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骨肿瘤行瘤段截除时计划截除长度与实际截除长度差异。方法对53例行瘤段截除患者进行研究,骨肉瘤34例,骨巨细胞瘤5例,梭形细胞肉瘤5例,软骨肉瘤3例,骨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软组织肉瘤侵犯骨骼1例。肿瘤位于股骨下段29例,胫骨上段8例,肱骨上段7例,股骨近端5例,胫骨下段3例,肱骨远端1例。将实际截除长度与术前计划截除长度进行比较,将患者按不同部位分组,研究各组差异大小。结果53例瘤段截除患者截除长度误差范围为-30~15mm,95%可信区间为(2.0±7.7)mm。误差在±10mm以内40例,占75.5%,误差≤-10mm4例,占7.5%,误差≥10mm9例,占17%。股骨下段29例,误差为(2.9±6.7)mm,胫骨上段8例,误差为(3.8±5.1)mm,肱骨上段7例,误差为(3.6±8.0)mm,股骨近端5例,误差为(-0.2±6.0)mm,胫骨下段3例,误差为0mm肱骨远端1例,误差为-30mm。结论手术中通过找到术前设计解剖标志及计划长度进行截骨准确性高,如果能避免引起误差因素能使瘤段截除长度更加精准。

  • 标签: 骨肿瘤 截骨术 截肢残端 截肢长度
  • 简介:机体免疫有宿主保护和肿瘤促进双重作用免疫微环境对肿瘤促进作用知之甚少。研究发现本文讨论免疫微环境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其机制。其机制包括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改变肿瘤生物学特性、筛选适应微环境肿瘤细胞存活或建立适宜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进展,甚至可以调节肿瘤干细胞活性。基于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重要作用,免疫治疗成为一种重要抗肿瘤治疗手段,而探索免疫治疗和细胞毒药物或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多模式治疗可能是未来肿瘤免疫治疗方向。

  • 标签: 肿瘤 免疫微环境 血管生成 肿瘤干细胞 转移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胃癌CXCL1表达、癌周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关系,以期证实CXCL1可以促进胃癌淋巴道转移。方法分析10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XCL1蛋白表达,利用D2-40抗体标记癌周淋巴管内皮细胞,计算癌周淋巴管密度,分析CXCL1及癌周LMVD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尤其是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侵犯相关性,并分析其与胃癌预后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XCL1主要存在于细胞胞浆中。CXCL1阳性比例为4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均P〈0.05)。CXCL1表达阳性组有着明显较高TNM分期和较差分化程度。胃癌癌周淋巴管密度与胃癌病灶大小、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CXCL1阳性组(n=41)比阴性组(n=59)5年生存率要低(P=0.001),阴性组总体生存时间是40个月,阳性组总体生存时间是23.2个月。经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筛选后,能够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因子为:CXCL1、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LMVD。结论CXCL1表达与胃癌浸袭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胃癌 CXCL1 淋巴道转移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miR-940对胃癌细胞增殖影响,探讨miR-940和Cbl-b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胃癌细胞中miR-940表达,MTT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miR-940与Cbl-b结合,Westernblotting实验观察蛋白表达。结果:MTT法显示miR-940可促进胃癌细胞MGC803增殖,BLAST对比分析结果显示Cbl-b与miR-940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Cbl-b是miR-940靶基因。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miR-940后,Cbl-b表达明显下调。Cbl-b抑制胃癌细胞MGC803增殖。miR-940通过负向调节Cbl-b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结论:miR-940通过抑制Cbl-b表达,促进胃癌细胞MGC803增殖。

  • 标签: 胃癌 miR-940 CBL-B 增殖
  • 简介:目的评价跟骨骨折术后使用罂粟碱对手术切口愈合促进作用。方法2010年至2013年收治52例跟骨骨折患者按术后是否使用罂粟碱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33足,对照组23例25足。所有患者均行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引流片引流48h,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不健康皮缘长度、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足部功能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足部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6.2±1.9)天,平均愈合时间(17.8±3.1)天,切口健康等级优良率64.0%。治疗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5.1±1.2)天,平均愈合时间(15.7±2.6)天,切口健康等级优良率8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55、0.0063、0.0328)。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应用罂粟碱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罂粟碱 跟骨 伤口愈合 骨折
  • 简介: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hMena可通过EGF启动细胞内多条信号传导道路,指导细胞迁移、黏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本研究探讨EGF通过上调hMena表达对胶质瘤细胞迁移运动能力影响。方法:Westernblot检测经100ng/mLEGF处理的人胶质瘤细胞系LN229细胞hMena表达情况,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划痕实验与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结果:100ng/mLEGF可上调人胶质瘤细胞系LN229细胞中hMena表达(P〈0.05),经EGF处理后LN229细胞伪足明显增多,穿过transwell小孔细胞数为73.67±6.57,显著高于对照组(38.00±5.51)(P〈0.05),划痕损伤后迁移距离为(106.71±5.49)μm,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迁移距离(69.67±6.12)μm,(P〈0.05)。结论:EGF可以上调hMena表达,并增强细胞迁移运动能力。

