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各类经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入路主动脉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胸骨上段小切口各类主动脉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数据及临床结果,共63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51例(81.0%),女12例;年龄(49.7±12.7)岁。主动脉夹层手术33例,Bentall手术9例,Wheat手术7例,Ross手术2例,David手术2例,单纯升主动脉置换2例,二次开胸Bentall手术3例,二次开胸Wheat手术2例,二次开胸主动脉根部内漏修补术1例,二次开胸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置换+主动脉内赘生物清除术1例,二次开胸Bentall+肺动脉瓣、肺动脉置换术1例。其中主动脉夹层手术包括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1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升主动脉置换2例,升主动脉、半弓替换5例,David+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4例,二次开胸David+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1例,David+升主动脉置换1例,主动脉瓣成形(AVP)/AVR/Bentall+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6例,二次开胸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2例,主动脉根部人工血管包裹+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1例。结果全部6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延长切口,无术中死亡发生。1例术后出现急性肾衰竭行透析治疗,后合并感染性休克、颅内出血死亡;2例术后二次开胸探查止血术;9例出现心包积液需心包穿刺治疗;2例术后出现下肢肌力减弱,1例经脑脊液引流后下肢肌力基本恢复,1例合并感染、急性肾衰竭、低氧血症,经积极抗感染、持续床旁血滤、丙种球蛋白冲击及康复锻炼后下肢肌力恢复,其余患者未出现院内并发症。结论胸骨上段小切口入路对于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及弓降部显露良好,能够顺利实施各类主动脉手术,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胸骨上段切口 主动脉手术 主动脉夹层手术
  • 简介:摘要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upper esophagus,HGMUE)在临床工作特别是胃镜检查过程中并不少见,但由于临床医生的关注程度不够且好发部位靠近食管入口处,因此常常被医患所忽视。近年来很多学者发现HGMUE与咽喉反流症状相关,并因此开始对HGMUE加以关注,但是关于其临床症状产生的原因目前尚存争议。针对HGMUE临床症状的研究能够明确该病变与咽喉反流之间的关系,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帮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GMUE的文献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疾病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 咽喉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腹腔镜手术中下腔静脉膈上段的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方法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选取成人尸体、新鲜尸体各2例。对冰冻尸体进行解剖。沿双侧锁骨中线打开胸腔,翻开心包前壁,解剖分离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沿腹正中线打开腹腔,翻左、右肝叶,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第二肝门,剖开腔静脉裂孔进入心包,观察下腔静脉膈上段的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测量下腔静脉膈上段长度。对新鲜尸体行腹腔镜手术试验,于脐旁、右侧腹直肌旁距脐约4 cm、腹正中线脐上约6 cm、右侧腋前线肝下缘下方约2 cm、左侧锁骨中线肝下缘下方约2 cm置入5个12 mm套管。腹腔镜辅助下翻左、右肝叶,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第二肝门,剖开腔静脉裂孔进入心包,观察下腔静脉膈上段的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结果2例尸体解剖中可见,下腔静脉经肝的腔静脉沟,穿膈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再穿纤维心包注入右心房。测量下腔静脉膈肌至右心房入口的长度分别为1.67 cm和2.57 cm。2例腹腔镜手术试验,可很好地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第二肝门、下腔静脉膈肌入口;沿腔静脉裂孔打开膈肌存在一个相对无血管的脂肪组织解剖层次;心包与右心房之间有较大的解剖间隙,可很好地显露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及右心房,可完整连续地显露整个膈下至右心房入口节段的下腔静脉。结论下腔静脉旁存在一个相对无血管的解剖层次,腹腔镜手术中经腹腔打开膈肌可较安全地进入心包,很好地显露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及右心房,为经该入路行MayoⅣ级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提供了可能。

  • 标签: 腔静脉,下 膈肌 解剖学研究 尸体解剖 腹腔镜手术 下腔静脉癌栓
  • 简介:摘 要:行李箱外板上段与下段采用激光焊结构,对成形制件搭接边的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由于翻边深度较深,翻边时产生坑包波浪且回弹严重,针对翻边后回弹及表面质量缺陷等问题,从制件结构及工艺设计两方面进行优化,提高成形制件尺寸精度及面品质量,缩短模具调试、整改周期,降低整车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 标签: 行李箱外板 表面质量 压料翻边 毛刺 激光焊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上段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予以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胸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入的80例上段食管癌患者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比组、研究组,每组40例;为前一组患者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后一组患者则应用胸腹腔镜手术治疗,就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显著低于对比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负压吸引输尿管镜、传统输尿管硬镜及软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符合条件的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明确诊断的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输尿管硬镜组50例,输尿管软镜组54例,新型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组56例。观察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净石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按照结石最大直径是否>1.5 cm进行亚组分析,进一步比较分析3组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16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途转为开放手术。部分患者复查CT术后3~5 d新型负压吸引输尿管镜组[20例,(18例净石)]较输尿管软镜组[21例(3例净石)]、输尿管硬镜组[18例(10例净石)]具有优势,χ2=8.490,P<0.001]。术后第1个月净石率同样具有优势[(96.4%(54/56) 、77.7%(42/54)、74.0%(37/50),χ2=5.480,P=0.010)]。通过结石亚组分析得出,当结石直径增加时(>1.5 cm),新型负压吸引输尿管镜组的净石率[91.6%(22/24)]较输尿管软镜组[62.5%(15/24)]、输尿管硬镜组[50.0(8/16)]优势更加明显(χ2=6.480,P=0.001)。结论新型负压吸引输尿管镜碎石相对于传统输尿管镜碎石具有较高的初始和整体净石率,且安全系数更高。对于结石直径>1.5 cm的患者,新型负压吸引输尿管镜碎石更具有优势。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镜碎石术 负压吸引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胸骨上段小切口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围手术期疗效。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45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是否施行全胸骨锯开将患者分为两组:全胸骨锯开(full sternotomy,FS)组(246例)和上段胸骨锯开(upper sternotomy,US)组(209例)。US组的排除标准为:术前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需要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中探查存在冠状动脉病变或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需同期行CABG;需要同期进行二尖瓣或三尖瓣手术者;再次开胸手术者;胸骨外伤者;严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严重心包压塞需要尽快开胸者。US组仅锯开胸骨上段切口,处理根部及升主动脉替换,根据弓部情况决定同期是否行三分支支架血管进行弓部处理,并应用横窦缝闭的内瘘技术引流切口渗血。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FS及US组术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脑灌注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组住院病死率低于FS组(2.9%对4.9%),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与FS组相比,US组胸骨哆开发生率低(1.0%对4.1%,P=0.039)、肺部感染发生率低(52.6%对71.1%,P<0.001)。US组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F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与F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脑血管事件、急性肾损伤、肝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研究发现,胸骨上段小切口在术后胸骨哆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胸骨正中切口,且不增加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风险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熟练掌握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技术的情况下,胸骨上段小切口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排石汤联合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段尿路结石。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间我院收治60例上段尿路结石患者展开研究,在为患者提供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基础上,从中随机选取30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增加排石汤治疗,与其余30例患者组成的参考组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7d的各项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d研究组的Scr、Cys-C、GFR均显著优于参考组患者,P

