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市场流通中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质量.方法从使用单位抽取20家试剂,用国家参考品、确证为阳性的样品和阴性样品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0家试剂均符合200107批国家参考品的质量要求,对76份确证为阳性样品的检出率为100.0%,16家试剂对88份阴性样品的检出率为100.0%,3家试剂为98.9%,1家试剂为97.7%.结论我国HIV抗体诊断试剂的灵敏度较高,但某些试剂的特异性仍需提高.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 质量
  • 简介:摘要: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内,第三代POCT免疫诊断平台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设备,为提高诊断结果精准度,降低检测成本支出等发挥出积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第三代POCT免疫诊断平台构建方式,综合设备主体、设备关键装置、设备性能验证,优化平台应用效果。

  • 标签: POCT 仪器设备 免疫诊断平台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动物免疫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疫病监测中的应用,本文综合分析了免疫诊断技术的最新发展,并深入探讨了其在动物疫病监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分子诊断技术如PCR技术等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动物疫病的早期检测能力,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疫病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新型免疫试剂的研发则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免疫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有望在未来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动物 免疫诊断技术 发展趋势 疫病监测 应用
  • 简介:自身免疫性肝病(ALD)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AOS)。部分患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发现症状时已进展至肝硬化阶段,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已逐渐引起了肝病学界的高度重视。其中AIH及其重叠综合征占ALD的主要部分,此种疾病在发现及诊断方面一直是学界难以把握的难题,本文对现今关于AIH的诊断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重叠综合征 诊断标准 评分系统 抗体滴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因与几乎所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仍然不太清楚。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典型患者往往是15~35岁年轻妇女,或闭经期女性。起病往往隐匿,约5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伴有黄疸,常是发作性经过。还有证据表明自身免疫性肝炎与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有关。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诊断
  • 简介: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以肝脏病理损害和肝脏功能试验异常为主要表现。由于该疾病在国内较为少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加之部分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漏诊和误诊的病例较多。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可防止或推迟其进入肝硬化,避免进行肝移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思路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脏损伤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脑炎(AE)是一组主要由细胞免疫和(或)体液免疫介导的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其抗神经细胞抗体密切相关。AE往往临床病程严重、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免疫综合治疗对临床转归至关重要,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不同类型A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有其相应的特点。笔者对AE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影像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异常表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测定分析仪,对390例MDS、50例良性血液病人(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等)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MDS89.3%以上有二系或三系免疫表型异常,其中CD7、CD19、CD13、CD14、CD33、CD34、HLA-DR免疫标志变化最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髓系抗原表达明显增高,而且随MDS进展恶化,FAB亚型抗原表达出现规律性变化,RA→RAS→RAEB→向RAEB-T转化,较早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3、CD33)逐渐增加,而较晚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5、CD24)逐渐减少;同时伴淋系抗原表达逐渐减少;骨髓干细胞/祖细胞表面抗原(如CD34HLA-DR),随着MDS恶化发展,有逐渐明显增加异常表现,而且CD34、HLA-DR早期抗原表达增高者,常常预后较差,易于转化成白血病。结论骨髓细胞免疫异常表型,对MDS诊断、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对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免疫表型
  • 简介:我国的结核病疫情相当严重,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对于早期化疗和控制传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然而涂片阳性率低、培养耗时长,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尤其是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和儿童结核的诊断十分困难,而免疫学检查标本来源方便、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目前已成为结核病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本文就结核病免疫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地介绍。

  • 标签: 结核病疫情 免疫学诊断 早期化疗 “金标准” 结核病诊断 细菌学检查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法使用单克隆抗体来抑制蛋白质(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CTLA4]、程序性死亡 1 受体 [PD-1] 及其配体 [PD-L1])的表达,从而促进T细胞活化抗癌。目前,抗CTLA-4(易普利姆玛)和抗PD-1药物(纳武利尤单抗、派姆单抗)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和淋巴结受累的III期疾病。现在的数据表明,相当大比例 (20–50 + %) 的患者,即使是那些患有晚期疾病的患者,在 ICI 治疗后仍存活数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验诊断。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本院150例免疫性肝病患者,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自身抗体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炎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2.7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8.42%,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身抗体检测在免疫性肝病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其能够将疾病类型、症状等反映出来,更好的划分肝病类型,值得采纳。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对梅毒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之间,从我院抽取76例梅毒患者,以此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同期检查的健康人群,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体液免疫检测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检测结果。结果:梅毒患者的IgG、IgA、IgM指标均高于健康人群(P

  • 标签: 梅毒 体液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梅毒患者诊断中采取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效果。方法:加入到本次的研究的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梅毒患者。将其设定为实验组,将同期60例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上述两组患者均采取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分析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体液免疫指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两组细胞免疫指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低(P<0.05)。 结论:在梅毒患者诊断中施行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可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病情,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功能 梅毒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梅毒患者诊断中采取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效果。方法:加入到本次的研究的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梅毒患者。将其设定为实验组,将同期60例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上述两组患者均采取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分析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体液免疫指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两组细胞免疫指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低(P<0.05)。 结论:在梅毒患者诊断中施行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可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病情,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功能 梅毒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F)、混合结缔组织病(MTCD)、干燥综合征(SS)、多发性肌炎(PM)、虹膜睫状体炎(IRI)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内的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ith抗体、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干燥综合征A/B抗原(SS-A/B),探讨自身免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得出结论抗核抗体ANA、ds-DN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 作者: 龚彩凤 孙永琨 解亦斌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4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免疫治疗有望改善其预后。胃癌分子分型作为胃癌分子诊疗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根据基因、免疫微环境等多个层面对胃癌患者进行精准分类,有助于筛选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本文就胃癌的分子诊断免疫治疗的相关内容作一评述。

  • 标签: 胃肿瘤 分子分型 免疫治疗 精准医学
  • 简介:1999年1月至3月某种猪场发生了一种以高热,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哺乳仔猪的发病率为66.7%,死亡率为58.3%,断奶仔猪的发病率为53.6%,死亡率为12.3%,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变化观察和免疫荧光抗体检查,确诊该种猪场所暴发的传染病为猪瘟。据了解该场均为猪瘟免疫猪,此外,用间接血凝试验对21日龄超前免疫仔猪的血清中猪瘟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仔猪的免疫合格率为78.9%。

  • 标签: 免疫猪 猪瘟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