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全夜7小时的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和(或)通气达30次以上或每小时超过5次且伴有相应临床症状者,即可诊断为SAHS。经无创通气治疗后,相应的临床症状随SA减少而改善有助于确立诊断。SAHS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治疗的主要依据。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患儿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口腔矫治器对15例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儿童进行保守治疗,利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夜间睡眠监测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的S1期所占比例减少、S2期和快动眼睡眠期(REM)所占比例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无均明显差异(P>0.05),而慢波睡眠期所占比例则由治疗前的17.80±4.02增加至21.01±3.05,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和微觉醒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最低血氧饱和度和睡眠效率则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口腔矫治器能改善上气道通气形态,从而达到纠正血氧浓度,改善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 标签: 儿童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保守治疗 睡眠结构
  • 简介:摘要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于2002年发表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症诊治指南》,指出OSAHS表现为睡眠时的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发生反复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的紊乱。睡眠结构紊乱是OSAHS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了解OSAHS患者的睡眠结构紊乱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对于认识OSAHS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对睡眠结构影响的研究做综述,以提高对该病危害的认识。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 研究(Research) 睡眠结构(sleep structure)
  • 简介:目的通过成年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手术前后听觉功能检查的对照研究,了解OSAHS患者术后听力康复的情况.方法对73例手术治疗的成年人重度OSAHS患者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纯音测听及声导抗、听性脑干电位(ABR)及耳声发射(OAE)检测.另对20例无打鼾的健康志愿者同样行上述各项检测.结果①73例OSAHS患者术后随访治疗6月,其中治愈48例,显效2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②两组250~4000Hz气导纯音测听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4000Hz高频听阈有显著差异(P30dB(P〈0.05).③OSAHS组听性脑干反应波l、V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O.05),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④OSAHS术前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出率及幅值在各个频率点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且术前和术后检出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成年人重度OSAHS患者由于长期缺氧可以导致听觉功能受损,行上呼吸道多平面分期手术治疗有利于重度OSAHS患者听觉功能的康复.

  • 标签: 成年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上呼吸道多平面分期手术 听觉功能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呼吸睡眠综合症的围手术期的积极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即将行该手术的患儿家长提供相关信息,培养患儿家长的陪护能力,稳定患儿的情绪,增强手术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认真细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及对家长的卫生宣教,有效减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儿术后并发症,使病人安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儿围手术期的积极有效护理,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能力,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儿缺氧状况,改进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儿童 阻塞性呼吸睡眠障碍 低通气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综述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鉴别诊断、机械治疗进展、肺复张护理进展、监测及护理进展等并说明鉴别诊断的重要性,机械通气治疗进展及PEEP治疗的重要性,肺复张护理进展,监测及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作用并对护理要点进行阐述。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特点和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急危重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5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本病的诊断可根据病史、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诊断后给予气道通气治疗和对症处理,经以上处理,本次入选病例53例患者1例死亡,52例痊愈。结论急危重症患者根据临床特点和检查结果,诊断是否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如果确诊及时的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

  • 标签: 急危重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虽然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治疗鼾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的首选方式,并且口内器(oralappliance)不具侵袭性,但两者长期配戴的顺从性一直是临床上要面对的难题。针对拒绝使用保守疗法或保守疗法失败的OSAHS患者,以上呼吸道手术来维持睡眠时呼吸道的稳定度和通畅度有其临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术后"伤口疼痛"和"可能的并发症"一直是传统上呼吸道外科手术最常被提及的缺点,也常是OSAHS患者考虑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时很重要的因素。

  • 标签: 打鼾(Snoring)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Sleep Apnea Obstructive)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Pressure)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可能是某些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对控制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可能有益处。

  • 标签: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动态血压
  • 简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机械通气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氧合和最小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无创机械通气应慎用于ARDS。小潮气量通气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降低ARDS死亡率,以驱动压为导向设置潮气量更合理。建议根据静态压力一容积曲线采用低位转折点法来确定理想的呼气末正压(PEEP),不支持常规使用高水平PEEP。俯卧位通气、高频振荡通气和体外膜氧合技术可用于拯救重症ARDS。机械通气中保持ARDS患者自主呼吸很重要,可采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和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等辅助通气模式。不推荐补充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吸入一氧化氮或支气管扩张剂、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和部分液体通气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主因"反应迟钝1个月,加重1周"于2010年2月2日由门诊收入院。患者1个月前饮38度白酒250ml后入睡,睡眠时未佩戴无创呼吸机,10h后被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无大小便失禁,身边无呕吐物,患者所处环境中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情况,遂将其送至急诊,当时测血压90/60mmHg,查体示浅昏迷,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69mmHg,血氧饱和度79%,诊断"醉酒状态",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白质损害 饮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M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15例患者经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均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MUPPP),并对手术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15例患者运用MUPPP,术后进行跟踪随访(时间为1年),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和PSG客观监测,观察到术后呼吸紊乱指数(AHI)较术前明显降低,最低氧饱和度和平均氧饱和度较术前明显提高,患者嗜睡、打鼾、憋气及头痛等症状在手术治疗1年后明显消失,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MUPPP治疗OSAHS,能够有效增大腭咽腔通气面积,并能保留咽腔基本解剖结构和形态,治疗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悬雍垂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进行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一年发现患者的咽腔明显增宽,悬雍垂逐渐缩短,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症状完全消失者32例,明显减轻者6例,治愈率100%。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不仅能够在有效增大咽腔通气面积的同时保持咽腔粘膜的正常功能,而且还能够避免误咽、腭咽关闭不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通气综合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通气综合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同期50例健康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相关身体指标水平,包括体重指数、臀围、颈围、腰围、舒张压、收缩压、TG、TC、HDL-C、LDL-C等。结果相比对照组,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通气观察组的体重指数、臀围、颈围、腰围、收缩压、TG等指标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确定,腰围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最危险因子。结论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通气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老年男性 OSAHS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我院呼吸科救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共58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吸氧)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后动脉血气PaO2明显上升(P<0.05),PaCO2下降明显(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后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