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伴随第四代的评价往往是承上启下,他们成为第三代和第五代之间的过渡,而更为重要的是,第四代的导演群体,是新中国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并且完整经历了“文革”,这对他们的导演风格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我们可以轻易从他们作品中看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印记,也可以明确感受到他们的文化自觉,影像上的吸收和改变。以谢飞、吴天明、吴贻弓、张暖忻等代表导演为例,他们开始拍摄影片的时间相对较晚,作品数量也相对有限,但正因身处变革,经历着思想爆炸的他们,作品始终保持着非常高的水准,且又因为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风格各异,这在中国史上实是罕见、珍贵。

  • 标签: 中国电影史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导演风格 灰色 承上启下 中国教育
  • 简介:好莱坞"特供中国",是指好莱坞专为中国市场设计专属情节,只在中国大陆境内上映的,区别于国际版的特殊电影版本。这一现象由2013年上映的超级英雄系列《钢铁侠3》首开先河,该片在国际版的基础上加入了3分钟由中国演员王学圻和范冰冰二人参演的戏份。在这短短的3分钟内,王学圻饰演的医生对钢铁侠进行了鼓励和治疗。这其中不但出现了我国的地标性建筑天安门等景观,还明显夹杂了某国产品牌的植入广告。范冰冰和王学圻颇为标准的普通话在片中显得格格不入,剧情也游离于主要情节之外,显得不伦不类。影片上映后,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众多网友都吐槽“钢铁侠里混进了国产电视剧”。尽管褒贬不一,《钢铁侠3》还是在国内拿下了7.68亿的巨额票房。

  • 标签: 好莱坞电影 中国电影 国际版 超级英雄 合拍片 王学圻
  • 简介: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下称《速7》)在中国内地上映已有三周时间,面对4月中下旬以来众多中国国产新片挑战,它依旧保持着坚挺的上座率和票房。“五一档”(4月30日-5月3日)中的几个时段,《速7》甚至还几度蹿升到单日实时票房榜首位置。

  • 标签: 中国电影 票房 中国内地 好莱坞 上座率 新片
  • 简介:近现代西方哲学对身体的关注,是当代文化思潮中不可忽视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转向。身体社会学认为身体是被社会建构出来的,对身体的态度表征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身体作为一种特定的非语言符号也因此被赋予内涵丰富的人文所指意义和语意驳杂的精神文化向度。文章从当代文化思潮中的“身体转向”入手,对国外电影身体研究进行了溯源,考察了国内电影身体研究现状,指出当下研究主要聚焦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影像身体的研究,二是电影现象学视域下的身体研究,三是明星研究视野中的明星身体研究,四是以身体消费、身体欲望等为关键词的电影身体研究。其中存在着机械搬用或过度阐释西方身体理论的现象。

  • 标签: 当代中国 电影身体 研究述评
  • 简介:本文尝试用绘画艺术中的"透视法"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空间表现进行考察。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对《劳工之爱情》等影片的文本细读后,笔者认为中国中的空间建构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次是在整体的视觉方式上,由"艾尔伯蒂式"转变为"开普勒式";另一次则体现在更为细致的透视方法上,由"一点透视"转变为"两点透视"。通过这种新的视角的考察,笔者力求能对早期中国视觉风格的研究提供有益探索。

  • 标签: 早期中国电影 《劳工之爱情》 空间表现 透视方法 视觉风格
  • 简介:在经济、政治全球一体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跨国间的文化领域交流也紧随其后。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在全球化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作为民族文化产品的代表,它的本土化问题则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本土化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好莱坞电影 中国电影的本土化 文化元素 契合策略
  • 简介:中国产业作为一种工业,在目前的发展中可借鉴好莱坞电影的一个典型特征——类型化,在中国语境下对类型化电影做出全新的解读和认识。

  • 标签: 好莱坞电影 类型化 中国电影产业
  • 简介:〔摘要〕电影是银幕形象艺术,需要借由视听语言这个介质才能表情达意,而摄影造型作为视听语言中最为直观的表意元素,不但需要服从影片的内容,更有要与电影的整体艺术风格相统一。因此从镜头语言的角度认识电影,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创作者的电影观念。本文以摄影造型为切入点看中国美学观念的演变,旨在通过对中国创作观念的梳理,能够为身处全球语境下的中国的创作方向有所启发。

  • 标签: 〔〕摄影造型影戏影像
  • 简介:“仁”在儒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无需赘言。[1]在“三达德”(仁、智、勇)中,“仁”首当其冲。据学者黄怀信统计,“仁”在《论语》中出现110次,分见于16篇之50余章。阁在孔子灵活多变的使用中,不同场合出现的“仁”虽然解决了古代中国人的诸多问题,但由于这种策略性、功能性的使用,仁的内涵也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仁爱” 中国电影 现代 “三达德” “仁”
  • 简介:中国市场爆炸式的增长正在吸引全球的目光,除了好莱坞影片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元素来讨好中国观众之外,日本“软银”斥资了2.5亿美元买下私人控制的传奇电影公司的少数股权,着力开发中国与印度市场。当然,中国本土影视公司和资本更是焦躁不安,2014年6月至今,华谊兄弟、乐视网、光线传媒、长城影视、华策影视等公司相继抛出了总计125.5亿元的融资计划,到2014年9月中旬,中国年内发生63起影视公司并购案,涉及资金己近550亿元。

