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叶片加料工序是卷烟厂制丝生产的重要工序,对于提升卷烟产品感官品质、发挥烟叶原料潜质等都有直接影响。根据《中烟过程工艺质量管控评价细则》制丝过程参数控制要求,叶片(叶丝)加料非稳态指数、叶丝干燥非稳态指数均应

  • 标签: 叶片加料 非稳态指数 出口水分
  • 简介:摘要:热阻值是评判功率MOSFET器件热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因此热阻测试至关重要。通过对红外线扫描、液晶示温法、标准电学法3种热阻测试方法比较其优缺点,总结出标准电学法测试比较适合MOSFET热阻测试。在此基础上依据热阻测试系统Phase11,阐述功率MOSFET热阻测试原理,并着重通过实例对标准电学法测试热阻的影响因素测试电流Im、校准系数K、参考结温Tj以及测试夹具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出减少热阻测试误差的方法,为热阻的精确测试以及器件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热阻测试原理 测试电流 校准系数 参考结温 测试夹具
  • 简介:摘要稳态突触可塑性是维持神经系统功能稳定的重要负反馈调节机制,通过调整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或干预突触后受体合成发挥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稳态突触可塑性与各种看似不同的神经和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些疾病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精神分裂症、脆性X综合征等。对稳态突触可塑性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深入了解可能有助于发现治疗相关疾病的新靶点及方法。本文围绕突触稳态调控系统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稳态突触 可塑性 神经系统疾病 突触前调控 突触缩放
  • 简介:摘要:电动汽车充电机可分为车载充电机和非车载独立充电机。对于非车载独立充电机,公共大型充电站可以满足电动汽车大功率快充需求,但存在建设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在中大型城市还存在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另一方面,私人充电桩也存在线路改造复杂、车位空间限制等局限。因此,从便利性角度,车载充电机因其不依赖充电桩的特性而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整车厂而言,传统中功率等级车载充电机会显著增加整车成本和质量,挤占车内有限空间,与目前整车轻量化的趋势不符,也限制了车载充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大规模推广。

  • 标签: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接入电网 稳态运行
  • 简介: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微网技术等的不断发展,风光柴储多能源发电微网系统在偏远地区或孤立海岛地区应用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大电网中的同步电机型电源,逆变型分布式电源也是多能源微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传统的柴发机组具备独立供电、机动性强等特点,可保证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而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通过逆变器接入微网与柴发机组并联,能够利用地区资源实现多能互补、节能减排与经济运行,提高能源利用率。但由于异构电源间固有的控制和物理结构以及馈线阻抗等差异,使得异构电源动态特性差异大,并联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挑战。

  • 标签: 柴发机组与逆变器 并联运行 率均分控制
  • 简介:摘要:结合大涵道比发动机的研制经验,总结归纳了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控制规律设计特点,并对发动机稳态、过渡态、参数限制、几何调节等控制规律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控制规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基于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特点提出控制规律设计的建议。

  • 标签: 大涵道比 控制规律
  • 简介:摘要脓毒症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发生时,T淋巴细胞(T细胞)不仅通过特异性杀伤作用清除靶细胞,还响应抗原呈递信号并辅助B淋巴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因此T细胞分化亚群数量和功能的维持十分重要。脓毒症打破了宿主效应T细胞亚群的稳定状态,导致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失,并在细胞丢失和获得的多个方面影响T细胞池稳定,进而触发持久的免疫抑制状态。据报道,多种细胞死亡和增殖调节机制参与了该稳态的失衡修复过程。本文就效应T细胞亚群数量与质量稳态的发展变化及其参与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抑制 T淋巴细胞 稳态失衡
  • 简介:摘要:公铁两用牵引车是一种适用于铁路站段、港口码头、工矿企业、大中型货场、专用仓库、粮食、化工等有专用铁路线的场所进行拖车作业。具有的作业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高效节能等优点。四轮稳定性是传统公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公铁两用车在汽车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液压与电器系统配合增加路轨转换功能,保证路轨功能的顺利切换及安全运行是公铁两用车制造的重要控制环节。当车辆在铁路运行时,公路转向系统锁定,利用导轮完成铁路曲线行驶,制造过程中对转向系统的四轮稳定性要求更高。通过对各部分组装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要素,以现行工艺保障能了为基础,利用三维划线仪等数控设备,结合理论分析,研究确定制造方法,保证了公铁两用车组装完成后的走行的稳定性及质量可靠性。

