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物料比和提取时间,优化石菖蒲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观测石菖蒲挥发油的体外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对物料比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选择;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石菖蒲挥发油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石菖蒲与水为17的比例,提取7h,挥发油得率高,累计得率达95%以上。抑菌试验表明石昌蒲挥发油对表皮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以及福氏志贺菌抑菌作用最强,三者的MIC均为0.0021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0657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1313g/ml;对B群链球菌和伤寒沙门菌的MIC均为0.2625g/ml。

  • 标签: 石菖蒲 挥发油 MIC
  • 简介:目的评价氟曲马唑对足癣分离病原菌的体外活性,并与联苯苄唑相比。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M-38A2(皮肤癣菌)和M27-A3(酵母菌)微量液基稀释法对病原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氟曲马唑对红色毛癣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31~2μg/mL,MIC50为0.5μg/mL,MIC90为1μg/mL,GM值为0.637μg/mL;联苯苄唑分别为0.031~16μg/mL,0.25μg/mL,2μg/mL,0.634μg/mL;两药对红色毛癣菌MICG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4)。氟曲马唑对趾(指)间毛癣菌MIC范围为0.031~1μg/mL,MIC50为0.031μg/mL,MIC90为0.5μg/mL,GM值为0.17μg/mL;联苯苄唑分别为0.125~16μg/mL,1μg/mL,2μg/mL,1.886μg/mL;两药对趾(指)间毛癣菌MICGM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尽管酵母菌菌株数偏少,但研究结果显示两药对念珠菌属和毛孢子菌属MICGM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31)。结论氟曲马唑对红色毛癣菌的抗菌活性与联苯苄唑相似,但对趾(指)间毛癣菌、念珠菌属和毛孢子菌属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联苯苄唑。

  • 标签: 氟曲马唑 联苯苄唑 皮肤癣菌 酵母菌 体外抗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泻心汤配方颗粒、传统汤剂当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考察,对比分析泻心汤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体外效果。方法采用了(250mm×4.6mm,5μm)DiamonsilC18-液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0.05mol/L),NaH2PO4的磷酸调pH=3,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350nm。结果泻心汤配方颗粒汤剂相比较传统汤剂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显著增高;配方颗粒汤剂对黑曲霉菌的抑制效果小于传统汤剂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好于传统汤剂;两种汤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结论相比较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含有更高的盐酸小檗碱且能更好地抑制大肠杆菌。

  • 标签: 泻心汤 配方颗粒 传统汤剂 盐酸小檗碱 抗菌作用
  • 简介:【目的】通过鬼臼毒素母核C-4位的酰胺化,以获得高效、低毒、抗多药耐药的新型酰胺类鬼臼毒素衍生物。【方法】将邻-氨基-4-脱氧表鬼臼毒素和4'-去甲基-4β-氨基-4-脱氧表鬼臼毒素的C-4位经酰胺化,分别引入小分子芳香羧酸:2-氯异烟酸、6-氯吡啶-3-乙酸、4-苯氧基苯甲酸以及4-苯氧基苯乙酸,得到C-4位为不同酰胺基团的鬼臼毒素类衍生物,通过MTT法筛选,对K562和Hela细胞进行药理活性评价。【结果】合成得到A、B两个系列共8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都经过HR—ESI—MS、1HNMR和13CNMR验证,其中化合物A1、B1、B3具有较强的体外肿瘤活性,且优于阳性对照药物Etoposide(VP—16)。【结论】(1)鬼臼毒素C-4’位羟基的游离性对其发挥体外细胞毒活性很关键。(2)鬼臼毒素C-4位成酰胺可显著影响其体外肿瘤活性

