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小儿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所接收的46例实施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5.65%,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73.91%;实验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出现虹膜粘连、眼内发炎、眼压增高等不良反应事件总人数为3(13.04%),对照组患儿为8例(34.78%);实验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儿实施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出院。

  • 标签: 小儿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罹患白内障患者治疗当中,采用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对患者中长期视觉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分组对照模式下探析治疗干预效果,

  • 标签: []多焦点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中长期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治疗高度近视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86例(172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等。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裸眼视力明显提高,个别患者术后出现眼压高,所有患者无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 加强ICL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近视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白内障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水平以及生存质量(精神心理、身体机能、临床症状、社会活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水平分别为:(13.26±0.23)mmHg,(0.98±0.20),对照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水平分别为:(18.86±0.40)mmHg,(0.3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精神心理、身体机能、临床症状、社会活动评分分别为:(33.16±6.82)分、(36.37±9.26)分、(64.35±7.58)分、(31.79±10.23)分,对照组患者的精神心理、身体机能、临床症状、社会活动评分分别为:(18.36±7.18)分、(21.20±6.68)分、(33.48±8.17)分、(18.56±9.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眼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临床护理路径 视力 眼压 生存质量
  • 作者: 吴皓 贾欢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 上海市耳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125
  • 简介:摘要人工听觉脑干植入(ABI)是一种中枢听觉重建技术,通过直接在脑干蜗核处安置电极阵列,刺激听觉神经组织产生听觉,因此可以不受耳蜗或蜗神经病变的限制。多通道ABI诞生至今近30年,其适应证已从最初的神经纤维瘤病2型(NF2)患者扩大到重度内耳和(或)蜗神经畸形的先天性耳聋患者等,手术年龄也从成人降到幼儿。本文就ABI的原理、适应证、手术、并发症以及植入后听力改善效果等方面进行概述。

  • 标签: 听觉丧失 听觉脑干植入 听觉重建 适应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划分组别:治疗组采取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采取非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评价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治疗组视力分布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老年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取82位在我院就诊的白内障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1位,两组使用不同的切口方法,比较分析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病人的裸眼视力,手术后一周研究组的裸眼视力(0.68±0.25)比对照组(0.57±0.26)高(P <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在手术后一个月的裸眼视力(0.87±0.22)和(0.88±0.21)以及三个月的裸眼视力(0.95±0.17)和(0.94±0.18)没有差距(P> 0.05);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散光值,手术前研究组病人(0.73±0.67)和对照组病人(0.74±0.68)没有差距(P> 0.05),手术后一周研究组(0.81±0.68)和对照组(1.46±0.61)以及一个月研究组(0.65±0.52)和对照组(0.89±0.52)有明显差距(P 0.05)。结论:对白内障病人使用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后效果更好。

  • 标签: 白内障病人 微切口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超声乳化治疗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44例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72例)与研究组(72例),对照组行小切口囊外拆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研究组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治疗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可在提高治疗效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专用晶体植入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人工材料的发展和发展,手术设备和技术的更好使用以及手术安全理念的提高。根据从各种材料中获得的经验和在植入晶体方面取得的进展,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植入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迄今为止,已经证明这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稳定的纠正屈光不正现象的方式。本文对屈光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现状展开分析与展望。

  • 标签: 屈光晶体 晶体植入 临床现状与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角膜白斑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瞳孔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2月——2020年12月间15例角膜白斑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效果:术后15例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角膜白斑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瞳孔成形术,可以提高患者视力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角膜白斑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瞳孔成形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疗效观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8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完全成功率为94.12%、条件成功率为5.88%、失败率为0;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患者的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及房角开放程度均显著高于手术前水平,眼压显著小于手术前水平;手术前后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延缓症状及提高视觉功能。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并发闭眼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现状,分析行Phaco、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借助统计软件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白内障并发闭眼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Phaco、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研究组接受Phaco、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对比手术前后视力情况、眼内压力、超声生物显微镜指标、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视力[(4.52±0.11)比(4.50±0.13)]、眼压[(37.09±3.81)mmHg比(37.05±3.83)mmHg,1 mmHg=0.133 k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提升情况高于对照组[(4.99±0.43)比(4.60±0.54)](P<0.05),而眼压低于对照组[(11.52±1.42)mmHg比(25.66±1.21)mmHg](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超声生物显微镜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30 d ACD、TIA、TCPD指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AOD500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疗效评价高于对照组[97.14%(34/35)比68.87%(24/3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6%(1/35)比37.14%(13/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并发闭眼角型青光眼患者接受Phaco、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三联治疗,可有效改善视力、眼压及房角结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手术疗效,该三联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白内障 闭眼角型青光眼 Phaco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膨胀期及过熟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为膨胀期及过熟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2组,其中Ⅰ组41例为房角小于180度,另外41例则为Ⅱ组,为房角大于180度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不同的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手术和随访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和前方深度进行对比,治疗后Ⅰ组视力为(0.65±0.15),前房深度为(3.21±0.3),Ⅱ组分别为(0.64±0.13)和(3.18±0.4),两组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前后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对于膨胀期及过熟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尽快采取治疗和选择具体手术的方案 ,均能够获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患者视力。

