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7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这就是我国法律关于“上诉加刑”原则的全部内容。由于法律条文的过于原则抽象,且“两法”颁布以来未见对这一问题作过立法或司法解释,故无论是在司法实际部门的执法中还是在法学理论界,对“上诉加刑”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倣法,影响到对这一原则的贯彻执行。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 标签: 上诉不加刑 第二审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法 司法实际 法定代理人 法学理论界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上诉加刑原则是第二审程序的特殊原则,该原则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尚存缺陷,而这些缺陷易导致变相加刑的现象,对这一原则应予以完善。

  • 标签: 上诉不加刑 发回重审 再审
  • 简介:为应对来自立法与司法的双重质疑,我国“上诉加刑”原则的科学内涵必须重新解读,其立法完善工作必须从确立“相对再审不加刑”制度、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完善发回重审制度和刑事证据制度等方面着眼、着手。

  • 标签: 上诉不加刑原则 审判监督程序 被害人上诉权 立法构想
  • 简介:上诉加刑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然而在司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种种偏差和缺陷,使其陷入了困境。通过对上诉加刑原则的本义解析及法理新解的分析,得出我们需要该原则的结论,并且我国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来完善该原则的实施。

  • 标签: 上诉加刑 加刑原则 原则理论
  • 简介:因为这种再审程序的目的在于二审法官认为量刑畸轻从而加重被告人的处罚,这和上诉加刑原则既不因为当事人的上诉而加重处罚的精神是相悖的,二审中发现量刑畸轻作为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事由

  • 标签: 上诉加刑 再审程序 加刑谈
  • 简介:上诉加刑是许多不同性质的国家刑事诉讼立法中的一项较为普遍采用的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7条对此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但近年来对这一原则的存废及其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地贯彻等问题,理论界各执己见,争议颇大。主张废除该项原则的同志认为它与刑诉法的立法宗旨,

  • 标签: 上诉不加刑原则 刑事诉讼立法 刑诉法 刑事诉讼法 发回重审 司法实践
  • 简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与此同时,跨国犯罪尤其是腐败犯罪正急剧增加,对犯罪分子进行审判将面临证据收集、利用、移交以及犯罪分子的跨国移送等国际层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多数情况下必须通过寻求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因此,处理腐败犯罪案件时,我们应该重视国际司法协助的运用,注意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腐败犯罪 国际 刑事 司法协助
  • 简介:虽然上诉契约制度的设立是以当事人主义、辩论主义和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为基础的,我们认为应预防上诉契约中存在的诉讼欺诈,因此法院一旦怀疑诉讼当事人之间有通过上诉契约串通欺诈可能时

  • 标签: 上诉契约
  • 简介:数个没收财产并存时,没收全部财产吸收没收部分财产;数个罚金并存以及数个没收部分财产并存时,采用并科原则,但要以犯罪人的实际履行能力为限;罚金与没收财产的并罚应以其全部财产为限;数个剥夺政治权利并存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吸收有期限的剥夺政治权利;数个有期限剥夺政治权利并存时,采用并科原则;数个性质相异的附加刑要采用并科原则。

  • 标签: 附加刑 并罚 没收财产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 简介:多个被告均提出上诉的,上诉费应如何预交?编辑同志:我院最近审理一起一原告诉三被告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判决书根据原告及三被告应负责任分担了诉讼费用。在法定期限内三被告都提出了上诉。现就预交上诉费问题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十...

  • 标签: 提出上诉 诉讼费用 上诉人 被告 一审判决 收费办法
  • 简介:附带上诉,是指当事人一方上诉后,被上诉人在上诉期间依附于该上诉而提起的上诉以及指被上诉人舍弃上诉或者在上诉期间没有提起上诉,当上诉人提起上诉后,被上诉人在上诉审程序中提起的上诉.附带上诉制度有助于公平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防止诉讼拖延,最大程度地实现实体上的公平.

