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查无精子严重精子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和Y染色体上无精子基因(AZF)微缺失的遗传缺陷。方法:应用外周血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20例无精子严重精子患者的染色体和11个AZF基因位点进行检查。结果:在140例无精子患者中,发现19例患者染色体异常,异常率为13.57%。有21例患者有AZF基缺失,总缺失率为20.31%,AZFa、AZFb、AZFc缺失率分别为2.38%、4.76%、16.67%。在80例严重精子患者中,有14例患者有AZF基因缺失,总缺失率为17.50%,AZFb和AZFc的基因片段缺失率分别为1.25%和17.50%。未发现有染色体异常和AZFa缺失。结论:染色体异常和无精子基因微缺失是导致无精子精子主要因素,遗传学检查对男性不育患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不育症 男性 Y染色体 AZF 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无精子严重精子的重要因素分析。法随机选取45例男性无精子严重精子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28例由于睾丸本身生精功能障碍引起无精子严重精子占不育男性总数62.2%,其中睾丸发育不良占26.6%(12/45),隐睾占17.7%(8/45),精索曲张占15.5%(7/45),流行性腮腺炎后引发的病毒性睾丸炎2.2%(1/45)。引起梗阻性无精子的占总数37.7%(17/45)其中主要原因有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28.8%(13/45),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4.4%(2/45),手术误伤精索且未及时发现并修补4.4%(2/45)。结论正确的分析男性无精子严重精子因素为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采取对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男性 无精子 严重少精子 男性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精子因子c区(AZFc)微缺失在无精子/严重精子男性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染色体核型、生殖激素的相关性及其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嘉兴学院附属妇儿医院就诊的1 364例无精子/严重精子男性为研究对象。对无精子/严重精子男性进行AZFc微缺失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AZFc缺失男性与对照组A(精液分析正常)、对照组B(无AZFc微缺失的无精子/严重精子男性)的生殖激素水平。跟踪随访AZFc-ICSI夫妇的妊娠结局,将其受精率、优胚率和临床妊娠率与ICSI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AZFc微缺失51例,检出率为3.74%,其中7例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与对照组A相比,AZFc微缺失男性的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与对照组B相比,仅PRL与FSH显著上调(P<0.05)。共有22对AZFc夫妇在本院接受ICSI辅助妊娠,其优胚率和临床妊娠率与ICSI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ZFc微缺失在无精子/严重精子男性中的发生率为3.74%,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相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PRL、FSH和LH上调,但不会降低ICSI术后的临床妊娠率。

  • 标签: 生精障碍 核型分析 生殖激素 辅助生殖
  • 简介:摘要精子作为男性不育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指射出体外的精液中精子总数(或精子浓度)低于正常生育力男性精液检查参考值下限。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委会生殖男科学组组织专家编写,从精子的病因、诊断流程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基于2次及以上精液检测结果的分级标准;推荐进行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查、影像学检查、遗传学检测(疑似遗传因素)等明确精子的病因;推荐针对精子病因的治疗(激素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精道内镜手术等)、抗氧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经上述常规治疗手段无效时,合理选择宫腔内人工授精、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等方案)。本共识可为从事生殖医学、男科学的专业医务人员提供专家咨询和建议。

  • 标签: 少精子症 诊断 治疗 辅助生殖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治疗精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84例精子患者,分为西医组与中医组各42例,西医组应用锌硒宝、维生素E胶丸、绒促性素针联合治疗,中医组加用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精液参数对比,中医组的精子浓度、精子数量、精子活动力均高于西医组,差异显著(P<0.05);西医组的总有效率为81.0%,中医组为95.2%,中医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精子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辩证 治疗 少弱精子症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由TDRD6基因变异所致的男性弱畸形精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提取患者及其双亲外周血DNA,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法验证。结果患者为男性,25岁,以"弱畸形精子"为主要表现。经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患者TDRD6基因第1外显子存在c.1256A>G (p.Tyr419Cys)纯合错义变异,该变异为国内外均未见报道的新变异,变异经PolyPhen-2、SIFT、PROVEAN、Mutation Taster等变异预测软件预测,结果均为有害。并经Mega7分析TDRD6基因编码蛋白第419位Tyr在哺乳动物及无脊椎动物中均高度保守。结论TDRD6基因c.1256A>G (p.Tyr419Cys)变异可能为该患者原发性弱畸形精子的致病原因。