  • 标签: 鬼臼毒素衍生物 芳香羧酸 酰胺 体外抗肿瘤活性
  • 简介:目的系统性评价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细菌生物膜(BBF)的活性及体内外抗效果.方法:体外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抑制BBF浓度(MBIC)和最低BBF消除浓度(MBEC);活菌计数法绘制时间-杀菌曲线(KCs);体内试验采用小鼠MRSA全身感染模型,尾静脉给药保护小鼠后测定半数有效剂量(EDso);建立免疫低下小鼠MRSA大腿感染模型,记录尾静脉给药24h后大腿组织菌量的变化.结果: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临床分离的60株MRSA均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BF的MBIC值与万古霉素相当,敏感性显著高于阿莫西林;体内试验中,利奈唑胺对全身感染小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EDso小于万古霉素与阿莫西林;对免疫低下MRSA大腿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也要优于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结论: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分离的MRSA临床菌株体内外活性均较高,尤其对MRSA的细菌生物膜也显示了极强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利奈唑胺 最小抑制细菌生物膜浓度 最低细菌生物膜消除浓度 半数有效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树舌灵芝粗提物体外肿瘤的效果。方法从树舌灵芝中以溶剂提取法得到有机化合物,于分离、纯化后应用MTT比色法进行分析,了解氯仿提取物、乙醚以及醋酸乙酯提取物等对人乳癌细胞(MCF-7)的活性抑制作用。结果在浓度为110、1100以及1200时,氯仿提取物对MCF-7的活性抑制率较阳性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氯仿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MCF-7的增殖,而其它样品对MCF-7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树舌灵芝中的氯仿提取物能够发挥肿瘤抑制作用。

  • 标签: 树舌灵芝 粗提物体 抗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菌毒清颗粒的体外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的CPE法观察菌毒清颗粒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菌毒清颗粒对EB病毒BcLF和BARF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菌毒清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所致CPE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EB病毒的BcLF和BARF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菌毒清颗粒能在体外抑制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和疱疹科病毒。

  • 标签: 菌毒清颗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柯萨奇病毒 EB病毒
  • 简介:目的:研究夜香树(CN)茎不同部位提取物体外肿瘤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CN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TT法对CN茎各个部位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结果显示CN95%乙醇和正丁醇部位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4、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增殖,但CN乙酸乙酯和乙醚部位对上述2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CN茎抗肿瘤成分主要富集在95%乙醇和正丁醇部位.

  • 标签: 夜香树茎 MTT 抗肿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抗原负载情况下机体DC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性功能。方法取10例肺鳞癌患者癌细胞制备不同的肿瘤抗原,同时取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制备成DC细胞,分为对照组、CEA组、CA19-9组、CEA+CA19-9联,分析各组间差通过不同肿瘤抗原致敏DC细胞,分析致敏后DC细胞CD分子表达、T细胞增殖指数及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结果CEA+CA19-9联合应用组DC细胞表面分子CD1a、CD83、CD80、CD86、HLA-DR的表达最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细胞增值指数最小,而CEA+CA19-9组组刺激作用最高,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间对肿瘤细胞杀伤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CA19-9抗原联合刺激能够明显提高DC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能力,T细胞增殖的能力提高,发挥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 简介:选择8种使用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化脓药,采用各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广泛采用的K-B纸片扩散药敏试验方法(美国NCCLS标准),分别测试这8种药物对金葡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变化特征,为人们正确地选择药物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测定结果,针对金葡菌引起的相关病症,优先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就能得到有效而及时的治疗,其次选择头孢类药物,短时间内也能得到有效治疗,尽量少选择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药物。

  • 标签: 化脓药 金葡菌 抑菌活性 比较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培养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of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患者韧带细胞的方法并检测其成骨活性。方法2013年1~12月颈椎外伤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各15例行颈前路手术治疗。术中切取韧带标本,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取第3代细胞进行细胞鉴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量2组细胞骨钙素、碱性磷酸酶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差异。结果组织块培养法培养7~14d见细胞萌出,细胞呈梭形、纺锤形及多角的星形,细胞核大、卵圆形、细胞边界不清。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波形蛋白阳性表达,证实细胞培养成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提示韧带骨化组细胞骨钙素、碱性磷酸酶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高于外伤组。结论组织块培养法可成功培养颈椎后纵韧带组织细胞,形态学表现为成纤维细胞特点。体外培养的OPLL患者的韧带细胞具有明显的成骨活性

