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时近70%无法手术切除,预后差。超声介入治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期,进而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癌 超声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结论介入疗法是非手术疗法中疗效最显著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期的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的患者在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平均住院日期、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心血管 介入治疗 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烧伤康复治疗是烧伤救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治疗效果及康复。为探讨烧伤康复治疗的方法,本研究就烧伤体液渗出期、急性感染期、创面修复及康复期三个阶段的康复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烧伤 康复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对69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体活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以及激励式心理护理,1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评价方法。结果患肢肌力及ADL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对偏瘫患者提高ADL能力有重要意义,从而最终回归社会。

  • 标签: 偏瘫 康复 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和非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介入组和非介入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h、6h、3d以及7d后NIHSS评分,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7d后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介入治疗组在治疗7d后比非介入治疗组的NIHSS评分要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和非介入治疗两种方式对治疗脑梗死都有疗效,而脑梗死患者通过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介入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脑梗死 介入 溶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护理方法的总结。方法对9例先心病患儿进行介入治疗后的护理。结果经过充分的术前、术中、术后准备及护理,9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手术成功率100%。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和术后积极监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先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循证评价全球肿瘤介入治疗的发展趋势、优势病种及其临床效果,为介入技术的规范准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CBM、CNKI和VIP等数据库,全面收集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或基础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9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再用SPSS13.0和Excel2003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4544个研究,其中临床研究4136个(91.0%),基础研究408个(9.0%)。4136个临床研究中包括155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SR/Meta分析),338个随机对照试验(RCT),1191个临床对照试验(CCT),2451个病例系列/病例报告(CS/CR)。临床肿瘤介入技术以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32.6%)和射频消融术(RFA,17.1%)居多;优势病种为肝细胞癌(HCC)[包括99篇(57.6%)SR/Meta分析、198篇(58.6%)RCT,824篇(69.1%)CCT,1191篇(48.6%)CS/CR],其次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LM)。与经皮乙醇注射(PEI)相比,分别有12个和10个SR/Meta分析结果显示RFA治疗HCC的3年生存率更高和复发率更低。与肝切除术(HR)相比,分别有11个和9个SR/Meta分析结果显示RFA的3年和5年生存率更低,但17个SR/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1年生存率方面无差异。分别有6个和3个SR/Meta分析结果表明,肝切除术或肝移植术前行TACE并不能提高中晚期HCC患者的生存期,但术后行TACE能提高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TACE联合其他介入技术(RFA、PEI)亦能显著提高HCC患者的生存时间。对子宫肌瘤治疗,有证据显示:与手术相比,子宫动脉栓塞(UAE)的住院或手术时间更短,但再干预率更高,且目前缺乏长期临床结局的证据。结论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可供肿瘤患者选择和临床应用前景广泛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使用时需全方位考虑当前�

  • 标签: 肿瘤 介入治疗 系统评价 文献计量学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医源性动脉出血、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疗效。结果对35例外科术后动脉出血患者均成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肠道术后出血DSA示局部血管紊乱,其中3例见少量对比剂外漏进入肠管,给予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余30例DSA均可见对比剂外漏,其中17例伴假性动脉瘤形成,均采用微弹簧圈予以栓塞。随访10~15天,33例出血停止,2例肠道术后出血患者仍有持续性少量便血,进行再次手术止血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器官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具有一定优势;对于外科术后导致动脉出血、尤其是病情危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脉 出血 弹簧圈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胎盘植入的效果、副作用。方法选择胎盘植入病人经股动脉到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定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选择5-Fu化疗组作对照组,应用效果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介入治疗胎盘植入24例,完全止血率958%,副作用发生率417%,子宫切除1例,发生率417%,随访6个月,月经均恢复。完全止血率、子宫切除率、副作用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介入治疗胎盘植入能迅速止血,避免子宫切除,保留生育功能,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胎盘植入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临床护理心得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采取介入技术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病例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分别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采取介入技术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关注。

  • 标签: 介入技术 肿瘤 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于肝癌病情发展迅速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多数患者发现已属中晚期,介入治疗是肝癌治疗的方法之一,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配合医生做好各方面的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 标签: 肝癌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