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遮盖治疗29例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结膜遮盖治疗的29例(29眼)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其中真菌性角膜溃疡8例,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5例,细菌性角膜溃疡9例,外伤后继发角膜溃疡者2例,不明原因者5例。所有角膜溃疡患者中伴穿孔者3眼。对上述患者行病灶清除+结膜遮盖治疗,术后针对原发病进一步进行药物治疗。结果28眼经过一次手术后,角膜溃疡愈合;1眼术后2周时结膜溶解脱落,出现前房积脓,再次行结膜遮盖,但最终未保住眼球。该手术方法治疗角膜溃疡有效率达96%。本组病例中,28眼通过结膜遮盖达到治愈角膜溃疡,保存眼球的目的。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角膜溃疡,结膜遮盖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溃疡愈合,保存眼球,尤其对于不能开展角膜移植的基层医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膜瓣遮盖术 难治性角膜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结膜遮盖治疗角膜溃疡穿孔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角膜溃疡穿孔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结膜遮盖治疗,观察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加强用药护理,做好健康指导。结果 患者角膜溃疡穿孔得到较好控制。结论 在角膜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结膜遮盖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治疗费用低廉,没有材料限制,能让患者的眼球得以保留,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膜瓣遮盖术 治疗 角膜溃疡穿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改良结膜遮盖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沈阳爱尔眼科医院行改良结膜遮盖治疗的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35例35眼。患眼均为强化药物治疗后感染难以控制,感染范围大,角膜移植手术控制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小。其中暴露性角膜炎3眼,细菌性角膜炎10眼,真菌性角膜炎9眼,病毒性角膜炎6眼,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溶解的3眼,化学伤2眼,未确诊的难治性角膜溃疡2眼。手术方法对上述患者均行病灶清除,结膜遮盖,但是缝线一定要将线结包埋到角膜基质内。术后早期要加压包扎,防治结膜脱落,同时针对原发病继续进行药物治疗。结果30只眼通过一次手术感染得以控制。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未能控制,患者放弃治疗。2例周边感染扩大,经反复2-3次结膜覆盖,感染得以控制。2例结膜回退,再次行结膜遮盖,其中1眼角膜溃疡修复;1眼结膜再次脱落,改行穿透角膜移植成功。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角膜溃疡,结膜遮盖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作为应急方法治疗角膜穿孔、控制炎症,从而保住眼球,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提供条件.同时我们摒弃传统的结膜缝线外露方法,采用结膜缝线包埋,减轻患眼刺激症状,防止结膜后退,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角膜溃疡 结膜瓣 角膜炎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化学烧伤使用自体结膜筋膜遮盖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至 11月我院的 22例化学烧伤患者进行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第一二天有 16例患者疼痛,角膜刺激症缓解显著,角膜水肿和炎症明显缓解。术后两周有 22例角膜创面上皮化,没有明显新生血管增生和假性胬肉并发症。术后进行了 3至 6个月的随访,有 22例患者的眼角膜上皮愈合良好,有 68.56%的患者提升了视力。 结论:早期轻中度眼化学伤和热烧伤使用自体结膜筋膜遮盖治疗,简单易行,效果突出,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化学烧伤 自体结膜筋膜瓣遮盖术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黄xx,男,40岁,工人。1mo前在工作中切割金属时感一异物飞溅入左眼,当即左眼灼热感、眼红伴流泪,无胀痛、畏光,无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后自觉左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到当地医院治疗(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左眼视力进一步下降,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诊拟"左眼角膜穿通伤,深层角膜异物?"收住入院。入院查:视力:OS0.25,OD1.0,

