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评估急诊室护理团队协作模式对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以期探索最佳的护理团队协作模式,持续提高急救护理的质量和效率。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抢救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实施护理团队协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总时长。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团队协作模式在抢救成功率上表现出明显优势,且抢救所需的总时长显著缩短,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急诊室护理团队协作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缩短抢救时间,证实了在急救护理实践中采用团队协作模式的重要性。

  • 标签: 急诊室 护理团队 协作 抢救成功率 护理效率
  • 简介:摘要:门诊为医院常见科室,尽管治疗时间较短,但患者受到环境、服务态度、开诊时间、就诊时长、有院内感染可能等因素影响,,极易引起患者焦虑、烦燥等不良情绪从而对于医疗服务产生不满。人文关怀为新型护理模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将综述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文关怀的方法及效果。

  • 标签: 门诊 候诊 人文关怀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急诊室是患者面临身体和心理危机的第一线,因此心理健康支持和干预在此环境中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探讨了急诊室中的心理健康支持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通过整合心理学和医学知识,我们强调了在急诊情境下实施的心理健康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和整体医疗效果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及时的心理支持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还能提高医疗团队的工作效率。因此,急诊室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支持措施,以促进患者的综合治疗。

  • 标签: 急诊室 心理健康 支持 干预 患者康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胸痛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院前急救的工作量也越来越重。胸痛是急诊就诊的常见原因,也是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呼叫救护车的常见病症。虽然很多低风险胸痛患者经过治疗而缓解或者不治而愈,但由于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心脏压塞等疾病导致的严重的胸痛是高危的,甚至是致命的,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猝死。所以,在院前急救工作中,调度员、从事院前急诊护理人中快速、有效地对胸痛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胸痛患者的生存率。本文以100例胸痛患者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早期护理干预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救治效果进行评估。

  • 标签: 急诊室 急性胸痛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候诊期间护理干预对口腔修复门诊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口腔修复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统计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口腔修复门诊老年患者,在候诊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候诊 口腔修复门诊 老年患者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缩短彩色B超候诊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妇产科B超室中成立品管圈组织,根据80/20法则找出候诊流程中等候时间较长的环节作为改进重点,同时分析其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比较活动前后的结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以后,妇产科病人候诊时间有所下降,并且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分析结果品管圈在缩短彩色B超候诊时间中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采取科学管理理念措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让患者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品管圈 缩短彩色B超 候诊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选择60例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急诊室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采用常规急诊室护理干预(参照对照组)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焦虑、抑郁情绪表现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在干预后的组间比较中呈现差异,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胸痛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急性胸痛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急诊室作为医院中处理急性病例和传染病患者的重要场所,其有效的隔离与防护措施对于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急诊室传染病患者隔离与防护的现状,探讨了隔离区域的合理布局、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PPE)使用、以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感染控制策略。研究指出,通过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和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可以显著降低急诊室内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本文还强调了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快速隔离的重要性,以及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的必要性,以确保他们能够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

  • 标签: 急诊室 传染病 隔离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PPE)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常规组与探究组护理人员在对待儿科急诊室中儿童行为问题的护理策略,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了我院儿科急诊室的护理人员14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探究组,每组7人。常规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探究组则实施新的护理策略处理儿童行为问题。通过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目标完成度,管理质量评分,以及重要时刻手卫生执行效率三大维度进行评价。结果 对比结果显示,探究组在消毒原则、七步洗手法、细节执行以及总评分上均高于常规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探究组在管理后的手卫生防护意识、手卫生防护技巧、手卫生知识掌握度上也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此外,探究组在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护理操作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的手卫生执行效率都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探究组实施的新护理策略在处理儿科急诊室儿童行为问题时,相比于常规护理策略具有更好的效果,具有更高的目标完成度、管理质量和手卫生执行效率,这对于提升护理人员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处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儿科急诊室 儿童行为问题 护理策略 管理质量 手卫生执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