  • 标签: 胶质瘤 EGF hMena 迁移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LPS)与开腹手术(LPT)在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150例早期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LPS组和LPT组,每组各7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和1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LP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LPT组(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PT组(P﹤0.001);LPS组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盆腔淋巴结切除数均明显多于LPT组(P﹤0.001);LPS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LPT组(P﹤0.001),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患者手术前后HE4、CA125水平差值均明显高于LPT组(P﹤0.001);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S在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中有较好应用价值,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 生存率
  • 简介: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fibroblasts,CAF)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细胞成分,具有高度生物学异质性。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证实CAF促进肿瘤进展作用,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CAF促肿瘤作用潜在分子机制进行总结并分类讨论:CAF分泌丰富促肿瘤因子直接向邻近肿瘤细胞传达促增殖、侵袭和转移信号;CAF参与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重塑及肿瘤相关炎症等有利于肿瘤进展外源性程序,从而间接发挥其促肿瘤作用。深入理解CAF错综复杂作用机制,有助于发展治疗靶点,为恶性肿瘤根治带来新契机。

  • 标签: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肿瘤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外基质 血管生成 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kinase,PAK)是否影响肺癌细胞对EGFR-TKIs敏感性。方法:肺癌细胞系中加入PAKGroupⅠ抑制剂(IPA3)后,应用MTT、流式细胞术观察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IPA3和吉非替尼虽然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但二者联合用药能明显增强对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论:PAKGroupⅠ活性减弱后能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进肺癌细胞对EGFR-TKIs敏感性。

  • 标签: P21活化激酶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EGFR-TKIS 吉非替尼
  • 简介:随着生命科学和临床外科飞速发展,近年来国外逐渐兴起了一种新外科治疗模式,称为快速康复外科并已应用于临床。腹部手术后腹胀可致肠麻痹、肠坏死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通过研究腹部手术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临床效果,可为今后外科治疗提供新策略。

  • 标签: 腹部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 肠蠕动 恢复
  • 简介: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AKT信号通路及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分别转染对照质粒pCDNA3.1和重组质粒pCDNA3.1-OPN,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OPN、AKT、AKT—P、MMP2和uPA表达水平,CyQUANT法和Matrigel侵袭实验观察OPN上调对细胞粘附和细胞侵袭影响。结果OPN激活AKT信号通路,与转染对照质粒HepG2细胞相比,转染OPN重组质粒细胞MMP2和uPA表达增加,其细胞粘附百分比是56.084±2.0,大于对照组49.93±1.74(P〈0.05);穿过基底膜细胞数目是(25.2±2.08)个,大于对照组(17.4±1.45)个(P〈0.05)。结论OPN可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上调MMP2和uPA表达,促进HepG2细胞侵袭转移。

  • 标签: 骨桥蛋白 肝癌细胞 AKT 转移
  • 简介: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胰腺癌发病率在全世界都呈现升高趋势。胰腺癌治疗始终是肿瘤界专家和医师努力研究领域。

  • 标签: 胰腺癌 治疗 恶性程度 发病率 预后差
  • 简介:目的研究促癌miR-21在腹水来源高转移人肝癌细胞SK-HEP-1表达及对其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利用qRT-PCR检测miR-21在SK-HEP-1细胞中表达.分别利用细胞活力和细胞毒性检测法(cellcountingkit-8,CCK-8法)、流式细胞仪及transwell小室评估miR-21对SK-HEP-1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影响.结果相比于肝正常组织,miR-21高表达于SK-HEP-1细胞(>5倍).抑制其高表达后,SK-HEP-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但凋亡无明显变化.结论miR-21高表达于SK-HEP-1细胞,并能促进其增殖及侵袭能力.抑制其表达可能成为治疗肝癌新途径.

