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硬膜外镇痛分娩传统产妇的焦虑等级是否有所降低,了解硬膜外镇痛分娩对产妇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参与调查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为传统的产妇,进入产程后宫口开2cm用SAS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并由助产士计算分数。实验组为使用镇痛分娩的产妇,同样为宫口开2cm时用SAS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并计算分数。最后将两组产妇的SAS量表得分及剖宫产率相比较。结果两组产妇焦虑习性标准均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对照组产妇焦虑群体标准均分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对照组产妇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且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使用硬膜外镇痛分娩,可减轻分娩过程中因宫缩引起的疼痛,降低由于疼痛所导致焦虑的程度,提高分娩质量,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镇痛分娩 焦虑 焦虑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水中分娩传统在产科镇痛和产程方面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1月到2012年4月产妇分娩的资料,其中水中分娩的产妇98例为研究组。正常阴道传统的顺产320例随机抽取9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时间及产科镇痛效果不同。结果与对照组活跃期(125±14)min,第二产程(35±8)min比较,总产程(173±24)min。水中分娩组活跃期(75±10)min,第二产程(31±7)min,总产程(108±19)min。两组比较活跃期、总产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需药物镇痛64例(65.3%),研究组入水前需药物镇痛59例(60.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分娩组入水前后各级疼痛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可缩短产妇的产程,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 标签: 水中分娩 传统分娩 镇痛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术与新式无创接生法的临床效果比对。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共计76例,分为两组,均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观察组采用新式无创接生法;比较两组的会阴损伤程度、侧切率、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侧切率大于观察组并且会阴完整率小于观察组;观察组的疼痛率小于对照组。结论新式无创接生法比传统法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新式无创接生法 自然分娩 传统分娩术
  • 简介:摘要:中国现代学科体系中依照课程标准而编写的教材,能够系统地反映学科的基本内容。从某种角度说,一个时期内的教材是对学科研究成果的汇集。文章对中国美术史学科体系构建的研究,正是从每个时代的代表性教材的出版价值、意义和作用入手的。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美术领域,自1917年姜丹书《美术史》出版开始,至2019年《中国美术史》教材的出版,是对构建中国美术史学科体系的有力体现。笔者通过梳理中国美术史百年书写和出版历史,阐述中国美术史学术体系的建构过程,以反观中国民族文化自信的探索之路。

  • 标签: 美术史论 研究学术 传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古汉语教学与研究中所存在的词类活用滥用现象.传统的结构主义析句法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不加分析地套用结构分析法给古汉语词类研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模糊的语言发展观和不充分的事实观察在界定活用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古汉语词类活用问题在占有事实的基础上宜综合分析.慎重处理,不必匆忙结论。

  • 标签: 词类活用 结构分析法 以今律古 包容性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分娩护理的重要性,着重关注了安全分娩和产妇关怀。安全分娩是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关键步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可能的并发症和突发情况。产妇关怀包括了身体和心理层面的支持,以确保她们在分娩过程中获得最佳的体验和结果。本文强调了护士和医生在分娩室中的角色,包括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提供疼痛管理、协助分娩进程以及提供情感支持。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分娩护理中的最佳实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分娩室护理 安全分娩 产妇关怀 医护角色 最佳实践
  • 简介:琼斯(2002)通过语料库调查发现了反义关系的八种功能,并根据这些功能把反义关系分为八种类型,对传统类提出质疑。本研究试图对二者进行比较,探索其不同和相同之处。发现二者都有优势和缺陷,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如何更好地数法并用才是需要探索的。

  • 标签: 反义关系 语料库研究 类型 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孕妇从怀孕到分娩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分娩期,孕妇的心理障碍愈加明显。通常会有焦虑、恐惧、孤单感等不同的心理变化,所以针对孕妇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如果护理不当,会给孕妇及下一代孩子的身心及家庭带来影响,因此各产程中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助产士的职责 心理护理评估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对自然分娩产妇应用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6年下半年(6月~12月)期间收取的自然分娩产妇2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次序划分为两组即全程陪护组以及正常分娩组,两组各100例产妇,全程陪护组对产妇实施全程陪护分娩护理,而正常分娩组给予产妇正常分娩护理,将两组产妇应用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研讨。结果全程陪护组SAS评分和VAS评分低于正常分娩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微小(P>0.05);全程陪护组分娩用时显著低于正常分娩组(P<0.05);全程陪护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正常分娩组(P<0.05)。结论对分娩的产妇给予全程陪护分娩不仅能及时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亦能在产程中减轻疼痛感,对缩短产程用时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意义重大,故该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分娩 全程陪护 正常分娩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对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住院患者足月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研究组在产妇宫口开大至3cm后送进产房待产,无家属陪伴,由助产士护理陪伴,由一对一的全程服务。结果对50例足月妊娠的孕妇分娩研究研究组自然分娩20例,剖宫产5例,平均产程8±0.64小时,无新生儿窒息,对照组自然分娩10例,剖宫产15例,平均产程12±0.68小时,新生儿窒息一例。结论两组对照结果,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不仅缩短了产程,而且产后出血少,自然分娩率提高,剖腹产率明显减低,新生儿Apgar评分高、窒息的新生儿减少,产科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有助于母婴健康,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全程陪伴 护理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护理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妇产科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正常分娩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陪护分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娩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正常分娩护理,全程陪护分娩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减轻产妇疼痛,缩短分娩时间,且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全程陪护分娩 正常分娩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