  • 标签: 公铁两用车 稳态 二乘法 三维划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拟行人工耳蜗术且术前存在残余低频或高频残余听力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将38例0.5、1.0 kHz作为低频组,将40例2.0、4.0 kHz作为高频组。所有患儿人工耳蜗术后1个月开机后实施系统化言语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言语识别率;干预3、6、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言语可懂度(SIR)评分、听觉行为分级问卷(CAP)评分、听觉整合量表(MAIS)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高频组单音节词、双音节词、短句识别率(70.00%,28/40;67.50%,27/40;75.00%,30/40)均高于低频组(45.00%,18/38;42.50%,17/38;50.00%,20/38),P均<0.05。干预3、6、12个月,高频组SIR、CAP、MAIS评分均高于低频组(P均<0.05)。结论与术前低频残余听力患儿相比,高频残余听力更有利于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

  • 标签: 人工耳蜗术 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 言语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新生儿NHB与肠道菌群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日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收治142例NHB新生儿作为观察组,男68例,女74例,日龄1~7(4.26±1.61)d,出生体质量2.24~4.01(3.02±0.52)kg。同期选取147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男75例,女72例,日龄1~7(4.25±1.57)d,出生体质量2.30~4.12(3.16±0.46)kg。测量前额和胸部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检测新生儿粪便中菌群分布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H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生体质量、胎龄、围生期感染、胎儿窘迫、剖宫产、胎膜早破、母乳缺乏、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为(7.96±0.58)、乳杆菌为(8.05±0.71)、大肠埃希菌为(7.32±0.83),对照组分别为(9.02±0.61)、(8.77±0.76)、(6.66±0.62),观察组新生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少(t=15.129、8.316,均P<0.001),大肠埃希菌数量较多(t=7.676,P<0.001)。剖宫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围生期感染、双歧杆菌数量、乳杆菌数量、大肠埃希菌数量是新生儿NH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NHB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剖宫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围生期感染、双歧杆菌数量减少、乳杆菌数量减少、大肠埃希菌数量增加均可增加NHB的发病风险。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肠道菌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铁是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参与各种重要的生理活动。由于铁的潜在毒性,人体具有严格的铁代谢调节机制来维持体内铁稳态。铁代谢失调及过量铁积累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由于铁的促氧化性质及其对DNA的破坏作用,过量的铁会促进白血病的发展,而且白血病细胞比正常细胞需要获得更多的铁来维持快速生长和增殖,即"铁成瘾"。铁螯合剂可清除白血病细胞内的铁,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然而"铁成瘾"使得白血病细胞更易受铁过载影响,对一种铁离子介导的细胞死亡形式——铁死亡更加敏感。根据白血病细胞和正常细胞对铁的不同需求,通过铁过载来选择性杀死白血病细胞的方法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文章就靶向铁稳态治疗白血病的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铁代谢障碍 白血病 铁螯合剂 谷胱甘肽转移酶
  • 简介:摘要右心室肥厚(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RVH)和右心室衰竭(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RVF)是具有致命性的恶性心脏疾病,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大量研究已经发现,Ca2+处理重塑在RVH和RVF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以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患者的两大主要死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和恶性心律失常)为框架,从微观角度详细阐述了在RVH和RVF病理过程中Ca2+的作用及Ca2+稳态的变化,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右心室肥厚 右心室衰竭 钙离子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热轧轧制过程中主要依靠工作辊对板坯施加的轧制力,从而使得板坯的达到目标厚度,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部件的接触、板坯与轧辊的磨擦,势必造成部件之间间隙增大、轧辊辊身的磨损,为了减少磨损对于设备精度的影响,会根据设备部件的表面状态或者一定的使用周期,对部件进行更换。以粗轧R2工作辊及支撑辊为例,会在使用到一定的吨位对轧辊进行更换。本文针对粗轧R2支撑辊更换之后稳态预埋辊缝的变化为研究,通过过程数据分析、现场试验,探索出一种粗轧稳态辊缝预埋的方式,从而提升粗轧轧后中间坯板形的稳定性,减少因粗轧换辊后中间坯头部板形不稳定导致的撞击精轧剪前导板等事故的发生。该研究方法目前已在2250产线稳定投用,对于设备的稳定、产线的顺行、产能的发挥、自动化轧钢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R2 零调 辊缝预埋 稳态 稳定性 自动轧钢
