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右克隆对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治疗前后状态改善的临床观察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诊治的老年痴呆症患有睡眠障碍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以右克隆片口服,对照组患者以阿普唑仑片口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系统评估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睡眠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后2、4周的睡眠障碍状态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57%(33/42)比54.76%(23/42)、92.86%(39/42)比73.81%(31/42)](P<0.05),而且PSQI量表评估分值结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克隆治疗有助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睡眠障碍状态的改善,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右佐匹克隆 临床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舍曲林联合右克隆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80例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右克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舍曲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PSQI、 HAMD及 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 (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 (85.0%),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7.5%)明显低于对照组 (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予以舍曲林联合右克隆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失眠、焦虑症状,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舍曲林 右佐匹克隆 失眠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舍曲林联合右克隆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 110 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55 例。对照组采用 右克隆治疗, 联合组采用 舍曲林联合右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4.5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HAMD 以及 HAMA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联合组治疗后 HAMD 以及 HAMA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与 舍曲林联合右克隆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舍曲林 右佐匹克隆 失眠 抑郁焦虑 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利东 徐建国 王国林 马虹 闵苏 缪长虹 左明章 杨建军 刘克玄 袁红斌 鲍红光 顾连兵 孙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东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南京 21000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30005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沈阳 11000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400016,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北京医院麻醉科 10073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 4500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515,上海长征医院麻醉科 200071,南京市第一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麻醉疼痛科 210006,江苏省肿瘤医院 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 210009,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21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16岁女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准备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化疗,为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程度,给予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福沙坦双葡甲胺三联药物。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和地塞米松5 mg后,将福沙坦双葡甲胺150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l,以300 ml/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5 min后,患者出现大汗,咽部异物感,呼吸困难,脐周疼痛和呕吐。考虑可能为福沙坦双葡甲胺所致过敏反应,立即停用该药,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和吸氧。20 min后患者呼吸困难好转,腹痛减轻;50 min后过敏症状消失。

  • 标签: 过敏反应 止吐药 福沙匹坦
  • 简介:摘要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发现在意义未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甚至健康成年人的血细胞中有相当比例的体细胞基因突变和克隆性造血现象。进一步研究又提出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意义未明的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具有肿瘤进展潜能的克隆性造血等概念。研究还发现克隆性造血与炎症、心血管病、实体肿瘤及治疗相关的髓系肿瘤等也有密切关系。文章结合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对克隆性造血与血液肿瘤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血液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贫血,再生障碍性 突变 克隆性造血
  • 简介:摘要:通过对克球运动起源、发展、规则和社会价值进行探讨与分析,论述克球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及前景。克球作为结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运动元素的新兴运动,具备简单易学、参与性强的特点,有极大的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符合当下我国推行“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及大力发展内需的需求。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对国际政治格局和走势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给全球体育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如国际体育组织对全球体育掌控力下降,诸多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按下“暂停键”,体育意识形态化有所回潮,全球体育产业增长动力不够等;中国政府的抗疫效率给我国带来的综合利益不可估量,要充分转化成国家体育发展的各种资源。