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乙急性中毒病例急救诊疗经过,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0名乙气体急性职业中毒病例的诊疗经过,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结果经各专科全力抢救与配合,所有中毒患者病情迅速改善,均痊愈出院。结论乙中毒治疗早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是关键,同时不可忽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企业监管。

  • 标签: 乙腈类 职业中毒 急诊 硫代硫酸钠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各大化工厂生产丙烯常用的方法就是丙烯、氨氧化生成丙烯的方法,采用的是美国BP化学公司的专利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丙烯、氨氧化法合成丙烯的生产工艺,并分析了丙烯生产工艺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丙烯的收率,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β-氨基丙(BAPN)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夹层模型,并探索最佳剂量和给药方式。方法选用75只3周龄幼年SD大鼠,均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动物中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E 5组进行实验,A组给予正常饲料,饮食量不限;B组正常饮食,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C组和D组分别给予混合了浓度分别为0.25%和0.40%的BAPN饲料喂养;E组正常饲料喂养,给予BAPN+生理盐水混合液皮下注射。实验为期6周,通过尸检的方法获取各组大鼠的主动脉标本,针对其中主动脉夹层标本进行形态学分析和病理学检测,并使用材料拉力仪分析标本的应力、应变及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C组中共11例出现主动脉夹层;D组中共3例出现主动脉夹层;E组中仅1例出现主动脉夹层。对照组(A组和B组)未发现主动脉夹层形成。E组大鼠的胸主动脉中膜厚度[(0.054±0.004) mm比(0.048±0.008) mm,t=2.598,P<0.05]和管壁面积[(0.620±0.074) mm2比(0.557±0.030) mm2,t=3.056,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低浓度(0.25%)BAPN能够高效构建大鼠AD模型,有助于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力学机制研究。

  • 标签: β-氨基丙腈 主动脉夹层 生物力学 模型,动物 大鼠
  • 简介:摘要对2019年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急性甲维·虫螨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出现高热、盗汗,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治疗5 d后死亡。甲维·虫螨毒性强,致死率高。对于急性中毒患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应早期积极行血液净化治疗。

  • 标签: 杀虫药 甲维·虫螨腈 阿维菌素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虫螨腈 中毒
  • 简介:摘要:随着丙烯工业生产的扩大,丙烯废水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它有与氢氰酸类似的毒性,无论是吸入还是附着在皮肤上,都会产生毒害作用,甚至中毒致死,并被认为是一种可疑的致癌物,属于我国确定的 58种优先控制的有毒化学品之一,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高浓度的丙烯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引起了环保工作者的重视,处理工艺成为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

  • 标签: 丙烯腈工艺 废水 蒸发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某公司 13万吨 /年丙烯项目采用中国石化研发的丙烯氨氧化法,该工艺技术具有聚合损失少、产品精制回收率高、装置节能显著等特点。本文对该装置的工艺技术水平进行评价,对同类装置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丙烯腈 工艺技术 丙烯氨氧化法
  • 简介:摘要:丙烯是生产丁腈橡胶、 ABS塑料、 AS塑料和生产腈纶纤维( PAN)的重要原料,同时可用于合成聚丙烯纤维、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等多种化工原料。目前国内丙烯供不应求,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此前提下,本文以国内大多数公司生产丙烯的装置为例,探讨丙烯生产工艺的现状,并对现状提出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

  • 标签: 丙烯腈 生产工艺 节能降耗 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对家冲水库渗漏原国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水库坝体的灌浆施工工艺,最后着重阐述了对家冲水库坝体进行充填灌续灌注浆和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处理技术

  • 标签: 丁家冲水库 防渗处理 充填灌浆 帷幕灌浆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胺卡那霉素合理用药临床研究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 51 例应用胺卡那霉素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制定合理用药对策 。结果 胺卡那霉素不良反应中 肾小管肿胀、耳毒性占比较高( P < 0.05 ); 不良反应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占比最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1例既往有抑郁发作后自然缓解,32岁开始短暂接触海洛因、冰毒、曲马多等多种精神活性物质,后持续大量服用1,4-内酯,同时伴随抑郁综合征表现而住院患者的诊治及随访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