  • 标签: TDRD6基因 男性不育 少弱畸形精子症 错义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禁欲时间对精子和弱精子患者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男科的正常育前检查、精子和弱精子人群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禁欲时间(分别为禁欲2 d、3 d、4 d、5 d、6 d、7 d)对精子(n=5127)、弱精子(n=4003)和正常对照男性(n=4529)精液参数的影响,观察不同组别男性的精子浓度、前向精子百分比、活动精子总数(total motile sperm count,TMSC)等参数随禁欲时间的变化。结果正常育前检查组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从(3.3±1.2)mL升至(4.1±1.3)mL(r=0.167,P<0.001),精子浓度从(89.0±60.9)×106/mL升至(125.2±82.3)×106/mL(r=0.181,P<0.001),精子总数从(273.2±169.8)×106/次升至(473.5±193.7)×106/次(r=0.310,P<0.001),前向精子百分比从62.1%±13.0%降至59.5%±13.3%(r=-0.057,P<0.001),存活率从80.6%±8.5%降至79.0%±9.1%(r=-0.048,P<0.001)。精子组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从(3.1±1.4)mL升至(3.9±1.6)mL(r=0.171,P<0.001),精子浓度从(10.3±5.5)×106/mL降至(8.7±4.3)×106/mL(r=-0.043,P<0.001),精子总数从(29.0±17.1)×106/次升至(38.6±19.8)×106/次(r=0.285,P<0.001),前向精子百分比从41.1%±17.0%降至35.1%±17.3%(r=-0.141,P<0.001),存活率从71.1%±12.3%降至63.1%±16.6%(r=-0.225,P<0.001),禁欲2 d时精子浓度和前向精子百分比达峰值。弱精子组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从(3.1±1.4)mL升至(3.8±1.9)mL(r=0.197,P<0.001),精子浓度从(35.1±30.5)×106/mL升至(49.7±31.9)×106/mL(r=0.071,P<0.001),精子总数从(109.1±82.3)×106/次升至(170.1±99.3)×106/次(r=0.394,P<0.001),存活率从59.6%±16.4%降至54.0%±16.4%(r=-0.081,P<0.001),前向精子百分比、圆细胞浓度与禁欲时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TMSC(r=0.119,P<0.001)随禁欲时间延长而增高。结论延长禁欲时间可不同程度地增加精子患者、弱精子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的精液体积和精子总数,并使精子存活率降低。精子患者缩短禁欲时间可得到精子浓度、前向精子百分比、存活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较高的精子,但TMSC并未显著增加;弱精子患者通过延长禁欲时间能得到浓度、TMSC较高的精子,但前向精子百分比并未显著改善。

  • 标签: 禁欲时间 精液分析 弱精子症 少精子症 精液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5例精子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方法以育精煎合剂辩证分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精液量和精子密度变化自身对照。结果125例精子患者均治愈;其妻已怀孕。结论以育精煎合剂治疗精子能显著提高精子密度及精液量,从而起到生精助孕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男性精子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检测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到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男性精子不育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40名男性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员的精液指标,并测定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分析DFI与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前向活动精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DFI、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前向活动精子等指标与对照组上述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DFI和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前向活动精子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男性精子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与精子的相关指标呈负相关,表明男性精子不育患者的精子DNA完整性受到损伤,通过对DFI检测可作为男性生育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 精子DNA碎片检测 精液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邢台地区精子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探讨精子治疗的新思路。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620例门诊就诊的精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9种中医证型中平和质127例,占20.48%,湿热质比例最高155例,占25.00%,其次为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阳虚质、特禀质、血瘀质。结论精子患者体质分布以湿热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为主,临床诊治要辨病加分辨体质,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医体质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c区不同部分缺失对严重精子患者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7年12月至2020年7月期间经Y染色体AZF区高通量测序筛查、精子浓度<5×106/mL且行射精精子ICSI助孕的严重精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筛查结果将携带AZFc缺失的患者纳入缺失组(n=108),无AZFc缺失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45),同时按照缺失位点类型将AZFc缺失组分为b2/b4缺失(n=19)、b2/b3缺失(n=30)、gr/gr缺失(n=43)3个亚组,分别比较各组间及亚组间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存在AZFc缺失的患者第3日(day 3,D3)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以及囊胚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0.4%(556/790)比78.5%(2867/3651),P<0.001;24.7%(199/807)比34.3%(1284/3747),P<0.001;51.7%(277/536)比58.0%(1540/2592),P=0.007];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移植周期活产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ZFc区域b2/b3缺失亚组D3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2/b4缺失亚组优质胚胎率[23.2%(32/138)]低于对照组(P=0.004),而D3可利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r/gr缺失亚组D3可利用胚胎率[71.6%(280/391)]、优质胚胎率[20.8%(84/403)]以及囊胚形成率[48.7%(133/273)]均低于对照组(P=0.002、P<0.001、P<0.001),而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Y染色体AZFc区域b2/b3缺失和b2/b4缺失对严重精子患者ICSI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均无显著影响,gr/gr缺失对胚胎发育不利影响最大,但对妊娠结局无影响。

  • 标签: Y染色体微缺失 无精子因子c区 严重少弱精子症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临床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子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在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发现中药在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治疗精子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中草药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药结合治疗男性精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治疗标准的320例精子的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0例,口服自拟生精散,每天一剂,水煎服,一月为一疗程,同时配伍西药维生素E胶囊0.1Tid口服,维生素C片0.2Tid口服,连服三月;对照组160例,应用维生素E胶囊0.1Tid口服,维生素C片0.2Tid口服,连服三月;观察治疗前后,精液参数指标变化以及患者配偶妊娠结局情况。结果经观察治疗,治疗组较观察组配偶受孕情况及精液各项参数变化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精子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用药安全,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少弱精子症 中西药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益肾生精汤在精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3年 5月— 2016年 8月期间接收的 58例精子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 29例)和观察组( 29例),对照组采用左卡尼丁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生精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以 93.1%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62.1%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精子患者采用益肾生精汤,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精子密度,提高精子活力 ,保证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少弱精子症 益肾生精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正常生育男性及精子患者DAZL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就诊的具有正常生育男性(对照组)15例和精子患者35例(精子组)的临床资料,对精液标本进行精子形态与精子浓度、活力分析。提取精液基因组DNA行亚硫酸氢盐处理,利用PCR体外扩增并将PCR产物经纯化后与pCR2.1载体连接及酶切验证,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DNA甲基化程度差异比较。结果对照组DAZL基因启动子均呈低甲基化水平,甲基化率为0.96%±0.46%,精子组甲基化率为12.15%±11.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4);DAZL基因甲基化率在精子组患者中个体差异明显,有12例(34.3%)患者DNA甲基化水平超过10%。结论DAZL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异常可能和精子有关,有望成为男性生精缺陷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 标签: 男性不育 DAZL基因 少弱精子症 DNA甲基化 重亚硫酸盐测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