  • 标签: 排石汤 冲击波碎石术 上段尿路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免留置双J管一期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选择行输尿管软镜的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并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方式均分为2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对照组患者留置双J管。对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成功率、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以及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期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结石清除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周期、治疗总费用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免留置双J管一期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在不降低患者手术成功率、增加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可缩短患者手术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其经济压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术前置管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输尿管硬镜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主要临床指标、疗效及半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相比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碎石时间、结石排净用时、住院时长,均明显更长,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8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9%(P<0.0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达到了12.70%,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59%(P<0.05)。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疗效满意,不仅能显著缩短碎石时间,加快结石排净进程,促进患者康复,还可减少复发率。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碎石时间 输尿管软镜 复发率 嵌顿性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05月中2021年05月之间本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0例,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参比组患者使用药物排石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结石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石清除率均好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结石清除率,且治疗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结石清除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tPCNL)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泌尿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PCNL手术疗法,观察组采取tPCNL。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患者术后体会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坦洛新辅助半硬性输尿管镜(URS)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半硬性URS术治疗的28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年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4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坦洛新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8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手术时间、内镜下取石率、无石率(SFR)、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8、11.127,P<0.001)。观察组的内镜下取石率和SF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2、7.458,P=0.003、0.006)。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3,P<0.001)。大多数并发症属于Clavien分级(MCCS)Ⅰ~Ⅲ级,两组在各级间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3,P=0.543)。结论对于半硬性URS进行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坦洛新辅助治疗,能够改善输尿管镜到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通路,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坦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其中行RLU治疗的患者50例(RLU组),行mPCNL治疗的患者50例(mPCNL组)。采用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血红蛋白计数变化、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U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mPCNL组,RLU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mPCNL组,RLU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低于mPCNL组,mPCNL组手术时间短于RL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和RLU均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两种手术方式各有特点,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 对两组分别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 (UHL)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CNL) 进行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手术相关指标、疗效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指标的数据对比论证。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远期(三个月)结石清除率均达到100.0%,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各项手术及疗效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高密度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结石清除效果以及尿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结石清除率,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高密度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结石清除效果以及尿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结石清除率,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高密度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结石清除效果以及尿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结石清除率,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治疗中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7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本次实验所选7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所选35例患者借助微通道经皮肾镜进行治疗,实验组所选35例患者借助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出现情况、术后即刻清石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关数据差异微小,(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均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出现概率为0.00%,(p>0.05);对照组所选35例患者术后即刻清石人数为31人,占组内所选患者人数的比例为88.57%,实验组对应人数为34人,占比为97.14%,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清石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治疗中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软镜 微通道经皮肾镜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