  • 简介:摘要:热轧轧制过程中主要依靠工作辊对板坯施加的轧制力,从而使得板坯的达到目标厚度,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部件的接触、板坯与轧辊的磨擦,势必造成部件之间间隙增大、轧辊辊身的磨损,为了减少磨损对于设备精度的影响,会根据设备部件的表面状态或者一定的使用周期,对部件进行更换。以粗轧R2工作辊及支撑辊为例,会在使用到一定的吨位对轧辊进行更换。本文针对粗轧R2支撑辊更换之后稳态预埋辊缝的变化为研究,通过过程数据分析、现场试验,探索出一种粗轧稳态辊缝预埋的方式,从而提升粗轧轧后中间坯板形的稳定性,减少因粗轧换辊后中间坯头部板形不稳定导致的撞击精轧剪前导板等事故的发生。该研究方法目前已在2250产线稳定投用,对于设备的稳定、产线的顺行、产能的发挥、自动化轧钢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R2 零调 辊缝预埋 稳态 稳定性 自动轧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睁眼与闭眼状态对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40 Hz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38名,同期招募31名健康对照。应用分裂型人格障碍调查问卷(schizotyp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PQ)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所有被试均顺序采集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各持续3 min的40 Hz脑电ASSR信号。事件相关谱扰动(event-related spectrum perturbation,ERSP)和试次间相位一致性(intertribal phase coherence,ITC)两个指标用于评估ASSR。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用于睁眼和闭眼两种状态下两组间ITC和ERSP的比较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ITC的组别主效应和组别×睁闭眼交互效应均不显著(均P>0.05),睁闭眼主效应显著(F(1,67) =10.61,P=0.002);健康对照组内睁眼时ITC明显高于闭眼时(P=0.014),一级亲属组内睁眼时ITC高于闭眼时(P=0.039)。ERSP的睁闭眼主效应(F(1,67)=0.195,P=0.660)、组别主效应(F(1,67)=0.627,P=0.431)、组别×睁闭眼交互效应(F(1,67)=1.034,P=0.313)均不显著。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内ERSP(睁眼:r=-0.260,P=0.210;闭眼:r=-0.318,P=0.122)、ITC(睁眼:r=-0.248,P=0.232;闭眼:r=-0.260,P=0.209)与SPQ评分均无相关性。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组内ERSP(睁眼:r=-0.387,P=0.226;闭眼:r=-0.363,P=0.238)、ITC(睁眼:r=0.126,P=0.485;闭眼:r=0.096,P=0.595)与SPQ评分也均无相关性。结论睁眼与闭眼状态下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40 Hz ASSR的调节模式未明显受损,提示40 Hz ASSR的睁眼与闭眼调节模式可能不是预测精神病遗传高危预后的潜在标记。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睁眼 闭眼 γ振荡 听觉稳态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 1,MFN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为预防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炎症和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靶点和理论参考。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LPS诱导的细胞焦亡模型。CCK-8、PI染色、LDH释放、Western blot等验证LPS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焦亡;Western blot筛选异常表达的线粒体相关蛋白MFN1;DCFH-DA探针检测细胞总活性氧生成情况、Mito-SOX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水平、JC-1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反映线粒体受损情况;利用Ubibrowser数据库预测出MFN1蛋白可与多种E3泛素连接酶结合,通过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试验等验证MFN1蛋白是否受泛素化调控;采用Lipofectamine2000试剂转染MFN1过表达质粒检测MFN1蛋白对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LPS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焦亡。LPS刺激后MFN1蛋白表达减少。CO-IP试验证明MFN1蛋白发生泛素化修饰。泛素化抑制剂MG-132处理后抑制LPS诱导的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Pro-caspase-1、Caspase-1、IL-1β、IL-18表达上调并且改善线粒体功能。MFN1过表达后缓解LPS导致的线粒体稳态失衡和巨噬细胞焦亡。结论LPS通过影响MFN1泛素化修饰调节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巨噬细胞焦亡,本研究为治疗巨噬细胞诱导的炎症及相关疾病提供了潜在靶点。

