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1)回顾了我国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现状;(2)探讨了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关系;(3)提出了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

  • 标签: 健康体检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据有关调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已影响到学生健康成才。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了通过高中体育教育和锻炼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成为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 标签: 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体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乳喂养与母婴健康关系,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2年5月“促进母乳喂养,保障婴儿健康”活动以来,收集总结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健康的临床实际资料。结果通过3年来对临床产妇的健康教育和技术指导,提高了孕产妇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结论母乳喂养优于其他方式喂养,母乳喂养促进母亲身心健康

  • 标签: 母乳喂养 母婴健康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本文将针对营养健康教育与饮食业状况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在饮食业内实行营养健康教育时所遭遇的各种问题和不足,从而建设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而推动营养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实施。

  • 标签: 营养健康教育 饮食业状况 关系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教学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体育课程已经无法满足课堂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中,明确了高中体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除培养学生技能和思想之外,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们健康成长。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健康与技能的关系,并提出将两者有机地统一于教学之中,希望对促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 标签: 高中体育教学健康与技能处理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有针对性的展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一)方法:采用王极盛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湖南省三个地区6所学校的670名留守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二)结果:(1)留守儿童男女生在敌对和心理不平衡上差异显著(t=2.17和2.71,p〈0.05);(2)留守儿童男女生在支持利用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13,p〈0.05);(3)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性相关;(4)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三)结论: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增益作用。

  • 标签: 留守儿童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初中生
  • 简介: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健康教育则是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只有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内涵,理顺体育教育、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的关系,形成联动机制,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 标签: 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 健康教育 关系
  • 简介:【编者按】近日,国务院向社会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我国首个针对健康服务业发展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将在财税价格、市场准入、人才建设等方面采取哪些措旋.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社会资本办医能否借此提速?百姓从中能得到什么实惠?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 标签: 服务业 健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民生 指导性文件 《意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检查及产前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00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产前检查在5次以内的设为对照组,产检在5次及5次以上的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伴出血、过期妊娠、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明显高于未接受过产前健康教育者(P<0.05)。结论孕产妇积极的接受健康教育、加强产前检查对于降低高危妊娠和孕产妇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产前检查 健康教育 妊娠结局 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SDQ(StrengthsandDiffficultiesQuestionaire)量表,通过OLS、OrderedProbit模型的回归分析,探析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的忽视、当着外面人的吼骂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家庭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同维度(情绪症状、行为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影响并不相同。此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母亲受教育水平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显著,仅在特定维度有影响。农民工父母应正确处理好经济上的供养与精神上的抚慰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同时城市应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流动儿童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 标签: 家庭关系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 SDQ量表
  • 简介:本次研究以462名高职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父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高职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概念量表上,来自农村和城镇的高职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高职生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除了道德自我,其余因子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高;自我批评能显著预测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高职生 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
  • 简介:为探讨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选取215名高职学生,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基本良好;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关系。因此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高职学生 积极心理资本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新加坡社会已建立了共同的健康价值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良好,医患关系和谐,罕见医患纠纷发生。对比我国社会,医患缺乏信任,矛盾加剧,纠纷不断,除社会功能、医方、患方存在的不足因素外,与中国社会共同的健康价值观缺失是密不可分的。借鉴新加坡经验和做法,培育社会共同的健康价值观,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策略。

  • 标签: 健康价值观 医患关系 和谐 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体质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且无其他相关疾病的体检人员988名,对其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及体质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988名体检者脂肪肝的总检出率为26.8%(265/988)。其中高脂血症组其脂肪肝的检出率为44.7%(198/988),无高脂血症组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2.3%(67/988),高脂血症组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无高脂血症组(x2=12.2.P〈0.05)。高三酰甘油血症组脂肪肝的检出率为44.9%,明显高于高胆固醇血症组的22.8%(P〈.05);混合型高脂血症组脂肪肝检出率为56.6%.均高于高三酰甘油血症组及高胆固醇血症组(均P〈0.05)。高血糖组脂肪肝的检出率为48.1%,非高血糖组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64.64,P〈0.05)。随着BMI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脂肪肝检出率随着BMI、血脂水平及血糖水平的增高而增加:脂肪肝的发生与BMI、血脂、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脂肪肝 高血脂 高血糖 体质指数
  • 简介:本研究以378名中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研究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间分别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因果关系。教师职业压力比较大,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重要的相关因素。

  • 标签: 职业压力 职业倦怠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体重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896例健康人群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BMI肥胖组的3指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超重组(P<0.05);超重组的3指标检测率高于正常组(P<0.01);超重组的3指标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BMI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评估及预防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 标签: 体重指数 血压 血脂 血糖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活动平板试验探讨健康体检吸烟者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92例健康体检吸烟者及110例健康体检不吸烟者,应用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同时监测血压和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恢复期的心电图和血压。结果92例吸烟者中阳性9例,可疑阳性13例,阴性70例。110例不吸烟者中阳性1例,可疑阳性5例,阴性104例。结论吸烟者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 标签: 吸烟者 不吸烟者 活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的人格发展特征、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王登峰、崔红等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的200例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段的中老年在情绪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老年人格维度中情绪性的发展呈"U"字形,58~68岁情绪性得分较低,53~57岁和〉68岁年龄段情绪性得分明显升高;(3)中老年人在SCL量表的9个项目因子,除了人际关系一项的得分低于常模分数之外,其余各项均高于常模水平(P〈0.05),并且中老年人在9个项目因子上面的得分不存在年龄段和性别的差异;(4)中老年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些维度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外向性、善良、人际关系、才干、行事方式得分高的中老年人较少报告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偏执、精神障碍等不良心理表症,而情绪性与敌对性、偏执等项目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中老年人的人格特征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表现出较少的可变性和发展性,但情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不同人格特征的中老年人在面对生活事件时的应激水平可能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导致了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措施,开展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维护。

  • 标签: 中老年人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