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产妇进行低频电疗联合手法穴位按摩对乳房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产后乳胀的 30例产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低频脉冲电疗联合手法穴位按摩乳房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热敷加用吸奶器抽吸治疗。结果 观察两组产妇治疗两天后,乳房胀痛消退情况、乳房疼痛程度及疗效。

  • 标签: [ ] 低频脉冲 手法穴位 产后乳胀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而得出结论产后乳房穴位按摩不仅能减轻乳房胀痛,还能促进乳汁分泌,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 穴位 乳房按摩 乳房胀痛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和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之间本院收治的200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随机分为参比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参比组产妇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使用早期泌乳穴位按摩护理。对比两组产后乳房胀痛产妇护理后的泌乳情况和乳房胀痛情况。结果:产后乳房胀痛产妇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的泌乳情况好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产妇的乳房胀痛情况少于参比组(P<0.05)。结论:产后乳房胀痛产妇使用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护理能够改善产妇泌乳情况,减轻乳房胀痛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护理 产后乳房胀痛 泌乳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我科分娩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研究组在产后第2天即开始乳房穴位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结果研究组乳房胀痛程度小于对照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穴位按摩不仅能减轻乳房胀痛,还能促进乳汁分泌,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 穴位 乳房按摩 乳房胀痛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和提前泌乳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方法进行促乳,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促乳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量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经过乳房穴位按摩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而且泌乳量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房穴位按摩可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 标签: 穴位 按摩 泌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穴位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300例经阴道顺娩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分娩回室后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开始进行中医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几乳房胀痛情况。结果经过4天的对比观察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产妇乳房胀痛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穴位按摩能有效使乳腺管通畅,减少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可以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顺娩后 穴位按摩 乳房胀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穴位按摩同时配合乳房按摩(胸部穴位按摩)对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具体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方式,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常规产后护理以及乳房按摩(胸部穴位按摩)方式,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则同时增加少泽、合谷、脑中三个穴位按摩。对两组研究对象产后24h、48h、72h的泌乳始动时间以及泌乳量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24h内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明显提前,其48h内泌乳量显著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穴位按摩和乳房按摩,可以有效提前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加泌乳量、缓解产后疲劳,对于新生儿的哺育及产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 乳汁 穴位按摩 乳房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2小时开始实施穴位乳房按摩,每日3次,每次20分钟,连做3天。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3至4天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实施穴位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产后 乳房 穴位按摩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对女性进行乳房湿热敷与穴位按摩结合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对某阶段内在医院分娩的60例产妇进行医学调查,基于数字表法均匀分组,常规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乳房护理干预、特殊组30例患者接受湿热敷与穴位按摩结合干预,评估最佳的产后乳房干预模式。结果:特殊组坚持母乳喂养有28例产妇、占比93.3%,出现乳房胀痛有2例产妇、占比6.7%,出现乳腺炎有1例产妇、占比3.3%,均优于普通组,p

  • 标签: 产后乳房 湿热敷 穴位按摩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产后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200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穴位配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在出院7日乳房胀痛,乳头皲裂,乳头纠正,乳腺炎发生及母乳喂养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可有效缓解初产妇喂养不适,减少乳腺炎发生,利于母乳成功喂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妇 穴位配合乳房按摩 哺乳期乳腺炎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乳房穴位按摩手法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乳房按摩手法:用手的大鱼际肌从乳房基底部进行360度按摩整个乳房。观察组:采取改良乳房穴位按摩手法;两组均按需哺乳或24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8-10次,应用后3天,对比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乳房穴位按摩 乳汁分泌 乳房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穴位按摩针对初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抽集2021年8月到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乳房胀痛的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所有观察对象;结合患者所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雷火灸联合穴位按摩两种措施;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乳房肿胀分级。结果:观察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乳房肿胀较高分级的患者人数占比较之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初产妇给予雷火灸、穴位按摩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乳房肿胀症状、疼痛症状,为后续乳房功能的恢复提供基础。

  • 标签: 乳房肿胀 产后 雷火灸 穴位按摩 护理
  • 作者: 严莉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7
  • 机构:铜仁市中医医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法催乳及乳房穴位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纳入的对象为在本院生产的80例产妇,落实对产妇相关资料的分析,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为依据,将8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的样本量均为40例。对照组的产妇在分娩后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的产妇在分娩后增加手法催乳及乳房穴位按摩,针对2组的疼痛程度、泌乳时间、泌乳质量、乳房肿胀程度、乳汁分泌情况、母乳喂养率实施对比分析。结果:(1)监测2组疼痛程度、泌乳时间、泌乳质量,其中疼痛程度用VAS工具评估,反向评分,泌乳质量以相关量表评估,经对比,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泌乳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通过评估乳房肿胀程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监测乳汁分泌情况,经对比,实验组乳汁分泌充足率高于对照组,P<0.05。(4)监测母乳喂养率,经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的护理中,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在其护理中给予手法催乳与乳房穴位按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减轻疼痛感、缩短泌乳时间,还能提高泌乳质量、减轻乳房肿胀程度,为新生儿保证充足的乳汁,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催乳 乳房穴位按摩 泌乳时间 泌乳质量 乳房肿胀程度 乳汁分泌情况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穴位压豆、按摩技术和自制营养餐联合应用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为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取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产妇3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穴位压豆、按摩联合自制营养餐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乳房胀痛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压豆、按摩技术和自制营养餐联合应用可使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下降。

  • 标签: 穴位按摩 耳穴压豆 自制营养餐 乳房胀痛 乳腺炎
  • 简介:20世纪中期,远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即被运用于临床乳腺肿瘤的早期筛查,经过60多年临床研究,该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通过科技文献检索,有关报道不下百余篇,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诊断乳腺疾病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上优势已凸显。以往的检测注重观察乳房局部的热态或局部淋巴结的反应,而中医认为乳腺疾病的发病与全身脏腑功能活动紊乱,特别是肝脾胃等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 标签: 乳腺肿瘤 经络穴位 红外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按摩加手法挤奶疏通乳房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产妇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给予两组产妇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以及喂养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大多量多,并无未乳汁分泌现象,而对照组产妇乳汁分泌大多量少,且出现4例无乳汁分析情况,两组产妇在乳汁分泌无、量少、足够以及量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部分母乳喂养率均要高于对照组产妇,且仅出现1例人工喂养,而对照组产妇大多都是人工喂养,组间两两对比数据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后护理中,应用穴位按摩加手法挤奶疏通乳房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提高产妇乳汁分泌量,继而为母乳喂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推广。

  • 标签: 穴位按摩 手法挤奶疏通乳房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乳房穴位配合膀胱经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400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开展乳房穴位配合膀胱经按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初始分泌时间、通乳后48h泌乳量以及产后72h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乳汁初始分泌时间<24h、24h~48h、49-72h、>72h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通乳后48h泌乳量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72h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乳房穴位配合膀胱经按摩能够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乳房穴位 膀胱经 按摩 产后泌乳 纯母乳喂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