弱势的 8~ 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遮盖治疗方法周期为 2个月。治疗前进行系统的眼部检查,治疗后期则对患者弱视眼视力、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峰值对比敏感度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 1月、 2月后弱视眼视力、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截至空间频率指标显著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连续遮盖能对 8~ 14岁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提高病患视觉分辨度。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精神负担及病痛折磨。因此,此种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8~ 14岁儿童 连续全遮盖法 屈光参差性弱视
  • 简介:语言教学理论主张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注意语言的实用性。在阅读教学方面,应培养学生读有现实意义的书籍;通过篇章来教学生单词的发音,而不是把词句拆开,单独讲授;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陌生词汇猜测;学生应在各式各样的真实语料中理解并使用语法,正确拼写。写作应该有真实的用途,而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写作技能;写作的培养也应与实际生活紧紧相扣。

  • 标签: 全语言法 教学理论 阅读写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短时遮盖和全天遮盖疗法对儿童单眼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依据采用的单眼弱视遮盖疗法不同分为每天短时6h组和全天24h组。同时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弱视进行分析。随访监测12个月以上,对患儿弱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弱视程度,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共完成监测单眼弱视患儿80例(80眼),其中短时遮盖组43例(43眼),全天遮盖组37例(37眼)。短时遮盖组治愈率62%,全天遮盖组治愈率64%,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685)。短时遮盖组有效率88%,全天遮盖组有效率89%,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08)。轻度、中度及重度弱视患儿中,短时遮盖组与全天遮盖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全天遮盖疗法比较,短时遮盖疗法对于儿童单眼弱视治疗效果相近。

  • 标签: 弱视 儿童 遮盖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弱视应用阿托品联合短时遮盖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弱视小儿中选取50例纳入研究(时间:2020.1-2021.1),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比组(短时遮盖)和研究组(短时遮盖+阿托品)各25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88.00%显高于对比组56.00%,P<0.05。结论 短时遮盖作为治疗弱视小儿的传统疗法,可有效缓解患儿病情,减轻优势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若与阿托品进行联合应用,可为弱视眼提供进一步的锻炼机会,刺激弱视眼的发育水平,患儿视力水平的改善效果更优异,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及身心发育,值得采纳与推广。

  • 标签: 小儿弱视 阿托品 短时遮盖 眼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