  • 标签: 上诉人 当事人 上诉制度 诉讼 公平 利益
  • 简介:上诉利益是指当事人在原审法院受到了不利裁判,上诉审法院针对这种不利裁判进行救济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关于上诉利益的识别,在学理上主要有形式不服说、旧实体不服说、新实体不服说和折衷说四种不同的学说,其中第三种学说相对合理,其所主张的基本思路值得肯定。我国上诉立案制度有必要增加上诉利益要件。

  • 标签: 民事上诉 上诉立案 上诉利益 识别标准
  • 简介:摘要: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后反悔提出上诉,是当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被告人通过认罪认罚获得从宽处罚后提出上诉,不仅违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初衷,还进一步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认罪认罚后上诉问题是适用认罪认罚仍宽制度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系统性问题,可以从建立一审形式审查、完善二审书面审理和限制认罪认罚上诉权等方面进行探索,建构符合认罪认罚价值追求和刑事司法发展趋势的制度。

  • 标签: 认罪认罚 上诉权 形式审查 一审终审
  • 简介:台湾刑事诉讼法中的非常上诉制度作为一种救济程序是指最高法院检察署检察总长,对于法院的确定判决,认为违背法律,向最高法院请求撤销或变更的诉讼程序。本文拟在分析非常上诉制度设置的目的、非常上诉的对象、非常上诉的原因、非常上诉的审理与判决基础之上,提出在我国设立非常上诉制度的立法构想。

  • 标签: 非常上诉 违背法律 诉讼程序 立法构想
  • 简介:当前,犯罪的国际性和跨国性需要国与国之间开展国际司法协助,但是我国在惩处外逃罪犯、打击跨国犯罪以及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却存在着制度层面的障碍,中加刑事司法协助面临着同样的制度困境。开展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对指导中加刑事司法协助立法和司法实践,破除中加刑事司法协助制度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构建。

  • 标签: 刑事司法协助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制度障碍
  • 简介:盗窃犯罪,在我国长期以来是一种主要的、多发性犯罪,在刑事案件中占的比例最大,一段时期其比例达到了刑事案件总数的50%以上。正是因为盗窃案件的数量多,人民法院受理的二审案件也以盗窃案件为主。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立法的不断完善,司法理念的转变,盗窃上诉案件呈不断下降趋势。以遂宁市为例,1996年市中级法院受理二审盗窃案件20件。而1999年至2001年三年受理的二审盗窃案件为21件,年均仅为7件。盗窃上诉案件大幅度减少,笔者通过座谈、调查和分析,归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 标签: 上诉案件 盗窃罪 司法理念 原因分析 执法观念 司法人员
  • 简介:我儿子因盗窃罪最近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宣判后我儿子未表示上诉。我们夫妇总感到判得较重想提出上诉,但又非常担心,如果提出上诉法院会不会判得更重?不知法律对此有无规定,特致信询问:我们能替儿子上诉吗,如能代为上诉上诉后法院会怎么判?

  • 标签: 上诉 盗窃罪 刑事诉讼法 被告人 一审判决
  • 简介:上诉状因其案件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刑事上诉状、民事上诉状、行政上诉状等,是指诉讼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因为对原审判决或裁定不服而在法定期限内依据法定程序提请上一级法院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请求对原审案件重新审理的诉讼文书。

  • 标签: 诉状 上诉 案件性质 法定代理人 诉讼文书 刑事
  • 简介:<正>一、诉权的现代转型宪法和法律赋予国民以自由权、人身权和财产权等权利,同时也相应地保障国民在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或发生争议时,平等而充分地寻求诉讼救济的途径。正如法谚所云:“救济先于权利”(Remedyprecedesrights),“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Arightwithoutremedyisnotright)。如果某一权利在受到侵犯之后,受害者根本无法诉诸司法裁判机构,也无法获得任何有效的司法救济,那么,该权利的存在将毫无意义。为此,国家有义务为国民提供司法保护,即

  • 标签: 民事上诉权 司法解决 再审程序 案件请示制度 诉讼救济 上诉审
  • 简介:加拿大是最早与我国进行刑事司法合作的西方国家,但由于赖昌星案件的负面影响,双边的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发展速度迟缓。目前,在两国的刑事司法协助制度中,有关引渡、移管判刑人以及犯罪资产分享等内容均没有任何涉及。因此,两国应当借鉴西方其他国家与我国签订相关协议的经验,加快上述三项内容的协商并签订条约,以完善中加两国刑事司法协助制度。

  • 标签: 中国 加拿大 刑事司法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