  • 标签: 角膜穿通伤 遮盖治疗 羊膜移植 结膜瓣 深层角膜异物 瘘管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治疗全层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03/2011-04在邢台眼科医院行结膜遮盖+虹膜嵌顿的深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6例26眼,全部的病灶的范围均〈(5×5)mm2,角膜刮片检查真菌菌丝全部为阳性;前房积脓(+),病灶均较致密,术前不能确定病灶累及深度;在中,当病灶剖切至接近后弹力层深度时,根据临床特点,对于病灶累及角膜全层,但直径≤1mm的患者,人为在残余病灶的近周边处刺透角膜,造成角膜穿孔,自角膜穿孔或破溃处注吸前房积脓和抛光内皮斑后,将相邻近的虹膜嵌顿在角膜穿孔处,并用缝线固定1~2针,最后行结膜遮盖,尽量保持水密,术后继续给予抗真菌治疗并密切观察。结果:患者26例中有5例在病灶剖切中自行破溃,3例在病灶剖切中不慎切透,18例角膜基质床在剖切过程中完整;结膜上皮恢复时间为13.44±2.21d;24例感染得到控制,成功率为92%;2例因感染未控制而改为角膜移植,最终控制感染。结论:结膜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是治疗小范围的全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控制感染,为以后的增视手术创造条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结膜瓣遮盖术 真菌性角膜溃疡 虹膜嵌顿术
  • 简介:目前,由于眼外伤的增加,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炎正以每年增加的发病率成为我吲主要的致肓性眼病之一。在基层医院,由于缺乏高效低毒、廉价的抗真菌药物,真菌性角膜炎已成为眼科医生的棘手问题。对于有些药物治疗效果差,而经济条件困难的重症的患者,我们采取传统的球膜遮盖,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球结膜遮盖术 治疗效果 真菌性角膜溃疡 重症 真菌性角膜炎 抗真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羊膜移植与结膜遮盖角膜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情况。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收治的角膜溃疡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被分为观察组(羊膜移植组)40例和对照组(结膜遮盖组)40例。结果观察组角膜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整体效率明显是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羊膜移植可以控制炎性细胞因子,促进角膜溃疡细胞衰亡,体现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本院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羊膜移植 结膜瓣遮盖 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结膜遮盖术后再行角膜移植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的难治性角膜溃疡病例 86例。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一期行角膜移植,观察组为先行结膜遮盖,二期行角膜移植。分别记录 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 3天 和术后 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观察比较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 3天、术后 3月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结膜遮盖术后再行角膜移植,可明显改善术后近期与远期视力,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膜溃疡 结膜瓣遮盖术 角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门诊70例76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采用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结果术后植片一期愈合70例,无植片坏死脱落,无肉芽增生及睑球粘连发生,随访半年-2年,复发3例,复发率约3.9%。结论采用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供体方便,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翼状胬肉 显微镜 自体结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病灶切除联合结膜遮盖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3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患者,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应用了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应用了病灶切除联合结膜遮盖治疗方式,随后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视力上升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视力上升情况更加明显,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切除联合结膜遮盖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部分患者的视力还会得到提高。

  • 标签: 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 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与结膜遮盖在角膜溃疡治疗中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角膜溃疡的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n=10)使用羊膜移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n=10)使用结膜遮盖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膜血管翳生成评分、角膜透明度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角膜血管翳生成评分、角膜透明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羊膜移植在角膜溃疡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角膜溃疡患者的角膜血管翳和角膜透明度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角膜移植 结膜瓣遮盖 角膜溃疡 临床疗效 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膜遮盖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导致角膜穿孔的疗效,探讨结膜遮盖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导致角膜穿孔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3月到2015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7例SJS致角膜穿孔的患者采用结膜遮盖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定期进行复诊和随访,记录患者的视力情况、角膜溃疡愈合情况、结膜组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8年,7例患者均保存了眼球;2例患者术后视力为光感和手动外,其余患者视力为0.1~0.4;7例患者结膜组织均生长良好,角膜溃疡均愈合良好;7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再次角膜溃疡或溶解以及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结膜遮盖是治疗SJS致角膜穿孔的一种有效的和安全的方法。

  • 标签: 结膜瓣遮盖,Stevens-Johnson综合征,角膜穿孔,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64例(69只眼,其中有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轻度睑球粘连的5只眼)分别用两种方法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其中33只眼行球结膜转位移植,另36只眼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后随访6-18月。结果球结膜转位移植组有6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8.18%。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组有2只眼复发,复发率为5.56%。两组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是治疗胬肉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翼状胬肉 复发率 自体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膜移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结膜移盖治疗23例(2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19例角膜溃疡治愈;4例角膜穿孔,行眼内容物剜除。治愈率82.6%。结论在不具备角膜移植条件下,及时进行结膜移盖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保留眼球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术前术后做好患眼的清洗滴药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指导是手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 标签: 结膜瓣移盖 真菌性角膜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加改良双结膜转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加双结膜转位式的63例63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观察12到18个月。结果63例,复发6例,复发率9.52%。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双结膜转位手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较低,可以作为翼状胬肉一种式选择。

  • 标签: 翼状胬肉 双结膜瓣转位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5例干眼症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患者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回顾性分析在早期在我院接诊的44例条件相似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干眼症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干眼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干眼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干眼症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5例(28眼)翼状胬肉病例行带蒂结膜移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月至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带蒂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复发率低,术后效果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