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鳌峰书院是清代福建省的最高学府,培养了如林则徐、张际亮等人才。鳌峰书院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教学制度,在讲学、教学管理、经费使用方面都有典型性。特别是它秉承中国古代书院藏书、刻书的传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是清代书院藏书、刻书方面的重要代表。

  • 标签: 鳌峰书院 藏书 刻书
  • 简介: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极其重视藏书印,因而,在中国印学史上,它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结合藏书印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概述了古代苏州藏书家的藏书印,对于我们了解吴文化,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中国 古代 藏书家 藏书印 苏州市 篆刻艺术
  • 简介:书院简史书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机构和形式之一,是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文化传播、普及文化和宣扬教化的基地。宽泛地说,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可视为书院的起源,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以说是书院的前身。

  • 标签: 书院 中国 传统教育 文化传播 学术研究 春秋时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于清代中叶的扬州藏书家焦循(1763—1820),吴晗先生的《江苏藏书家史略》、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藏书楼》,以及郑伟章著《文献家通考》等书,或者只字未提,或者涉猎太简,因而值得一说。

  • 标签: 焦循 图书收藏 人格修养 雕菰楼
  • 简介:文章从分析1991.5—1992.5入藏的汉文哲学、社会科学图书的等级结构、年进书量与我校教学和科研的矛盾入手,管窥我馆在藏书建设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以及当前图书馆界的困惑,提出了加强采访工作、提高藏书质量、实现资源共享、扩大文献的数量、改进服务手段等措施。

  • 标签: 藏书建设 教学与科研 图书采访 资源共享 质与量
  • 简介:文章从晁公武的生平、藏书管理、著书立说三方面,介绍了这位南宋时期藏书家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重要贡献。

  • 标签: 南宋 晁公武 藏书 著书
  • 简介:明代的书院赵子富书院之制,盛行于宋元。明朝建立以后,在中央设有国学,在地方设有府、州、县儒学,统由朝廷派官管理,官学在社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书院因之衰落,明孝宗即曾指出:“本朝无书院之制。”①正德以后,随着学校教育功能的减退及学术文化思想的活跃,书院...

  • 标签: 湖南书院 《学校》 《资治通鉴纲目》 《诗经》 紫阳书院 《礼记》
  • 简介:辽宁省铁岭市清代流官郝浴创建的文化教育遗址-银冈书院,距今已有近三百五十年的历史了。它是清代东北最早的为准备科举应试而研习经史的场所。在培育人才、振兴地方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东北文化教育的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标签: 清代东北 铁岭 郝浴 银冈书 院代表性
  • 简介:<正>清代,随着满汉文化的交融,涌现出不少满族藏书家。诸如纳兰性德、揆叙、曹寅、昌龄、永瑆、毓本、震钧、盛昱等,其中以曹寅的楝亭藏书最负盛名。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别号楝亭。他是一位具有汉族血统的满洲正白旗包衣,自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熏陶。其父曹玺初掌江宁织造时,尝於署内植楝树数株,旁筑草堂,颜曰“楝亭”。曹玺命曹寅居此读书,以后又送到宫中做康熙皇帝的伴读。由此,曹寅养成了“一意嗜书”的习惯。清初满族人尚武,射猎之风尤盛,曹寅亦能“间骑快马,拓弓弦霹雳声。”但他更主张“读书射猎,自无两妨”。其友韩菼称他“乃诚善读书者,其取之博,盖七略、四部、十二库,无不窥也。”

  • 标签: 曹寅 藏书家 《全唐诗》 朱彝尊 书亭 书跋
  • 简介:旧时,大凡说藏书丰富,辄用二酉名之,然唐宋及其以前,“二西语亦罕用”(明胡应麟语),是明清之时骤然兴起,诗词歌赋,笔记小说之中与“学富五车”相连如“书通二酉”之类,车载斗量,俯拾皆是,已成熟语。读书人对二酉尤为青睐,以之名书者,有明胡应麟《二酉辍拾》(收在《少室山房笔丛》

  • 标签: 胡应麟 笔记小说 诗词 读书人 唐宋 兴起
  • 简介:在我国,读书人习惯于在自己的藏书上钤上一枚印章,以示珍藏。而西方人却喜欢在书的扉页上贴上一枚藏书票。藏书票作为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装饰性,受到文化人宠爱。

  • 标签: 藏书票 实用性 艺术性 书籍收藏 艺术研究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便的事。如:家中买了很多书,而书柜的的底层和中间几层都放满了。这样,要把书放在高层上或要拿高层上的书就非常麻烦。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神奇藏书柜”,解决了人们放书难、拿书难的烦恼。

  • 标签: 书柜 日常生活 高层 底层 设计 实验小学
  • 简介:有人说,要看学校好不好,先看她的图书馆。这或许是衡量一个大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此,我们列出了部分藏书量在200万册以上的大学。不知'200万册'在你脑海中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让我们做个换算:200万册的书,即使你每天读一本,要读完它们,也要约5500年时间……

  • 标签: 藏书榜
  • 简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西方哲人发出这一至理名言的两干多年前,我们的先人们对书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自古以来,私人藏书被人看作是一种美德。

  • 标签: 私人藏书 名言 西方 美德 古代 人类文明
  • 简介:我国古书中常形容一个人学问渊博为“学通二酉”、“学富二酉”,称某人藏书丰富而珍贵为“家藏二酉”。何谓二酉?据商务印书馆1984年修订版《辞源》二酉条解释:“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又引《太平御览·荆州记》“小酉山上石洞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后世称藏书多曰二酉,本此。《荆州记》乃是南北朝时代私人撰写的方志,遍述荆州地方乡国灵怪、人贤物盛以及山水郡邑

  • 标签: 小酉山 南北朝时代 乡国 湖南沅陵县 二山 太平御览
  • 简介:我国书院制度历史悠久。它发端于唐,规制渐备于五代,极盛于宋元明清。台湾因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且开发较晚,直到清代康熙年间才开始出现书院。此后二百多年间,台湾共设立了数十所书院。这些书院无论是组织管理、教学内

  • 标签: 清代 台湾 书院 教育史
  • 简介:书院的名称,始见于唐代。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是官方藏书、校书的地方,不是教育机构。聚徒讲学的书院起于五代。宋太祖、宋太宗均重视文化事业,文化教育因此蓬勃地发展起

  • 标签: 宋太祖 宋太宗 唐玄宗 书院 官方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