当下思考这一点,为克球的发展铸造中国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匹克球 我国 发展前景 宏观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10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10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多莫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采取多莫德治疗后,发热症状、肺部啰音、扁桃体肿大及咳嗽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2例恶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4例呕吐、3例恶心、3例纳差,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者实施多奈德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匹多奈德 小儿呼吸系统 反复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B)检测在神经梅毒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初诊、未经治疗的HIV阴性梅毒患者共163例。入组患者跟根据诊断结果分为隐性梅毒组(39例)、无症状神经梅毒组(43例)和有症状神经梅毒组(81例)。应用等电聚焦电泳联合免疫固定法检测入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清OB,并判定脑脊液OB阳性结果。比较隐性梅毒和神经梅毒患者OB阳性率的差异,同时分析OB阳性和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生化、常规指标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评估脑脊液OB诊断神经梅毒的效能。结果入组163例梅毒患者中97例脑脊液OB阳性。隐性梅毒组、无症状神经梅毒组和有症状神经梅毒组患者脑脊液OB阳性率分别为12.8%(5/39)、65.1%(28/43)和79.0%(64/81)。有症状[64(79.0%)]及无症状神经梅毒[28(65.1%)]患者脑脊液OB阳性率显著高于隐性梅毒患者[5(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校正,P < 0.0167)。有症状神经梅毒亚型的OB阳性率分别为脊髓痨93.3%(14/15),麻痹性痴呆89.5%(34/38),脑膜血管型81.8%(9/11)和眼梅毒41.2%(7/17)。以眼梅毒OB阳性率最低,且与麻痹性痴呆、脊髓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校正,P < 0.008)。晚期神经梅毒患者OB阳性率(90.6%、48/53)显著高于早期神经梅毒(68.5%、37/54)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96、P = 0.005)。OB阳性神经梅毒患者IgG指数及脑脊液白细胞、IgG、IgG合成率、总蛋白较OB阴性患者显著升高。脑脊液OB阳性诊断神经梅毒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87.2%和74.2%,与本研究采用的神经梅毒诊断"金标准"一致率为78.6%,ROC曲线下面积为0.81。结论与隐性梅毒相比,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OB阳性率显著升高,提示脑脊液OB可能对神经梅毒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脑脊液OB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体液免疫,为脑脊液OB检测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 标签: 梅毒 神经梅毒 寡克隆区带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喷他辛和右美托咪啶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择期椎管内麻醉 60例患者, ASAⅠ~Ⅱ级,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两组患者椎管内麻醉效果确切之后,观察组给予喷他辛 30 mg加入 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 0.5 μg/kg加入 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记录两组的镇静评分,寒战、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以及心动过缓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时刻点 Ramsay镇静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喷他辛和右美托咪啶单次静滴都可以良好的辅助椎管内麻醉术中镇静,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喷他佐辛 右美托咪啶 椎管内麻醉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辛镇静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镇静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地辛镇静。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Ramsay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8.86±0.9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1.43±1.08)min](t=11.457,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729.95±54.43)min]、镇痛持续时间[(879.96±165.52)min]均明显长于对照组[(600.73±49.86)min、(750.27±261.19)min](t=11.072、2.653,均P<0.05)。两组手术开始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各时间点血氧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15 min、手术30 min、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开始前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15 min、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时Ramsay评分分别为(4.08±0.54)分、(4.15±0.37)分、(2.96±0.1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9±0.27)分、(1.77±0.16)分、(1.93±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89、37.341、27.602,均P<0.05)。结论地辛镇静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幅度小,镇静效果明显。

  • 标签: 麻醉和镇痛 麻醉,局部 地佐辛 心率 动脉压 血气监测,经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应用多莫德联合泼尼松的临床效果。 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 2017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90 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单一组患儿( n=45 )使用泼尼松治疗,联合组患儿( n=45 )行多莫德联合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最终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好于单一组,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应用多莫德联合泼尼松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匹多莫德 泼尼松 小儿过敏性紫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喷他辛用于小儿外科全麻手术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全麻外科手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手术结束前30min,观察组静脉注射喷他辛,对照组静脉注射芬太尼。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10min、30min、60min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喷他辛,术后镇痛效果好,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麻手术 苏醒期躁动 喷他佐辛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硼替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后出现严重肺损伤的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例MM患者接受硼替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肺损伤的诊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8岁,在明确诊断为MM(λ轻链型)治疗后出现硼替米相关肺损伤,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衰竭,胸部CT提示双肺广泛斑片状改变,经糖皮质激素、高通量吸氧治疗后好转。结论硼替米相关肺损伤发生率低,但病情进展快,如处理不及时,病死率极高。疑诊患者应尽早停用硼替米,并给予糖皮质激素、高通量吸氧治疗。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