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针对心脾两虚型的老年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通过归脾汤加减治疗对其失眠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均为心脾两虚型且伴有失眠症,对患者进行奇偶数编号并按照奇偶数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西医(阿普唑仑)治疗,研究组的患者服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研究组患者PD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UPD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心脾两虚型老年帕金森综合征失眠症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可改善其睡眠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脾两虚型 帕金森综合征 失眠症 归脾汤加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5月之间收诊的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计50例进行研究,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为对照组的患者行以阿司匹林方式治疗,为观察组的患者行以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效果以及CRP上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用药治疗效果上的各项指标上均好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在CRP上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为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以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治疗方式在效果上是非常理想的。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直肠憩室病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但其并发症如憩室炎、憩室出血甚至憩室穿孔对患者危害极大。本研究旨在分析结直肠憩室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以为临床诊治憩室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CT、肠镜、消化道造影或经手术证实的结直肠憩室病5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排除伴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性药物者、伴有慢性肝、肾功能衰竭者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析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治疗方案以及转归。结肠憩室炎分级参照世界急诊外科学学会(WSES)制定的标准分为5级,0级为单纯性憩室炎;1~4级为复杂性憩室炎。结果554例结直肠憩室病患者中,男性358例(64.6%),中位年龄63岁。191例(34.5%)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其中113例(20.4%)慢性便秘和腹胀,78例(14.1%)为慢性腹泻和腹痛。有406例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发现,465例经CT检查发现,25例经消化道造影检查发现,3例为术中发现。其中多发憩室339例(61.2%),单发憩室215例(38.8%)。病变位于结肠424例(76.5%),其中升结肠者205例(37.0%);结直肠多部位118例(21.3%),直肠12例(2.2%)。憩室直径中位数7 mm,其中≥30 mm者78例(14.1%)。49例(8.8%)表现为急性憩室炎,其中13例为单纯性,36例为复杂性。36例复杂性憩室炎中,男性29例(80.6%),发病前反复发作腹痛伴发热27例(75.0%);9例并发乙状结肠穿孔,8例并发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憩室膀胱瘘,均予以手术治疗;另有19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其中男性18例,病变位于升结肠者11例;1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4例内镜下止血,2例手术。结论结直肠憩室病以男性多见,CT和结肠镜为主要诊断方法。复杂结肠憩室炎的症状与憩室位置有关,除采取对症措施外,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憩室病,结肠直肠 结肠镜 断层扫描术,电子计算机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在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19年,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重点强调“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其中新医科的“新”概括为3个方面:新理念,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新背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产业革命的来临;新专业,对旧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精准医学、智能、转化医学等医学新专业。在新医科的背景下护理研究者如何探寻创新发展之路,护理学术应该如何在新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护理是一项为健康服务的专业,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力的基础上,促进、维持或恢复所需要的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健康,以及预防疾病。随着时代的变化,护理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护理学术在护理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如何在时代新思想、新内涵中保持护理学术的创新性及科学性是所有护理学者在不断探索过程。

  • 标签: 护理信息化 发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低危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的放疗疗效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5年中国淋巴瘤协作组数据库中557例接受放疗的早期低危ENKTCL患者的放疗疗效。全组557例患者中,接受综合治疗427例,单纯放疗13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 rank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标准化死亡比(SMR)比较ENKTCL患者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中国健康人群的预期生存,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7.2%和77.2%。患者治疗生存1年后SMR为匹配健康人群的3.59倍(P<0.001),治疗生存4年后SMR为匹配健康人群的1.50倍(P=0.146)。综合治疗与单纯放疗比较未能提高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0%和87.4%,P=0.961)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1%和80.7%,P=0.129)。全组患者的失败模式以局部失败(11.5%,64/557)和远处失败(10.8%,60/557)为主,区域失败罕见(2.9%,16/557)。全组患者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87.2%,放疗剂量≥50 Gy和<50 Gy患者的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LRC)分别为89.5%和73.7%(P<0.001)。放疗剂量为LR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期低危ENKTCL患者放疗的预后较好,局部区域和远处失败均较低,放疗剂量为LRC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早期低危组 放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低危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的放疗疗效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5年中国淋巴瘤协作组数据库中557例接受放疗的早期低危ENKTCL患者的放疗疗效。全组557例患者中,接受综合治疗427例,单纯放疗13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 rank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标准化死亡比(SMR)比较ENKTCL患者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中国健康人群的预期生存,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7.2%和77.2%。患者治疗生存1年后SMR为匹配健康人群的3.59倍(P<0.001),治疗生存4年后SMR为匹配健康人群的1.50倍(P=0.146)。综合治疗与单纯放疗比较未能提高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0%和87.4%,P=0.961)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1%和80.7%,P=0.129)。全组患者的失败模式以局部失败(11.5%,64/557)和远处失败(10.8%,60/557)为主,区域失败罕见(2.9%,16/557)。全组患者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87.2%,放疗剂量≥50 Gy和<50 Gy患者的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LRC)分别为89.5%和73.7%(P<0.001)。放疗剂量为LR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期低危ENKTCL患者放疗的预后较好,局部区域和远处失败均较低,放疗剂量为LRC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早期低危组 放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囊虫病治疗中吡喹酮与阿苯达唑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囊虫病患者42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两组。接受吡喹酮治疗的21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阿苯达唑治疗的21例患者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2%)同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6.7%)进行比对明显较高,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结论脑囊虫病予以吡喹酮治疗,其治疗效果较比阿苯达唑更具优势,可进一步实践。

