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胺卡那霉素合理用药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3

丁胺卡那霉素合理用药临床研究

姚宇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399

【摘 要】:目的 分析丁胺卡那霉素合理用药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51例应用丁胺卡那霉素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制定合理用药对策。结果 丁胺卡那霉素不良反应中肾小管肿胀、耳毒性占比较高(P<0.05);不良反应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占比最高(P<0.05);药后30min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 丁胺卡那霉素使用期间,应保证合理用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

【关键词】: 丁胺卡那霉素;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Clinical study on rational use of amikacin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tudy of amikacin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51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amikaci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ummarized, and rational drug use countermeasures were formulated.Results The renal tubules swelling and ototoxicity of amikacin were high (P < 0.05).In the way of adR administration, intravenous infusion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P < 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highest within 30min after administration (P < 0.05).Conclusion Rational drug use should be ensured during amikacin administration to reduc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ensure drug safety.

【 Key words 】 : amikacin;Rational drug use;Adverse reactions

丁胺卡那霉素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多种病原菌均具良好灭活作用,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对许多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不会为此类酶钝化而失去抗菌活性,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1]。该药给药后机体吸收迅速,且会在内耳液、肾脏皮质细胞中蓄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引起心急抑制及呼吸衰竭等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加强其合理用药分析。为此,本次研究选51例应用丁胺卡那霉素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不良反应情况,并讨论合理用药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51例应用丁胺卡那霉素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6~89岁,平均(33.25±3.56)岁;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收集实施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特征、性别、不良反应类型、不良反应程度(轻度、中度、死亡),分析讨论改进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选SPSS24.0统计学软件,(%)表示计数资料,2检验;P<0.05提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丁胺卡那霉素不良反应多发生于50岁以下人群(92.16%),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女性相近(P>0.05),见表1。

表1 年龄、性别分布情况[n%)]

年龄

男性

女性

合计

0~9岁

1(1.96)

0(0.00)

1(1.96)

10~19岁

3(5.88)

2(3.92)

8(15.69)

20~29岁

10(19.61)

9(17.65)

19(37.25)

30~39岁

5(9.80)

7(13.73)

12(23.53)

40~49岁

4(7.85)

3(5.88)

7(13.73)

50~59岁

2(3.92)

1(1.96)

3(5.88)

60~69岁

1(1.96)

1(1.96)

2(3.92)

70~79岁

1(1.96)

0(0.00)

1(1.96)

80~89岁

0(0.00)

1(1.96)

1(1.96)

合计

27(52.94)

24(47.06)

51(100.00)

*注:与女性合计相比,P>0.05。

2.2 不良反应及其程度

丁胺卡那霉素不良反应中肾小管肿胀、耳毒性占比较高(P<0.05),轻度不良反应占比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及其程度[n%)]

不良反应类型

轻度

中度

死亡

合计

肾小管肿胀

22(43.14)

2(3.92)

0(0.00)

24(47.06)

耳毒性

15(29.41)

3(5.88)

0(0.00)

18(35.29)

神经肌肉阻滞

3(3.88)

2(3.92)

0(0.00)

5(9.81)

过敏

3(5.88)

0(0.00)

1(1.96)

4(7.85)

合计

43(84.31)

7(13.73)

1(1.96)

51(100.00)

*注:与神经肌肉阻滞、过敏相比,P<0.05,P<0.05;与合计中度、死亡相比,P<0.05。

2.3 给药方式

丁胺卡那霉素不良反应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占比最高(P<0.05),见表3。

表3 给药方式[n%)]

给药方式

例数

占比

静脉滴注

29

56.86

肌肉注射

18

35.29

皮下注射

3

5.88

雾化吸入

1

1.96

*注:与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鞘内注射相比,P<0.05。

2.4 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丁胺卡那霉素用药后30min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5),见表4。

表4 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n%)]

给药方式

例数

占比

30分钟内

28

54.90

30min~1h(包含)

9

17.65

1h(不包含)~1d(包含)

8

15.69

1d以上

6

11.76

*注:与30min~1h(包含)、1h(不包含)~1d(包含)、1d以上相比,P<0.05。

3.讨论

丁胺卡那霉素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耐药菌株疗效显著,且对多种病原菌均具显著抑制、清除效果,因此多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等疾病治疗[2]。但在其治疗期间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不仅影响疗效,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明确其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并制定合理用药对策尤为关键[3]

①明确用药指征:本次研究发现,丁胺卡那霉素肾毒性、耳毒性占比较高,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定时检查患者听力、肾功能指标,对于出现明显变化者需及时处理。本次研究发现,50岁以下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在用药治疗时,需明确患者肾功能及个体差异,如有误药物过敏史、全身状况等,需选择其它药物治疗。

②慎重选择给药方式:该药主要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且一般连续给药3d为宜,但若临床仍需要使用,可以考虑改为每日1次静脉用药,给药速度需缓慢,且在用药30min之内需监测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以保证用药安全。

③加强医师相关培训:药师结合该药不良反应情况、医师用药情况等进行开展相关培训,以提升医师用药技能、掌握配伍禁忌,以保证用药合理性。

④提高注射液稳定性:注射进入血液的药物,若发生变性、分解,则可能会引起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性物质,因此在药物进入市场后,需实施严格管理制度,注重药物储存、使用条件,以保证药物品质。

综上,丁胺卡那霉素临床不良反应较多,在用药时需保证注射缓慢、掌握个体差异、加强患者肾功能及耳功能检查,以保证用药合理性、保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文韬, 屠春林. 我院老年住院患者阿米卡星用药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15(2):123-126.

[2]陈山. 雾化吸入阿米卡星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 安徽医药, 2018, 22(5):965-967.

[3]楚亚萍, 崔玉娟, 屠春林. 使用阿米卡星或依替米星的老年患者肾功能损害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9, 24(5):794-798.