  • 标签: 线粒体融合蛋白1 泛素化 Raw264.7细胞 线粒体 细胞焦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用冷敷贴缓解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术后灼痛及修复皮肤稳态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科符合纳排标准的面中部鲜红斑痣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接受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后,试验组术后即刻治疗部位使用医用冷敷贴1 h,之后每日敷贴1 h,连续使用3 d;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自然恢复。分别于术后即刻与0.5、1、12 h进行疼痛指数(NRS)评分。于术前10 min,术后即刻与30 min、1 h检测皮肤表面温度。于术前10 min,术后即刻与24、48、72 h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EWL)和角质层含水量(WCSC)。统计两组术后1、2、3周结痂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观察指标的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Bonferroni或Sidak′s检验。结果术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及TEWL、WCS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即刻,试验组与对照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 ± 1.17、8.20 ± 1.06,F = 0.30,P = 0.592);术后0.5、1 h时试验组NRS评分(6.25 ± 1.29、4.80 ± 0.77)均低于对照组(7.15 ± 0.99、6.50 ± 0.69,均P < 0.05)。术后即刻试验组与对照组皮肤表面温度分别升高至(35.211 ± 1.333)℃和(35.637 ± 0.83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62);术后30、60 min时试验组分别为(29.11 ± 1.59)℃、(32.46 ± 1.07)℃,均低于对照组[(35.01 ± 0.91)、(34.86 ± 0.74)℃,F = 212.63、100.20,P < 0.001]。术后48、72 h时试验组TEWL分别为(12.44 ± 0.67)、(10.85 ± 0.81)g·h-1·m-2,均低于对照组[(14.61 ± 0.34)、(14.93 ± 0.24)g·h-1·m-2,F = 195.87、520.54,P < 0.001],而WCSC分别为(57.83 ± 9.29)、(52.64 ± 8.09)AU,均高于对照组[(43.87 ± 4.82)、(38.68 ± 5.33)AU,F = 24.41、49.22,P < 0.001]。试验组术后1周有3例结痂,对照组为6例,两组结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51)。结论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术后应用医用冷敷贴可降低表皮温度,发挥镇痛作用,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同时促进皮肤通透屏障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葡萄酒色痣 光化学疗法 医用冷敷贴 疼痛 皮肤稳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心与靶容积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无对比剂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显示冠状动脉主干的可重复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2月至9月共58名受试者,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2次全心与靶容积无对比剂CMRA扫描。分析2次扫描的主观评分、血管-心肌相对信号比(VMR)、血管-脂肪相对信号比(VFR)和信噪比(SNR),并分割提取冠状动脉坐标。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法、Hausdorff距离(HD)和Dice系数(DSC)评价观察者间、观察者内和重复扫描一致性。结果全心和靶容积冠状动脉主干图像的主观评分、VMR和VFR的观察者间、观察者内一致性均非常好(ICC>0.76,P均<0.001)。重复扫描除全心CMRA的RCA、LM、LCX的VFR一致性一般外(ICC分别为0.235、0.264、0.380,P均<0.05),余可重复性尚可(ICC均>0.49,P均<0.001)。Bland-Altman法显示全心和靶容积冠状动脉成像的VMR、VFR及SNR大部分位于95%一致性界限以内。全心CMRA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HD为1.79(1.35,3.25)、1.68(1.09,4.10),DSC为0.96±0.04、0.97±0.03;靶容积CMRA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HD为1.74(1.63,3.11)、1.74(1.63,1.98),DSC为0.91±0.10、0.95±0.05。靶容积CMRA冠状动脉主干原始图像总体的主观评分[3.86(3.68,4.00)和3.80(3.58,3.96)]、VMR[1.45(1.27,1.58)和1.22(1.13,1.41)]、VFR[7.36(6.44,8.60)和5.97(4.97,6.64)]均优于全心CMRA(P均<0.05);全心CMRA冠状动脉主干曲面重组总体主观评分优于靶容积CMRA[3.75(3.57,3.88)和3.63(3.44,3.71)](P<0.001)。结论全心与靶容积bSSFP无对比剂CMRA在受试者冠状动脉主干的显示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图像质量。二者各有优势、相互补充。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