  • 标签: MIR-21 SK-HEP-1 增殖 迁移
  • 作者: 江小运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药物与人》2019年第5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641000
  • 简介: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中概率高于男性。在发病人群中,30-40岁之间是高发人群。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甲状腺癌在治疗上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因此,治疗甲状腺癌必须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综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那么,目前治疗甲状腺癌方法有哪些呢?

  • 标签: 甲状腺癌;有效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miRNA-1246(miR-1246)促进食管癌细胞转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PCR法检测miR-1246在癌旁组织、食管癌组织、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癌细胞系中表达差异。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转染miR-1246mimics或inhibitors对食管癌细胞EC109转移能力影响;裸鼠尾静脉转移实验观察稳定表达miR-1246对食管癌转移能力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246候选靶基因为GSK3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246后EC109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GSK3β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blot检测miR-1246对GSK3β蛋白表达影响。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iR-1246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多个食管癌细胞中miR-1246表达比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明显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相比,miR-1246mimics显著促进EC109细胞侵袭能力(P〈0.05)。反之,miR-1246inhibitors明显抑制EC109细胞侵袭能力(P〈0.05);体内实验发现稳定过表达miR-1246明显升高EC109细胞肺转移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1246能够抑制GSK3β3'-UTR区荧光素酶活性;转染miR-1246后,EC109细胞中GSK3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iR-1246过表达显著抑制GSK3β-wt,而不能抑制GSK3β-mut蛋白表达。结论:miR-1246能够通过靶向GSK3β促进食管癌转移,抑制miR-1246表达或增加GSK3β表达可能是抑制食管癌转移有效手段。

  • 标签: 食管癌 转移 微小RNA miR-1246 GSK3Β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对SchatzkerIV~V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08例研究对象按照EXCEL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在手术复位并内固定后,对照组予主动肌力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4~5周CPM,术后1个月、3个月测量膝关节最大活动度,术后3个月采用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术后1天、1个月、3个月伸膝活动度及术后1天屈膝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92.4±10.8)°vs.(84.5±12.0)°]、3个月[(118.6±12.4)°vs.(112.3±10.5)°]屈膝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天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88.2±4.2)vs.(84.0±5.0)]及疼痛[(26.5±3.2)vs.(24.9±3.4)]、功能[(19.0±1.7)vs.(18.2±1.9)]、活动度[(15.5±1.5)vs.(14.6±1.8)]、肌力[(9.4±1.1)vs.(8.8±1.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hatzkerIV~V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在主动肌力训练基础上给予CPM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内骨折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性 康复
  • 简介:目的观察合募配穴促进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食管癌手术患者70例。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合募穴,每日1次,每次30min,针方: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天枢、中脘。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恢复时间。结果针灸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针灸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募配穴明显促进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 标签: 针灸 合募配穴 食管癌术后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胃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遭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仍然是胃癌治疗主要手段.从Bilroth医生第一例胃大部切除至今已有120年余,胃癌外科治疗从一般胃大部切除术进入以清除淋巴结为目的根治术;从解剖学为基础手术走向以解剖学、肿瘤生物学及免疫学为基础手术;从只重视手术安全性到根治性安全性及机能性统一;从只重视切除肿瘤到以切除原发肿瘤及受侵器官,彻底清除区域淋巴结及杀灭腹腔脱落癌细胞外科治疗;从单一手术进入以围手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治疗模式.

  • 标签: 外科现状 我国胃癌 现状发展趋势
  • 简介:1959年我从协和医院调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当时叫日坛医院),开始从事肿瘤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提出豪迈口号是:"让高血压低头,肿瘤让路."当初条件很差,只能一边起步一边摸索,想着如何能开辟新径、突破瓶颈,让更多肿瘤患者受益.

  • 标签: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骨肉瘤 事业 协和医院 实验研究 肿瘤患者
  • 简介:外科治疗胃癌已有一百二十余年历史,随着人类对胃癌认识与临床实践逐渐深入,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胃切除术到胃癌根治术,在经历了曲折、漫长临床探索之后,胃癌5年生存率达到40%~50%。回顾胃癌外科治疗历史,分析不同历史阶段胃癌临床研究主要内容,对于提高临床治疗上认识,把握胃癌临床研究主要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外科治疗 临床实践 临床研究 5年生存率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