  • 标签: 膨胀期及过熟期白内障 青光眼患者 人工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人工晶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自身具有体积小、品种多、度数多且价格昂贵等特点。因此为保证患者在术后恢复满意视力应加强人工晶体的规范化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人工晶体的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及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眼科 手术室 人工晶体 管理
  • 作者: 袁永一 戴朴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聋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3
  • 简介:摘要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有效手段。如何实现微创、保留残余听力并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是人工耳蜗植入实践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微创人工耳蜗植入的理念、电声联合刺激优势及效果评估、电极植入技术要点、手术切口设计、围手术期精准处理等方面介绍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技术。该技术不仅术中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患者听力言语康复,还为未来基因治疗和毛细胞再生技术的应用预留了良好的结构和功能空间;因此,推荐微创人工耳蜗植入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耳外科手术 耳蜗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研究,分析其在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7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手术后随访10个月,观察患者裸眼视力、前房深度以及眼压。结果:手术后57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在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眼压完全控制,2例患者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恢复正常。术后57例患者前房深度明显加深,54例患者裸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裸眼视力,降低眼压,加深患者前房深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 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技术及电极特性对人工耳蜗植入力学特征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电极设计、推动精准植入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7—12月将诺尔康标准电极、纤细电极、纤细加长电极,分别应用传统技术、机器人辅助技术(中速、低速)在耳蜗模型上进行电极植入。采用ATI Nano17Ti传感器及配套数据采集软件记录、分析植入过程力学信息。采用Origin 2020b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电极植入过程中,电极植入力随着植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大。传统技术下,纤细电极的植入力峰值显著小于标准电极[(71.0±16.6)mN比(140.9±52.7)mN,Z=3.683,P<0.01],纤细加长电极的植入力峰值介于标准电极、纤细电极之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款电极的瞬时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机器人辅助技术下中速、低速植入时,三款电极的力峰值特点与传统技术时相似,但中速时标准电极的瞬时力变化[(83.9±9.7)mN/s]显著大于纤细加长电极[(69.2±4.0)mN/s],低速时标准电极的瞬时力变化显著大于纤细、纤细加长电极。在电极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机器人技术均能较传统技术降低电极植入的力峰值和力变化,机器人中速和低速植入同种电极时的力峰值、瞬时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电极的纤细化及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植入力的减小。电极长度增加会增加传统技术的植入力控难度,应用机器人辅助技术则可实现良好力控。

  • 标签: 耳蜗植入术 机器人 电极,植入 耳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对于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单侧植入全覆盖与标准长度电极对听阈、言语识别、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19~71(43±16)岁。术前行颞骨高分辨率CT,应用OTOPLAN软件进行评估,以经圆窗膜入路的微创手术单侧植入全覆盖电极11耳(全覆盖组),标准电极15耳(标准电极组),于术后开机时、3~5个月、6~11个月及术后1年以上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声场下助听听阈,安静及噪声下言语识别与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CQ)评分。结果全覆盖组与标准电极组患者术后开机时听阈分别为(46.5±3.4)dB与(48.5±2.2)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术后听阈及言语识别水平均较术前提高(均P<0.05);1年后听阈分别为(32.1±1.2)dB与(32.5±0.9)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除术后1年以上随访时单、双音节词与术后3~5个月的句子识别率外,全覆盖组65 dB声压级(SPL)单、双音节词及句子识别率在各次随访中均优于标准电极组(均P<0.05);术后1年以上噪音条件(信噪比=10 dB)下,全覆盖组单、双音节词与句子识别率均高于标准电极组(均P<0.05);NICQ量表各维度术后均提升,其中自信心维度两组提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维度提升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单侧植入基于OTOPLAN选择的全覆盖与标准电极均能带来明显的听力及生活质量改善,全覆盖电极植入可能会提升患者术后的言语识别获益。

  • 标签: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耳蜗植入术 听力学 电极长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察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护理情况。方法:抽选于本院内采取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的62位患儿予以研讨,时间限制在2019.02.12与2021.01.12之间。以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于两个组别内。(对照、观察)两组人数数值均为31位。前组予以常规护理配合,后组施展专项护理。分析比照抽选对象护理效果。结果:区别指导方案应用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数值相比于对照组结果存在明显上升(P<0.05)。结论:施行专项护理指导于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术期效果确切。

  • 标签: 小儿 人工耳蜗植入术 手术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