  • 标签: 羟丁酸钠 4-丁内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沙胺醇气雾剂的应用价值。方法:以COPD患者为例(例数:110例;时间:2016年1月-2019年1月)。分组方法:信封法(对照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前者采用多索茶碱片,后者采用复方硫酸沙胺醇,对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并观察患者人均急性加重期发作次数。结果:患者使用沙胺醇吸入气雾剂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观察组患者急性加重期发作次数明显更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患者更高,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区别(p<0.05)。结论:针对COPD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沙胺醇气雾剂,能够让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产生明显上升,强化整体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沙丁胺醇气雾剂 COPD 多索茶碱片 急性加重期发作次数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β-氨基丙(BAPN)诱导的主动脉夹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普通饮水,n=13)和模型组(1 g·kg-1·d-1 BAPN饮水,n=13),14 d时提取主动脉组织RNA和总蛋白,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对照组和模型组主动脉炎症相关基因、EP基因mRNA(每组各6只)和前列地尔受体4 (EP4)蛋白(每组各7只)表达。选取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88只,按随机区组设计法分为3组:对照组(普通饮水+生理盐水80 μg·kg-1·d-1,n=22)、模型组(1 g·kg-1·d-1 BAPN饮水+生理盐水80 μg·kg-1·d-1,n=33)和治疗组(1 g·kg-1·d-1 BAPN饮水+80 μg·kg-1·d-1 前列地尔注射液,n=33)。BAPN饮水前1 d开始每日腹腔注射给药,连续给药28 d。记录每组小鼠体重、血压变化及因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情况。28 d时,大体解剖观察主动脉夹层发生情况;取主动脉组织进行固定、包埋和切片,苏木素-伊红和维多利亚蓝-核固红染色观察主动脉的形态结构变化,同时,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6只)EP4蛋白的表达分布情况。并对模型组(3只)和治疗组(4只)血浆PGE1进行ELISA检测。选取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13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 g·kg-1·d-1 BAPN饮水+生理盐水,n=7)和治疗组(1 g·kg-1·d-1 BAPN饮水+80 μg·kg-1·d-1 前列地尔注射液,n=6),14 d时对主动脉EP4蛋白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小鼠BAPN诱导14 d时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2.74±1.55)比(1.00±0.4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1.38±0.42)比(1.00±0.27)]的mRNA表达及EP4蛋白(1.48±0.51比1.00±0.19)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P4可在模型组的内皮细胞、炎症细胞中表达。小鼠主动脉解剖观察可见模型组和治疗组均有明显的夹层,苏木素-伊红和维多利亚蓝-核固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和治疗组主动脉夹层血管可见弹力板断裂、充满红细胞的假腔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对照组无主动脉夹层和死亡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夹层发生率(60.6%,20/33)、破裂死亡率(30.3%,10/33),以及治疗组的主动脉夹层发生率(72.7%,24/33)、死亡率(24.2%,8/33)均明显升高,体重明显降低(P均<0.05),但模型组与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模型组,治疗组在给药后血药浓度高[(0.540±0.041)μmol/L比(0.436±0.012)μmol/L,t=4.10,P<0.05],EP4蛋白表达低[(0.60±0.30)比(1.00±0.20),P<0.05]。结论在BAPN诱导的小鼠主动脉夹层模型中EP4表达增高,但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腹腔给药对该模型中主动脉夹层的破裂无保护作用,其可能原因是前列地尔反馈抑制了EP4的表达。

  • 标签: 受体,前列腺素E,EP4亚型 前列地尔 主动脉夹层 β-氨基丙腈
  • 简介:【摘要】 1,4-二醇是一种很重要的有机精细化工原料 ,在一些行业领域被广泛使用,如化工、汽车、生活日用品、纺织等 ,随着 1,4二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市场上对其的生产技术也是五花八门 ,本文主要对 Reppe法生产 14二醇技术及应用与市场探微进行介绍。

  • 标签: Reppe法 合成 1 4-丁二醇
  • 简介:【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受上游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影响,吐鲁番市艾湖已演变为季节性湖泊,湿地生态功能退化明显,对艾湖湿地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抢救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探讨提出了加强上游水资源保护,强化节水措施,积极开展非传统水源利用,分步实施建设项目实现近期初见成效、远期系统治理,强化水质监管,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和湿地恢复等措施对艾湖湿地进行保护,可为内陆干旱区尾闾湖泊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艾丁湖 湿地保护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介绍了国内外 1,4-二醇的生产工艺,针对炔醛法探讨了工艺细节,并指出了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

  • 标签: 炔醛法 1 4-丁二醇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布地奈德联合沙胺醇雾化吸入与单用沙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儿科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0例选择布地奈德联合沙胺醇治疗,对照组40例选择单独应用沙胺醇,药物吸入方法与使用剂量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患儿哮喘症状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肺通气情况、痰白三烯(LTs)浓度、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及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气促、呼吸困难"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痰LTs、FEV1/FV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痰LTs、FEV1/FVC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哮喘儿童于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重度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临床效果较满意,相比单独应用沙胺醇雾化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其给药简便,药物吸入气道后可有效控制哮喘,迅速缓解病情。

  • 标签: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哮喘 儿童: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苯酞在多系统萎缩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以 2015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间我院收治的 10 例多系统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苯酞进行治疗,观察 10 例患者治疗 12 周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10 例患者的 UMSARS 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 12 周随访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应用苯酞治疗多系统萎缩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显著降低患者的 UMSARS 评分,治疗过程较为安全,值得对其临床应用价值作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丁苯酞 多系统萎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乌司他治疗脓毒血症临床疗效。 方法 从我院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5 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中随机挑选 80 例,并分为常规组( n=40 )和研究组( n=40 ),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对研究组实施常规治疗 + 乌司他治疗。对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预后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IL-1 为( 112.3±21.9 ) ng·L -1 、 IL-6 为( 146.2±30.1 ) ng·L -1 、 IL-8 为( 47.9±20.2 ) ng·L -1 、 TNF- α 为( 220.5±34.9 ) ng·L -1 ,均要好于常规组 ( p < 0.05 );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比例为( 64.9±11.2 ) % 、白细胞计数为( 0.74±0.11 ) 10 10 ·L -1 、心率为( 77.2±7.9 )次 ·min -1 、体温为( 37.0±1.1 )℃,均要好于常规组 ( p> 0.05 )。 结论 在脓毒血症临床治疗中利用乌司他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因子,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脓毒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分析对比临床上施行腰交感神经射频联合加巴喷以及骶管阻滞联合加巴喷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疼痛科 已确诊 RLS 患者 90 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医师要求服用加巴喷,实验组施行腰交感神经射频治疗,对照组施行骶管神经阻滞治疗,三个疗程后,根据统一设定的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腰交感神经射频 骶管阻滞 加巴喷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