  • 标签: 颈椎 骨化 后纵韧带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分化
  • 简介:不少家庭主妇喜欢选购抗菌皂——保护家人的健康,当然要远离细菌。那么这些抗菌皂真的是好选择吗?未必。当今30%的抗菌皂的活性成分为三氯生——学名“二氯苯氧氯酚”,又名“三氯新”“三氯沙”等,作为一种广谱抗菌剂,三氯生被广泛应用于肥皂、牙膏等日用化学品之中,可见我们几乎天天和它打交道,然而最近科学家指出:想要有效抗菌,你得避开三氯生,因为它未必如我们认为的那样安全和有效。

  • 标签: 广谱抗菌剂 香皂 日用化学品 三氯生 家庭主妇 二氯苯氧
  • 简介:为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并且使其表面具有抗菌功能,从而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和生物腐蚀,利用原位水热法在AZ31镁合金基体上制备氢氧化镁膜以及层层组装制备硫酸庆大霉素(GS)和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多层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化学测试和浸泡实验研究(PSS/GS)nMg复合膜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和耐腐蚀性能。最后,通过抑菌圈实验和平板计数法评定(PSS/GS)nMg样品抵抗金黄葡萄球菌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镁合金表面制备的复合膜层表现出较好的耐蚀和抗菌性能。这种复合膜层可用作医疗植入器件涂层。

  • 标签: 镁合金 耐蚀 抗菌性能 层层组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放射治疗期间采取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阴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患者6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A组(n=32)和B组(n=32),在不同放射剂量的时候,A组给予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阴道治疗,B组给予高锰酸钾稀释液,稀释比例为15000,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21.88%,B组总有效率28.13%,两组患者放射剂量20~30Gy时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87.50%,B组总有效率53.13%,A组患者放射剂量50~60Gy时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采取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阴道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预防感染及放射性阴道黏膜炎。

  • 标签: 宫颈癌 放射治疗 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冲洗阴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银尔通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在晚期肝病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0例晚期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禁食患者46例,肝衰竭患者54例)采用银尔通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行口腔护理,观察口腔感染、出血、口臭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口腔感染、出血、口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肝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及肝衰竭患者)应用银尔通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口腔护理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口腔护理。

  • 标签: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上消化道出血 肝衰竭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笔者主要从事化学检测方面的工作。本文主要从抗菌性能评价、无机抗菌材料的测试方法与评价、无机抗菌材料的应用。这几方面介绍了题目,本文旨在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 标签: 评价 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出院患者100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之前的患者500例,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之后的患者500例,对比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使用频率及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滥用行为,合理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大。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使用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科(各病区)、分品种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12月和2013年1—12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根据医院分科分品种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后一段时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量、时间,以各临床科室为单位分别对重点品种(使用强度排名前十、尤其是运用二联、三联抗菌药物品种)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监测,并计算出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作前后对比;相同方法计算出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前度,并作前后对比。结果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2012年的57.12DDDS下降为目前的41.1DDDS,使用强度下降26.02DDDS。结论分科分品种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可有效达到控制、干预目的,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 简介:小巷子里有一位吆喝爆米花的,风箱拉得紧,咕噜咕噜摇着,两分钟后黑色铁制的容器半截伸进一个修长的大口袋子里,他抬脚踩了一下机关“啪”一声,弥漫着粮食香味的烟雾冲着行人的鼻子来了。爆米花男人穿一身西服,有点领不起来,显得很滑稽。他要是穿中式盘扣夹衣、免裆裤就好了。一张灰扑扑的脸俯仰在天色里,身疲、力竭、憔悴、委顿,一堆杂乱的劣质烟头,他眺望,抽烟,指甲里藏了垢。

  • 标签: 通达 活性 服饰 爆米花 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