  • 标签: 脑囊虫病 吡喹酮 阿苯达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对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因骨折造成的肘关节僵硬患者分为机器人组(40例)及JAS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关节松动治疗及运动疗法等),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训练,JAS组则辅以静态渐进性牵引支具JAS治疗。2组患者均每次治疗100 min,每日治疗2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肘关节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检测2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旋转主动活动度(AROM)。结果治疗8周后机器人组HSS评分、MBI评分、肘关节屈伸ROM、旋转ROM、优良率[分别为(86.00±12.50)分、(95.29±4.07)分、(120.94±13.69)°、(159.21±9.01)°和76.5%]均较治疗前及JAS组[分别为(70.16±12.14)分、(91.13±4.42)分、(101.77±16.00)°、(157.00±12.59)°和54.8%]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能有效改善骨折后肘关节僵硬,促进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肘关节僵硬 外骨骼机器人 静态渐进性牵伸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患者160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80例,给予常规口含雾化器;联合组患者80例,给予口鼻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果、临床效果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肺功能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重症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口鼻雾化吸入治疗,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雾化吸入方法。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10月—— 2015年 10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的患者 47例为班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 56%,有效 40%,无效 4%,总有效率 9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 50%,有效 36.36%,无效 13.64%,总有效率 86.3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PaO2、 SaO2指标数存在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早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10月—— 2015年 10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的患者 47例为班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 56%,有效 40%,无效 4%,总有效率 9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 50%,有效 36.36%,无效 13.64%,总有效率 86.3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PaO2、 SaO2指标数存在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早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中的疗效。方法 筛选出我院于2020年6月—2022年1月期间接受的行胃镜诊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胃镜检查与治疗,实验组给予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对比两组的诊断率、诊断前后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的诊断率远大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的心率及血压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无痛胃镜 消化内科 应用价值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甲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方法,乙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之后乙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甲组患者,并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予以适当的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同步与非同步放化疗疗效。方法收集2007—2020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8例早期NK/T细胞淋巴瘤综合治疗患者,按Nomogram改进版风险指数(NRI)预后模型,根据有无任何预后不良因素[年龄>60岁、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原发肿瘤侵犯(PTI)、Ann Arbor分期Ⅱ期]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以及含有任何一项预后不良因素的预后不良组229例。其中145例采用同步放化疗,133例采用非同步放化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OS)率为71.0%,无进展生存(PFS)率为67.6%。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5年OS率分别为95.6%和65.4%(P<0.001)。预后不良组中NRI=1分中低危组、NRI=2分中高危组、NRI≥3分高危组患者各组的5年OS率分别为72.1%、61.1%、47.7%(P=0.007)。同步放化疗组与非同步放化疗组疗效无显著差异,5年OS率分别为70.6%、69.8%(P=0.783)、5年PFS率分别为67.6%、65.2%(P=0.631)。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NRI=1分中低危组患者同步放化疗组与非同步放化疗组5年OS率分别为73.1%、76.5%(P=0.576),NRI=2分中高危组患者分别为62.6%、69.3%(P=0.427),NRI≥3分高危组患者分别为58.1%、42.3%(P=0.954),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不良组早期NKTCL的预后,在放化疗的顺序上同步放化疗和非同步放化疗5年OS率、5年PFS率无显著差异。对于预后不良早期NKTCL可以采用耐受性更好的序贯治疗。

  • 标签: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同步放化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内微导丝电凝治疗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方法(1)取临床用于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导丝SilverSpeed,以抗凝的新西兰大白兔离体动脉血液为介质进行体外电解产气实验,扫描电镜观察微导丝表面的血栓附着情况。(2)使用静脉袋移植法制作兔颈总动脉动脉瘤模型,将动脉瘤模型大白兔分为微导丝电凝治疗组(4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采用SilverSpeed微导丝电凝模拟治疗(分别在6 V、9 V、12 V、15 V、18 V电压下通电1 min、3 min、6 min、9 min、12 min、15 min)后观察瘤腔封闭数量和所形成血栓的质量。DSA观察是否有动脉瘤破裂以及是否有载瘤动脉血栓形成。12 h后行头部MRI的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检测载瘤动脉远端的脑供血区是否有新发性脑组织缺血灶。6个月后再次行DSA,观察动脉瘤是否复发。结果(1)电解产气实验结果显示,SilverSpeed微导丝通电后有气泡产生,电压越高则反应越剧烈。扫描电镜下观察显示,在离体血液中通电后的微导丝表面有明显的血栓附着,电压较高时血栓更为致密。(2)相同通电时间下,电压越高,微导丝电凝治疗组大白兔动脉瘤腔完全闭塞数量越多。同一电压下,通电时间越长,所形成血栓的质量越好。缺血事件仅发生在电压>9 V的微导丝电凝治疗组,通电时间长短和栓塞性事件的发生率无关。电压为15 V时,有2只实验兔在通电3 min时发生动脉瘤破裂而死亡。电压为18 V时,有4只实验兔在通电9 min时心跳骤停死亡,另有2只在通电6 min时发生动脉瘤破裂而死亡。结论动脉内微导丝电凝治疗动脉瘤的不良事件主要由高电压引起。设置合适电压后,延长通电时间可提升电凝效果且不会增加安全风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电凝 微导丝 血栓形成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凝酶与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4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血凝酶与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腔内注入血凝酶联合化疗,同时加强操作前后护理,总有效率达80.5%,胸闷、气急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穿刺前后的心理护理,治疗中的病情观察、穿刺部位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成功保障,减轻了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恶性胸腔积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