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40例头位难产的初产妇(异常组)及40例头位顺产的初产妇(对照组)的产程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常组潜伏期、活跃期时限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宫颈扩张速度和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异常组40例中,经过积极处理后,有28例阴道分娩,占70%。提示产程中应用产程图对发现产程异常、识别难产和及时处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程图分析 产程进展 识别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妇第一产程护理。方法对产妇进行观察与护理。结论有产前检查者应详细阅读产前记录,无产前检查者则应按产前检查的要求进行病史采集,写好入院病志。观察子宫收缩最简单的方法是由助产士以手掌放于产妇腹壁上,宫缩时宫体隆起变硬,间歇期松弛变软。定时连续观察宫缩持续时间、强度、规律性以及间歇期时问,并予以记录。必要时用胎儿监护仪描记宫缩曲线,是较全面地反映宫缩的客观指标。

  • 标签: 第一产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妇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产妇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在分娩前及分娩中对产妇进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顺产率及分娩后的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好;研究组的顺产例数较对照组高。结论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产妇产程中的疼痛,提高顺产率,减少分娩后的出血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疼痛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分娩应激反应是产妇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于身体时可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分娩时心理反应最常见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适当的焦虑,可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过度焦虑则不利于适应环境,易产生情感难产,由于情感压力造成产程异常和儿茶酚胺分泌过多。高水平的儿茶酚胺会减少产时子宫和胎盘的血液循环,导致无效宫缩,减少胎儿的血氧供应,可以观察产妇应对产痛的能力与方式,及时更正不正确的应对方式并给予指导,可以有效地减轻产妇疼痛与压力,促进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

  • 标签: 产程 应对能力 情感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产妇在第二产程输液过程中,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及针头堵塞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10年6月199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使用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头皮针输液,观察两组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及针头堵塞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液过程中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的发生率为1.68%,针头堵塞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发生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的发生率为30%,针头堵塞的发生率为11.3%,两者均显著高于留置针组。结论产妇在第二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顺利完成必要的输液,减少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第二产程 过度活动 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 针头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特殊体位指导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年龄21~32岁,身高158cm-165cm,均为初产、头位、单胎足月、骨盆内外测量正常,流产次数<3次,胎儿双顶径90~97mm,胎儿电子监护正常,无妊娠合并症,按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在对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时间差异及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手术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延长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Р<0.01);观察组在分娩方式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Р<0.01);观察组在新生儿窒息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Р<0.05);观察组在产后出血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Р>0.05);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孕周、入盆时胎方位、产次、BPD等相关因素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结论个体化特殊体位指导能明显缩短产程,增加经阴道分娩、减少剖宫产、手术助产及新生儿窒息。

  • 标签: 个体化 特殊指导 初产妇 产程进展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要求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整体关注病人,其中心理护理在这中间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产妇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分娩时的心理障碍,产后康复以及产后新生儿的健康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妇 分娩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孕栓、缩宫素不同方法给药对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科住院分娩的34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观察组于胎头娩出时缩宫素20u入壶、卡孕栓1mg舌下含服并于胎儿娩出后配以手法按摩子宫;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缩宫素10u入壶、10u加500ml液体中,伤口缝合完毕1mg卡孕栓直肠给药,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孕栓、缩宫素不同方法给药可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科并发症。

  • 标签: 第三产程 产后出血 卡孕栓 缩宫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第三产程护理。方法对产妇进行护理。结论胎儿娩出断脐后,用新生儿吸痰管再次清除新生儿口鼻腔的黏液和羊水,以免导致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吸人性肺炎。正常新生儿大声啼哭,表示呼吸道通畅;若确定呼吸道清理干净,但新生儿仍未啼哭,可轻拍足底刺激啼哭以助肺扩张。胎儿娩出后立即用两把止血钳在距脐根部lOom和15cm处夹住脐带,在两钳之间剪断,母体端放入弯盘,用75%乙醇擦脐根部周围,在距脐根部0.5era处用无菌粗丝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结扎线外0.5cm处结扎第二道,必须扎紧防止脐出血,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脐带断裂。

  • 标签: 第三产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等对母婴的影响,并探究如何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方法随机性的抽取了70例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妇,并回顾性分析该70例在手术指征以及并发症等差异,同时设置70例第二产程剖宫产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第二产程延长时间对母体和婴儿的影响。结果第二产程组(研究组)采取剖宫产最主要的因素是婴儿胎头的位置不正常,而且也存在羊水粪污染率较大,而且胎儿体重较大,当第二产程时间加大时,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大。结论采取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妇和婴儿的危险系数比较大,应该尽量减少采用第二产程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第二产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总产程超过24h者诊断为产程延长。他是临产时发生的一种严重而难以处理的问题,常见于初产妇。在决定产程延长的处理方针时往往比较困难。过早干涉,可能使某些产妇失掉自然分娩的良机;任其延长,又可能使母婴生命受到威胁。因此.产科工作者应认真观察产程,仔细分析分娩过程以合理处理产程延长,减少异常和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临床分析 产程延长 宫缩乏力 头盆不称 胎位异常 胎膜早破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产时心理护理的进展。方法让孕妇了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以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取得合作。结果产程缩短,新生儿窒息减少,滞产、手术助产、产后出血率降低。结论实施产时心理护理对产程进展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分娩过程 心理护理 产程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产程观察、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57例分娩及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次研究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57例中阴道分娩37例,其中阴道自然分娩29例,阴道助产8例,阴道分娩率为64.9%;患者因产程停滞、宫缩乏力、疼痛剧烈等原因改行剖宫产手术20例。行瘢痕子宫阴道分娩37例患者总产程317-585min,平均总产程为463.7min,分娩过程中出血量104-328ml,平均出血量为233.7ml;全部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出现产后出血3例,新生儿窒息1例,无子宫破裂、产妇及新生儿死亡出现。结论通过严密产程观察,瘢痕子宫患者行阴道分娩是安全、方便的,能够有效减少手术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产程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第二产程剖宫产的46例患者,同时选取同期第一产程行剖宫产者46例,比较两者母婴结局之间的差别。结果第二产程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第一产程剖宫产的发生率(P<0.01)。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母婴发病率,尽量避免第二产程行剖宫产。

  • 标签: 第二产程 剖宫产 母婴影响
  • 简介:摘要产妇进入产程后,以和蔼的态度向产妇进行必要的产前宣传,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取得产妇的信任,使其在产程中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精力充沛,防止因心理因素导致的难产。

  • 标签: 产妇 产程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