  • 标签: 中国电影市场 资本 影视公司 能力 制作 电影公司
  • 简介:2014年的中国更为开放而多元,审美趣味的变化相当明显,中国的潮流波涌中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热点,包括类型集中、导演代际交替、市场巨变的影响力、审美趣味的改变、互联网更大规模地介入电影等,构成2014年中国的热度风向标。

  • 标签: 中国电影 2014年 网络 审美趣味
  • 简介:本文主要梳理了2014年中国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分析了本年度的特色亮点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电影产业 2014年 分析报告
  • 简介:截至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茶文化"的电影出现,比如《绿茶》《菊花茶》《茶马古道》《斗茶》《三峡好人》等。在这些电影中,"茶文化"得到了很好地阐释:以茶载艺,弘扬传统文化;以茶怡情,诠释感情真谛;以茶论道,寓意生活哲理。因此,以"茶文化"的精髓来阐释电影艺术的魅力,或者以电影创作灵感来诠释"茶文化"的寓意,便不再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了。

  • 标签: 茶文化 电影 文化植入
  • 简介: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表,电影中的北京形象表现为传统古都、现代迷城、世界新城相互交织的特殊文化想象,显示出了瑰丽而又奇特的姿态。传统古都"对于北京形象,老舍称之为‘古都景象’,北京大学教授赵园谓之‘永远的城’。它成功地将乡土中国和政治历史中国糅合在一起,成为北京形象的原初景观。"11.乡土中国

  • 标签: 城市形象 乡土中国 文化想象 政治历史 《霸王别姬》 宁瀛
  • 简介:在外资影院先入为主控制终端市场的殖民性境况下,明星影片公司(1922—1937)成功突围,成为中国民族化产业进程中的领军者。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力图回到“历史的现场”,勾勒明星公司在上海开辟拓展影院市场的发展脉络,从电影产业的研究视角探讨明星公司对开拓早期中国放映模式产生的意义。

  • 标签: 明星影片公司 电影产业史 早期电影放映
  • 简介:21世纪,传统的电影制、发、放模式已经被打破。参照美国成熟的电影产业运营模式,我国的院线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论文站在院线的角度,探究提高中国响院线收益的方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决定一个产业是否能够得到长足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利润。院线利润的提高,有利于刺激中国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而这也是中国政府进行院线制改革的意图所在。

  • 标签: 中国电影 院线制 票房 收益方法
  • 简介:电影票房和网络评分是衡量电影产业中受众反应的重要指标。经统计学的定量分析表明,2002至2013年每年票房排名前二的国产影片,其影片票房与网络评分存在线性关系。受众是具有差异性的群体,其观影过程是复杂的解码过程,经历着各自情感的共鸣或者间离。电影的受众群体应区分为专业化的观众和大众化的观众,两者有着不同的逻辑、表述不同的话语、对票房与评分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了解受众的心态与行为,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

  • 标签: 票房 评分 回归分析 受众分析 差异化
  • 简介:摘要如果以数据质疑数据,中国晋升第二大票仓将不简单是一个欢欣鼓舞的事实。拉动国内票房增长的主要是好莱坞科幻或者动作大片,以及国内新生力量的喜剧、青春、爱情片。然而国产影片出口却连年减少,国际观众数量连连降低。将美、中、日三国近两年票房前10名影片进行对比,会进一步发现中国市场现存的差距和危机。作为文化产业,中国没有向观众发挥充分的文化引导和认同功能。这不仅会恶化当前荒漠化的文化现状,而且难以获得长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标签:
  • 简介:2015年春节期间,中国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咨询公司对中国市场春节档的七部影片进行了观众满意度调查。关于调查项目的相关说明(一)中国观众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1.中国观众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观赏性、思想性和传播度三大方面的考量。采用分级指标加权汇总的方式得到档期总体满意度指数。满意度得分为百分制,0—19分表示不满意,20—39分表示不太满意,40—59分表示一般,60—79分表示比较满意,80-100分表示满意。

  • 标签: 观众满意度 中国电影 电影观众 指标体系 去哪儿 满意度指数
  • 简介:文华电影公司成立于1946年8月底,在抗战时期其中大部分电影人留守上海,他们也经历了抗战但却并不是抗战的主体.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不同,文华电影公司所崇尚的电影语言并不具有革命性,也没有激情口号的呐喊,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也纷纷摈弃宏大叙事,转而关注都市中的“庸人俗世”.

  • 标签: 中国电影 女性主体意识 公司合作 张爱玲 觉醒 抗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